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不同树龄红梣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渍生境下1~3年生红梣为材料,对不同树龄红梣的各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a+、K+和Cl-在红梣各营养器官中分布不同,且差异显著。Na+和K+在根中含量最多,平均分别达0.75%和12.34%。Cl-在叶中含量最多,平均达1.08%。Na+和Cl-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K+含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在盐渍生境中种植的红梣能够随着种植年代的增加逐步适应盐渍生境,从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根、茎、叶3器官中离子的相对含量,并对其组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K^+、Ca^2+和Mg^2+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部皮层和髓细胞中的Na^+和Cl^-相对含量增幅较高,茎中的Na^+和Cl^-主要积累于表皮细胞,皮层中分布较少,叶中Na^+和Cl^-在表皮细胞中积累较多,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含量相对较少;在高盐胁迫下,地上部分Ca^2+含量明显高于根部;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不同器官K^+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根和茎中K^+含量均降低,而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在组织水平上,K^+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盐胁迫对P^3+含量影响较小,其分布特点是主要积累于根部。  相似文献   

3.
温室条件下,用NaCl和Na2SO4处理石头扁桃和桃扁桃,处理浓度分别是:150,300,350mmol/L,处理10d后测定无机离子含量,并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①NaCl胁迫下,两个供试材料叶片中Na^+,Cl^-含量及Na^+/K^+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下降,石头扁桃叶片中无机离子含量变化幅度大于桃扁桃;Na2SO4胁迫下,石头扁桃叶片中Na^+,SO4^2-,K^+含量及Na^+/K^+的变化规律与NaCl胁迫下一致,桃扁桃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Na^+/K^+在盐胁迫下却升高。②盐胁迫后,叶绿体基粒、基质片层扭曲,类囊体肿胀;随盐浓度的增加,形变加剧,叶绿体由椭圆形肿胀成圆形。叶绿体膜解体,石头扁桃叶绿体对盐胁迫比较敏感。综合分析发现,两种盐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机理不同,石头扁桃的耐盐能力差。  相似文献   

4.
以盐渍生境下 1~2 年生 107 和 18-1 杨树为材料,对不同树龄和地径的杨树各营养器官中 Na+、K+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K+在杨树各营养器官中分布不同且差异显著。不同树龄和地径的 107 杨树的根、茎、叶部位的 Na+、K+含量变化都很明显,含NTHK1 的转基因 18-1 杨树根部的 Na+、K+含量基本保持恒定,茎、叶部位的 Na+含量变化均不明显,茎部的K+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升高,叶片部位的K+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在盐渍生境中种植的含 NTHK1 的转基因18-1 杨树比 107 杨树更加耐盐,可以更好地抵御盐胁迫,维持离子平衡,NTHK1 基因可能是通过增强转基因杨树聚集有害Na+至液泡的能力,以避免细胞质中过高的Na+对细胞造成伤害,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H2O2对盐胁迫下黄瓜品种“津春2号”幼苗根、茎、叶中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各器官中Na^+含量升高,茎和叶中Cl^-含量升高,Na^+和Cl^-主要在茎中积累;与单纯NaCl胁迫相比,NaCl+H2O2处理的黄瓜幼苗根中Na^+含量、根和茎中Cl^-含量均提高,叶中Na^+和Cl^-含量降低,幼苗生物积累量增加,明显缓解了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香蕉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对香蕉幼苗根部、假茎和叶片各部位Na^+和K^+含量以及K+/Na^+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植株体内Na^+的含量增加,而植物体内K^+含量减少,K^+/Na^+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7.
局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耐盐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根区盐分异质性分布条件下植物对盐离子的积累和分配特征,通过分根的方式控制不同根区盐分的浓度,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幼苗根、茎和叶中的Na^+、K^+、Ca^2+、Mg^2+和Cl^-的分配以及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局部盐胁迫时,盐胁迫根系中的Na^+和Cl^-含量略高于无盐胁迫的根系;叶中的Na^+和Cl^-含量显著低于均匀盐胁迫处理,但是显著高于对照;局部盐胁迫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根系中的K^+、Ca^2+和Mg^2+含量,提高了叶片K^+/Na^+,而对叶中Ca^2+和Mg^2+的影响不明显。局部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叶中的脯氨酸的含量,而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绒毛白蜡能够显著降低叶片中Na+和Cl-的积累,提高了叶片K^+/Na^+,降低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缓解局部盐胁迫。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7种造林树种生长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盐胁迫水平对香椿、刺槐、楸树、日本柳杉、常绿白蜡、墨西哥落羽杉和北美红栎1a生苗木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4种盐处理水平(CK:0;A:1g/L;B:2g/L;C:3g/L),处理时间为60d。结果表明,土壤盐胁迫下7树种苗木的生长、生理指标及营养吸收都发生显著变化。7树种的高生长增量和地径生长增量随盐胁迫水平增大而降低,其中常绿自蜡和北美红栎显著下降。盐胁迫也导致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相对水分亏缺(RWD)及脯胺酸含量增大,且盐胁迫与质膜透性、MDA含量和RW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脯胺酸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7树种的SOD变化与盐胁迫处理没有明显相关性。7树种中叶部Na^+、K^+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大普遍增加,但楸树和北美红栎中的K^+含量出现低于对照现象。盐胁迫与N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坐标综合评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和墨西哥落羽杉抗盐能力较强,香椿、楸树和日本柳杉抗盐能力中等,常绿白蜡和北美红栎抗盐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两种茄子的生长和离子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盐胁迫对引茄和杭茄2品种茄子的干重、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杭茄在含盐量大于1.5g/kg的处理中,长势明显减弱;引茄在含盐量1.0—2.5g/kg的各个处理中,长势受阻不明显。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两种茄子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中的Na^+离子含量显著增加,K^+,Cd^2+离子含量都显著减少。在同样盐胁迫程度下,引茄中的K^+,Cd^2+含量及K^+/Na^+和Ca^2+/Na^+的值均高于杭茄。引茄抗盐性比杭茄强。  相似文献   

10.
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三种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得出:各处理较对照在0-9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降低了12.30%-19.86%。牧草植株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内对K^+、Na^+的选择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沙打旺苗期植株K^+、Na^+含量最高但收获期降至最低;碱茅草和小黑麦收获期的K^+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且Na^+含量比苗期均有增加;苗期和收获期Sk/na值均以小黑麦最高,沙打旺居中,碱茅草最低;通过收获植株地上部秸秆Na^+移出量分别为:小黑麦:38.03kg/hm^2,沙打旺:13.68kg/hm^2,碱茅草:13.24kg/hm^2,种植小黑麦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Na+、Cl-的累积及其抗盐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Na^ 、Cl^-含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木麻黄幼苗各器官中的Na^ 、Cl^-含量显著增加;Na^ 、Cl^-以积累在根部为主,并且植物体内Na^ 的累积速度大于Cl^-相关分析表明,各器官中Na^ 、Cl^-之间,以及与枯枝量、土壤中Na^ 、土壤中Cl^-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Na^ 和Cl^-可能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因子。参照Mass提出的植物抗盐等级与其相对应的土壤EC值,推断木麻黄为抗盐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2.
钠钾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钠钾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为钠离子转运机制的分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日本晴水稻为材料,通过盆栽水培研究了钠钾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结果]高Na^+显著抑制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但盐胁迫下短时间的K^+饥饿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根系的发育和根冠比。K^+和Na^+互相抑制吸收,且Na^+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K+的作用。Ca^2+在高钠处理的水稻体内含量有上升趋势,而Mg^2+在地上部含量有下降趋势,在根系则差异不显著,K^+的缺乏能促进Mg^2+的吸收。盐胁迫能显著增加根系和地上部阳离子总数,但K^+饥饿下地上部阳离子总数提高。高Na^+显著降低氮的含量,K^+只对地上部氮的累积影响较大,而磷则相反。各营养元素因不同处理而呈现不同的根冠分布。[结论]揭示了水稻在钠钾交互作用下体内吸收转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掺沙对盐碱地耕层土壤结构和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掺沙措施对河套灌区盐碱地耕层土壤结构和盐离子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掺沙利于大直径土壤微粒的形成。掺沙后0-40cm耕层土壤的容重明显减小,中重度盐碱地的孔隙度已接近于轻度。全盐含量总体表现为20-40cm略高于0-20cm土层。轻度盐碱地Na^+含量为阳离子总量的41.6%,Mg^2+为26%;Cl^-含量为阴离子总量的50%,SO4^2-为29.5%;中度盐碱地Na^+含量为阳离子总量的46.3%,Ca^2+为27.5%;Cl^-含量为阴离子总量的37.7%,SO4^2-为30.6%;重度盐碱地Na^+含量为阳离子总量的43.3%,Ca^2+为37.2%;Cl^-含量为阴离子总量的40.1%,SO4^2-为27.0%。中重度盐碱地中Ca^2+取代Mg^2+成为主要的致盐离子,Na^+、Mg^2+、Cl^-、SO4^2-为主要致盐离子,掺沙能显著改善盐碱地耕层土壤的性状。  相似文献   

14.
用等渗(-0.53MPa)PEG-6000、NaCl、Na^+-盐和Cl^--盐溶液分别处理野大豆种群BB52(耐盐性较强)和N23232(耐盐性较弱)的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除PEG处理对两种群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外,其余各等渗盐处理下其相对发芽率均显著下降,其中Na^+-盐处理下降最明显;两种群所有处理幼苗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这些处理对N23232的影响大于BB52,其中Na^+-盐的影响最大,PEG影响最小。可见,NaCl胁迫对野大豆造成的伤害中,离子毒害较渗透胁迫重,其中又以Na^+毒害大于Cl^-毒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菠菜幼苗叶绿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低浓度(10、20mg/L)胁迫时,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而在高浓度(〉40mg/L)条件下,酶的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随Na^+胁迫浓度的增大,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表明脂质过氧化程度在增加;脯氨酸含量表现出持续增加,增强植株对盐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耐高温适应性强的蕹菜,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7%、14%和21%浓度海水对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浓度海水处理的蕹菜生物量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7%和14%海水营养液处理F的蕹菜生物量可以达到一定产量、分别为对照的80%和57%。在第2次收获中,7%浓度海水营养液处理的蕹菜中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14%和21%浓度海水营养液处理中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蕹菜中Na^+含量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K^+、Ca^2+和Mg^2+含量是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和数学分析方法对新疆杨不同部位(叶、枝、干、根)8个可溶性盐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中无CO3^2-存在;(2)新疆杨各部位各个生长时期阳离子中K^ 含量最大,Na^ 含量最小;阴离子中HOQ3^-含量最大;(3)新疆杨树体内的主导离子是Ca^2 、HCO3^-、Cl^-;(4)新疆杨一年生枝、多年生枝、心材和边材的离子分布年内动态相似,叶和根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凡纳滨对虾体长生长试验,研究内陆盐碱水域对虾生长分别与碱度、盐度、离子系数(M/D)、pH、K^+、Ca^2+、M矿浓度、Ca^2++Mg^2+总浓度、Ca^2+/M矿及Na^+/K^+等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建立内陆盐碱水域对虾移殖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5.41~38.78mmol/L、盐度0.371%~0.329%、pH7.88~9.41的盐碱水环境中,饲养15d、体长10~20mm的幼虾平均体长生长速度为1.21--0.52mm/d。平均存活率75.7%。不同水环境下幼虾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体长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1)。幼虾的体长生长速度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它因子或因子组合的正效应影响。并分别与碱度、离子系数、pH、K^+浓度、Ca^2+/M矿及Na^2+/K^+的相关性不明显,而同盐度、Ca^2+与Mg^2+浓度及Ca^2+Mg^2+总浓度的关系较密切,它们很可能成为幼虾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沪郊不同区域与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西瓜甜瓜栽培土壤盐分积累的原因、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时空变化特点和不同盐分含量对西瓜苗期诱发的营养障碍生理表现,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市郊不同区域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积累的数量与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除HCO3^-、K^ 和Na^ 离子含量基本相同外,设施土壤Cl^-、SO4^2-、NO3^-1、Ca^2 和Mg^2 离子含量都高于大田土壤,且随着设施利用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并呈现由底层向上层逐步升高的分布特征;耕层土壤盐分阴、阳离子质量比例分别以Cl^-、SO4^2-、NO3^-1和Ca^2 、Na^ 、Mg^2 为主;离子摩尔数比例(mol/kg干土)亦以Cl^-、SO4^2-、NO3^-1和Ca^2 、Na^ 、Mg^2 为多,土壤全盐量与Cl^-、NO3^-1和Ca^2 离子含量呈正相关,这与耕作施肥等人为控制因素密切相关。土壤盐分胁迫对西瓜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在苗期,当耕层土壤全盐量达到2.5~3.0g/kg时,西瓜定植后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症状;全盐量达到3.0~3.5g/kg时,僵苗的比例明显增加;全盐量达到3.5dk以上时,西瓜出现死苗。对次生盐渍化程度比较高的田块实施漫灌淋洗和减少氮肥用量,可以快速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浓度,保证西瓜苗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大豆苗期盐害离子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选取耐盐性不同的栽培和野生大豆的代表品种或种群Lee68,BB52(耐盐性较强),苏协1号,N23232(耐盐性较弱),从盐害离子效应方面,比较了轻度(-0.55MPa)和重度(-1.10MPa)等渗胁迫下,Na^ ,Cl^-及NaCl对幼苗生长,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的影响,并讨论了大豆盐害的离子效应,结果表明,在幼苗期,相同渗透势的轻度和重度Na^ ,Cl^-及NaCl处理,对供试各材料幼苗株高,根鲜重和体积及叶片电导率等均产生影响,但Na^ 和Cl^-处理间无显差异,NaCl处理表现增强效应,这说明Na^ ,Cl^-都是构成大豆盐害的毒性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