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蛋种鸡本交笼养模式应用现状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蛋种鸡本交笼养模式经历了近30年的曲折发展,在当今畜牧业福利化和机械化的大趋势下得到了新的活力.本文从设备、工艺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本交笼养相对于一般蛋种鸡笼养的优势,为蛋种鸡养殖户提供了借鉴;同时分析了本交笼养模式中限制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的因素,为公母小群混养的蛋种鸡笼养模式的支撑技术指出了研究方向,如鸡笼外形尺寸的优化、笼养蛋种鸡行为学研究、公母种鸡配置、特殊的配套设备等.  相似文献   

2.
本交笼养模式在规模蛋种鸡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蛋种鸡本交笼养模式下的笼架系统、饮水系统、喂料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光照系统、集蛋系统、清粪系统等设备,以及蛋种鸡本交笼规模化养殖所需的关键支撑技术,以期为我国蛋种鸡本交笼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20,(2):23-26
为了研究本交笼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种蛋品质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组选择108只29周龄的健康罗斯308肉种鸡,公母比例1∶8,随机分为6笼,每组16只母鸡、2只公鸡,以同舍内"两高一低"平养模式大群为对照组,比较种鸡产蛋性能、种蛋品质、孵化性能及行为差异。结果显示:本交笼养模式下种鸡产蛋率、破蛋率有升高趋势,料蛋比呈下降趋势;与平养模式相比,本交笼养模式下肉种鸡种蛋的平均蛋重极显著提高(P<0.01),蛋形指数显著增加(P<0.05),蛋壳厚度显著增加(P<0.05),蛋壳亮度L值极显著降低(P<0.01);2种饲养模式下,肉种鸡种蛋的受精率、种蛋的孵化率及后代健雏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本交笼饲养肉种鸡后代雏鸡初生重显著增大(P<0.01);动物行为观察发现,种鸡在本交笼内自由舒适,分布均匀,饮水采食频率增加,不存在扎堆现象,几乎没有打斗行为,说明本交笼内动物福利水平更高。提示:肉种鸡本交笼养模式可以应用于肉种鸡生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肉种鸡的饲养方式发生了变革,已逐步从过去的地面或地面与棚架结合式饲养转向高效密集笼养。目前,肉种鸡笼养已被许多地区采用。我场自1994年建成投产以来,采用育雏、育成、产蛋笼养设备进行肉种鸡三阶段全程笼养的尝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全程笼养技术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种鸡全程笼养技术应用体会汪志伦(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种禽场316101)随着禽业科技的发展,肉种鸡笼养逐渐被许多地区和单位所采用。我场自1990年建成投产以来,采用育雏、育成、产蛋笼养设备进行肉种鸡三阶段全程笼养的尝试。经过6年来的摸索与改进,收到了...  相似文献   

6.
稀释后的种公鸡精液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用种鸡笼养已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主要原因在于与平养相比,笼养种鸡具有显著减少种鸡疾病发生率、降低种鸡死淘率、提高种蛋合格率、提高种鸡的饲养密度等优势。种鸡笼养只有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鸡人工授精在生产上的应用目前仍局限在采集公鸡精液混合后不经稀释直接输精,其缺点是公母比例较高,公鸡精液不能充分利用,输精持续时间受到一定限制等。鉴于此,本试验拟观察种公鸡精液稀释后不同输精剂量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广泛采用稀释后精液输精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种公…  相似文献   

7.
提高蛋鸡产量,获得好的经济效益,饲养优良品质的种鸡是前提条件,而饲养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蛋种鸡的饲养方式大体可分为笼养和平养两种。笼养包括群体笼(二层装鸡60只)、单体笼、蛋鸡笼(三层装鸡72只);平养包括半网半地面、全地面、全网上。下面结合生产实际,就几种饲养方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最佳公母比例并改善本交笼养殖工艺,试验研究了本交笼养种鸡产蛋后期不同公母比例对其产蛋性能、羽毛覆盖程度和抗体滴度的影响。800只体重相近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饲喂于三层本交笼,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笼。试验一组每笼饲喂6只公鸡和44只母鸡(6♂+44♀),试验二组5♂+45♀,试验三组4♂+46♀,试验四组3♂+47♀。测定各组试验鸡产蛋性能、羽毛覆盖程度和抗体滴度。不同公母比例对蛋重、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和母雏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特别是试验一组至试验四组的受精率呈下降趋势,并且试验一组的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对产蛋性能、死淘率和羽毛覆盖程度没有影响。此外,H5 AIV(Re-9)和NDV在各组公鸡血液中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本交笼养种鸡产蛋后期应适当增加公鸡数量。  相似文献   

9.
半阶梯式蛋鸡笼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养殖密度,且饲养设备可实现机械自动化与手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畜舍通风和鸡只采光上具有很好的优越性,故现阶段,半阶梯式蛋鸡笼养设备在国内有广泛的应用.针对半阶梯式蛋鸡笼养的特点,自2011年7月8日到8月10日对青岛田瑞牧业有限公司的典型的半阶梯式笼养模式进行了现场数据采集及部分实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1 养殖设备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通过现场调研,半阶梯式笼养设备中拟改进方面主要为清粪系统、饲喂系统和消毒系统.1.1 清粪系统拟改进方面主要为承粪板和带式清粪设备.  相似文献   

10.
1鸡笼 鸡笼是现代化养鸡的主体设备,不同笼养设备适用于不同的鸡群。鸡笼设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叠层式、复合式和平置式;按几何尺寸可分为深型笼和浅型笼;按鸡的种类分为蛋鸡笼、肉鸡笼和种鸡笼;按鸡的体重分为轻型蛋鸡笼、中型蛋鸡笼和肉种鸡笼。  相似文献   

11.
<正>1鸡笼鸡笼是现代化养鸡的主体设备,不同笼养设备适用于不同的鸡群。鸡笼设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叠层式、复合式和平置式;按几何尺寸可分为深型笼和浅型笼;按鸡的种类分为蛋鸡笼、肉鸡笼和种鸡笼;按鸡的体重分为轻型蛋鸡笼、中型蛋鸡笼和肉种鸡笼。将单个鸡笼组装成为笼组具有多种形式,应根据本鸡场的具体情况,组装成不同的形式。全阶梯式鸡笼组装时上下两层笼体完全错开,常见的为2~3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在借鉴蛋鸡笼养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肉鸡笼养理念,是通过改造鸡舍基础设施和使用配套的养殖设备,架起鸡笼高密度饲养肉鸡的一种饲养模式。近几年,随着肉鸡饲养业的快速发展,在受到成本、土地、市场等因素影响下,笼养逐渐地成为肉鸡养殖的主要模式。饲养环境是影响肉鸡健康与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规模化、集约化的封闭式、高密度的笼养方式中,舍内环境的控制尤为关键。据测算,  相似文献   

13.
当下肉鸡饲养行情比较稳定,经济效益比较可观,由此带动肉种鸡饲养业的发展。为此,下面介绍1个较为高效的饲养模式供大家参考,以搞好肉种鸡的饲养。1笼养技术肉用种鸡笼养技术,即肉用种鸡三段式笼养技术,包括育雏期采用四层立体笼养、育成期采用三层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肉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作为种鸡饲养中先进的生产要素得到较快推广,成为种鸡场提高单位面积饲养量,节省饲料和提高产蛋后期受精率的有力措施。但由于近年来生产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变化,新的疫情不断发生,种鸡笼养的一些不利因素逐渐展现。种鸡在笼内运动的限制,影响了种  相似文献   

15.
法国Danno公司和兽医器械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肉用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系统.从而使雏鸡成本节约了10%,饲料节省了10~15%。肉用种鸡采用笼养,同一舍内可多养一倍数目的种母鸡,而种公鸡数可降至仅为母鸡数的3%,并且种蛋的重量和受精率也提高了,脏蛋和碎蛋却减少了。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最佳公母比例和改善本交笼养殖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公母比例对本交笼养种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的影响。1 500只27周龄体重相近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饲喂于全封闭式鸡舍四层层叠式本交笼,试验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笼。试验1组每笼饲喂11只公鸡和89只母鸡(用11♂+89♀表示),试验2组10♂+90♀,试验3组9♂+91♀,试验4组8♂+92♀,试验5组7♂+93♀。试验期间测定各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公母比例对种鸡产蛋率有显著影响(P0.05),特别是试验2组产蛋率最高,对其他指标包括种鸡死淘率、破蛋率、孵化性能、蛋品质(除蛋黄颜色外)、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均没有影响。研究表明产蛋高峰期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公母比例1∶9较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本交笼养模式中与公鸡遗传贡献率相关指标的特性及公母配比,本实验选取2种本交笼模式,一种为大型本交笼(Ⅰ型),单笼饲养100只种鸡,公母配比为1:9;一种为小型本交笼(Ⅱ型),单笼饲养50只种鸡,公母配比为1:9。其中Ⅰ型本交笼选取2笼作为重复,Ⅱ型本交笼选取4笼作为重复。通过基于28个微卫星遗传标记的亲缘鉴定技术度量本交笼中种公鸡遗传贡献率并对公母配比进行研究,同时检测公鸡血清激素水平及精液品质。结果表明:在2种本交笼中,各组内公鸡间遗传贡献率差异显著;在Ⅱ型本交笼中,剔除1只低遗传贡献率的公鸡,公母配比由1:9提高到1:11,种蛋受精率差异不显著;公鸡遗传贡献率与公鸡精液品质、血清中促卵泡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与-0.8。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农业大学某实验室研发的蛋种鸡小阶梯式本交笼养设备,于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养殖试验,结合蛋种鸡养殖场的实地调研,预测万只鸡养殖规模的资本投入和收益情况。研究表明:使用该设备的万只鸡规模养殖在第一年即可获得收益,收益额为270 896元,此后每年的纯收益为1 173 974元。进一步探索增加蛋种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方法,提出对该设备的改进建议,为提高蛋种鸡养殖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肉种鸡笼养基本原则的研究王宝维张丽英(山东莱阳农学院动科系265200)在肉种鸡笼养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表示怀疑,还有一些人饲养失败,就表示彻底否决。那么笼养肉种鸡究竟是否可行呢?实践证明,笼养肉种鸡效果是肯定...  相似文献   

20.
父母代种鸡笼养及其配套技术代替了原来的平养模式,饲养全程采用笼养模式,产蛋期进行人工授精,显著提高了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产蛋率等一系列生产性能指标,同时有利于疾病净化,使父母代肉种鸡饲养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