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皖河农场"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省集团公司"三化"促"三增"的方针指导下,按照"一轴四轮"的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农场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发展。争取到2015年,实现农场生产总值4.4亿元,年递增10.61%;人均年收入16500元,年递增8.29%;利润总额4500万元,年递增7.62%;统一经营年实现利润300万元,年递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南省武陟农场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充实、丰富和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创新管理理念,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职工整体素质提高,使各项事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去年,农场年销售收入达2500万元,实现销售利润250万元,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上海市松江区探索发展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2008年再发展"种粮+养猪"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至2012年,全区家庭农场已有1 173户,经营面积13.38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8.8%,其中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37户,形成了年上市7万头生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在绥中县境内,地处丘陵,濒临渤海。农场总人口1万余人,其中职工6300余人,面积3.5万余亩,以果木业为主,有"亚洲第一果园"之美誉。若说前所果树农场十年来的发展巨变,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加以形容,最为贴切。2002年秋,笔者受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派遣到前所果场农场进行困难情况调研。当时,农场实行体制改革,包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垦》2012,(12):90
安徽省焦岗湖农场组建于1956年,位于颍上、毛集交界的焦岗湖西南畔,面积2.97万亩。近年来,农场紧紧围绕"三化"促"三增"的目标,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民生建设,经济社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种子产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2012年生产小麦、大豆、水稻良种400多万公斤;养殖业,年存栏种猪300头,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7.
赵光农场是共和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现有耕地50万亩,人口3.2万人。农场按照农垦总局党委提出"强工、兴城、优农"战略,加快10万人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优美居住环境。为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实施精品城镇战略,我场对小城镇建设进行了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欧肯河农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按照"稳农、强牧,兴工"的发展方针,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593万元,人均收入5100元。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农垦黎明农场是"十三五"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农场,资产负债率达到209.9%。近年来,为深化农垦改革,推动农场产业发展,提高职工群众收入,黎明农场以"精准扶贫"战略为契机,创新思路、谋划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发展蚕桑产业助推农场脱贫攻坚。敢想敢试,蚕桑成为发展新路子黎明农场建立于1955年,土地面积11.12万亩,分布在勐海县的5个乡镇,坝区土地平整,共有耕地33000多亩。2014年以前,农场以胶、粮、糖、  相似文献   

10.
红旗岭农场位于黑龙江东部的完达山下,横跨饶河、宝清两县,与富锦、虎林两市相邻;土地面积56.08万亩,80%以上耕地低洼易涝.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改造中低产田,始终坚持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农业发展方向.农场境内有挠力河、七里沁河、越岭河三条河流,22万亩水田年生产绿色优质水稻12万吨,农场"五星湖"牌大米远销全国各地和出口.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大圹圩农场始建于1965年3月,位于皖东天长市境内,高邮湖西岸。农场土地面积2.42万亩,其中耕地2.03万亩;年生产粮食2万余吨,其中生产稻麦良种1万余吨,是安徽倮倮米业和皖垦种业优质原粮和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全场实现粮食总产2.04万吨,职均收入4.1万元,净利润525万元。"十三五",大圹圩农场将紧紧抓住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工作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云台农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新浦区南郊,始建于1952年9月。截至2011年12月末,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07万元,其中净资产5722万元,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实现利润1273万元。近年来,农场确立都市型农场的发展战略定位,目前已形成以出口创汇农业、农业乡村旅游和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2013,(3):26-2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垦系统即大力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年来,许多垦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创办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也方兴未艾。垦区的长期实践,无疑为农村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丰富的、可参考的"农垦样本"。而地方政府发展农  相似文献   

14.
祁惠芳 《农技服务》2014,(11):13-13
<正>沛县敬安镇按照"巩固、升级、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入园、新机制运作"的原则,强化措施,高速推进,转型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低碳农业和观光农业,全力打造"三个万亩园区",即沛敬线万亩特菜示范园、蔡刘庄万亩辣椒制种园和梁集万亩农业观光园。着力打造"牛蒡生产全国第一,辣椒制种全省第一,开心农场全国第一"品牌。一、园区建设现状(一)梁集万亩农业观光园。以梁集村为核心,涉及杨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长水河农场立足资源优势,创新企业发展思路,演绎了"先找市场、后建工厂"的企业反弹琵琶发展新模式,推进了农场柳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生产。农场柳编公司在今年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订单签约额突破2500万元,成交量跃居柳编之乡——山东省临沭县柳编企业前两位,北大荒柳编业在国际柳编市场上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6.
经过53年的建设发展,湖北省官庄湖农场由过去的一片荒凉,变成今日的田成方,树成行;棉白稻黄,果茶飘香;猪羊成群,鱼虾满仓;楼房鳞次比,银线连接四方种、养、加齐头并进,农、工、商经营有方。具有现代农业雏形的官庄湖农场已呈现出蒸蒸日上的一片盎然景象。农场在高效农业上做文章.推行了"麦-瓜-棉"等一系列立体高效套种模式,2012农业总产值9110万元。农场加快工业化进程。2012年重点培植的"应强纸业"项目,投资近亿元,销售收入达2.3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农场建成集商品、贸易、餐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建设大街。  相似文献   

17.
<正>海南省国营中坤农场创建于1952年2月,位于屯昌县西南部,距离省会海口市88公里,隶属海南省农垦总局,是国有中型一类(正处)企业,曾获得"海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2009年2月,海南农垦实行扁平化管理,把原中坤农场、黄岭农场和晨星农场重组为中坤农场。农场现有人口3.4万人,土地总面积41.13万亩,已开垦利用发展农业生产面积30.66万亩(其中海胶集团15.6万亩)。农场管理的土地25.53万亩,其中:橡胶5.28万亩,经济木林3.06万亩,水果0.52万亩,槟榔1.2万亩,山柚0.5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51万亩。  相似文献   

18.
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华 《现代农业》2014,(11):63-6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各大报纸对"家庭农场"进行了热情的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具诱惑的未来。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是促进农业转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住农村年轻人农内就业的有效路径。然而"家庭农场"发展中仍存在困境。文章将从家庭农场经营角度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家庭农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保证我国的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以来,安徽农垦大圹圩农场确定了以打造"生产现代、生活生态、富裕文明"三大板块、建设"魅力大圹圩"为总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存量和增量资源,明确农场下一步发展定位和路径,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促进农场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五个一"即:建好一个现代主体农场;建立一套全程农业生产化服务体系;拓展建立100个规模化家庭农场;建设10万亩商品粮及稻麦良种基  相似文献   

20.
黄斌 《中国农垦》2020,(3):42-43
于2014年11月,甘肃农垦集团调整原八一农场管理体制分设成立永昌农场,农场占地面积38万亩,是一家农工商联合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企业。永昌农场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管理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实施四大方略(产业强企、科技兴企、项目助企、文化塑企)、壮大三大基地(蔬菜、牧草、特药)、提升二大产业(蔬菜、牧草)、培育一个示范区(高原夏菜示范区)和特药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自然风险、经营风险)、美丽农场建设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