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齐齐哈尔市郊区养鸡业迅速发展,鸡病的发生趋向于复杂化,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其种类多。为了增强养鸡防疫工作的科学性,我们对鸡病毒性传染病之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并采取了防治措施,收到较好效果。特作报道。 1 鸡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1.1 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齐齐哈尔郊区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ND)、传染性囊病(IBD)、马立克氏病(MD)、白血病(ALL)、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相似文献   

3.
为查清牡丹江地区四市六县几种鸡传染病的污染情况,做好进口种鸡(蛋)的检疫,制定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1990年4—6月,我们对牡丹江、密山、鸡西、绥芬河四市,宁安、东宁、虎林、林口、海林及穆棱等县6个国营、1个集体养鸡场及12个养鸡专业户进行了六种主要传染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 待检血清每个养鸡场(养鸡专业户)存栏数抽检1%(不得少于30只)的试验鸡,鸡  相似文献   

4.
一、甘肃省鸡病调查。1、1990-1992年鸡病调查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对全省14个地(州、市)64个县(市、区)491个乡、镇和142个规模化养鸡场的疫病发生、危害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其结果是,据不完全统计,3年间全省发病鸡800多万只,死亡鸡200多万只,其中142个规模化养鸡场发病鸡59万多只,死亡鸡29万多只,平均发病率为18.34%,  相似文献   

5.
目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大敌仍然是鸡的传染病,约占鸡病发生总数的75%左右,其中病表性传染病尤为突出。为使养鸡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对鸡威胁最大的四种病毒性传染病,以便在养鸡生产中增加效益、减少损失,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新城疫(ND)、马立克氏病(MD)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流行特点和研究近况简介于下。 1.传染性法氏囊病 我国首次发现本病是在70年代末,由当时的零星或局部发生,逐渐发展到全国流行,近几年有10多个省市呈爆发性流行。由于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给本  相似文献   

6.
衣原体病是人和多种畜禽之共患传染病。它的存在和发生严重影响着人畜健康,尤以禽为甚。我们在1989年对区内4县(市)鸡、羊、猪、牛应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共检测畜禽血1406份,检出阳性130份,平均阳性率9.25%,血清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9.6。各类畜禽各县(市)阳性率和GMT分别是:鸡,武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近年亲传入我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中、幼雏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以至使感染IBD的鸡不能对新城疫、马立克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菌)苗接种产生充分的免疫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系统地了解我区鸡传染病的种类和感染情况,为制定合理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88年5月五~1989年1月对吉安县农村和泰和、井冈山、吉安等地三个鸡场的罗斯、红波罗、武山、三黄、AA、来航、京白和本地鸡等八个品种的不同日龄的389只鸡的同份血清进行了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性法氏囊炎(IBD)、鸡马立克氏病(MD)、鸡腺病毒(CELO)、鸡毒支原体病(MG)、减蛋综合症(EDS—76)J、  相似文献   

9.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哕音、眼炎,剖检病变包括鼻窦、气管、支气管、气囊有炎症并有黄色分泌物.病鸡生长缓慢,大批死亡,并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大肠杆菌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陆享岳1994~1995年走访浙江省16个县(市)约200多个养鸡户,调查发现,仔鸡阶段发生CRD的鸡群多达88%,有的地区高达100%:2~3日龄的雏鸡也可发病,但大多发生在2周龄的雏鸡.  相似文献   

10.
禽痘病是由禽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以皮肤和黏膜病变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病原禽痘病毒(Fowlpox virus,FWPV)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的成员,本属包括鸡、火鸡、鸽、金丝雀、相思鸟等11个种,鸡痘病毒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11.
朱子洁 《兽医导刊》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官,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l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鸡业发展和不断引入新品种,鸡病对养鸡业的危害日益严重。据近年来武威地区鸡病临诊资料所示,我们于1989—1990年对本区所辖武威市,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鸡新城疫、鸡白痢、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禽结核、禽霍乱、鸡霉形体、传染性法氏囊病、弓形体和鹦鹉热衣原体10种鸡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被检血清随机采武威、民勤、古浪、天祝4县(市)具有代表性的28乡(镇)成年鸡鲜血363份,分离血清,置冰箱保存备检。弓形体、衣原体试前血清灭能。供血鸡采血前10个月左右曾用鸡新城疫Ⅱ、Ⅰ系苗免疫。2.诊断液鸡新城疫抗原、高免血清由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提供,效价分别为1:2560、1:1280;鸡白痢琼扩抗原、阳(阴)性血清由甘肃农业大学传染病教研室提供;鸡马立克氏抗原及阳性血清(批号8903)、传染性喉气管炎琼扩抗原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主要危害2~3周龄雏鸡。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IBDV和  相似文献   

15.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最早于1962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市发现,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V主要侵害雏鸡法氏囊内的B淋巴细胞,损伤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2]),干扰各种疫苗的效力,使感染鸡对其他细菌性、病毒性以及寄生虫性疾病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市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的一些新老疫病也随之增多,对养鸡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查清我市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2001年9~10月对所辖的叶县、宝丰、鲁山等5县(市)18个种鸡场饲养的罗斯、明星、艾维茵、伊莎褐等2364份组样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间接血凝试验(IHA)、平板凝集试验(PAT)、琼脂扩散试验(AGP)等血清学方法进行了12种传染病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清我市禽病的种类、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我们于1987~1988年对盘县和六枝两特区的20个区(镇)的散养家禽进行了鸡新城疫、鸡白痢、传染性鼻炎、减蛋综合症、霉形体、鸡痘、鸡马立克氏病、禽霍乱、白血病等9种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除减蛋综合症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的大肠杆菌病是鸡场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二者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鸡传染性囊病是幼鸡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囊病病毒主要危害鸡体液免疫的中枢器官——法氏囊(腔上囊),导致免疫不全和免疫抑制,使某些疫(菌)苗接种后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同时,患囊病的鸡,对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易感性升高,并可伴发包涵体性肝炎、坏死性皮炎和坏死性肠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IBDV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 ,导致免疫抑制 ,从而降低机体对其他传染病的免疫反应。鸡群早期感染IBD以后 ,对其他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易感性增高 ,同时影响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的免疫效果。IBDV的某些毒株能使 3周龄以上的鸡发病 ,其死亡率可高达 1 0 0 % ,而且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 ,也使IBD本身免疫经常失败。因此本病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IBDV无囊膜 ,属双股双链RNA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