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孙家洼村孙茂相已经有20多年的种西瓜历史了,是当地出了名的种西瓜能手。提起经济效益,孙茂相说:"做这一行,必须瞅准市场,见机行事。今年,我变种大果型的西瓜为种小个‘地雷瓜’,0.4公顷地的西瓜毛收入30000元,赚了一把。"前些年,孙茂相种西瓜种的都是大果型的,一个西瓜5千克,大的10多千克。现代家庭一般为3口之家,买一个大  相似文献   

2.
西瓜的甜度是西瓜品质优劣的标志.为了增加西瓜的含糖量,提高西瓜的甜度,在此介绍几种西瓜增甜方法:  相似文献   

3.
西瓜的起源     
尹攀 《今日农村》2004,(7):45-45
西瓜又称寒瓜、水瓜.夏瓜.果肉艳红,瓤沙汁甜.清凉爽口,是人们消暑解渴的佳品。西瓜原产于非洲,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作柏。从食用用途来看,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水果来看待.从生物学习性和栽培特点来看.又应该把它当作蔬菜作物来对待,西瓜除当作水果直接食用外.还可制成多种加工品和药品.可以说现在西瓜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西伯莱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培育出了一种西瓜,其含糖量比普通西瓜大幅减少,单位重量所含的热量比普通西瓜要少20%-40%,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西瓜。普通西瓜中的含糖量较高,因此一些减肥和控制食糖的人不能享用。为减少西瓜中的热量,而又使西瓜不失甜味,研究人员采用果糖进行替代。  相似文献   

5.
阿根种了20多年西瓜.他习惯于用老办法种植露地西瓜.每年4月播种,5月移栽,7月上市,除去成本,每亩效益仅1700多元。同时有个外地农民,他租地1公顷,在塑料大棚里种瓜.从日本引进种子.施用有机肥和进口钾肥。他2月下种,5月初西瓜就上市了,足足有2个月的售瓜期。每亩利润高达8000多元。  相似文献   

6.
高峰 《农家致富》2004,(16):46-46
在赵闯田这60亩西瓜田中.记者根本找不到几个像样的西瓜.瓜藤上要么不长.要么长出的西瓜也只有拳头那么大。此时虽正值西瓜的收获季节,但在他承包地里瓜秧已经发黄,有的地块瓜秧早已枯死。赵闯田告诉记者.今年3月25日。他到泗洪县某农技门市购买除草剂,准备在西瓜移栽前喷施。该门市一姓王的负责人向他推荐了一种名为“金都尔”的除草剂.赵闯田在阅读这种除草剂的使用说明时却发现,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大棚西瓜之乡”——浙江温岭箬横镇的江新君等一群瓜农.追着太阳种西瓜.在广东沿海遭遇台风重创.被迫退据内地。他们一路转战,最后发现江西瑞金风和日暖、沃野千顷.是块发展大棚西瓜生产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8.
对28个西瓜品种进行抗枯萎病筛选.苗期用特定浓度接种,每隔7d调查其感病情况及植株生长情况.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势指标与发病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80、-0.6052、-0.8114.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统计,把28个西瓜品种按其抗性表现归类,从而得出抗病水平不同的各组西瓜品种,并筛选出一组抗性水平相当高的品种.为选育高抗西瓜品种以及研究各西瓜品种的抗病性关系提供了一种简捷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郑平 《新农业》2004,(12):43-43
近年来西瓜上有一种奇怪的病症.瓜农叫“冬性瓤子”.也称“水灌心它发生于西瓜膨大至成熟期.瓜瓤水渍状.有时伴有黄丝或空心,口感不好没有商品价值。引起西瓜“水灌心”的原因复杂.黄丝状“水灌心”可能由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西瓜遭受雹灾后.只要大多数植株留有残叶断蔓.就不要拔秧重种西瓜或改种其他作物.而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搞好田间管理。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迷你”似乎正成为一种潮流.消费者也愈发青睐微型产品,如电话、计算机、音乐播放器等,连水果也不例外。一般的西瓜都有皮球大小,谁曾想还有拇指般大小的西瓜。记者日前在素有“胶东西瓜第一镇”的明村镇采访时.见到了刚刚培育出的“拇指西瓜”。  相似文献   

12.
现在农民都习惯于“一麦一豆”的两茬种植模式。安徽省蒙城县双涧镇王楼村的农民牛怀坤在南瓜协会的指导下.在自家土地上一年种出三茬高效经济作物,一亩地可收入一万多元。牛怀坤种的第一茬作物是早西瓜,一月份育苗.六月份成熟。牛怀坤说,今年他家的大棚无籽西瓜长势好,大的西瓜可以达到20公斤。由于这种西瓜比普通西瓜提前两个月上市,很快被附近集市上的商贩抢购一空.每亩可以收入四五千元。  相似文献   

13.
西瓜搭架栽培又叫支架栽培,是让西瓜茎蔓沿着人工支架生长、结瓜的一种栽培新技术。采用搭架栽培的西瓜.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及光能利用率,果实品质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永年县北中堡村致富能手曹治广,今年种西瓜想出了新招——西瓜上架(立体种植),他种的1.5亩西瓜,平均亩产6500公斤,亩产值8000元。西瓜上架后,产量、效益都显著增加,其原因一是增加了密度。由于瓜蔓上架能充分发挥空间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以密取胜。一般西瓜密度为700~800株/亩,最高亩产为3500~4000公斤,而上架西瓜密度达到了1500~2000株/亩,是一般种植密度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6):442-442
西瓜枯萎病是严重危害西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因此.西瓜的轮作周期一般要求8~10年。在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有农户在重茬地块种植西瓜。采用嫁接的方法对西瓜枯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这种方法比较费工,嫁接后的管理要求也很繁锁。种植面积较大时不宜采用。这里介绍一种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方法,有兴趣的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一依姆波利亚,在重茬西瓜田种植,将全生育期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i.f.SP.niveum Snyder et Hansen枯死株控制在0.8%,公顷产西瓜达68.25t;在3a连茬西瓜田和4a连茬西瓜种植,全生育期枯萎病枯死株分别为10.8%和13.0%,公顷产西瓜达66.51t和43.5t。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枯萎病是对西瓜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由于耕地数量的限制,西瓜的轮作倒茬制度成为地区性西瓜生产的限制因素。进行嫁接栽培不仅有效地预防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减轻重茬障碍.而且由于砧木的根系比西瓜更为强大,吸收能力更强,西瓜一般可增产20%以上,食用品质无不良影响,通过二次结瓜可增产60%-80%,实现大幅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春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优质西瓜生产,西瓜栽培面积逐年增长。但由于栽培设施简陋.晚霜冻、春季大风等恶劣天气严重威胁西瓜生产。近年来,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进一步提高西瓜种植效益.大面积示范推广了移动大拱棚西瓜高效栽培技术,移动大拱棚西瓜2月下旬温室育苗.  相似文献   

19.
西瓜、甜瓜套栽辣椒,充分利用了上,肥、水、气.热、光资源.互生互利.高温季节西瓜、甜瓜的叶蔓遮住强光.可降低土表温度5℃以上,减轻了高温强光对辣椒的危害,使辣椒病害少.结果多,为高产创造了条件。同时辣椒值株对西瓜.甜瓜的部分遮光,减少了烈光对西瓜、甜瓜的暴晒,有利于西瓜、甜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毛松 《油气储运》2006,(10):23-24
老李是从内地来海口种西瓜的.今年他种植了13.3公顷的西瓜,本想赚上一笔,没想到因为“西瓜注射红药水”的传闻,不但让他没赚到钱,还亏了近10万元,每667平方米(1亩)最少要亏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