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落叶果树离体器官再生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影响落叶果树离体器官再生的因素 ,主要包括 :1)培养基成分 ,即培养基中无机营养、有机营养、生长调节物质 (BA 4~ 7mg·L-1或TDZ 0 0 2~ 3 3mg·L-1+NAA 0 2~ 1 5mg·L-1)、培养基pH及凝胶剂 ;2 )外植体的类型和来源、外植体成熟度或培养时间、外植体处理方法和基因型差异 ;3)培养条件 ,如 0~ 81μmol·s-1·m-2 的光照培养 ;4 )其他如添加化学制剂磷酸酶抑制剂 (NaF或Na3 VO40 5~ 10 0mol·L-1)等。今后应重点研究 :1)培养温度变化对离体器官再生的影响 ;2 )离体器官再生过程中激素作用位点等机理。  相似文献   

2.
N-硝基-N-六氢吡啶-2,4,6-三氯苯胺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测定了N 硝基 N 六氢吡啶 2 ,4,6 三氯苯胺对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油菜、大豆等 6种作物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对油菜和水稻幼芽及胚根有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 ,抑制油菜幼芽及胚根生长的IC95值分别为 4 97× 10 -4 g·L-1和 5 34× 10 -4 g·L-1;对水稻幼芽及胚根生长的IC95值分别为 2× 10 -3g·L-1和 1 2 6× 10 -3 g·L-1;对其它供试作物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杆菌摇瓶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高毒力菌株 TS1 6进行了摇瓶发酵培养基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原料对发酵液毒力的影响相差很大 ,在几种培养基组分中以鱼粉对发酵液的影响最大 .试验所得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 :黄豆饼粉 3 2 g· L- 1 、玉米粉 1 4g· L- 1 、花生饼粉 3 2 g· L- 1 、鱼粉 1 4g· L- 1 、蛋白胨 4g· L- 1 、酵母 6g· L- 1 、Fe SO4 · 7H2 O 0 .0 4g· L- 1 、Zn-SO4 · 7H2 O 0 .0 8g· L- 1 .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因素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噻重氮苯基腺(TDZ)和吲哚丁酸(IBA)浓度组合、外植体类型、叶片放置方式、暗培养时间以及乙烯抑制剂AgNO3处理等因素对丰水梨离体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NN69+TDZ 2.0 mg·L-1+IBA 0.1 mg·L-1处理的叶片再生频率和再生芽数分别达到86.7%和2.92,为丰水梨最佳培养基与植物生长物质组合.同一叶片的基部和中部比顶端更容易产生愈伤并再生形成不定芽.叶片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比近轴面向下利于叶片不定芽再生.AgNO3质量浓度在0.1~1.5 mg·L-1范围内对离体叶片再生有显著促进作用, NN69+TDZ 2.0 mg·L-1+IBA 0.2 mg·L-1+AgNO3 1.0 mg·L-1以及NN69+TDZ 1.5 mg·L-1+IBA 0.3 mg·L-1+AgNO3 0.1 mg·L-1使丰水梨叶片再生频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杨敏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4,22(2):124-125,130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孕妇母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4例胎膜早破(早破组)和40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血中的IL-8水平,并同步检测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每例组织绒毛膜羊膜炎通过产后胎盘病理证实,按病理结果将早破组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n=36)及非绒毛膜羊膜炎组(n=18).结果早破组和对照组的IL-8、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130.4±25.6)ng·L-1vs(75.2±15.8)ng·L-1、(125.4±10.4) mg·L-1vs(1.70±1.1) mg·L-1 (11.5±3.6)×109/Lvs(8.9±1.9)×109/L],而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IL-8、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也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0.01)[(138.1±27.2)ng·L-1vs(100.7±20.6)ng·L-1、(127.6±3.2) mg·L-1vs(1.9±1.4)mg·L-1、(12.8±4.0)×109/Lvs(8.9±2.7)×109/L].结论检测胎膜早破孕妇母血中的IL-8、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早期发现组织绒毛膜羊膜炎,这对及早处理、改善妊娠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 Ca Cl2 溶液对采后金针菇子实体进行真空浸渗处理 .结果表明 :0 .0 0 5、0 .0 1、0 .0 3、0 .0 6、0 .0 9mol· L-1的 Ca Cl2 处理能明显抑制金针菇采后呼吸和 C2 H4 释放 ,显著减少金针菇采后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还原糖、淀粉、有机酸、维生素 C、粗纤维等含量的损耗 ,显著抑制金针菇采后细胞膜透性的增加 ,提高采后贮存品质 ,其中尤以 0 .0 1、0 .0 3、0 .0 6 mol· L-1Ca Cl2 处理效果最好 ;0 .12、0 .15mol· L-1Ca Cl2 处理对金针菇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0 .0 0 5mol· L-1的 Ca抑制剂 EGTA处理能显著刺激金针菇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风雨湖水体污染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义光  苏峰  姚俊  李鹄鸣  马陶武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1):《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年21卷1期-46-48.6页-《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年21卷1期-46-48.6页
选用CODMn、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重金属离子等水质指标对风雨湖水体进行了污染监测。结果表明 ,水体已被严重污染 ,属生活污水造成的有机污染型。CODMn平均 2 6 68mg·L- 1 ,pH值平均 6 2 ,细菌总数平均 3 0× 1 0 3个·mL- 1 ,总大肠菌群数平均 1 6× 1 0 4 个·L- 1 。主要污水源和水体的重金属离子均未超标。对污染的可能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犬干扰素-γ的稀释复性及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不同折叠促进剂、加样方式、温度、pH在稀释法复性条件下对重组犬IFN-γ体外折叠的复性影响。结果表明,0.5mol·L-1精氨酸、0.5mol·L-1盐酸胍、2.0mol·L-1尿素均能有效抑制复性过程中蛋白质的聚集,其中精氨酸的效果最好。在4℃、pH8.0、精氨酸浓度0.5mol·L-1,蛋白浓度0.15mg·mL-1及脉冲加样操作方式下,复性后重组犬IFN-γ的活性为1.35×104U·mL-1,比活为3.74×106U·mg-1。  相似文献   

9.
垃圾堆肥基质对翠菊生长响应及其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在垃圾堆肥混合基质上的生长状况及其渗透水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上翠菊生长状况普遍良好,株高达23~32.5cm,开花量达6.5~12朵·株-1.基质渗透水呈弱碱性,前、中、后期电导率分别为9 205~13 140μs·cm-1、3 014~5 585μs·cm-1和2 286~2920μs·cm-1;高锰酸钾指数超过国家地表水V类水标准;磷酸根态磷含量超出引起藻化现象极限浓度(0.02mg·L-1).中、后期硝态氮超出地表水V类水标准前期钾、钠、钙、镁阳离子含量分别为502.5~655.0mg·L-1、425.0~545.5mg·L-1、1 026.05~1 595.19mg·L-1、161.86~430.20m8·L-1;渗透水中铅、铜、锌、锰等重金属含量极低,分别为0.0008~0.0020mg·L-1、0.008~0.013mg·L-1、0.032~0.043mg·L-1、0.014~0.033mg·L-1.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敏感性及其酰胺酶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虫龄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其中 4龄是 1龄的 1 1 .6倍 .不同温度下抑太保对 3龄幼虫的 LC50 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1 0℃时为 1 2 43 .94mg·L- 1 ,3 5℃时则下降到 5 .0 6mg·L- 1 .酰胺酶的米氏常数 (Km)为 3 .65× 1 0 - 5nmol,最大反应速度 (Vm ax)为 0 .1 465 nmol· mg- 1 ·min- 1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和总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饲养 1 5 d、1 0℃饲养 1 0 d及 2 5℃饲养条件下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不大 ;但 3 5℃饲养 2 d与前 3个饲养条件相比 ,4龄幼虫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较大 .酰胺酶的比活力和总活力均随虫龄的增长而增大 ,4龄与 1 -3龄相比酰胺酶的比活力差异较大 ,不同虫龄酰胺酶的总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1~ 1 .0× 1 0 7孢子· L-1浓度下 ) .M1和 M2 的 LC50 分别为 3.1 2× 1 0 7孢子·L-1和 7.0 1× 1 0 7孢子· L-1,LT50 分别为 6.5 0~ 1 1 .65 d和 7.66~ 1 1 .5 3d.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力试验表明 ,供试的 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 .试验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防治刚竹毒蛾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短程序分析法测定了 16头产后中国 -荷斯坦奶牛外周血浆和尿中羟脯氨酸 (HYPRO)和 3-甲基组氨酸 (3- MEHIS)的浓度 ,用以找出胶原蛋白和肌浆球蛋白的代谢与奶牛子宫复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产后 6 0~ 90 d奶牛 HYPRO和 3- MEHI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13.4 7±2 .38和 18.35± 2 .77nmol· m L-1(血中 ) ;138.93± 2 2 .99和 37.0 9± 3.90 nmol· m L-1(尿中 )。而产后第一天血、尿中 HYPRO的浓度分别为 2 8.4 6和 2 84 .30 nmol· m L-1;3- MEHIS的浓度分别为 30 .86和 6 5 .4 8nmol· m L-1。随产后时间延长 ,浓度逐渐下降 ,至产后 5 0 d时 (血中 3-MEHIS为 35 d) ,血、尿中两种氨基酸的浓度均降至正常水平 ,此时 HYPRO的浓度分别为 10 .92nmol· m L-1(血 )和 10 9.18nmol· m L-1(尿 ) ;而 3- MEHIS分别为 17.2 1nmol(血 )和 33.5 1nmol· m L-1(尿 )。血、尿中这两种氨基酸的浓度和复旧子宫角的直径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r=0 .81和 r=0 .79  相似文献   

13.
溴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存活、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用浸叶法测定溴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毒力的同时,观察了溴虫腈对小菜蛾存活、化蛹和羽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溴虫腈对小菜蛾没有后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浓度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在所有测定浓度下,溴虫腈对小菜蛾幼虫体重、蛹重、幼虫至蛹历期和蛹期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影响;尽管不同浓度处理化蛹率和羽化率都低于对照,但只有高浓度(10mg·L-1和20mg·L-1)和2.5mg·L-1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低浓度(0.625mg·L-1和1.25mg·L-1)和5mg·L-1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化学激活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离子霉素结合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 B, CB)、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 CHX)以及6-二甲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 6-DMAP)等化学物质,对猪卵母细胞激活后发育的影响。试验1,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分别用15、20、25、30 mol·L-1的离子霉素处理40 min或电激活(1.3 kV·cm-1,80 s,1次脉冲),结果表明,20 mol·L-1组的激活率(69.93±5.80)%显著高于15 mol·L-1组(P <0.05),但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2,卵母细胞采用20 mol·L-1离子霉素分别激活10、20、30、40、50 min,再用2 mmol·L-1 6-DMAP处理6 h,其中,40 min组的卵裂率、囊胚率[(72.40±13.02)%、(25.37±11.43)%]较高,但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3,卵母细胞经离子霉素(20 mol·L-1、40 min)激活后,分别用7.5 g·ml-1 CB、10 g·ml-1 CHX、2 mmol·L-1 6-DMAP、7.5 g·ml-1 CB +10 g·ml-1 CHX和7.5 g·ml-1 CB +2 mmol·L-1 6-DMAP处理6 h,2 mmol·L-16-DMAP组的激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86.05±4.29)%、(61.77±8.10)%和(21.62±3.31)%] 显著高于7.5 g·ml-1 CB组(P <0.05)与另外几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4,卵母细胞由离子霉素(20 mol·L-1、40 min)激活后,用2 mmol·L-1 6-DMAP分别处理3.5、5.5、7.5 h,5.5 h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66.59±14.36)%和(25.40±10.16)%]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表明,离子霉素(20 mol·L-1、40 min)+6-DMAP(2 mmol·L-1 、5.5 h)为最佳激活方案。离子霉素激活卵母细胞后,CB与CHX、6-DMAP的互作对卵子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淡紫拟青霉FZ-0289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淡紫拟青霉FZ0289产几丁质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表明:100目几丁质粉末对菌体产几丁质酶的诱导性最强;添加蛋白胨能使产酶高峰提前,产酶量增加.多因素正交试验表明,在添加2g·L-1100目几丁质粉末、2g·L-1蛋白胨、1g·L-1KH2PO4、0.5g·L-1MgSO4、0.2g·L-1CaCl2和0.2g·L-1NaCl的培养基中接入经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活化10d的菌碟(接菌孢子量为6×109个·L-1,500mL摇瓶中培养体积为150mL),在28℃、150r·min-1的条件下培养3d,发酵液中几丁质酶活达到0.11U·mL-1.  相似文献   

16.
菌类抑制剂在菌根际土壤真菌与放线菌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研究了几种菌类抑制剂在菌根际土壤真菌及放线菌分离时的作用效果。试验选用6种抑制剂,每种抑制剂设4个浓度梯度,另外,设1个未加抑制剂的作对照。结果表明:在真菌分离培养过程中,阿米卡星浓度在0.05m l.L-1时分离出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分别达3.6&#215;105个.g-1和13种,比未加抑制剂的分离效果还好。放线菌分离培养最佳抑制剂为重铬酸钾,重铬酸钾在浓度为10mg.L-1~30mg.L-1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好,并且对放线菌抑制作用很小,尤其在浓度为10mg.L-1时分离出的放线菌数量可达4.8&#215;105个.g-1,与未加抑制剂的处理分离的数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黄皮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及抑制剂等因素时黄皮果实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皮PPO具有同工酶,PPO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14mol·L-1,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40℃,当温度高于60℃时,PPO的活性明显降低,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等4种抑制剂对黄皮PPO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其中,抗坏血酸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越好,抑制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Cd对小白菜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温室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 Cd对小白菜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Cd浓度为 0.01 mg · L-1时促进小白菜生长; Cd浓度为 10 mg · L-1时,抑制小白菜生长;与对照相比, 0.01、 0.1 mg· L-1Cd处理后,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含量增加 ;Cd浓度达到 1 mg · L-1时,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含量显著下降( P < 0.05).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活性随 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 G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在 Cd浓度为 0.1 mg · L-1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 CAT)在 Cd浓度为 1 mg · L-1时活性达到最高;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 GR)的活性和抗坏血酸( As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在 Cd处理浓度为 10 mg· L-1 时最高.  相似文献   

19.
对 2 8只 (♀ 1 6 , 1 2 )成年普通刺猬 (Erinaceuseuropaeus)的内脏进行了大体解剖学研究。普通刺猬口腔容积大 ,口裂长 ,舌大而灵活 ,食虫型牙齿 ,有牙齿 36枚 ,齿式为 2 (3· 1· 3· 32· 1· 2· 3) =36 ,单室胃、单乳头肾、双角子宫、无盲肠、无阴囊 ,有乳腺 5对 ,大小肠分化不明显 ,肠长相当于体长的 5~ 6倍 ,肝 7叶 ,肺 4叶 ,肝、脾、肾、胰、心脏和肺分别占体重的 4.1 2 %~5 .2 3% ,0 .2 9%~ 0 .5 1 % ,0 .42 %~ 0 .5 3% ,0 .45 %~ 0 .6 5 % ,0 .36 %~ 0 .5 1 %和 0 .42 %~ 0 .6 0 % ,血液占体重的 7.7%~ 8.2 % ,脑较小 ,大脑表面无沟回 ,雌雄刺猬除生殖器官重量有差异外 ,其它各脏器组分均无性别差异。普通刺猬的内脏特征 ,与刺猬的进化水平和生活习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种类和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微体快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探讨了MS、N6、H、B5四种培养基,大量元素和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在海棠微体快速繁殖中的分生倍数、生根和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殖培养时以MS+BA1·0mg·L-1+N从0.02mg·L-1+糖30g·L-1+琼脂7g·L-1为培养基,有利于提高丽格海棠的分生倍数;而生根时以1/2MS+1BA0.5mg·L-1+糖20g·L-1+琼脂7g·L-1为培养基,则有利于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