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农家顾问》2011,(8):9-9
一是严格生猪饲养管理。规模饲养场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供给充足营养,增强猪群抗病力。二是做好夏季消毒灭源。当前重点要加强对猪舍特别是仔猪产房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自峰 《北京农业》2008,(13):35-36
<正>1一个理念即"全进全出"饲养的理念。即同一栋鸡舍装满同一日龄的雏鸡,又在出售时同一天全部出场。优点是便于采用统一的温度,同标准的饲料,出场后统一打扫、清洗和消毒,以杜绝循环感染。熏蒸消毒后封闭1周再接养下一批雏鸡。"全进全出"制比"连续生产"制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生产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饲养管理 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反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规模化饲养.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一个理念 坚持“全进全出”饲养的理念。同一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的雏鸡,在出售时同时全部出场。优点是便于采取统一的温度、统一标准的饲料,出场后统一打扫、清洗、消毒,以杜绝循环感染。熏蒸消毒后封闭1周后饲养下一批雏鸡。“全进全出”制比“连续生产”制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生产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刘文科 《北京农业》2007,(25):36-37
<正>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  相似文献   

6.
一、营造无菌干燥环境在断奶仔猪转群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还要保证保育舍干燥。如果猪舍潮湿,宁可推迟几天转群也要设法让猪舍干燥。二、严把转群仔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优进全出",即有问题的猪1头也不能进舍,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7.
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2周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病原,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定期对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猪的消毒,同时要严格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一个理念 即"全进全出"饲养的理念。即同一栋鸡舍装满同一日龄的雏鸡,又在出售时同一天全部出场。优点是便于采用统一的温度,同标准的饲料,出场后统一打扫、清洗和消毒,以杜绝循环感染。熏蒸消毒后封闭1周再接养下一批雏鸡。"全进全出"制比"连续生产"制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生产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一个理念坚持“全进全出”饲养的理念, 即同一栋鸡舍装满同一日龄的雏鸡, 又在出售时同一天全部出场。优点是便于采用统一的温度,同标准的饲料,出场后统一打扫、清洗、消毒, 以杜绝循环感染。熏蒸消毒后封闭一周再接养下一批雏鸡。“全进全出”制比“连续生产”制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生产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是指建1栋全封闭式标准化猪舍(面积220平方米),采用标准化养猪、标准化饲料、进行标准化饲养管理的现代养猪方式,每批出栏肉猪150头,1年可出栏3批450头肉猪。该模式猪舍环境可控,猪只全进全出,自由采食,投资额度相对较小,且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亓德发 《饲料博览》1999,11(1):40-40
10鸭病的防治10.1综合防治措施一般防疫卫生要求:养鸭要实行一栋舍养一批鸭的“全进全出”制,不同批次的雏鸭不得混群饲养;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饲养人员不能随意串舍;饲养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装,接触鸭子前都要洗手、消毒;及时从鸭群中清除病...  相似文献   

12.
<正>一、科学饲养管理(一)实行分群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按猪的品种、性别、年龄、强弱等分群饲养。母猪根据不同的阶段确定饲养标准,分阶段饲养。自己解决不了仔猪的养猪场,一年中需多批进猪,每次进猪应集中在一个猪舍,催肥后全部出售;猪舍空出后及时消毒,然后再进新猪。消毒用药可选用20%生石灰乳、5%漂白粉溶液、2%热火碱溶液等。  相似文献   

13.
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减少应激,合理配置日粮。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做好外来猪群的隔离检疫工作。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猪不可混养,最好全进全出。保持猪舍干燥,做好通风保暖。仔猪要吃好初乳,饲料中要有充足的维生素E和硒、锌和抗氧化剂等免疫增强剂,以提高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猪场的疾病防治工作极其重要,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一要正确选择场址与合理布局;二要科学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三要做好检疫隔离,清洁消毒,灭鼠灭虫以及粪便、死猪处理等工作;四要做好免疫接种、驱虫和药物防病等工作;五要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断奶前,要清理好保育猪舍,安装好饮水器和料槽等,修理好损坏的门窗、猪栏、猪圈、天棚及墙壁、地面、通道、排污沟等,并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2次,干燥后再用消毒剂反复消毒3次,每天1次,空舍3天后进猪,坚持仔猪"全进全出",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交叉感染。在饲养管理中要做好下述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鸡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坚持全进全出原则、隔离饲养、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和消毒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规模化饲兼,  相似文献   

18.
正非洲猪瘟防控,重点是做好生猪饲养和综合防疫管理,注意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一要及时报告发现的可疑病例;二要对进出猪场的人员和车辆彻底消毒;三要对猪群实施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四要对新引进生猪实施隔离;五要在调运生猪及其产品前按规定申报检疫。"五不要":一是不要从发生疫情和周边省份  相似文献   

19.
一、控制疾病1.疾病控制与全进全出相当多的种鸡场做不到全进全出,结果周龄不等的鸡饲养在同一场区,甚至同一鸡舍,尤其是10周龄~20周龄的种鸡混养,是鸡不能发挥遗传潜力的重要原因。为了节约费用,一些工人和技术人员常常在几栋鸡舍中工作,这对于不同周龄的鸡...  相似文献   

20.
肉鸡的饲养关键主要是掌握好育雏,处理好温度、湿度和通风,饲养户购入雏鸡到养殖场后要先让雏鸡休息3h后再让其自由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及营养类药物。肉鸡出栏要采取全进全出的模式,同时对出栏的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购进新的鸡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