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涤环 《新农村》2023,(7):25-26
<正>利用田边闲置沟渠及浅水湖汊种植菱角,既可增加收入,又可减少水稻及麦类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菱角茎叶还是沤肥的好材料。但在菱角栽植中有一种叶部害虫——菱萤叶甲,一般受害面积达50%左右,菱叶被害后,产量大减,必须加强防治。1.危害特点菱萤叶甲是危害菱叶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危害性大。它以成虫、幼虫群集啃食危害叶片,轻则造成菱叶千疮百孔,产量锐减;重则可将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失收。  相似文献   

2.
陈楚如是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人,2003年38岁,全家4人,其中劳力2人。1990年,他开始承包泉交河镇泞湖菱角汊,承包期30年。承包水面69公顷,其中菱角汊67公顷、精养鱼池2公顷。2002年,他养殖总收入71.7万元,其中牧业收入12.6万元、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开发菱角无公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沿江村组利用低洼塘、废渔塘种植菱角千余亩,占总水面30%以上。亩效益2500-3000元。该镇2005年成立了菱角生产协会,2006年井兴村350亩菱角被省农林厅认定为无公害菱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菱角萤叶甲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于2011~2014年通过田间调查试验并结合室内观察系统研究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菱角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发生消长动态、发生危害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结果]菱角萤叶甲属于全变态昆虫,在蔡甸区1年发生7代,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出现2个发生危害高峰。在实际生产中,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结论]试验结果为指导湖北省相关部门防治菱角萤叶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落叶松叶蜂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是严重危害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从2002年宁南山区发现落叶松叶蜂危害以来,通过10a的监测防治,逐渐摸索出该地区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蚜是玉米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但2002年玉米蚜在静海县危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本文介绍了玉米蚜的发生特点及生活习性,分析了大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池塘菱角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菱角属于菱科菱属,1年生浮水草本植物,主要生活在最高水位不超过3m的浅水湖泊、河道、池塘等水面。菱角的栽培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如果菱角种植水深在1.5m以下,可用直播。如果水深在1.5~2m以上,因直播难于出苗,应采用育苗移栽。笔者整理了一套适合和县池塘菱角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地区春尺蠖大发生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春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林果主要害虫。2002年该虫在阿克苏地区多种果树、防护林及天然胡杨林上的发生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统计,2007年该虫害全区发生面积200万(667m^2)以上,严重影响了果树及其它林木的正常生长。为探讨行之有效且适于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途径,我们于2006年开始对此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研究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兴安落叶松鞘蛾防治指标通式和计算式,以及此害虫危害等级的划分及其等级指标值。认为防治指标值只有在林分密度或林龄影响到防治成本的情况下,不同林分才有不同防治指标且防治指标值和害虫危害指标与林分立地指数无关;害虫危害等级指标与经济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10.
菱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产品,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可生食、熟吃,市场前景广阔。种植菱角成本低、收益高,可广泛利用沟、河水面资源,减轻水花生等恶性杂草为害,保护水面环境。本文将介绍亩产菱角750~1000kg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吸浆虫是天津地区新发现的害虫,对小麦产量威胁较大,由于发生较隐蔽,防治时机很难掌握,常影响防治效果,导致该害虫快速蔓延,爆发危害。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重点阐述对吸浆虫的防治要领。  相似文献   

12.
菱角、莼菜害虫——菱角萤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菱角(Trapa natans L.)、莼荣(Brasenia schreberi Gmel.)是苏、浙、鲁、皖、湘、赣等省河网地区的重要水生经济作物,也是出口农产品。据调查,近年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Jacoby)为害严重,如1981年江苏高邮县汤庄公社受害面积达72%,减产60%以上,杭州毛家埠、苏州东山等地,因该虫为害,莼菜产量每况愈下。菱角萤叶甲的生物学习性侯子艾等曾有过报道,但在种群动态、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国内外研究颇少,为了综合开发水面资源,发展水生经济作物,我们于1981—1983年对菱角萤叶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褐飞虱(M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上海郊区尤以8月底9月初(单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期)发生的四代若虫数量最多、危害最重,是水稻全生育期的主要危害代,也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5年,本地因受害虫迁入数量、气候条件、作物生育期及防治措施等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褐飞虱特大发生,数量之多、危害时间之长、防治之难,为20年来所少见。为认真总结褐飞虱发生及防治技术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害虫的防治水平,本文就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与原因、存在问题及其防治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豌豆在我市年种植1500~3000hm^2,但害虫危害严重田块损失达20%以上。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豌豆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及主要原因,因地制宜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基本控制了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杨梅害虫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杨梅生产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贵阳地区杨梅害虫种类进行定点、定时系统调查和收集标样鉴定。【结果】贵阳地区杨梅主要害虫有21种,属昆虫纲的6目、16科,其中发生危害严重害虫3种, 次重害虫3种,其他种类为危害轻。【结论】在生产中要针对不同害虫发生特点及危害特性, 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杨梅树体抗虫害能力, 同时合理采用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诱杀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以确保杨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桐乡市属纯单季晚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单季晚稻最重要的叶面害虫,危害代次多、面积大。2002、2003年,我市稻纵卷叶螟都达到大发生程度,且两年发生规律基本相似,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总结这两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分析其大发生成因,优化治理对策,对正确指导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大樱桃主要害虫种类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弄清贵阳市大樱桃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为生产防治提供依据,2009-2010年,对其种类与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危害大樱桃的主要害虫有12种(类),分属5目、11科,各种害虫其危害程度不同.根据不同害虫的危害特性,分别提出田间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豆野螟是夏秋季豇豆生产中主要害虫,由于近年来豇豆栽培面积扩大,茬口安排复杂,该虫害发生程度日益严重,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据温州市农科院2002~2003年系统调查,现在豆野螟6~10月均发生严重,发生呈波浪状多峰形,花、荚危害率均大幅度上升,而在20世纪80  相似文献   

19.
贵阳地区杨梅害虫发生危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杨梅害虫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杨梅生产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贵阳地区杨梅害虫种类进行定点、定时系统调查和收集标样鉴定.[结果]贵阳地区杨梅主要害虫有21种,属昆虫纲的6目、16科,其中发生危害严重害虫3种,次重害虫3种,其他种类为危害轻.[结论]在生产中要针对不同害虫发生特点及危害特性,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杨梅树体抗虫害能力,同时合理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诱杀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确保杨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赤峰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螟是赤峰市玉米的主要害虫,田间被害率为13.2z%~86.5%,为制定玉米螟相应的防治策略,1999-2002年赤峰市植保植检站组织旗县区植保站对玉米螟在赤峰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