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驼蓬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eganum harmala L.)的盐酸盐注射液按5mg/kg体重肌肉注射;总生物碱纯粉按2-3mg/kg体重溶于定量70%乙醇中静脉注射,对人工感染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的8头1-5岁土种黄牛进行治疗试验。结果:对照组4头牛存活3头,死亡1头,其配对分组时平均染虫率为0.23%,病期平均最高染虫率为8.07%,血液中虫体间歇、反复出现,在20天的观察期内持续存在,试验组4头牛经用骆驼蓬总碱治疗全部治愈,其配对分组时(药前)平均染虫率为0.365,经肌肉注射药物2次或静脉给药1次后,血液中虫体消失,连续10天涂血片镜检,均未发现虫体,试验表明该总生物碱杀灭牛双芽巴贝氏焦虫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贝尼尔缓释剂的研制及其对牛瑟氏泰勒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β-环糊精制备了贝尼尔缓释剂。该制剂为细颗粒状悬浮液,颗粒大小为0.2~0.4μm,分布均匀,粘度小,流动性好,稳定性较好,便于肌肉注射。通过兔、牛体内的免疫学测定,证明该缓释剂的药物释放时间比对照水剂延长0.8~1倍。贝尼尔缓释剂对瑟氏泰勒虫感染的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按每公斤体重5mg的剂量一次肌注,无论对本地牛还是外地引进牛,在2个月的保护率均达100%,染虫率仅为0.1%~1%,呈现一定水平的带虫现象,而对照贝尼尔水剂组的保护期仅为20d。在牛瑟氏泰勒虫病的早期(10d以内)使用该缓释剂进行治疗,治愈率可达100%,区域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剂量要适当加大,按每公斤体重用药7~10mg。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秦皇岛某犬养殖中心的50只犬出现红尿、厌食、发烧、精神欠佳等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在其血涂片检查中发现红细胞内有染成淡蓝色的小梨籽形虫体,有圆形、环形和逗点形等,虫体的染色质团呈紫红色,清晰可见,1个红细胞内寄生虫体1~3个不等,红细胞染虫率为5%~15%,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应用伯氨喹啉(0.8~1.0 mg/kg)和乙胺嘧啶(0.8 mg/kg)配合治疗,连用5 d。用药后贫血症状基本缓解,食欲恢复,红细胞染虫率下降到了1%左右,病犬痊愈。表明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对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牛泰勒虫病在我县暴发以来,该病每年呈散发流行,北部山区发病多于南部,奶牛发病率高,杂种牛次之,黄牛最低。过去应用贝尼尔、黄色素等治疗该病,由于基层兽医站用药时机掌握不好,有时重复给药,致使复发率增高,病牛的肝、肾损害比较严重,牛只生产性能下降。从1988年以来,我们试用磷酸伯氨喹治疗病牛泰勒虫病,初步获得成功,现就治疗的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国产咪唑苯脲,按2mg/kg剂量肌肉注射治疗20例驽巴贝西虫病马,14例间隔24h用药2次,6例仅用药1次,均获治愈。按1~4.5mg/kg剂量一次肌肉注射治疗45例双芽巴贝西虫病黄牛,29例早、中期病例全部治愈,16例晚期病例,治愈14例,治愈率87.5%。按1.5mg/kg剂量一次肌肉注射治疗4例双芽巴贝西虫病黄牛,全部治愈。以1mg/kg,1.5mg/kg、2mg/kg剂量一次肌肉注射治疗46例水牛巴贝西虫病牛,1mg/kg剂量治疗12例,治愈9例,治愈率75%;1.5mg/kg剂量组24例及2mg/kg剂量组10例全部治愈。应用1.5mg/kg剂量间隔24h 2次肌肉注射治疗18例羊泰勒虫病羊,治愈16例,治愈率88.9%。以1~4.5mg/kg剂量1~8次肌肉注射治疗22例无定形体病牛,17例早、中期病例全部治愈,5例晚期病例全部死亡,治愈率77.3%。咪唑苯脲安全性较好,对牛、马加大剂量至8mg/kg,水牛6mg/kg,仅出现一过性的呼吸困难、流涎、肌肉颤抖、腹痛和排稀粪等副反应,约经30min后消失。  相似文献   

6.
用从甘肃省甘南地区临潭县采集的饥饿、半饥饿的青海血蜱攻击感染2004号到2017号绵羊。它们的染虫率高达15.0%-20.0%,体温高速42.2℃-42.3℃,同时对羊泰勒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试验证实了临洒县3—5月发生的死亡率高速50.0%-65.0%的羔羊是由羊泰勒虫引起的,青海血蜱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7.
贝尼尔缓释的研制及其对牛瑟氏泰勒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β-环糊精制备了贝尼尔缓释期,该制剂为细颗粒状悬浮液,颗粒大小为0.2~0.4μm分布均匀,粘度小,流动性好,稳定性较好,便于肌肉注射,通过兔,牛体内的免疫学测定,证明该缓释剂的药物释放时间比对照水剂延长0.8~1倍,贝尼尔缓释剂对瑟氏泰勒虫感染的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按每公斤体重5mg的剂量一次肌注,无论对本地牛还是外地引进牛,在2个月的保护率均达100%,染虫率仅为0.1%~1%,呈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羊泰勒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红血球中的一种原虫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发病率高。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导致病羊大量死亡。2009年8月5日武威市西营镇一养殖户饲养的78只羊,67只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羊泰勒焦虫病,经过采取注射贝尼尔和中药治疗的综合性措施,治愈62只,死亡5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沈阳市郊爆发的一起牛瑟氏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情况及应用贝尼尔(5~7mg/kg)、焦虫片(磷酸伯氨喹啉,3mg/kg)治疗,连用3天,效果明显。文中还对虫体的各种形态及所占的比例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甘南地区羊泰勒虫病的预防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年-2005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羊泰勒虫病流行的农区、半农半牧区及半林半牧区,进行最佳灭蜱药物试验和治疗羊泰勒虫病效果对比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灭蜱药物是长效阿力佳注射液和灭蜱灵油剂,平均有效期分别为44d、36d,灭蜱预防后发病率降到5.00%、2.86%;蒿甲醚、血虫克星、焦虫净及贝尼尔注射液对羊泰勒虫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2.30%、91.76%、90.47%7和90.43%,其治疗效果均较好,特别对发病初期轻症病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三种药物进行了驱治绵羊胃肠道线虫的试验,选阜新关山种羊场三道沟羊队77只母羊,随机分出37只为对照组,40只为试验羊,分成8小组,每小组羊5只,逐组使用灭虫丁0.01mL/kg,0.02mL/kg,皮下注射;丙硫苯咪唑5mg/kg,15mg/kg,30mg/kg,盐酸左旋咪唑5mg/kg,10mg/kg,15mg/kg,服药后4个月,逐组的减卵率分别为为75.5%、98.8%、100%、99.2%、100%、83.6%、97.7%、100%。驱虫组平均体重70.3kg/只,较对照组66kg/只多增重4.3kg/只。对照组中取5只羊作全年消化道线虫排卵规律观察,表明羊全年都排虫卵,但以当年8月和翌年5月为高峰,故每年驱虫以4、7月为宜。  相似文献   

12.
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综合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2001年,在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流行区进行了最佳灭蜱药物筛选试验和抗原虫药物预防、治疗羊泰勒虫病效果对比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灭蜱药物是灭蜱灵,平均有效期为55d,灭蜱预防后的发病率可降低到3.07%;虫克星是理想的防治辅助用药;贝尼尔脂质体和贝尼尔与蜱灵配合应用后,预防保护期达54d、45d,用药后60d发病率为2%、2.27%,比对照组49.46%降低47.46、47.19个百分点,预防效果明显;贝尼尔脂质体和焦虫净的治愈率为95%、87.85%,比对照组35.71%提高59.29、52.14个百分点,是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兽医大学合成的抗肝片吸虫新药碘醚柳胺(Rafoxanide,商品名Flukanide),对4只健成成年绵羊分别给予治疗量(7.5mg/kg)的3倍(22.5mg/kg)、4倍(30mg/kg)、5倍(37.5mg/kg)、6倍(45mg/kg)的剂量,一次内服,进行了安全试验。结果,仅给予治疗量6倍(45mg/kg)剂量的4号羊出现一过性尿频,20min后消失,其余的3只羊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对此4只羊分别在投药后的第2d、第5d采血做血液学检查和肝功能测定,均未发现变化。对123例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病羊(虫卵检查阳性),按7.5mg/kg的剂量给予治疗,28d粪便虫卵转阴率为99.19%,未见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羊泰勒梨形虫病有两种病原体 :一是山羊泰勒梨形虫 ,其引起的疾病一般呈恶性经过 ,死亡率高 ;另一种是绵羊泰勒梨形虫 ,其引起的疾病呈良性经过 ,死亡率低。两种病原体均能感染绵羊和山羊 ,且两者的病原体形态、大小相似。笔者曾遇见过两起羊泰勒梨形虫病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市东旧寨温某饲养 6 5只绵羊 ,2 0 0 0年 4月 1 0日开始发病 ,畜主曾用青霉素治疗无效 ,到 5月 6日发病 2 3只 ,死亡 7只 ,发病率为3 4 % ,死亡率为 2 .3 %。后经我化验室确诊为羊泰勒梨形虫病 ,即用贝尼尔、速灭沙星及樟脑溶液等药物治疗 ,控制了病情2 临床…  相似文献   

15.
沙莫灵(Samorin)是一种抗锥虫病新药,由英国MAY·BAKER生产。化学名为8(间-脒苯重氮氨基)-3-氨基-5-乙基-6-氯化苯菲陡盐酸盐,简称为“味氯苯菲院”,其主要成分为异甲淀粉氯化物(Isame-famidumchoride)。在非洲,沙莫灵对刚果锥虫、活跃锥虫、布氏锥虫有优良的抗病害作用。本试验通过沙莫灵、拜耳205、伯氨喹淋分别对血中见虫水牛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其结果摘要如下:互用1mg/kg沙莫灵配成4%水溶液,颈侧深部肌肉注射。用药后,Ic头见虫水牛在1个月和3个月集中涂片、染色观察虫体消失情况,同时接种小白鼠,均未发现…  相似文献   

16.
笔者应用北京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微生物工程工业试验基地研制的最新抗寄生虫兽药虫克星对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的驱杀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虫克星是阿维菌素的商品名,该药对猪、牛、羊、兔等的体内外寄生虫均有极强的驱杀作用,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用量小、安全、不产生交叉抗药性等特点。1试验动物兽医院来诊患畜,来自各牧场、饲养专业户、劳改猪场等,共治疗猪46头、牛31头、羊59只、兔86只。2药品及用法2.11%虫克星针剂:1ml含阿维菌素10mg,采用皮下注射。剂量:牛、羊、免用阿维菌素0.2mg/kg体重;猪用0.3mg/kg体重。2.20.2%虫…  相似文献   

17.
选择1.5~2.0岁自然感染线虫和外寄生虫绵羊150只,分别按体重0.1、0.2、0.3mg/kg剂量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同时设口服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结果显示,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0.3mg/kg组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9.2%和1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4.5%和100%;平均驱虫率分别为98.4%和99.9%;绵羊颚虱、绵羊足颚虱全部被杀死,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83.3%和87.5%。口服0.1mg/kg组绵羊的线虫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mg/kg剂量组,对绵羊颚虱、羊蜱蝇的杀虫率较低。绵羊口服0.5mg/kg伊维菌素干混悬剂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表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与片剂有同等的驱虫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磷酸左旋咪唑对自然感染刚刺颚口线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按每kg体重4~6mg剂量一次颈侧肌注5%的磷酸左旋咪唑注射液,驱虫率和驱净率均达100%,效果显著,并对猪体没有不良临床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犬吉氏巴贝斯虫的人工感染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证实犬吉氏巴贝斯虫(Babesiagibsoni)的致病作用,筛选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将12只杂种狼犬均分为摘脾组与不摘脾组,进行了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试验。人工感染犬临床症状与自然感染犬无明显差异,表现为体温升高、红细胞减少、Hb降低及虫血症等,摘脾组较不摘脾组虫血症和症状的出现早1~2d。将此12只人工感染犬及67只自然感染犬随机分成4组,分别以贝尼尔(Berenil)、阿卡普林(A-caprinum)、蒿甲醚(Artemtherin)和磷酸伯氨喹(Primaquinephosphate)4种药物进行治疗比较试验,结果以蒿甲醚疗效最好,用药后第2天虫体转阴率达70%,第3天Hb由28g/L上升到64g/L,奏效迅速。  相似文献   

20.
绒山羊泰勒焦虫病是由羊泰勒焦虫引起绵羊和山羊的血液原虫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给养羊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 999年~ 2 0 0 2年 ,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绒山羊焦虫病 685例 ,治愈62 6例 ,治愈 91 .38%。1 发病情况1 999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 ,临潭县从内蒙古引进阿尔巴斯白绒山羊 5 4 34只 ,投入到县属 1 5个乡村进行纯繁和改良饲养。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1年1 2月 ,石门乡、扁都乡等乡村有 687只羊先后发病。2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有的食欲废绝 ,呈稽留热 ,T 40~ 42℃ ,磨牙 ,反刍停止 ,胃肠蠕动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