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分析了龙眼52个品种(类型)的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确定了分析取样的最佳部位与时期是展叶后21天龄以上的成熟叶片。根据龙眼同一品种同工酶在不同梢期、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树龄植株上的稳定性,认为同工酶可以作为龙眼品种分类和早期鉴定的依据。各种酶谱显示具有共同的龙眼种的特征谱带,依酶谱差异将供试品种分成3组13类。  相似文献   

2.
芥菜及其原始亲本种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南奎  陈世儒 《园艺学报》1990,17(4):293-298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不同类型品种和其原始亲本种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黑芥(Brassi-ca nigra Kock)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的表现,分析了芥菜的起源与白菜、黑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芥菜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表现与白菜、黑芥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具有较强的同源性。作者初步认为菜用芥菜的原始亲本种很可能是起源于中国的野生型黑芥(伊犁油菜)和白菜。 芥菜不同类型品种的酸性磷酸酶同工酶酶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特别是APS—Ⅰ和APS—Ⅱ两个酶区,品种间差异明显。APS—Ⅰ比APS─Ⅱ表现更加稳定,APS—Ⅰ可做为标记酶区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加以利用。不同类型白菜的酶谱表现差异较小。供试大白菜(B.campestris L.ssp.pekinesis(Lour)Olsson)品种间酶谱表现完全一致,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的酶谱表现与大白菜的谱带基本一致,仅小白菜(B.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的酶谱表现与大白菜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苜蓿品种的根和叶作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器官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品种间酶谱带有较大差异,初步探讨了10个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6个孔雀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观测了其主要观赏性状,初步探讨了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孔雀草品种间的POD同工酶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POD同工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分析了6个品种的主要观赏性状,雪域的综合表现最好;主要观赏性状与POD同工酶酶谱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果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果梅(Armeniaca mume sieb.)43个品种(类型)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根据酶谱的差异,将供试品种分为两组10类。  相似文献   

6.
马丽  王玉海  明东风 《北方园艺》2012,(19):124-1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9份石榴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研究了19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9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不同品种的酶带数目、相对迁移率及酶活性均有差异;19个石榴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呈现12条酶带,其中1条酶带为所有种质共有的酶带;Rf为0.216的谱带为大青皮酸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113的酶带为大马牙甜石榴的特征谱带。POD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在阈值0.60处将19个品种分为5类,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同工酶技术鉴别同物异名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同物异名柿品种过氧化物酶(POX)、α-淀粉酶(α-AMY)和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对17组69个供试品种的3种同工酶谱带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有8组23个品种的同工酶鉴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2)有2组4个品种的鉴定结果与形态鉴定完全不符;(3)其余6组中有5个品种可被单独鉴别,剩余品种可被划分为新的小组,每组内供试品种表现相同的同工酶谱带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 人们在用电泳方法鉴定西瓜品种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研究。Zamir(1984)用12种同工酶电泳分析12个西瓜品种,没有看到其多态性。Biles(1989)用7种同工酶研究了6个西瓜品种的酶谱,也没发现这些酶谱的多态性。张兴平(1989)用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了10个杂种一代和16个亲本材料,发现几种杂交种酶谱类型,为杂交一代的纯度分析提供了有益的资料。但是,在他的研究结果中,用干种子进行分析仍是一件不能奏效的事情。张玉秀(1991)用 SDS—PAGE 电泳分析了瓜类种子的蛋白组分,为葫芦科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依据。但文章中没有报道西瓜品种种子的多态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西瓜品种种子蛋白的多态性,为用电泳进行西瓜品种鉴定与纯度分析提供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品种纯度快速检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垂直板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sL.ssp.pekinesis)7个类型23个品种(其中包括品种、自交系、一代杂种和亲本)在干种子期、芽期及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两种同工酶的表现,结果表明;大白菜不同类型、不同品种间芽期和幼苗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干种子期的两种同工酶期的两种同工酶及幼苗期酯酶同工酶谱带不明显。在芽期或幼苗期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可以在种子采收后的4天内完成大白菜品种纯度质量检验工作.试验初步建立了供试品种标准酶谱档案和大白菜品种纯度快速检验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不同萝卜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subsp.hubernusAlef.)的不同品种及两个杂交组合的杂种F_1代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萝卜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酶带的数目多少,也表现在酶带的迁移率快慢上。所研究的萝卜品种的酯酶同工酶一般有5~9条酶带。 两个品种间杂交组合石白×翘头青,国光×翘头青的杂种F_1代酯酶同工酶酶谱既不同于父本也不同于母本,可以认为在遗传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类型。尽管如此,仔细比较杂种F_1代及亲本的酶谱则发现酶谱较多的倾向于母本。 初步认为酯酶同工酶分析是鉴定萝卜品种遗传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10个苜蓿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苜蓿品种的根和叶作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器官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品种间酶谱带有较大差异,初步探讨了10个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枣树18个品种进行了叶片解剖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枣树叶片具有旱生植物的典型结构特点,不同品种间结构差别不大。另对枣树10个品种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枣树品种同工酶谱具有3条完全相同的谱带,10个品种有5种酶谱类型。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对梨属的秋子梨、沙梨、西洋梨、杜梨、矮化梨及朝鲜洋梨辐射优系共37个品种(系)嫩枝的韧皮部提取液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梨属植物不同种间的谱带差异较大,种内品种间差异较小。矮化品种及矮化砧的谱带均较复杂,朝鲜洋梨辐射新品系的主要谱带均显现一条强谱带的缺失,或由强带向弱带的变化。由此认为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来鉴定梨的种属,品种及新品种(系)的形成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山楂属植物中的8个种,3个变种和主要栽培种的几个品种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发现栽培品种中的“磨盘山楂”为三倍体(2n=51),辽宁山楂为三倍体(2n=51),其余的种和品种都是二倍体(2n=34)。并首次对我国山楂属植物的7个种,2个变种和5个栽培品种进行了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不适于对山楂属植物的叶片、幼果和花药进行分析,而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效果较好。山楂属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共同特征性谱带,亦有各自不同的酶谱带,种间差异较明显,栽培品种中,除磨盘山楂和软籽山楂品种外,其余几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本文就有关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西瓜杂种及其亲本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西瓜的10个杂种及其16个亲本为试材分析了干种子、发芽期、子叶期的根及子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结果表明西瓜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尽相同。发芽期及子叶期POD同工酶和子叶期EST同工酶存在着杂种与亲本差异,杂种酶谱表现为父本相同、母本相同、双亲相同、出现“杂种酶”带及缺少双亲某些酶带五种类型。其中POD同工酶与其父本相同和EST同工酶与其母本或父本相同的杂种多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亲缘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淀粉凝胶水平平板电泳,对10余个梨树品种(或类型)的若干器官或部分(新梢韧皮部、初始功能叶片、花药、幼果、贮藏期果实)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c)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可分为A、B、c、a四区);新梢韧皮部、幼果和贮藏期果实的皮部最适于同工酶分析;西洋梨与中国梨有种质区别;白梨和沙梨系统可视为一个种,该种中的品种又可分为两个类型;槎子梨和茌梨的幼果酶谱有一定差异;青皮槎和黄皮槎应属于同一营养系;鲁南一带的子母梨、面梨和油面梨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低产子母梨与子母梨在遗传上有差异,并非生态条件所致;新近选出的优良品系子母槎梨其亲本一是槎子梨,另一极可能是面梨。  相似文献   

17.
芭蕉属果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国内外芭蕉属Musa果树品种101个,在苗期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获得33种酶谱类型。从芭蕉属品种的起源、演变分析,野生蕉和香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类型最多;大蕉次之;粉蕉、龙牙蕉的酶谱较少。比较野生蕉、大蕉、粉蕉和香蕉种类的酶谱,均具有各自特有的酶带,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可予以区分,这种依据酶谱表现的分类与 Simmonds的15个性状评分的分类基本一致,并且比从外部性状分类法优越。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蕉类品种的亲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桃×山桃远缘杂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普通桃( Prunus persica)与山桃( Prunus davidiana)的远缘杂种F_1,F_1自然授粉杂种F_2,F_2自然授粉杂种F_3以及珲春桃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桃品种‘岗山白’与山桃酶谱明显不同,远缘杂种酶谱复杂,出现4种酶谱类型:(1)倾向‘岗山白’;(2)倾向山桃;(3)‘岗山白’与山桃互补;(4)杂种酶带。其中,F_2株间酶谱分离较为广泛,F_3次之,而F_1株间酶谱相对一致。珲春桃酶谱与‘岗山白’相似,未见有山桃的D_4特征酶带。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主要葡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新疆葡萄28个地方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1)过氧化物酶具有器官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功能叶酶带丰富,分离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2)证实了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功能叶具有相似而稳定的酶谱,采样时间可持续到落叶前。(3)用各品种的功能叶进行酶带叠加,得到了新疆葡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酶带数为15条,共分4个区。(4)通过扫描得出了各品种每个酶区的活性及所占比率。  相似文献   

20.
从云南、四川两省9个采样地共收集31个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菌株,分别利用固体、液体培养基培养菌丝体,对其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通过酶谱聚类分析研究分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共检出10个酯酶同工酶条带、21种酶谱类型,每个菌株具有2条~5条同工酶条带;液体培养菌丝体共检出11个同工酶条带、23种酶谱类型,每个菌株具有2条~6条同工酶条带;2种培养方式下所有菌株均检出一条相对迁移率R_f=0.13、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kDa的同工酶条带;不同培养方式相同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较大差异。在遗传距离为0.220时,固体培养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聚为9类,液体培养的聚为7类;在遗传距离为0.300时,2种培养方式的酶谱均聚为4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无相关性。暗褐网柄牛肝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种质资源保护、优良菌株筛选和种性鉴定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