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级稻“吉粳88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吉林省第一个超级稻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吉林省和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并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集成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等优点。“优质超级稻吉粳88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育成人张三元研究员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三明市超级稻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明市超级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超级稻的优势,结合实际提出发展超级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家重视。该文主要从超级稻研究的历史、超级稻概念、超级稻育种途径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超级稻的研究进展。结合连云港市超级稻的育种实践和水稻高产栽培的经验,提出了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意见和江苏省淮北地区超级中粳水稻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4.
桃源县超级杂交稻生产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桃源县超级杂交稻生产现状,超级稻示范、推广五项统一实施措施和十项成熟的技术,从九个方面分析了超级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项超级稻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昆仑镇近年来超级水稻种植推广情况,针对目前昆仑镇超级水稻种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继续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加大对超级稻的科学宣传和培训、加强超级稻配套技术的熟化和集成、提高超级稻技术的到位率、因地制宜推广超级稻种植、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等。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以来,全国水稻单产屡创新高,超级稻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目前广西超级稻的应用现状和育种进展进行分析,指出广西超级稻应用存在着超级稻品种多为外地引进、配套栽培技术落后、推广技术体系缺失、种子市场不规范等问题,并对今后广西超级稻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2005,(6):34-34
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博士等人经过15年的努力,完成了“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并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继1999年后又一次荣获国家级奖励,也是本次获国家级奖励的两个超级稻品种之一,标志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了质的跨越,超级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国内超级稻研究发展的现状,通过对近年我省陕南超级稻引种试验,示范结果的分析,提出超级稻在陕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调查分析了福建省武平县超级稻的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超级稻生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超级稻研发与推广势头良好,但存在品种缺乏普适性、良种良法不配套、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水稻生产规模小及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分析中国超级稻品种扩散现状,结合国外超级稻发展情况,为加快超级稻品种推广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项目,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后来居上,无论超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无论南方超级杂交籼稻还是北方超级常规粳稻,总体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探索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为中国稻作科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从超级稻兴起、技术路线确立、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生理与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粳型超级稻相关生理与遗传问题:近年来北方粳稻继续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和加工品质,同时以垩白性状为代表的外观品质有明显提高,至少在9 t·hm-2之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矛盾并不突出,产量和品质可以在更高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分析北方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是不足取的,通过增加株高提高产量也是行不通的,提高稻瘟病抗性是北方粳稻的重要育种目标;北方粳稻着粒密度普遍较高,但是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品质性状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可以认为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北方粳稻着粒密度处于比较合适范围;籽粒长宽比是决定籼粳稻碾磨品质的主要因素,而对外观品质亚种间差异影响较小,近年来中国籼稻碾磨品质有明显改善,籼粳稻差异幅度有所降低,籼粳稻外观品质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籼粳稻差异依旧。建议:在全面总结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成果与经验基础上,明确今后超级稻研究的方向与目标,改设立阶段性产量目标分期攻关为按生态区长期稳定支持,改小面积产量验收评价指标为考核大面积均衡增产。根据北方粳稻生态、生产和品种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育种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如籼粳血缘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遗传和生理生态机制,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水平全面评价直立穗型基因EP1功能,有效改良籼粳稻杂交育成直立大穗型品种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在抗稻瘟病、抗冷性和耐盐碱种质创新及育种应用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超级稻发展的历程,由于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超级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综观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超级稻育种技术,并提出了对今后超级稻育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超级稻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李晓  陈春燕  郑家奎  唐莎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197-4208
 【目的】客观地分析国内外超级稻研究现状,为超级稻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CABI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对超级稻研究的国家、作者、机构、载文期刊及研究内容进行了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和CABI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日本、菲律宾等21个国家143个研究机构的215名作者在102种刊物上发表的271篇文献,CNKI检索出715个研究机构的954名作者在182种刊物上发表的1 321篇文献,研究内容涉及了超级稻的耕作栽培、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结论】中国超级稻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机构分布广,研究者众多,研究内容丰富,但高产活跃作者群队伍不够强大,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高产机构较少,不同研究方向的成果数量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超级稻遗传基础与资源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超级稻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回顾国内外超级稻育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超级稻在育种理论、遗传基础、种质及技术创新中取得的进展,并讨论了中国超级稻育种今后的发展对策,认为继续完善与发展超级稻育种理论,并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是今后超级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60-70年代推行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选育与推广以来,我国水稻单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为了增强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能,80年代日本人率先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概念。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始于90年代中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超高产水稻育种已经成为稻作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1)新株型育种理论;(2)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是超高产育种的一大方向;(3)籼粳亚种间杂交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4)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选育超高产组合。并指出当前水稻超高产育种存在的一些问题:(1)超高产和优质的统一问题;(2)不能实现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3)超高产与抗性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中国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北方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千方百计地发展北方粳稻生产,增加粳稻总产量已势在必行。但从目前北方粳稻生产形势看,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的潜力已很有限,惟一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通过育种手段开发推广超级稻,提高品种的生产潜力,以及通过栽培手段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近期大幅度增加粳稻总产量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对直接影响中国粳米市场走势的东北稻区水稻生产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兴宁市超级杂交稻示范品种概况,分析了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结果,总结了示范区超级稻主要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市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丽萍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501-1505
回顾了国内外超级稻育种历史,介绍了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指出我国超级稻育种在籼粳亚种优势利用及株型育种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超级稻在我国已处于大面积推广阶段。针对我国超级稻品种(组合)普遍存在适应性不广、结实率偏低、抗性及米质较差、双季超级稻品种(组合)较少及育种理论和技术还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未来超级稻育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利用籼粳亚种拓宽种质资源技术、理想株型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常规育种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土壤培肥技术、钵育壮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井水提温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寒地优质超级稻品种的各种性状得以展现要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合理密植是寒地超级稻建立超高产经济结构的基础,是寒地超级稻株型更为理想、叶片更为直立的高光效的必然,是走以成熟为主的栽培技术路线"促早熟、高产、优质"并举的保证。寒地优质超级稻育成的品种有龙粳14、龙稻5号、松粳9号等。  相似文献   

20.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科技工程。为了探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我国粮食增产的作用,从我国粮食需求、该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工程实施成效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从"三区"建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作物的技术集成、技术攻关、超高产突破、储粮减损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涉农企业与工程结合模式等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