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国药典》收载作川贝母来源种植物的资源都已濒危,商品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适应现代中药材生产发展的趋势,实施川贝母规范化栽培(GAP)是解决川贝母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课题)“濒危药材川贝母野生抚育、人工栽培及种子种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栽培川贝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阴蔽度、棚高和遮阴网颜色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不遮阴为对照,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川贝母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导致川贝母“树儿子”期植株叶片宽度降低(P〈0.05),对其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度、节间长度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遮阴提高了川贝母“灯笼花”期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降低了叶片宽度、开花率和挂果率(P〈0.05),对叶片数、叶片长和鳞茎产量的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田栽培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不宜采取遮阴措施。  相似文献   

3.
川贝母是我国传统的珍稀药用植物,具有镇咳祛痰、清热润肺、散结消痈等功效,近年来的掠夺式采挖导致川贝母野生资源日趋濒危。重点对川贝母的生理生态习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种苗繁育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川贝母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齿苋(Portulaca olerea L.)亦称“长寿菜”,起源于印度,后传播到世界各国,如西欧地中海沿岸、东欧、中亚各国均有野生或栽培。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主要以野生为主,少有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5.
甜菜作为一种野生蔬菜,分布于宁洱县把边江沿岸,资源少、产量低,价格高,是产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但近年来,随着人为过量采摘和建设破坏,该物种濒危灭绝,为保护该物种和拓宽增收门路,宁洱县对甜菜进行人工试验栽培。本文主要从甜菜的分布、生长环境、植物学特性等进行介绍,重点对其人工试验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并分析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槟榔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槟榔又名马槟榔、屈头鸡,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果树,是我国食用野生果树中唯一富含甜蛋白的野生果树资源,至今未能得到开发利用,处于野生濒危状态。因此,应对水槟榔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7.
羊肚菌为珍稀食用菌品种,商品羊肚菌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介绍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的菌种种质资源情况及国内外羊肚菌室内外栽培技术,认为在菌种种质资源方面,多以当地野生菌种为母体,经分离驯化作为待选种质资源。在人工栽培方面,室外栽培技术水平已有较大提升,在地势开阔地区可实现大田栽培的迁移应用,但仍受季节限制;室内栽培虽可打破季节限制,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但其可迁移性小,投资过大。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羊肚菌种质资源及人工栽培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羊肚菌人工栽培以及菌种选育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线鱼即中国特产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鱼类,属名优土著鱼种,历史上曾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本项目经历10年探索,最后采取摸拟金线鱼(穴居鱼类)天然生活环境和阻止金线鱼在人工塘养下性腺退化不能自然繁殖的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实现尖头金线鱼(S.oxycephalus)连续3年(2004年至2006年),大头金线鱼(S.macrocephalus)连续2年(2005年至2006年)在人工塘养下自然繁殖成功,为拯救濒危土著鱼种,保护生物多样性闯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名贵中草药川贝母的人工有性繁育和无性繁育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川贝母繁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川贝母的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的土家族药胡豆莲药材资源,开展胡豆莲的人工繁殖研究。方法 采用种子繁育和扦插繁育进行胡豆莲的人工育苗研究,运用人工配制基质模拟野生环境条件栽培胡豆莲,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胡豆莲栽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使用刚成熟的胡豆莲种子进行人工育苗,种子发芽率可达100%。不同浓度NAA和IBA都能显著促进胡豆莲的扦插生根和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为50 μg/L NAA+50 μg/L IBA组合,扦插成活率高达86.7%。采用配方为椰糠:黄壤:河砂:有机肥=5:3:1:0.5(体积比)的基质栽培效果最好,胡豆莲苗一年成活率和二年成活率较高,均为93.3%。结论 胡豆莲的人工繁殖可以较好地解决胡豆莲繁殖力低下及药材资源匮乏问题,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胡豆莲资源。  相似文献   

11.
宽叶羌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相关文献,对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宽叶羌活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宽叶羌活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了畜牧法草案.其中一个议题是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正常繁殖的,以生产肉、蛋、皮、纤维、药材等经济利用为目的养殖的貉、银狐、……美国鹧鸪,以及……其他特种经济动物”列为家禽家畜,纳入畜牧法保护范畴.对于其中的鸵鸟,列为家禽范围的争议由来已久,争议的一个焦点是:鸵鸟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列为濒危物种,不能被列为家禽,而我国加入了该公约.实际上国际条约对一国国内立法的影响是辩证的,而不是教条的.将人工驯养鸵鸟划归我国家禽行列,于法于理都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13.
袁永林 《新农业》2006,(2):18-19
五味子是辽宁地道药材,素以“辽五味”著称于世。近几年,由于过度采摘,野生五味子资源几乎枯竭,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地相继开始了人工栽培。各地自然气候土质不同,受其适应性限制,五味子人工栽培主要是坐果率低和生长后期落果问题,严重影响进一步开发。积极开展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认真总结栽培经验,尽快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发展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月季(英文名是“Rose”)是经过长期的杂交育种而选育出的玫瑰人工种群,目前栽培的所谓“玫瑰”无论是盆栽还是切花都是指现代月季。切花月季作为切花的主要品种,与菊花、唐菖蒲及香石竹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它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由于近年乱砍滥伐、盲目开采,使有限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尽快恢复野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苗木基地进行人工栽培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10大花卉之一,贵州产杜鹃花有86种,在全国名列第三。人工栽培的小杜鹃花(俗称‘艳山红”)早已走出深山,成为城市和寻常百姓家中的装点。而大杜鹃花由于人工栽培成活难度大,一直是专家们攻关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规范化栽培提供试验数据支撑,以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区川贝母树儿子和灯笼花期植株为材料,设置荫蔽度、棚高和遮阴网颜色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不遮阴为对照,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川贝母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导致川贝母树儿子期植株净光合速率降低,光量子效率和蒸腾速率提高,对其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不显著;遮阴显著降低了川贝母灯笼花期植株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显著增强了其植株的气孔导度和光量子效率。结论:遮阴不利于青藏高原地区栽培3年生及以上的川贝母植株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及其物质的积累,不采用遮阴措施栽培川贝母更经济和环保。  相似文献   

18.
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B. hyacinthina RBr)兰科;地方名:地螺丝、刀口药、连及草。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亦有分布。近年来,野生白芨受到严重的私挖滥采,其产量和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其价格却看涨。人工栽培白芨不仅可以获取效益回报,对野生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人工栽培灰树花高产管理技术@宫志远@刘世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人工栽培灰树花高产管理技术宫志远刘世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济南250100)灰树花Grifolafrondosa(Fr.)S.F.Gray又名栗子蘑、舞茸,属于非褶菌目、...  相似文献   

20.
桃儿七为小檗科桃儿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其根茎中含有丰富的鬼臼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桃儿七数量较少,一度濒临灭绝。开展桃儿七人工栽培工作可对桃儿七野生资源进行保护,但人工繁育难度较大、成苗率不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为加强对桃儿七的保护、合理开发其利用价值,于太子山保护区设立桃儿七繁育试验区,从种子选育、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着手优化桃儿七人工繁育技术,以期扩大太子山保护区内桃儿七的种群分布并对其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