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血卵磷脂(LP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 (LPL200组)、300(LPL300组)和400(LPL400组) mg/kg LPL。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L200组和LPL300组肉鸡42日龄平均体重和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L300组肉鸡35日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LPL300组肉鸡28、35和42日龄回肠食糜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回肠食糜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LPL200组和LPL300组肉鸡35日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 0.05),LPL添加组肉鸡28和35日龄肝脏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LPL300组肉鸡28、35日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LPL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从而降低料重比,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在饲粮表观代谢能为13.19 MJ/kg时,肉鸡饲粮LPL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mg/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铬(丙酸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品质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采用2×3两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CLA水平(0、1%)和3个铬水平(0、0.2、0.4 mg/kg)。选用216只1日龄科宝(Cobb)500白羽雌雏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环境温度保持在32~34℃,每周末进行1次肉鸡体温(肛温)的测定,以确保其处于热应激状态。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CLA和铬以及二者互作对热应激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CLA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腿肌率(P0.05),并有提高屠宰率的趋势(P=0.071),但对胸肌率、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铬有降低热应激肉鸡胸肌率的趋势(P=0.099)。CLA和铬互作对热应激肉鸡胴体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添加CLA降低了热应激肉鸡胸肌和腿肌黄度(b~*)值和胸肌亮度(L~*)值(P0.05),对其他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0.2 mg/kg铬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胸肌pH24 h(P0.05),饲粮中添加铬对腿肌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CLA和铬互作对热应激肉鸡胸肌和腿肌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添加CLA显著降低了热应激肉鸡的腹脂率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铬有降低热应激肉鸡腹脂率的趋势(P=0.097),但对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CLA和铬互作有降低热应激肉鸡腹脂率的趋势(P=0.071),其中,1%CLA+0.2 mg/kg铬组合降低腹脂率效果最好。5)饲粮中添加CLA和铬均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肝脏铬含量(P0.05),且CLA和铬互作对热应激肉鸡肝脏铬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LA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改善了肉鸡的胴体性能并促进了肝脏中铬沉积;饲粮中添加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胸肌pH24 h,并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CLA和铬互作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以1%CLA+0.2 mg/kg铬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于翔  王建平  刘宁 《饲料研究》2014,(9):18-20,3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乳化剂对AA肉鸡胴体品质和肌肉成分的影响。将64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对照组、负对照组、乳化剂1组和乳化剂2组。其中,正对照组日粮为正常油脂水平,负对照组日粮中的油脂添加量降低0.5%,乳化剂组为负对照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5%乳化剂1和乳化剂2。在试验42 d,称质量,屠宰试鸡,采集样品,用于检测试验指标。结果表明:2种乳化剂能显著提高宰前活质量、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但对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2种乳化剂组提高肌间脂肪带宽9%~11%(P0.05),而腹脂率和皮脂厚差异不显著(P≥0.05);对胸肌熟肉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剪切力值无影响(P≥0.05),同时还显著提高胸肌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含量(P0.05)。由此可知,在肉鸡低油脂日粮中添加乳化剂可以提高肉鸡胴体品质,改善肌肉成分。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油脂类型对肉鸡不同组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4个单一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5.00%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4个混合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猪油+2.50%玉米油、2.50%猪油+2.50%芝麻油、2.50%亚麻油+2.50%玉米油和2.50%亚麻油+2.50%芝麻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组织及油脂类型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P0.05),是肝脏的37.50~89.50倍,是腹脂的129.54~190.64倍,而42日龄肉鸡的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与腹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油组胸肌中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2)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42日龄(P0.05或P0.01)。3)油脂组合及油脂组合与日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日龄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油脂类型对肉鸡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呈现组织间的差异,玉米油可提高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9,(8):26-3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Gln)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AA肉仔公鸡2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日粮的配制是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0.8%和1.2%谷氨酰胺,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8%谷氨酰胺可显著提高肉鸡1~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体重(P0.05)。0.8%谷氨酰胺试验组肉鸡42日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8%谷氨酰胺显著降低了肉鸡42日龄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P0.05),0.4%和0.8%谷氨酰胺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P0.05),各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血清脂联素含量(P0.05)。肉鸡腹脂率与瘦素和胰岛素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脂联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胸肌脂肪含量与脂联素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腿肌脂肪含量与瘦素和胰岛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瘦素含量与胰岛素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肉鸡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并通过影响肉鸡体内胰岛素和脂联素的分泌调控脂质代谢和脂肪沉积,0.8%谷氨酰胺的添加量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芒果叶提取物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63.18±0.69)g的1日龄艾维茵白羽肉仔鸡7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65只鸡。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和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试验分1~21 d和22~42 d两阶段饲养,共进行42 d。结果显示:150和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的体重(P0.05),日粮添加芒果叶提取物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2~42 d和1~42 d平均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150 g/kg芒果叶提取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1 d肉鸡总抗氧化力酶的活力(P0.05);日粮添加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与对照组和150 g/kg芒果叶提取物组相比,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组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血液葡萄糖含量(P0.05)。对照组与芒果叶提取物组对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胸肌的滴水损失(P0.05),且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组显著提高了屠宰后1和24 h胸肌的肉色(a值),且显著减低了肉色(L值)(P0.05),显著降低了24 h后肉色(b值)(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300 g/kg芒果叶提取物可以提高1~42 d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胸肌肉品质及血液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增加了21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对42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且有增加42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3)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P0.05)。4)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通过改变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来增加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和饲粮脂肪水平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2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成低脂饲粮(LFD)和高脂饲粮(HFD)2个处理,每个处理100只,饲喂至38日龄。在35日龄时每个饲粮处理下设2个子处理,分别在皮下注射DEX(2.0 mg/kg BW)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个子处理50只,连续注射3 d。结果表明:1)LFD和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均显著降低肉鸡体重和腿肌重(P0.05),显著提高肝脏比重和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2)L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比重及胸肌、腿肌的TG含量(P0.05)。3)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和腿肌的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和胸肌的CPT1含量(P0.05)。4)糖皮质激素导致糖皮质激素受体(G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 RNA表达量在腹脂和胸肌中呈整体上调趋势,而在肝脏和腿肌中呈整体下降趋势。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GR、PPARα和FATP1调控肉鸡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在肌肉和肝脏的异位沉积。HFD可能通过激活腹脂和腿肌的CPT1,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缓解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脂肪沉积现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吡啶甲酸铬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脂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试验将396只平均初始体重为(54.27±0.35)g的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对照组饲喂铬水平为0.15 mg/kg的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2和0.4 mg/kg铬(以吡啶甲酸铬形式)。试验分为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结果:对照组与0.2和0.4 mg/kg铬组肉鸡42 d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0.2 mg/kg铬组42 d肉鸡的体重较0.4 mg/kg铬组显著提高了0.75%(P<0.05)。对照组和0.2 mg/kg铬组肉鸡腿肌相对重量较0.4 mg/kg铬组分别显著提高4.86%和4.30%(P<0.05),但肝脏相对重量分别显著降低17.17%和17.60%(P<0.05)。与对照组相比,0.4 mg/kg铬组肉鸡皮下脂肪相对重量显著降低9.24%(P<0.05)。对照组脂肪酸合酶和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0.4 mg/kg铬组(P<0.05),而对照组肝脏羧化酶活性和血清胆固醇浓度最高(P<0.05)。0.4 mg/kg铬组肉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日粮添加0.2~0.4 mg/kg铬(吡啶甲酸铬形式)可以通过降低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活性降低脂肪沉积,但0.4 mg/kg铬降低了肉鸡体重。 [关键词]吡啶甲酸铬|肉鸡|生长性能|脂肪沉积|酶活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5):20-25
为探讨(-)-羟基柠檬酸[(-)-HCA]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120羽21日龄罗氏308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和600 mg/kg的(-)-HCA,饲喂至50日龄,各组分别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4只肉鸡宰杀,采集血液、肝脏、腹脂、肌肉等样品。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剂量组的(-)-HCA对腹脂率、日采食量、料重比影响虽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但3个剂量(-)-HCA的处理均有降低使腹脂率、日采食量,并提高饲料转化率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600 mg/kg的(-)-HCA处理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P0.05),但3个剂量组的(-)-HCA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和600 mg/kg的(-)-HCA处理可显著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P0.05),3个剂量的(-)-HCA处理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的(-)-HCA处理可显著提高肉鸡肝糖元的含量(P0.05),但3个剂量组的(-)-HCA对肌糖元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个剂量的(-)-HCA处理对肝脂酶活性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不同剂量的(-)-HCA处理均有提高肝脂酶活性的趋势。提示(-)-HCA可通过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加快脂肪的分解,从而减少脂肪在肉鸡体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