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良栽培牧草。它既能养畜,又能肥田,还有一些国家利用嫩芽作新鲜蔬菜,深受人们喜爱。此外它还能保蓄水土、美化环境、改良草原,种子出口创汇。近年来,我国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与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影响我国苜蓿种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种子量不足,而且产种量低,一般在北方生长第 2年头茬紫花苜蓿种子 112. 5~150kg/hm2,而美国、加拿大等畜牧业发达国家高达997.5~1395kg/hm2。提高苜蓿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是发展种植苜蓿的关键。1地区和地…  相似文献   

2.
苜蓿在陇东地区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素称牧草之王.苜蓿中除了丰富的蛋白质外,矿物质、微量元素、胡罗卜素等的含量也很丰富,是陇东地区主要牧草,种植面积占牧草总面积的 90%以上,也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作物.随着我国加入 WTO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苜蓿正以其适应性广、高产优质、改良土壤迅速、经济效益高、生态功能齐全等特性,在整个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8年,经受了全球范围物价普涨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冰雪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多种考验,云南鲜切花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据统计,2008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52.4万亩,总产值176亿元,花卉出口总额1.01亿美元,花卉出口同比增长18.82%.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和出口分别为11.7万亩、52.9亿支、16.7亿元和8300万美元,较2007年相比增幅分别为7.340/0、5.8%、3.1%和5.1%.月季、康乃馨、百合、非洲菊四大品种的种植面积为9.44万亩,占鲜切花总面积的80.7%,产量为44.17亿支,占总产量的83.5%(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直播栽培法是未来发展趋势稻米是我国和东南亚诸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其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水稻面积的90%,我国水稻面积约5亿亩,占30%,南美、北美、非洲、澳洲、欧洲等仅占10%。随着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5.
王万双  刘玉欣 《种子科技》2003,21(5):297-298
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是各类家畜的优质牧草,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苜蓿种子需求量较大。为了提高苜蓿种子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种子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选择种子生产田 苜蓿适应性广,最适宜的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以6~8为好,年降水量在300~800mm的地区栽植最好。苜蓿最忌水渍,连续淹水24 h即大量死亡,所以不能选择低洼地及易积水的地。为了便于机械  相似文献   

6.
苜蓿是新疆主要栽培牧草,是多年生的豆科作物,他的生态体系独特,不同于比较稳定的果园生态体系,也不同于每年发生较大变化的大田一年生作物生态体系。苜蓿田中的昆虫比较丰富,被称为昆虫的“天堂”,据统计有500多种,其中一类是危害苜蓿的害虫;另一类对苜蓿不造成危害的昆虫。近年来,苜蓿产业的开发与生产,使苜蓿在新疆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了较为单一的品种种植格局。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虫害已成为苜蓿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而且呈上升趋势。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苜蓿田主要害虫的分布、习性、危害及其防治进行详述。1苜蓿夜蛾1.1…  相似文献   

7.
目前,花卉已经成为大宗的国际贸易产品。根据联合国贸易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45个国家从事花卉生产,世界花卉消费额不断攀升,1985年为150亿美元,1989年为300亿美元,1991年达到1000亿美元,2000年接近2000亿美元。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达到63.6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花卉总产值430.6亿元,出口额达到1.4434亿美元。据海关不完全统计,2005年间,截至11月我国花卉出口6605万美元,进口6368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出口前5位(日本、荷兰、美国、韩国、香港地区)占出口总额70%;我国进口花卉…  相似文献   

8.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推进,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也成倍增长,在农牧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现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谢静 《种子世界》2004,(8):40-41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它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饲料,而且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重要绿肥作物之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加强和扩大了苜蓿的种植面积,仅新疆地区2004年的种植面积就要求力争达到40万hm^2,它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苜蓿堪称“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最主要的豆科草之一。我国现有苜蓿面积183万hm^2,居世界第5位。苜蓿对世界和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苜蓿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种植业,还会带动其相关的种子区域化生产、机械收割、打捆、加工配套系统、产品检验、贮运、营销体系的发展。苜蓿除了可以被加工成草捆、草块、草粉、草颗粒等常规产品,还可以被深加工成叶蛋白、浓缩维生素等保健食品,其潜在的增值效益十分诱人。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0年, 全国花卉种植面积91.76万公顷,销售额近862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6.2倍和5.4倍。全国花卉出口4.63亿美元,是2000年的18倍。云南、广东、福建已成为主要出口花卉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日本、荷兰、韩国、美国、新加坡及泰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12.
苜蓿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牲畜的优等饲料,以“牧草之王”著称。中国目前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2008年,石河子一四八团首次将滴灌技术应用到苜蓿种植上,获得成功。通过两年的试验,2010年推广种植420hm^2  相似文献   

13.
苜蓿种质资源概况及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优质豆科牧草之一,培育耐盐新品种是减少盐渍化土壤对苜蓿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重要途径。综述了苜蓿的起源、分布和分类,耐盐生理及耐盐性育种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耐盐性研究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美国棉花产业概况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数十年来,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消费、出口、期末库存等重要指标始终居于世界前列。美国棉花产业规模庞大,对世界棉花产业格局和国际棉花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表1)。美国现有棉花种植农场31000多个,轧花厂1000多个,纺织厂1500多家,棉子油加工厂40多家,商号、货栈近700家,农业产值超过60亿美元,总经营年收入达到400亿美元以上。美国棉花纤维的基本终端用途是制作服装,约占64%,其次是家庭饰品,占28%,其他的则用于工业制成品,占8%。美国年均棉子产量720万吨,410万吨以上整棉子和棉…  相似文献   

15.
世界热带兰贸易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统计,2000年世界热带兰切花和盆花进出口贸易额突破了1.5亿美元,其中切花1.28亿美元,盆花0.23亿美元。 亚洲占据着世界热带兰贸易的主导地位:泰国出口的热带兰切花贸易额达5000万美元,盆花400万美元,大部分都销到日本。泰国由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的热带兰出口国,其国内的热带兰种植面积多达2240  相似文献   

16.
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原产中南美洲。输入我国最早记载于明万历年间(1574年)。我国甘薯栽培历史虽然不长,但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沿海,西达川陕云贵,均有种植;其中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栽培较为集中。种植面积在1—1.2亿亩,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越来越崇尚自然.多姿多彩的花卉越来越受到青睐,并以它独特的魅力引导着消费.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世界花卉的销售总额不足30亿美元[1],到90年代初达到1 000亿美元[2],20世纪末已达2000亿美元[3],不到10年翻了一番.我国花卉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态十分惊人.自1980年全国花卉总种植面积不足1万hm2,出口创汇200万美元[4],发展到2001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4.6万hm2,销售总额216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8亿美元,其中鲜切花产量为37亿支,销售额为2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7亿美元[5].花卉产业已成为农业行业中前所未有的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产业,而鲜切花是花卉市场的主导产品,在国外鲜切花的消费量约占花卉总消费量的60%[5].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面积30%,但贸易额却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3%.究其根源,导致如此悬殊差距的主要因素便是花卉的采后保鲜技术不够完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花卉由于采后保鲜措施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在40%左右,高者达50%以上[6].由此可见,花卉保鲜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在支持企业拓展国际花卉市场方面做了很多细致有效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福建花卉产业及出口2015年福建花卉业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全省种植面积114.04万亩,同比增长8.97%;实现销售额127.40亿元,同比增长9.47%;出口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1%。2010年以来,福建花卉种植面积出现了井喷式发展,特别是观赏苗木发展十分迅猛。到2015年,绿化苗木面积达84万亩,占整个花卉种植面积的74%,使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盆栽植物、  相似文献   

19.
北疆地区紫花苜蓿最佳播种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是世界栽培最广,种植面积最多的牧草。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但因种子细小,栽培当中要求技术条件很高,在生产当中常因违背农时、地墒不足、播种太深等原因,影响出苗,或播种失败。为解决以上问题,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所对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夏季播种后连灌3水,可出苗;冬播比春播增产26.9%,冬季寄籽播种为最佳播种时间。  相似文献   

20.
高粱是一种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广的高产作物,俗称“铁杆庄稼”。由于它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世界各大洲均有种植,主要集中于亚洲和非洲,约占世界高粱总面积的77.8%。从我国来看,历史上多数省、区均有种植,种植面积曾达1.4亿多亩(1952年统计资料),主要集中于北方各省,是北方人民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高粱作为粮食直接食用的数量大福度减少,因此,高粱种植面积迅速下降,目前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大约保持在4000万亩左右。就此,高粱产品还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