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养殖从放苗到秋季已完成了3.4次蜕壳,并将在9月份完成最后的增重量最大的一次生殖性蜕壳,这次蜕壳,对促进河蟹的生长,提高河蟹的规格,增加河蟹的产量,以及提升河蟹的品质尤其重要。因此,抓好池塘养蟹的后期管理非常关键,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雨水充沛,高温闷热的夏季过后,河蟹快速生长期也逐渐接近尾声。进入9月份,河蟹已接近上市规格,对河蟹养殖户来说已是丰收在望。此时是河蟹保膘、提升品相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加强管理,搞好四定(定质、定时、定量、定位)、四消(养殖池消毒,苗种消毒,食物、饲料、工具消毒,水体消毒)等基  相似文献   

3.
吕永春  刘叶平 《水产养殖》2023,(9):42-44+80
<正>近年来,河蟹消费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河蟹由原来传统的秋季成熟集中上市,出现从6月上旬就开始上市的现象。6—8月份,上市的河蟹均未成熟,规格一般在75~125 g,以雄蟹为主,因处于夏季,俗称“六月黄”。此时性腺尚未发育成熟,多数河蟹内部有一层软壳,这层软壳钙的含量非常丰富,有嚼劲,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所以又称“双壳蟹”。优质“六月黄”的肝胰腺非常饱满,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九月份以来,苏州市场上的水产区各类水产品上市供应量稳步增加。从中秋节开始,苏州市场内河蟹日上市量开始翻倍增加,在水产品交易中当起了领头军,九月中旬河蟹日上市量最高时达到90吨左右。大规格的公、母蟹集中上市供应,河蟹价格小幅回落,平均价格下跌4%。而国庆节前河蟹的价格呈节日性上扬,其上市量大增。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虾蟹进入生长旺季。此时期是病害和灾害性天气高发期,也是养殖管理的重点期和难点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抓好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河蟹规格、产量、品质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现介绍锦溪镇河蟹养殖进入高温季节后的主要技术措施。一、重视水质调控高温季节,河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进入6月份后,天气变化快,饲料投喂多,水质较难控  相似文献   

6.
河蟹在完成最后一次脱壳以后,再经过15~30天的培育就可以起捕上市了。这段时间一般称为河蟹育肥期,河蟹育肥期生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品质和上市规格,对养殖效益的影响很大。怎样才能使上市的河蟹肥满度达到最佳?笔者通过自己的养殖经验和对大量养殖户的了解、分析,总结出必须要合理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利用珠湖丰富的水草、螺蚬等自然资源以及优良水质等生态环境 ,开展湖泊围拦养殖大规格河蟹。共产河蟹 160 0 0 0kg ,产值 1760万元 ,总支出 12 36.0 3万元 ,纯利润 369.0 9万元 ,群体增重倍数 8.4 ,平均规格 166.7g ,其中 15 0 g以上商品蟹占 70 %。及早投放大规格一龄蟹种、保持丰富的水生植物生物量以及优良的水质环境是湖泊养殖大规格河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迅猛发展,河蟹全国产量由1993年的1.75吨到2001年突破24万吨;价格已从前几年一路攀升步入微利时代,现在每公斤仅40~60元乃至20元以下,养殖者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亏损,甚至亏损额较大。继续养殖河蟹还有没有利润?这是从事河蟹养殖众多生产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熟练掌握河蟹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河蟹品质,增加养蟹效益更是养殖户所迫切希望的。1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平衡产量和利润的关系目前小规格河蟹冲斥市场,导致价格猛跌,50~100克的小规格河蟹的价格在1993~2002年期间下降了85%,2002年苏北每只50克左右的小规格河蟹已下跌…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情况下,利用蟹池套养青虾、鳜鱼等特种水产品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套养模式。一、套养模式1.蟹池套养青虾一方面,利用青虾摄食河蟹的残饵,增加青虾产量,防止败坏水质;另一方面,青虾可作为河蟹的饵料,减少河蟹自相残杀,提高河蟹成活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套养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在2月份放养规格为体长3cm的幼虾0.4kg/亩~0.5kg/亩;二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放养抱籽虾0.3kg/亩;三是在7月份放养规格为体长1.5cm~2.0cm的虾苗1.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连续发生河蟹颤抖病,病蟹的症状为:停止摄食,静伏于池塘的水边或岸上,步足发抖,一旦发病,一般先死大蟹,后死小蟹,常引起河蟹的规模死亡。一,发病特点池塘清整不同,发病程度不同。既不清整,又不消毒、淤泥较厚的池塘发病较重苗种来源不同,发病程度不同。购买本地蟹苗养硝的河蟹发病轻,从外地尤其是病害高发地协_购进的蟹苗发病较重水质不同,发病程度不同。水质肥而活的池塘发病轻,而水质老化、恶化的池塘发病较重,尤其是业硝酸盐高的水体病况更重。该病有蔓延的趋势。起初是每年8月份部分养殖地区也发病,主要危害二龄大规格河蟹,现在4一10月份各地都有病害发生,危害各种规格的河蟹。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河蟹养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人们对河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吃上规格大,质量好的河蟹,以饱口福。所以,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蟹的要求,就必须提高养殖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达150g以上的“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根据我们近几年池塘养蟹的实践经验,现将培育大规格商品蟹的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和安徽省是我国的河蟹主养区,这些主养区进入7月份,三伏天开始持续高温。从6月份的梅雨季进入持续的高温季,6月份水温适宜,雨水较多,水草容易疯长,很多池塘水草覆盖率在70%以上。随着7月高温的来临和持续,导致水草腐烂、水质恶化、蓝藻暴发的现象十分严重,江苏和安徽养殖区出现河蟹上草、爬边、吊网的现象较多,河蟹容易死亡。很多塘口出现河蟹上岸后不下  相似文献   

13.
大规格河蟹种是养殖大规格河蟹的必要条件.在河蟹养殖向"稀大高"模式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规格河蟹种需求旺盛.2008年我们承担"大规格优质蟹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经2年探索,形成了如下大规格河蟹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封琦  王建国  王权 《河北渔业》2012,(11):30-31,36
<正>目前,我国的河蟹养殖模式一般都是土塘养殖模式[1]和一些特殊的多级轮养、稻田养殖模式等。这些养殖模式很难养出大规格的河蟹,就目前的市场(河蟹产量饱和,小规格的河蟹价格低廉)来看,利润并不可观。大棚养殖是现阶段全国领先的技术[2],温室摆脱了外塘养殖的局限,可在早春培育大规格蟹种,主要是利用日光温室的保温与增温作用达到使水草提前生长,使蟹种提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情况下,我们利用蟹池套放青虾、鳜鱼等特种水产品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亩水面可增加效益200~500元,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套养模式。一、蟹池套养青虾一方面利用青虾摄食河蟹残饵,防止败坏水质;另一方面青虾可作为河蟹饵料,减少河蟹自相残杀,提高河蟹成活率,同时又增加青虾产量,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主要有3种套养方式:一是2月份每亩放养规格为3厘米的幼虾0郾4~0郾5千克;二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亩放养抱籽虾0郾3千克;三是在7月份每亩放养规格为1郾5~…  相似文献   

16.
河蟹为中国特产,因大螫上密生绒毛而称之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我国河蟹增殖和养殖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蟹、湖泊网围养蟹、稻田养蟹、小型湖泊和小型水库养蟹,在大型水库尤其在高寒地区的大型水库从未有人进行过养殖。1999年我们通过对水库资源的调查,选择泥河水库和东湖水库(面积在40000亩以上)作为大水面河蟹养殖的试验场地。在对河蟹苗种品系进行慎重选择后.于1999至2001年进行大水面河蟹养殖,经过4个月的养殖,于当年8月中旬至10月上甸进行捕捞,回捕时平均规格达到100g/只,最大个体达200g/只,回捕率高达31%。结果证明,规格160-260只/kg的河蟹苗种是比较适合高寒地区.大水面养殖的。河蟹最佳投放期在春季,最佳生长期在7、8两个月,最佳回捕期在9月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大规格河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提高养殖河蟹规格、增加河蟹重量就成为每一位养蟹者的追求。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蟹种、环境、饵料、管理无疑是四大基本要素,可以说蟹种是根本,环境是基础,饵料是前提,管理是保证。稻田养蟹,其环境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减少其疾病的发生,使养殖的河蟹个体较大,黄满膏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8.
立秋以后,苏北地区的雌蟹逐渐开始生殖蜕壳,因为公蟹蜕壳较母蟹迟,2016年河蟹生殖蜕壳将持续到9月初.然而由于在6-7月份河蟹三、四壳期间苏北地区连续阴雨,温度和光照不足,造成河蟹蜕壳时间延长,河蟹吃食量偏少,翻壳后体重增加偏低,河蟹规格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大规格河蟹(雌150g以上、雄200g以上)以其个头大,肉多鲜美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在我国正处于推广阶段,本文主要讨论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1.亲本提纯复壮提纯复壮是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原来的河蟹养殖只是直接地  相似文献   

2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民众的喜爱,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优质、大规格成蟹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幼蟹培育主要是指将蟹苗培育成规格更大的一龄蟹种[1,2],即"扣蟹",良种幼蟹是"养大蟹"的基础,因此如何提供优质幼蟹就成为推动河蟹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