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126只18~22g的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ZEN)10mg/kg;第3~6组基础日粮中添加ZEN10mg/kg,再分别添加酯化葡甘露聚糖(EGM)0.05%、0.1%、0.2%和0.3%。研究ZEN染毒饲料中添加EGM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30d,第1、4、5、6组小鼠子宫指数显著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第1、4、5、6组小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第2组(P0.05);第1、4、5、6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学观察表明,第2组21只小鼠中有9只小鼠的子宫肿大明显,第3组21只小鼠有3只子宫肿大明显,其他各组小鼠均无子宫肿大现象。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ZEN,减轻毒素对小鼠的损伤,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剂量为0.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连对小鼠急性肝毒性。方法:通过黄连提取物高剂量组(0.5 mg/m L)、中剂量组(0.025 mg/m L)、低剂量组(0.012 5 mg/m L)灌胃给药,观察其对小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组黄连对小鼠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高剂量组(0.5 mg/m L)小鼠肝脏显著肿胀,呈暗黑色,显微镜观察病变明显,H.E染色肝脏中度脂肪变性;中剂量组(0.025 mg/m L)肝脏呈暗红色,肝脏轻微脂肪变性;低剂量组(0.012 5 mg/m L)肝脏呈暗红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黄连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引起小鼠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损伤程度随黄连剂量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测感染免疫抑制病毒后鸡群的细胞免疫变化,以建立的3H-TdR掺入法观察了外周血、脾脏、胸腺、法氏囊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对影响该方法的细胞密度、丝裂原浓度(ConA或LPS)、犊牛血清(FCS)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最佳条件细胞105~106/mL,ConA 5 mg/L,FCS 10%;脾脏中淋巴细胞最佳条件细胞5×106/mL,ConA 10 mg/L,FCS 10%;胸腺中淋巴细胞最佳条件细胞106/mL,ConA 40 mg/L,FCS 10%;法氏囊中淋巴细胞最佳条件细胞5×106/mL,LPS 40 mg/L,FCS 10%.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10%鲜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研究中药方蒲和饮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最佳用药剂量。试验设立模型组(生理盐水,等容积)、地塞米松组(40 mg/kg体重)、蒲和饮高剂量组(160 mg/kg体重)、蒲和饮中剂量组(80 mg/kg体重)、蒲和饮低剂量组(40 mg/kg体重),各组按0.1 m L/10 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5 d。观察蒲和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10%鲜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中药方蒲和饮能明显降低二甲苯炎症模型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和肿胀率,与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能显著降低10%鲜鸡蛋清致足趾肿胀模型小鼠的足趾肿胀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表明抗炎中药方蒲和饮对二甲苯和鲜鸡蛋清所致的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系TM3 为材料,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溶液(0,10,20,40,80,160mg/L)染毒培养,分别在干预4,8,12,24,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干预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钼酸钠作用24h后,睾丸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受到抑制;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作用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0mg/L及其以上剂量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TM3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尾部DNA含量及细胞尾长随着钼剂量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说明钼能够引起睾丸间质细胞周期的紊乱,并诱导睾丸间质细胞发生DNA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以分离培养的原代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材料,研究了ZEA对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刀豆蛋白A(Con A,5 mg/L)作为T细胞活化特异性刺激剂,试验设空白对照组(不加Con A)、Con A组(5 mg/L Con A)、不同浓度的ZEA染毒组(Con A+ZEA 10、20和40μmol/L),处理48,72 h后,使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T细胞分泌IL-2、IL-3、IL-5、IL-6和GM-CSF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 A组细胞在48,72 h时间段5种细胞因子分泌均明显上升;与Con A组比较,染毒48,72 h后,10,20,40μmol/L ZEA染毒组各细胞因子分泌浓度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ZEA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2、IL-3、IL-5、IL-6和GM-CSF的分泌,从而影响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进行,降低整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总皂甙对衰老小鼠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健康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一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天每只灌胃和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二组为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按120mg/kg每天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0.1ml,同时灌胃生理盐水0.1ml;三、四、五组为绞股蓝总皂甙(GPS)组,每天每只灌胃GPS溶液(GPS的剂量分别为180mg/kg、120mg/kg、60mg/kg,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溶液)0.1ml,同时按12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0.1ml。分别在动物用药期满2、4、6、8周时处死动物采样,每次采集大脑、肝脏组织,检测大脑、肝脏细胞DNA的损伤。结果:GPS三个剂量组小鼠大脑和肝脏细胞的拖尾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大脑细胞的拖尾率在30%~45%之间,且差异显著(P<0.01或P<0.05);DNA损伤程度也有所减轻,除了低剂量组外,高、中剂量组主要以Ⅱ级损伤为主。结论:GPS可以减轻模型组小鼠大脑和肝脏组织细胞DNA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05-309
为了研究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致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5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Dex组、BA低、中、高剂量(0.25、0.5、1 mg/kg)+Dex组。对照组和Dex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其余各组灌服混悬于可溶性淀粉中不同剂量的BA,1次/d,连续14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诱导氧化应激模型。15h后,处死小鼠,收集淋巴器官和肝脏。检测小鼠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活性氧(ROS)水平,肝脏、脾脏和胸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BA预处理后,能显著降低Dex诱导氧化损伤小鼠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小鼠SOD和GSH-Px活性,且呈量效关系。表明BA能加速细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小鼠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对Dex诱导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睾丸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试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0.00mg/kg体重)、亚硒酸钠低剂量组(0.14mg/kg体重)、中剂量组(0.54mg/kg体重)和高剂量组(2.16mg/kg体重),每天同一时间按以上剂量灌胃,连续30 d.分别于染毒10、20 d和30 d后,处死小鼠,迅速采取睾丸组织,离心,取上清.通过对睾丸能量代谢与抗氧化能力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染毒后小鼠睾丸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小鼠睾丸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结果表明,亚急性硒中毒使小鼠睾丸的能量代谢与抗氧化能力受损,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亚急性硒中毒对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太子参参须多糖(RPFRP)对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本研究将96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CK组(空白对照组),CY组(模型组),100 mg/kg、200 mg/kg、400 mg/kg RPFRP组(即低、中、高剂量RPFRP组)和200 mg/kg APS组(黄芪多糖组,阳性对照组)。实验开始后第1 d~第3 d,CK组每天腹腔注射(ip)适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ip 80 mg/kg的CY,对小鼠造成免疫抑制后于第4 d~第17 d,CK组和CY组小鼠每天灌胃(ig)双蒸水,RPFRP组和APS组分别ig相应剂量的RPFRP和APS。第18 d迫杀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MTT法检测小鼠N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YAC-1)的杀伤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数量、脾淋巴细胞的凋亡;通过qRT-PCR检测小鼠脾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CY组相比,中剂量的RPFRP能够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RPFRP可显著提高免疫损伤小鼠脾脏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p0.05),显著降低因CY所致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凋亡(p0.05);较CY组,各剂量RPFRP组小鼠IL-2 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4、IL-6 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RPFRP低、中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各剂量RPFRP组和APS组小鼠T盒子转录因子(T-bet)的转录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转录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且T-bet/GATA-3的比值更接近于CK组。上述结果表明,RPFRP能够改善因CY所致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降低,调节小鼠脾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降低脾淋巴细胞的凋亡,且中剂量的RPFRP能显著提高小鼠脾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发挥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本研究为RPFRP的临床应用和对机体免疫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27-832
为检测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亚慢性损伤作用,以不同剂量经口连续染毒纳米氧化锌,90d后摘眼球取血,对血常规、肝功、肾功、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并扑杀各组小鼠,取肝脏、肾脏等组织,切片后经HE染色观察染毒小鼠的病理损伤。结果发现,40、160及320m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0mg/kg剂量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0mg/kg剂量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0、320mg/kg剂量组小鼠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0、160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肌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染毒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0、80及320 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0mg/kg剂量组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0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高于40、160及320mg/kg剂量组(P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肠黏膜结构不完整,绒毛出现断裂,黏膜上皮脱落。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肿大,细胞核溶解、形状不规则。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轮廓模糊,有少量核溶解、核破裂现象,部分区域炎性细胞浸润。肾脏部分区域炎性细胞浸润,少量肾小球萎缩。结果表明,90d暴露纳米氧化锌能影响小鼠的抗氧化系统,并对小肠、肝脏、肾脏、心脏等脏器产生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联合染毒对小鼠睾丸的毒性作用。选用60只8周龄SPF ICR小鼠,适应性饲养10 d后,将体重相近(38.88±0.29)g的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低剂量霉菌毒素联合染毒组(LD组)腹腔注射10mg/kgBWZEN+1 mg/kg BW DON+0.5 mg/kg BW AFB1,中剂量霉菌毒素联合染毒组(MD组)腹腔注射20 mg/kg BW ZEN+1.5 mg/kg BW DON+1 mg/kg BW AFB1,高剂量霉菌毒素联合染毒组(HD组)腹腔注射30 mg/kg BW ZEN+2 mg/kg BW DON+2 mg/kg BW AFB1,对照组(CON组)腹腔注射等量玉米油。腹腔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采集附睾精子及睾丸组织样本。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D组(P<0.05)、MD组(P<0.001)、HD组(P<0.001)精子活性均降低;与CON组相比,霉菌毒素联合染...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的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对人工致炎小鼠的抗炎作用。选用50只昆明系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予0.9%生理盐水0.5 m L灌服,每天1次,连续5 d;第2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kg体重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第3、4、5组分别给予辣蓼黄酮150 (FNB高剂量组)、100 (FNB中剂量组)、50 mg/kg (FNB低剂量组)灌服,每天1次,连续5 d。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分别给小鼠左耳两面涂抹0.05 mL二甲苯致炎,右耳作为对照。20 min后采样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NB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显著减轻(P0.05),FNB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极显著减轻(P0.01)。小鼠体内抗炎试验结果表明,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剂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氟中毒小鼠睾丸的影响。将50只3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为高氟组。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染氟组给含100mg/L NaF的蒸馏水,自由饮用30d。在染氟组中选取3组分成100mg/L NaF+200mg/kg GSH组、100mg/L NaF+400mg/kg GSH组和100mg/L NaF+800mg/kg GSH组,这3组小鼠每只每日分别以200、400、800mg/kg GSH的剂量进行灌胃,同时这5组小鼠再自由饮含氟水30d。饲养结束后,摘取小鼠睾丸进行活性氧(ROS)、丙二醛(MDA)、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检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mg/L NaF组ROS和MDA含量显著升高,GSTs和GR活性显著降低;与100mg/L NaF组相比,添加GSH组100mg/L NaF+800mg/kg GSH组GR活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100mg/L NaF组曲细精管结构稀疏,细胞壁细胞层厚度变小,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还有部分生精细胞脱落,管腔半径变大且管腔中央精子数量明显减少;随着GSH浓度的增加,100mg/L NaF+800mg/kg GSH组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添加GSH后氟中毒小鼠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有所升高,睾丸组织形态结构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对睾丸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420只体质量为(20.23±1.88)g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处理组分别腹腔按体质量注射10、15、20、25、30mg/kg的醋酸铅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每隔2d注射并称重1次,共注射10次,期间记录小鼠体质量及临床表现。染毒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称湿重;观察形,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1)铅可明显影响小鼠体质量增长,且体质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2)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小鼠脏器系数变化依次为肾、脾肝、肺心,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3)铅暴露可引起小鼠心、肝、脾、肺、肾各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小鼠肾脏、脾脏受损最为严重,其次为肝脏,再次为心脏,肺脏影响最轻,且损害的程度与铅染毒剂量和时间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当醋酸铅暴露剂量≥20mg/kg时,对小鼠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长期低铅染毒即可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发生广泛性病理损伤,且损伤的程度与染毒剂量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将50只SPF级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苯甲酸钠低剂量组(0.268g/kg·bw)、中剂量组0.537g/kg·bw)、高剂量组(1.073g/kg·bw)、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50mg/kg·bw)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经口灌胃染毒,1次/d,连续5d。于首次染毒后的第35天颈椎脱臼将小鼠处死,取附睾制片,观察小鼠精子形态,对小鼠精子畸形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苯甲酸钠染毒各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普遍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精子畸形率也有相应升高,呈现出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系TM3 为材料,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溶液(0,10,20,40,80,160mg/L)染毒培养,分别在干预4,8,12,24,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干预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钼酸钠作用24h后,睾丸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受到抑制;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作用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0mg/L及其以上剂量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TM3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尾部DNA含量及细胞尾长随着钼剂量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说明钼能够引起睾丸间质细胞周期的紊乱,并诱导睾丸间质细胞发生DNA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物试验研究阻燃绝缘聚氯乙烯电线槽产烟对小鼠的毒性试验,3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5.0mg/L组、50.0mg/L组和100.0mg/L组,10只/组,雌雄各半。各组小鼠置于产烟毒性测试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5.0mg/L组小鼠,染毒期及染毒3d后均未见明显异常症状,体重正常增长,动物无死亡,脏器剖检未见异常;50.0mg/L组小鼠,染毒期及染毒3d后均见毒性反应,体重下降,动物无死亡,脏器剖检未见异常;100.0mg/L组小鼠,在染毒期内均发生毒性反应并死亡,脏器剖检见脾脏、肾脏、肝脏、心脏、肺脏呈鲜红色,气管及肺脏见出血点。结果提示聚氯乙烯电线槽产烟对小鼠有毒性,毒性分级为ZA1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亚硒酸钠染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试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0.00mg/kg体重.d)、亚硒酸钠低剂量组(0.14mg/kg体重.d)、中剂量组(0.54mg/kg体重.d)和高剂量组(2.16mg/kg体重.d)。连续灌胃30d后处死小鼠,分别用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与溶血空斑试验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亚硒酸钠染毒使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且与染毒剂量具有相关性。表明亚硒酸钠染毒可抑制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呈现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长期钼暴露对子代小鼠肾功能的影响,采用2月龄清洁级小鼠60只(雌雄比2∶1),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鼠,5只雄鼠),雌雄分开饲养。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Na2MoO4.2H2O组成空白对照组、低钼组(100mg/L)、中钼组(200mg/L)和高钼组(400mg/L),4周后雌雄合笼饲养,待其产仔。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鼠仍按原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钼。仔鼠断奶后,同样按原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钼。饲养8周后,再从每组后代中随机选取雌性小鼠10只和雄性小鼠5只合笼饲养,待其产仔。如此反复,使小鼠繁殖4代。选取第3代(F2)、第4代(F3)小鼠眼球摘除法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采集肾脏测定微核率和肾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当饮水中Na2MoO4.2H2O达到200mg/L以上时,可显著增加后代小鼠肾细胞微核率(P<0.05)和血清肌酐浓度(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说明钼制剂可对小鼠后代肾脏产生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