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生态保护战略,西河湿地公园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珠江源生态屏障植被恢复生态治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曲靖及整个珠江源生态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从西河湿地公园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了西河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及意义,并提出了生态植被恢复、水体治理、水岸恢复、栖息地恢复等针对性恢复措施,为西河湿地公园及其他地区的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项目)"宁夏罗山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为2016年自治区财政林业新技术引进及推广项目。项目应用"宁夏罗山保护区植被恢复研究"成果,在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建立沟道治理人工促进治理示范林100亩,完成封育人工促进  相似文献   

3.
由于新乌鞘岭隧道建设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建设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横穿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渣台生态恢复治理难度大。针对该治理恢复年降雨量360~410 mm优势,而在渣台植被恢复中立地条件差、季节性干旱、季节性洪灾频发等短板,围绕隧道群废渣恢复治理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生态治理防洪集流保水技术实践,通过采取防洪渠、集流池、集流滴管等水利工程技术,抵御了季节性洪灾,减少了治理恢复区坡面土壤流失面积,解决了渣台治理恢复区洪灾破坏和植被季节性干旱现象,提高了造林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不同治理模式的监测样地,观测2015年和2019年项目区内外植物种类、高度、株数、覆盖度等状况,研究沙化土地治理区植被覆盖与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世界银行贷款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乔灌草植被长势良好,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项目区内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高于项目区外,治理成效显著,不同治理模式均对植被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龙万  张勇 《防护林科技》2005,(Z1):112-114
德援项目是德国政府援建长江三峡地段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项目。自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成效,项目区植被得到了恢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但项目建设完成后,如不加强后续管理,已取得的建设成效很容易被破坏,项目区刚得到恢复还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容易再次被破坏,从而形成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通过对项目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后续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永城市芒山开山采石留下的废弃石塘(坑)植被恢复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石塘,采用分类治理,提出了不同的石塘植被恢复技术,为山区采石迹地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技术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探讨植被护坡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技术中的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植被护坡工程设计原则、技术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25日,石漠化地区(广西)竹类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在广西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启动;26日,南方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建设项目在广西凌云县东和乡白马村半站屯启动。这两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覆盖广西、贵州、云南三省的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项目正式拉开帷幕。石漠化地区竹类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投资100万元,由广西区林业局组织,  相似文献   

9.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指用马利瓦特(Maliwatt)缝编工艺,将可降解的植物纤维为原料编制成卷,同时将一定配比的植物种子和基质混合后植入成卷材料而成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垫、生态植被垫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等;分析了在地震滑坡、沙化治理、矿山废弃地和公路边坡治理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而提出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林业相持阶段的含义、特点和对植被恢复的要求,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的定义及其关系,阐述了河北省目前植被恢复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的原则,提出根据生态和经济功能不同进行分区治理,并且结合水资源的不同条件确定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水资源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宁南地区植被建设现状、植被恢复建设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人为、环境及经济社会因素是制约宁南地区植被恢复的关键,建议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相应的人工造林模式,加强生物灾害防治,以提高生态治理效果,重建稳定、健康的植被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了广西南丹县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及治理的现状,提出了对矿区植被恢复的策略与技术措施,旨在为今后进行的矿区植被恢复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甘肃古浪县沙漠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古浪县沙漠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研究,总结分析了沙漠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技术特点,并在沙漠化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开展了示范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程海湖流域生态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菊芳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30-132
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的程海湖是云南9大高原湖泊之一,其水面面积74.6km2。目前程海湖水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污水直排湖内、森林植被逆向演替。文章提出了以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为主的植被恢复措施,制订治理规划等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南南涧县城后山土壤侵蚀、植被恢复、生态治理及管理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山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以中度为主,面蚀治理较好,但崩塌蚀和沟蚀强度仍在强烈级以上;植被类型及物种增加,群落结构趋于复杂;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富有成效,治理效果明显。针对以往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类矿山及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具有技术性强、恢复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等诸多特点。该文在辽宁省青山工程建设治理破损山体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植被恢复治理的方法、步骤和适宜标准。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丹锡高速(锦州—朝阳段)部分坚岩、次坚岩高陡边坡生态植被恢复项目为例,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并对现有绿化技术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高速公路两侧坚岩、次坚岩高陡边坡植被恢复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 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贵州省平塘县石漠化现状、治理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植被保护和恢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5):F0002-F0002,F0003
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国家“948”高新农业技术引进项目、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林业厅联合资助的工矿区及其废弃物堆集地等污染区抗污染树种选择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项目历经六年,开创了我国生物法治理矿山污染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