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盐城海岸带湿地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生态经济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综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调研数据,运用替代市场技术对盐城海岸带湿地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发现:天然湿地单位面积生态经济价值大于人工湿地,但是人工湿地单位面积的直接价值大于天然湿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体现近期经济利益的直接使用价值的重视,对支撑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间接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的忽略,是导致盐城海岸带湿地开发与保护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从评估的盐城海岸带湿地主要生态价值看,净化、干扰调节和水分调节是该湿地的主要功能,从湿地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经济价值来看,草滩和芦苇的生态经济价值最大,因此,这两种湿地类型应是盐城海岸湿地中重点保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与北京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保护好该区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通过对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计算 ,其直接使用价值为 845 6 7万元 ,间接使用价值为 2 491 8万元 ,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远远超出其产生的实物价值 ;林区森林植被系统每年可吸收CO2 38万t,释放O2 2 8 4万t,减少土壤侵蚀 48 4万t,可吸收SO2 1 6 34 5t.  相似文献   

3.
浅谈江西地方家禽品种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家禽品种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1、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大的价值(1)直接价值: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方面。(2)间接价值: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它并不表现在国家的核算体制上,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大大超过直接价值。而且直接价值常常源于间接价值,因为收获的动植物物种必须有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没有消费和生产使用价值的物种可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供养那些有使用和消费价值的物种。生物…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为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为系统地经营和管理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目前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理论基础还很薄弱,现有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评价的尺度过于单一,且缺乏动态评估和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空间流动的研究。因此,今后的研究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范式和理论基础的研究,将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引入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中;其次要拓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时空尺度,不仅从生态系统还要从流域和区域的尺度上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且要研究生物多样性价值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另外需要探索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现机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空间流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迅速发展的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提供物种分布变化等信息,正逐渐成为监测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遥感用于监测生物多样性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直接监测是利用机载或星载遥感直接对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制图研究,间接监测主要依据生境异质性、生产力空间异质性和环境参数变化估计物种丰度和分布情况。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各有优缺点,为获取物种分布形式及变化的准确信息,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为设计有效的物种保护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苏县龙  姜志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39-4240
从粮食减产及质量下降的直接损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间接损失2个方面,计量了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1990~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造成的农田土壤污染的环境成本约为208.54亿元/a,其中粮食减产及质量下降的直接损失为21.61亿元/a,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间接损失为186.93亿元/a。  相似文献   

7.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含义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用途或潜在意义的物种、生物体、衍生物或生物信息,包括生物种质资源、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信息资源等。生物资源的价值可以划分为研究开发价值、经济利用价值以及资源保护价值等方面。本文从生物资源的基本概念着手,以贵州省为例,对其农业、药业和畜牧养殖业领域中生物资源的现状、布局及其重要地位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其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两者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与经济收入的来源,并且结合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讨论生物资源在扶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为5 223.6万元,间接使用价值132 285.02万元,植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远远超出其产生的实物价值,保护区森林植被系统每年可吸收CO2191万t,释放O2139.4万t,减少土壤侵蚀449.3万t,涵养水源12 822.74万t,可吸收SO25 952.12 t.  相似文献   

9.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出发,选取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医疗保健等因子,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多种手段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每年的总生态服务价值约为2.18亿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云南松次生林林木多样性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滇中地区云南松次生林的林木大小多样性与立地条件、林分结构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对多样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85和0.71。其中,立地条件对林木大小多样性的影响除直接作用外还存在间接作用。对胸径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系数均为0.23;对树高多样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77和-0.38。另外,林分空间结构和林分非空间结构对胸径、树高的多样性影响各有偏重。空间结构更多的影响树高多样性,影响系数为0.81,而非空间结构更多的影响胸径多样性,影响系数为-0.44。空间结构对多样性为正影响,非间结构对多样性为负影响,但对多样性的影响总体上是空间结构的作用大于非空间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江防护林体系综合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净现值法对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由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3部分构成。①在防护林体系的直接经济收益中,林副产品的收益现值为119.01亿元,占直接收益总现值的62%;木材收益的现值为57.01亿元,占直接收益总现值的29%;薪材收益的现值为16.84亿元,占直接收益总现值的9%。②在防护林体系的间接经济效益中,以评价期内,减少N、P、K损失数量货币化后值计,改良土壤的经济效益现值为7 447.57亿元,约占间接总效益的99%。以调蓄水量货币化值计,涵养水源的经济效益现值为36.92亿元,约占间接总效益的1%。③防护林体系内部产生的土壤改良和水源涵养效益在评价期内的现值就已达到7 484.794亿元,占综合经济效益的98%。如果再加上不能以货币表示的部分,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将更加巨大。④防护林体系的直接经济效益现值为192.86亿元,间接效益现值为7 484.59亿元,而投资费用现值53.07亿元,其综合经济效益的净现值高达7626.28亿元。在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中,投资较少的用材林和防护林占整个防护林面积的91%,而其他投资费用较高的林种只占9%,这也是形成净收益现值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传播对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不仅为制定灾害防控方案、评价灾害控制效果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够科学指导各地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方法  本研究通过创新性的结合,构建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基于市场经济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综合应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动态当量因子法,对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在省级尺度上的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评估结果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总成灾面积达85 524 hm2,造成经济损失约195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华东地区为松材线虫病灾害重灾区,总计成灾面积43 883 hm2,造成经济损失101亿元,占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的52%,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9%,间接经济损失占43%。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受灾最为严重的省份为浙江省,全省经济损失总计为4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7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4亿元。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在各地区都表现出间接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两者相比平均为4.6倍。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森林物质资源损失、防治费用和无效营林费用损失,单位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1 800、1 783和17 302 元/hm2。间接经济损失包括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支持服务价值损失和文化服务价值损失,单位面积间接经济损失平均分别为77 981、70 057和7 741 元/hm2。  结论  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华东、华南地区为重灾区,浙江省和广东省分别表现为省级尺度的灾害空间聚集中心。松材线虫病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为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河北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直接供给农产品功能,又具有调节、支持、文化服务等间接功能。研究选取河北省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综合测算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表明,2014年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间接价值为直接价值的1.09倍,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直接的生产功能,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功能。鉴于此在北戴河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各项指标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农田生产供给价值 > 休闲旅游价值 > 固碳释氧价值 > 废弃物处理价值 > 涵养水源价值 > 社会保障价值 > 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 > 秸秆还田价值 > 净化大气价值。因此,研究认为:北戴河区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合理调整农田利用方式,应注重提高调节、支持、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最优化。通过对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为北戴河区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决策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淡水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由于人类活动、水环境污染、过度放养造成的水环境改变和恶化,加上生态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淡水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相关保护问题却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关注。文章详述了无脊椎动物多样性价值,在简述我国无脊椎动物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无脊椎动物所面临的主观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威胁,提出了必须进行广泛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建立数据库,开展更多的生物学研究工作和开展综合生态学研究,以逐步改善水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利用水生无脊椎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环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1996年、2000年、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探讨了该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2000~2005年的增加量为1996~2000年问增加量的6.6倍;间接服务价值大于直接服务价值:其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05年为11359元/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利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实测数据和基于GIS和RS技术获得的不同林分面积等数据,评估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均服务价值总计178.90亿元,各项服务价值排序为:生物多样性(43.08%)固碳释氧(19.35%)固土保肥(16.17%)涵养水源(13.11%)林产品(5.16%)净化大气(1.55%)林木营养物质积累(0.96%)旅游休憩(0.62%);按照服务价值利用类型排序为:间接利用价值(51.14%)非利用价值(43.08%)直接利用价值(5.78%)。通过对《规范》体系下不同研究成果的横向比较,不但可以校核研究结果的准确度,也可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规律。价值评估的测算结果对当地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及其他环保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该价值评估也有利于政府建立可持续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今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应着重于加强对服务功能机制的探讨,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重点开展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试验研究和调查统计的有关资料、对山东省烤烟优质栽培开发区的直接经济效益、带动区的间接经济效益、烟厂增值和国家税利增收等3个层次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经过测算,3年开发试验在开发区与带动区共增加净产值4580万元,增加利润2656万元、增加的利润相当于科研投资的82倍,烟厂收入与国家税利也随之大幅度增长,同时还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影响烤烟生产效益的各项因素(包括劳动用工、种子、肥料、农药、初制加工和间接生产费等)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和边际分析,以寻求在投入—产出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项进一步提高烤烟生产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