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试验在广东信宜市大成镇一家规模羊场随机选取60只健康山羊为研究对象,设立山羊口蹄疫疫苗和小反刍兽疫疫苗"分点同时免疫"组、单独注射口蹄疫疫苗组,单独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组,免疫30 d后采集血清样品,检测抗体。结果表明,山羊口蹄疫疫苗和小反刍兽疫疫苗"分点同时免疫"组与分别单独注射组相比,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对山羊进行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工作中可以采用2种疫苗分点同时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使用小反刍兽疫疫苗和口蹄疫疫苗以及了解这两种疫苗用于陕北白绒山羊的免疫效果,改进免疫方法,本试验选取榆林市神木县金鸡滩镇一家规模化陕北白绒山羊羊场160只基础繁殖母羊为对象,将试验羊分成6组,分别进行小反刍兽疫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单独注射以及间隔7天分别注射不同疫苗、同时分点注射不同疫苗,设不注射疫苗组为对照组。免疫后第28天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样品,用ELISA试剂盒进行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三同时分点注射O型口蹄疫与小反刍兽疫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00%和100.00%,与试验组四以及试验组五分别单独注射一种疫苗7天后不同点再注射另一种疫苗后检测抗体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O型口蹄疫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可以同时一次性分点注射。该研究为O型口蹄疫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小反刍兽疫(PPR)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山羊和绵羊等)~([1]),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动物中传染性最强的疫病~([2])。小反刍兽疫的入侵给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合理使用口蹄疫及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苗,掌握两种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对免疫抗体的影响,降低免疫成本,提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黔东南塔石香羊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效果,科学防控黔东南集约化塔石香羊场该疫病的发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监测了黔东南集约化塔石香羊场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羊群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观察了口蹄疫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羔羊群的母源抗体阳性率1~28日龄在70%以上,28~35日龄从70%骤降到36.7%;免疫接种后30 d羊群抗体阳性率达100%,180日龄下降到70%;先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羊群小反刍兽疫、口蹄疫O型、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7%、90.0%、100%,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7%、83.3%、90%;先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后接种口蹄疫疫苗,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63.3%、96.7%。说明黔东南塔石香羊场小反刍兽疫的免疫适合在28日龄首免,首免后180 d二免。在免疫过程中,要注意其与口蹄疫疫苗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羊口蹄疫与小反刍兽疫疫苗单独与联合免疫对动物保护情况,为缓解动物应激、提高免疫效果提供研究依据.选取2 106只昌吉州辖区7个地区的散养羊,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O型、A型抗体效价,ID Screen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小反刍兽疫抗体效价,分析各地区不同年份羊口蹄疫O型、A型和小反...  相似文献   

6.
<正>"441"免疫,即四种疫苗,四点注射,一次完成。2015年以来,我站协同县兽医中心通过开展小试、中试、攻毒试验研究,取得羊猪免疫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并从2015年春季开始在全县率先推广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山羊四种疫苗是指口蹄疫、羊痘、羊三联、小反刍兽疫疫苗分点同时注射。猪的四种疫苗是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链球菌病疫苗。结果表明:其免疫抗体合格率比分次注射均  相似文献   

7.
目前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是预防小反刍兽疫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基层防疫过程中由于疫苗使用、注射技术不规范、动物自身等原因造成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从而没有很好起到对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控作用。影响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因素有很多,重视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防控小反刍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反刍兽疫(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PPRV),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依靠疫苗免疫进行预防。2014年3月21日辽宁省黑山县白厂门镇董屯两户从山东引入26只波尔山羊被确诊为小反刍兽疫输入性疫情。我们黑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小反刍兽疫免疫规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小范围疫苗试验,确保无不良反应,在全县进行了推广注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生猪采用"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免疫中猪瘟疫苗的剂量变化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猪瘟疫苗加量免疫对比试验。结果: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3种疫苗均采用标准剂量与猪瘟疫苗加1倍量使用时,对3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没有影响;猪瘟疫苗增加2~3倍后,可显著降低猪瘟或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结论:3种疫苗采用标准剂量"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动物防疫是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工作。我县动物防疫以春秋两季防疫为主,全年性补防次之,其疫病种类除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几种强制免疫的传染病外,各大型养殖场还把其他相关疫病列入免疫程序防疫,先检疫,再疫苗注射,防疫事故为零。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三苗两点一次注射"与传统的"三苗三点两次注射"免疫方法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及应激反应结果异同,选择35~55日龄未注射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断乳仔猪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采用"三苗三点两次注射",试验组采用"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各组进行免疫应激反应观察统计和常规饲养管理,并于第21、42、63 d采集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免疫抗体合格率及免疫副反应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三苗两点一次注射"法可在我省动物防疫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一种适合基层同时开展山羊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疫苗免疫的方法和剂量,选取64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免疫组(对照组)以及1.0、1.2和1.5头份剂量组(试验组),开展FMD和PPR疫苗常规免疫和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免疫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使用上述两种疫苗,采用常规免疫和一次性分点同步注射免疫的方法,以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接种后,被免疫山羊未出现免疫应激反应;以不同免疫剂量接种后14、28、42、56、70、100和160 d,各组山羊FMD O型、A型以及PPR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接种后14 d,1.2头份剂量组FMD O型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1.0和1.5头份剂量组;在接种后100 d,1.5头份剂量组FMD O型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余两剂量组;接种后14 d,对照组山羊FMD A型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7.5%,其余各组均可达到100%,并维持至接种后100 d。各组山羊PPR抗体阳性率均在接种后14 d达到100%,并持续保持至接种后160 d。结果表明:在试验免疫剂量范围内可开展山羊FMD和PPR疫苗一次性分...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异常严峻,重大动物疫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时有发生,布病、炭疽、马鼻疽死灰复燃,防范多年的外来疫病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来到中国,防控压力山大。国家针对不同的动物疫病采取了不同的防控策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一类地区)、狂犬病均以疫苗预防为主,逐步实现免疫无疫、稳定控制、净化、消灭标准。而实施疫苗注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畜禽应激反应甚至死亡,这是基层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边境地区山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的产生与消长规律,对崇左市边境地区6个养殖场内30只怀孕母羊进行口蹄疫O-A二价灭活苗、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接种,所产羔羊在产后第7d、14d、28d、42d、56d、70d、90d分别采血,进行母源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羔羊口蹄疫母源抗体阳性率在7日龄~14日龄时最高,之后开始下降,42日龄时低于70%的国家标准,提示羔羊口蹄疫可以考虑在42日龄左右进行首次免疫;羔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阳性率在7日龄时最高,并稳定持续到28日龄以上,70日龄时低于70%的国家标准,但放养场的抗体阳性率下降得比圈养场慢,提示圈养羊场可于断奶后14天左右进行小反刍兽疫首次免疫,而散养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70日龄~90日龄之间进行首次免疫。  相似文献   

15.
<正>小反刍兽疫和羊痘都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是当前危害湖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防控小反刍兽疫和羊痘最有效的方法~([1-3])。根据周边地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浙江省桐乡市要求对湖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羊痘3种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并取得了不错的防疫效果。近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羊痘疫苗在不同日龄段的羊只上,以不同免疫注射组合方式进行接种,产生的免疫抗体效果及免疫安全性实验,为基层从事羊免疫工作的动物防疫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是农业部强制免疫病种。新疆某农场对羊进行了全覆盖免疫接种。为掌握新疆某农场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笔者应用ELISA抗体检测和阻断ELISA试验方法检测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2014年-2017年,新疆某农场8个连队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模式羊的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达到农业部的要求。检测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水平整体高于散养场。本研究为该农场制定合理的羊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不同组合的免疫方法对其抗体产生的影响,确立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试验将口蹄疫、羊三联四防、小反刍兽疫和羊痘4种疫苗进行不同组合,即分别进行单苗单独、两两组合、三三组合、4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共分为15组,每组20只,对各组免疫后副反应观察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口蹄疫、三联四防、小反刍兽疫和羊痘4种疫苗分点同时注射组产生的抗体水平,与单苗注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效价相对较高且稳定,不同疫苗产生的抗体之间相互干扰、拮抗作用不明显,抗体合格率分别在70%以上,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免疫要求,因此该免疫接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重大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山羊和绵羊等小反刍兽。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早期诊断和疫苗免疫的方式控制。本文主要就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山东省春季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效果,采集16市2, 939份血清样品,针对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口蹄疫免疫效果不同畜种、不同亚型间有差异,羊场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与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类似,禽屠宰场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