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参根系分泌物中酸性物质的化感活性与互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参根源愈伤组织为受体,对人参根系分泌物中11种酸性物质进行了统一的化感活性对比,并进一步对其中活性最强的6种物质进行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己二酸、乳酸分别是抑制、促进活性最强的物质其RI分别为-0.73,0.61;乳酸与其余化感物质互作效应是拮抗为主,即二者混合后均表现为原有活性降低,其中乳酸与油酸互作比例为1∶100时,拮抗活性最强,与苯甲酸互作比例为100∶1时,拮抗活性最弱。这说明人参根系分泌物对后茬人参生长具有显著的化感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利用CH2Cl2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及对羟基苯甲酸3种酚酸类物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亦显著降低,且浓度越高化感抑制作用(RI<0)越强(P<0.05)。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降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以低浓度处理的降幅较大,且在处理第5 d和10 d显著增加了3种酚酸类物质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P<0.05);不同酚酸类物质中,以邻苯二甲酸所受影响最大。整个培养时期,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 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3次取样,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10.03%~64.13%、9.72%~57.51%、13.16%~78.85%和5.88%~59.71%。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来降低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结果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加工番茄根系分泌物自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提取加工番茄根系分泌物酸性、碱性和中性组分,运用化感作用原理,采用室内培养.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明显降低,且随着根系分泌物溶液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越显著.酸溶性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大,中性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次之,碱溶性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最小,其平均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4.7%、11.7%和8.3%.浓度为50%的根系分泌物溶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发芽率比对照降低了19.33%.3种组分根系分泌物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降低了根系活力,比对照降低了51.9%~59.6%;而且根系分泌物使加工番茄叶片SOD酶活性降低、MDA生成量增多、POD酶活性升高,说明加工番茄根系分泌物具有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辣椒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根系分泌物为水培获得,处理采用盆栽,有机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理有非常明显的伤害作用。这种作用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含量增加、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辣椒的根、茎、叶均受到影响,其中根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辣椒根系活力、抗氧化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明显下降,逆境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生成量和相对电导率值明显增大。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有自毒作用。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共有24种。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处理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通过棉花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了棉花长期连作和活性炭处理后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连作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连作棉田土壤中加入活性炭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比未加活性炭的处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活性炭可吸附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从而缓解了根系分泌物的害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并研究其化感作用。[方法]采用GC-MS分析法鉴定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模拟大豆自毒作用,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浓度水平下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生长的形态指标、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保护性酶活性等自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主要包括烃、有机酸、醇、酯、酮、酚、醛、苯、噻唑、酰胺等物质。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大豆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发芽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供试大豆SOD、POD总活性及MDA含量随着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均表现为持续升高趋势,化感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为缓解乃至于消除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人参耐连作能力强弱,探讨人参连作障碍的可能机制,通过提取3个不同品种吉黄果参(R1)、边参1号(R2)、吉参1号(R3)7年生人参根系分泌物,利用GC-MS方法对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并通过生物检测验证其化感效应。结果表明:R1、R2、R3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出的化感物质主要有酸类、醇类、酯类合胺类等,但各类化感物质的数量和含量不同。R1、R2、R3中均鉴定出阿魏酸,相对质量浓度分别为0.31、0.21、0.34 mg/L。所有根系分泌物和外源化感物质阿魏酸处理,均明显抑制人参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株高、最大叶长和叶宽、根长等形态指标,各处理对幼苗抗氧化酶、叶片光合色素、内源激素含量均表现出化感毒性,但边参1号根系分泌物化感效应较其余处理弱,证明其抗连作能力较强。阿魏酸是人参根系分泌的化感自毒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8.
甜荞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甜荞品种"丰甜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浓度的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根系分泌物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丰甜1号"叶片POD和CAT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增加,随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显著下降;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DNA的提取量及DNA的增色效应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大葱茬地块对樱桃萝卜生长及生理机制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大葱根系水浸提液处理樱桃萝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后测定樱桃萝卜幼苗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幼苗化感效应有不同影响。大葱根系浸提液20~30 g/L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10~30 g/L对樱桃萝卜幼苗胚根长均表现为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而10 g/L影响不明显,但对苗高始终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与蒸馏水处理(对照)相比,随着大葱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浸提液10~30 g/L时极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变化;对POD、SOD、CAT活性的总化感作用抑制率统计表明,浸提液质量浓度为5~20 g/L时,酶总活性受化感作用促进,而30 g/L时则被抑制;浸提液5~30 g/L处理的MDA含量高于对照,其中20~30 g/L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大葱根系浸提液对樱桃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樱桃萝卜幼苗通过增强POD活性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但是随处理浓度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均受抑制,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低于0.1 mg/L的不同浓度鞘氨醇处理对苜蓿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及在干旱胁迫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d内该浓度范围的鞘氨醇明显抑制苜蓿愈伤组织形成,但30 d时,经鞘氨醇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对照的无明显差异。继代培养时,供试不同浓度的鞘氨醇均明显降低细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0.06 mg/L的鞘氨醇处理显著提高了POD的活性,在处理后15 d 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约2倍;不同浓度的鞘氨醇均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升高,0.02 mg/L处理后15 d CAT活性增加了约8倍。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胁迫下,鞘氨醇处理后紫花苜蓿愈伤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1.
老参地问题是制约参业发展的重大难题,笔者在总结前人关于老参地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测土施肥,有益微生物菌剂处理,酸碱度调整等土壤处理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老参地的短期再利用,建立了周期为1-3年的人参和西洋参的短期轮作体系。在处理后的老参地上种植西洋参,其长势,产量,病虫害及烧须情况,总皂苷含量等,与对照地新林土栽参无显著差异(P>0.05)。并开展了中试规模的推广,试验结果显示,老参地短期轮作制是改造老参地的有效措施之一,该轮作技术方法应用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轮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鲜人参、红参和蒸参水中醚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人参及其副产物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MS分离测定样品成分。[结果]从鲜人参中分离了94个化合物,鉴定了31个化合物;从红参中分离出95个化合物,鉴定了33个化合物;从蒸参水中分离了24个化合物,鉴定了10个化合物;从鲜人参和红参中鉴定了15种相同的化合物;首次从鲜人参和红参中分离鉴定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镰叶芹醇和具有免疫活性的角鲨烯。[结论]该试验对鲜人参、红参和蒸参水中醚溶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人参及其副产物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人参,西洋参不同生育期的根系活力,发现人参根系活力在6月中旬(开花期)较低,是人参红皮病发病的主要时期,7月上旬(结果期)明显升高,西洋参根系活力在6月中旬(展叶期)较低,7月上旬(开花期)达高峰,随后降低。  相似文献   

14.
人参新品种"宝泉山人参"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新品种"宝泉山人参"是采用集团选择方法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地上部茎秆粗壮、叶片较宽;地下根大而粗壮、芦头短粗、根形匀称,抗病能力与当地品种相近,一般产量3.37 kg/m~2。适宜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市县人参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人参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人参化感物质对其幼苗根尖解剖结构的影响。利用人参化感物质活性组分培养其幼苗96 h后,取其根尖,进行石蜡切片,采用番红—固绿染色。结果表明:化感物质组分处理后的人参幼苗根尖几个功能部位的细胞大小及排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处理后的幼苗根尖明显变粗,细胞间隙加大,表皮层细胞部分脱落,顶端分生组织和根冠的细胞混乱,这种效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在浓度为40 g·mL-1处理时,一部分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壁形态异常甚至破裂,中柱鞘细胞明显膨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鲜人参、生晒参、红参中6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乙酸、丙二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进行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5%甲醇-0.01 mol/L KH2PO4(p H 2.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 nm。各有机酸在0.001 6~1.000 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6种有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4%~102.53%。该方法准确、高效地测定了人参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人参与西洋参土壤脲酶活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靛酚比色法对相同种植条件下的直播人参、西洋参土壤脲酶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4年生人参和西洋参根区土壤脲酶活性,随着年限的延长均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但人参根区土壤脲酶活性以2年生为最高,而西洋参以3年生为最高;4年生人参、西洋参土壤脲酶的垂直剖面变化趋势相同,为底层>中层>表层;相同年生人参和西洋参根区土壤脲酶活性比较:1年生人参比西洋参高0.1317mg/g,2年生两者的差距减小, 为0.0668mg/g,而3年生则为西洋参比人参高0.0881mg/g,4年生两者之间的差距又减小到0.0379mg/g.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吉林人参和高丽人参中的微量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人参与高丽人参中的锗含量无明显差异。各产地吉林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119×10~(-6)mg~1.400×10~(-6)mg,高丽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260×10~(-6)mg~0.970×10~(-6)mg,吉林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111×10~(-6)mg~0.309×10~(-6)mg,高丽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060×10~(-6)mg~0.266×10~(-6)mg。2.鲜人参加工成红参后,锗的含量有所降低。3.栽培人参施用锗肥后,其锗含量明显增高(1.400×10~(-6)mg~2.924×10~(-6)mg)。  相似文献   

19.
人参栽培对白浆型土壤酸化与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白浆型土壤栽参后土壤酸化与铝形态分布变化的关系,调查了白浆土土壤剖面及栽参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铝进行浸提.结果表明:白浆土成土过程中能够向土体提供大量活性铝;白浆型土壤栽参后,随栽参年限的增加,土壤中交换态铝、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以及腐殖酸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表现出非活性铝形态向活性铝形态转化的趋势,造成土壤交换态铝、单聚体羟基铝等活性铝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应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以氮、磷、钾和复合微肥为供试因子、人参产量为目标函数,对人参高产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尿素26.74 g/m2,过磷酸钙55.00 g/m2,硫酸钾43.69 g/m2,复合微肥8.18 g/m2,人参产量可达872.67 g/m2。对氮、磷、钾及复合微肥的各因素效应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