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潮泥田中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密度呈直线负相关,单位面积产量与密度呈直线正相关;施用尿素82.8 kg/hm2比施用尿素27.6kg/hm2增产322 kg/hm2,施用磷、钾肥与否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主花序长随密度的增加而缩短,有效分枝高随密度增加而升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理论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的变化不大,高氮肥区比低氮肥区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理论产量增加较多,株高和有效分枝高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夹江县老冲积黄泥田油菜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足的氮肥可以增加油菜株高,促进发育,增加分枝总数和有效角果数;磷肥对油菜产量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角果粒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是油菜增产增收的关键。油菜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纯氮8.58kg/667m2、五氧化二磷4.13kg/667m2、氧化钾4.82kg/667m2,可获产量202.0kg/667m2。  相似文献   

3.
沿江地区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处理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增加40.1%.施用钾肥对油菜株高、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具有显著影响,施用钾肥对油菜的分枝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氮磷的效应.综合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225kg/hm2、P2O5 75kg/hm2和K2O 60kg/hm2.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黔油20号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油菜黔油2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作用的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240.56 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7 750~8 494株/667m2,纯氮14.085~15.425 kg/667m2,速效磷10.688~11.888 kg/667m2,速效钾11.855~13.425 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为在西藏机械化生产油菜,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藏油12号为试材,在常氮(285 kg/hm~2)和低氮(150 kg/hm~2)条件下,设置种植密度为30万、60万、90万、120万株/hm~2,分析氮肥水平与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主茎长度和有效分枝数明显减小,株高略有降低,而分枝高度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常氮处理的各株型指标高于低氮处理。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产量减小,千粒质量持续增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油菜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常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低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因此,施氮量正常时(285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60万株/hm~2左右;施氮量较低时(150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90万~120万株/hm~2范围内,这有利于油菜农艺性状的发挥和籽粒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秦优12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金  彭守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00-102,114
2009年秋在安徽省全椒县六镇镇白酒村进行秦优12油菜稻茬免耕直播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水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播期10月1日、密度3万株/667m2、施纯氮18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理论产量230.5kg/667m2,实收产量193kg/667m2,其产量构成为角果数390万/667m2、每角粒数18.6粒、千粒重3.5g;播期10月30日、纯氮6kg/667m2,密度1万株/667m2产量最低,理论产量47kg/667m2,实收产量40kg/667m2其产量构成为角果数为92.9万/667m2、每角粒数17粒、千粒重3.5g,主要是开花前生长量小、后期单株角果数少所致。  相似文献   

7.
双低高油油菜苏油5号在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的产量及分枝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密度(12万株/hm2)条件下,获得高产的最佳施氮水平为纯氮337.5 kg/hm2;不同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较大,以纯氮337.5 kg/hm2施氮水平最高;氮肥用量增加对分枝数(特别是二次分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对有效分枝数的形成作用减弱,以施纯氮337.5 kg/hm2水平下单株有效角果数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试验设CK、OPT-N、OPT-P、OPT-K、农民习惯Farm-erPr.6个处理。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每小区产量。[结果]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性状。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角果总数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同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籽粒/茎秆比值;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茎秆的比值;相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显著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结论]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密度对免耕直播杂交油菜德新油59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免耕直播条件下油菜适宜的田间密度,为重庆市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杂交油菜德新油59为试验材料进行免耕直播密度试验(相同用种量不同定苗密度),研究免耕直播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主序果数、分枝果数及单株产量均随田间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以田间密度3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3 450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黄平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菜新品种,对当前市场销售的油菜新品种(组合)卓油11、德超油797、德油797、新德杂油9号、卓油058、锐油3 861、东油500、恒禾油99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超油797产量为158.96 kg/667m2,增产率为30.81%;新德杂油9号产量为157.71 kg/667m2,增产率为29.78%;东油500产量为156.67 kg/667m2,增产率为28.93%;德油797产量为151.67 kg/667m2,增产率为24.81%。该4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为216~223 d,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枝部位矮,分枝多,单株有效角果数多,每角实粒数多,千粒重为3.8 g左右;耐菌核病,抗倒伏,抗寒性强,可在黄平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氮磷钾“3414”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引进马铃薯兴佳2号在连江县敖江流域进行氮磷钾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的效应最好,增产65.3%,磷肥和钾肥分别增产17.3%、19.7%.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求解得出在横槎、宝溪等区域种植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每667 m2施N分别为14.0 kg、18.0 kg,P2 05分别为11.5 kg、9.0 kg,K20分别为18.0 kg、15.5kg,最佳经济效益分别为3333.67元、3340.13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寒地水稻品种龙盾104的吸肥量和施肥技术,以控灌灌排技术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龙盾104的植株地上部分的全氮、全磷、全钾吸肥量分别在116.5~204.0、76.5~109.5、178.5~223.5 kg/hm2。植株地上部分吸收全氮、全磷、全钾的比例是2.0∶1.0∶2.3,每生产100 kg稻谷需要平均吸收全氮1.856 kg、全磷0.909 kg、全钾2.065 kg。在土壤肥力较高和合理施肥情况下,龙盾104在240 kg/hm2施肥水平条件下,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较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开展仙景槟榔芋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下,钾素对仙景槟榔芋产量影响最大,且施用硫酸钾比氯化钾增产明显;每667 m2施用N 33.6kg、P2O5 11.4kg、K2O 47.0kg,仙景槟榔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进行白菜3414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对白菜产量的影响远高于磷肥;每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15kg、P2O5 4.8kg、K2O 14kg,白菜产量为2709kg,经济效益达4721.91元。  相似文献   

15.
中稻氮磷钾肥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2008年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中稻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中稻产量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氮(钾、磷。经回归分析,中稻最佳的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用纯氮10.1 kg、磷肥4 kg、钾肥6.5 kg。在此最佳施肥量条件下,中稻产量达到518.1 kg/667 m2,且施肥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龙薯10号氮磷钾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对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进行了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以下的土壤上,氮肥、钾肥对龙薯10号的鲜薯产量影响较大,要特别重视施用钾肥,适当施用氮肥和磷肥。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要控制氮、磷肥的使用,适当施用钾肥。龙薯10号鲜薯产量大于2500 kg/667m2的优化施肥方案是:尿素6.22~13.96 kg/667m2、过磷酸钙23.09~53.27 kg/667m2、硫酸钾24.74~50.05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有关施肥参数,建立吉林省开原地区超级稻施肥模型。应用"3414"设计方案对超级稻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肥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影响,而磷、钾肥的影响较小。建议开原地区超级稻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240.0kg/hm2、P2O5150.0kg/hm2、K2O150.0kg/hm2,并在做好配方施肥的同时,掌握好施肥时期和比例,氮肥要分期施入,保证超级稻各个生长期所需氮素。  相似文献   

18.
石灰性田超级稻“3414+1”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1"回归设计,在融安县石灰性稻田进行了超级稻施用氮、磷、钾、锌肥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合理搭配结合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提高超级稻的产量。通过建立模型和综合分析,最后选择以磷的一元二次肥效模型作为该地超级稻生产的推荐施肥模型,该模型提供的施肥参数为施纯氮210 kg/hm2、五氧化二磷72.7 kg/hm2、氧化钾210kg/hm2,超级稻理论最高产量为10429 kg/hm2。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马铃薯施用钾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生产中钾肥施用量提供理论指导,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进行了钾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处理一致的情况下,随施钾量增加,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当钾肥施用量达到10kg/667m2时,产量2378.6kg/667m2,每穴薯重0.642kg/穴,大小薯比例5.25,水分生产效率9.92kg/mm,经济效益2348.6元/667m2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Q优6号栽培密度及氮、磷、钾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Q优6号水稻在正安县青潮泥田中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Q优6号水稻最佳种植密度为10 000株/667 m2,最佳施N量为12.2 kg/667 m2,最佳施P2O5量为6.5 kg/667 m2,最佳施K2O量为11.5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