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奶牛乳腺炎为奶牛养殖产业中的常见多发病,遍布全球奶牛养殖生产中。尤其是隐性型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50%~60%,是临床型乳腺炎的3~4倍,带来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但是,隐性型乳腺炎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常规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健康。1隐性型乳腺炎隐性型乳腺炎一般不显示临床症状,必须借助特殊诊断才能检测,包括乳房及乳汁的病理变化。日常诊断可采用乳中细胞数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乳炎消肿灵和抗生素药物治疗奶牛临床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用药方便,见效快,但复发率高(达27.8%),治愈率低(59.1%);中草药乳炎消肿灵的疗程较长,但由于复发率低(为5.0%),因此总治愈率相对较高(86.4%),而以乳炎消肿灵为主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对奶牛隐性乳腺炎有显著疗效,治愈率达到83.1%。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普通琼脂培养分离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病原菌,并用平板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确定农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致病菌种类及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患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部分大肠杆菌;泰诺、氨苄青霉素钠、先锋9号和盐酸环丙沙星的抑菌效果较好.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发现,盐酸环丙沙星对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以来,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一直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治疗后抗生素在牛奶中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找可以取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又没有抗生素残留的绿色药物,用以生产没有抗生素残留的牛奶(无抗奶)。中药是祖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内容博大精深。研究中药这种绿色药物取代抗生素治疗奶牛多种疾病,责无旁贷,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选用杭州元亨畜牧兽医研究所“中药乳炎消油剂”、“中药速效消炎膏”,对各种类型的临床型乳腺炎进行治疗,经过130例应用,治愈111例,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腺炎分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在临床上西药治疗乳腺炎常用抗生素,但易造成乳汁中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有害,中药因无有害残留而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6.
根据杭州奶业有限公司三牧场的数据统计,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已由1994年的39.7%下降至2004年的26.3%.但急性乳腺炎发病数则明显增加,已占发病数的50%左右.近年来,全国已陆续实行无抗奶,牧场对抗生素的用量已进行严格控制.为此,杭州奶业有限公司三牧场除加强牛床清洁、干燥、改进挤奶设备和挤奶方式,及时检查、清洗、消毒等预防措施外,又试用中药制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最佳治疗效果,选取非孕娠发病中国荷斯坦奶牛84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以地塞米松治疗为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的治疗痊愈率比对照组高64.29%,疗效显著;试验Ⅱ组的治疗痊愈率比对照组高82.14%,疗效显著。结果说明,地寒米松配合抗生素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有明显的疗效,显著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袭、化学物理性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和隐性型奶牛乳腺炎。近几年,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奶制品质量,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选用合理的药物,防治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受到养殖户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为探究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应用中药乳头灌注剂治疗效果,笔者以50头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奶牛乳腺炎与"放心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是世界范围内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的大问题。欧美各国进行专题研究,已经有20~30年,但至今未能找到疗效上可取代抗生素,愈后又无抗生素残留的药物。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是对患病奶牛,主要是对乳腺炎等常见疾病治疗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使用过抗生素后,抗生素就会从奶牛体内移行到乳腺,并持续残留进入牛奶中。由于奶牛群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都在40%左右或更高(美国奶牛患乳腺炎的比例为38%),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只能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乳腺炎,并且使用抗生素治病期间和治愈后的5~7天内必须将该奶牛四…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物理、化学及微生物刺激导致乳腺出现的炎性变化,其中,包括临床型与隐性型两种。针对临床型乳腺炎,伴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乳汁变质、乳房肿胀等。针对隐性型乳腺炎,通过肉眼,无法看到乳房及乳汁发生的变化。近几年,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青霉素、链霉素以及环丙沙星是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常用药物。鉴于此,为探究奶牛乳腺炎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笔者以60头乳腺炎奶牛为对象,  相似文献   

11.
<正> 奶牛乳腺炎是指微生物感染或因理化刺激引起的一种奶牛乳腺炎症,可由多种病菌共同或单独引起,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腺炎。据资料报道,国外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约为25%~60%,美国每年因奶牛乳腺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Lund 等报道,在丹麦由乳腺炎引起的经济损失估计为每头母牛225美元,其中大约60%的损失是由产奶量下降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大约是46%~70%,个别牛群发病率甚至更高。北京地区的发病率为52.1%,其中临床型乳腺炎占4.9%,隐性乳腺炎占47.2%。据潘虎等报道,我国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腺炎平均头阳性率为73.91%,临床型和隐型乳腺炎奶牛的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我国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5亿元人民币。1 发病病因  相似文献   

12.
从822头奶牛中筛选出65例临床型乳腺炎患牛进行试验,探讨中药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将患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奶牛用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中药复方治疗患牛33例,治愈26例,治愈率为78.8%;对照组治疗32例,治愈27例,治愈率为84.3%。经统计学处理,用中药复方治疗奶牛乳房炎与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成本较低、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细菌有100多种。这些细菌大量附着在乳区和乳头上。人工挤奶时通过挤奶员的手和使用的毛巾在牛群中传染,机械挤奶时通过挤奶杯组在牛群中传染。乳腺炎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两种。临床型乳腺炎,乳房及乳区均有肉眼可见的炎症变化:隐性乳腺炎.乳房和乳头无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中的体细胞数增多。对于临床型乳腺炎,国内外普遍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不但医疗费用高。而且大量残留抗生素通过奶牛的分泌系统进入牛奶中.使牛奶消费者被动吸收而产生抗药性;对于隐性乳腺炎.因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而容易被忽视。它能导致产奶量逐渐下降,牛奶质量下降。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20,(3):145-150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可造成畜牧业的重大经济损失。蜂胶作为一种动植物双源性天然药物,具有包括抗菌消炎在内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学作用,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应用在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过程中。本文在概括了奶牛乳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手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在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临床上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它的危害不容小视,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更危及人类的健康.本试验重点调研了双城地区奶牛乳腺炎,并对双城地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进行了治疗,旨在为今后奶牛场的临床防治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提供一定的药物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复方茜草灌注液对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腺炎严重的威胁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5].近年来各地将抗生素作为治疗乳腺炎的首选药物,但由于长期反复使用,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疗效,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6].中药是纯天然物质,具有抗菌、消炎、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并兼有药物与营养剂双重功能.研究和开发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中草药制剂,是国内外专家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利用复方茜草灌注液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83例,以青霉素、链霉素为对照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乳腺炎(又名乳房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主要分为临床性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患隐性乳腺炎的奶牛转变成临床性乳腺炎的概率是正常奶牛的2~3倍~([1])。隐性乳腺炎已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性能及生殖性能,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针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加强饲养管理、抗生素治疗、疫苗免疫、生物疗法和中药疗法等方法~([2])。抗生素因耐药性及残留问题,使其使用受到了限制;疫苗免疫和生物疗法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腺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放线菌型乳腺炎是由放线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可引起临床型乳腺炎。该型乳腺炎使用常规抗生素多无明显效果,部分抗生素有激发乳腺炎加重的迹象。因此,该病对奶牛饲养业危害严重,可给养牛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腺炎分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其中隐性乳腺炎发生率更高,不仅影响患病牛的产乳量、乳的品质、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的时间,严重时泌乳机能丧失,还要花不少药费,同时引起乳腺炎的病原还可传染给人。再者,用抗生素治疗会造成药物在乳汁中的残留,引起食用者过敏反应等,危害人体健康。尽管有多年的研究,但仍是奶牛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宫波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161-161
1乳腺炎治疗的基本原则 干奶牛治疗是预防产后临床型乳腺炎最基本的前提;严格挤奶操作规程,定期挤奶器维修,是降低乳腺炎发病率的主要环节;及时发现,挑出新发的临床型乳腺炎牛,确定病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淘汰没有治愈希望的慢性感染状态的牛,消除感染源。2临床型乳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抗生素是治疗乳腺炎的首要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霉素、头孢噻呋钠、泰乐菌素、拜有利、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红霉素、四环素、安倍宁、强倍宁(氨苄西林+头孢喹肟+克拉维酸),速诺、泌乳通、炎速宁(盐酸林可霉素+硫酸新霉素)乳炎康、泌乳康、抗乳炎Ⅱ号(甲磺酸培氟沙星),乳管塞(药物缓释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