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小舟蛾天敌类型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6~1998年,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的天敌种类及其寄生、捕食量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该虫天敌16种,其中舟蛾赤眼蜂和杨扇舟蜂黑卵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3.
我国杨扇舟蛾生物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杨扇舟蛾的捕食性天敌与寄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性信息素、生物制剂等方面对我国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防治杨扇舟蛾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昆虫生命表技术,评价4种生物杀虫剂对杨扇舟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和Bt乳剂对杨扇舟蛾种群直接毒杀作用较好,但只施用1次不能将1代杨扇舟蛾种群趋势指数(I)降至1.000以下。0.3%印楝素乳油+Bt乳剂、0.3%印楝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对杨扇舟蛾的联合控制作用显著,I值均小于1.000,同时表明4种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踏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林业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寄主和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徐州市共有寄生性天敌4目15科39种,其中,历史记载3目14科35种(此次调查到12种),新增记录4种。调查到的寄生性天敌中,美国白蛾和舟蛾类、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有8种,分别为松毛虫赤眼蜂、杨扇舟蛾黑卵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日本追寄蝇和花绒寄甲。该调查首次查明了徐州市林业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寄主和分布情况等,为优势天敌的筛选和人工繁育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扇舟蛾在浙江宁波1a发生5代,以蛹越冬.7~ 9月的第3代、第4代幼虫为害杨树最重.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天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赤眼蜂对杨扇舟蛾的自然控制作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扇舟蛾是山东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我们对其天敌种类及其抑制效果进行了调查。 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 ,赤眼蜂是我省杨扇舟蛾的主要卵寄生蜂 ,对杨扇舟蛾的种群数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且分布广泛、中间寄主种类多、适应能力强 ,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敌资源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调查方法每 10~ 15天进行一次线路踏查 ,记录杨扇舟蛾的发生形态和种群数量 ;于杨扇舟蛾各世代卵期发生前期和末期分别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块 ,每次采集的卵粒总数应不少于 50 0粒 ,带回室内放入试管内 ,待幼虫和天敌全部孵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饲养和野外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烟台地区几种阔叶树食叶害虫各虫期的天敌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各种天敌33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0种、寄生性天敌23种(包括真菌2种)。舟蛾赤眼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棒啮小蜂、寄生蝇类是优势天敌种类,对控制杨扇舟蛾、杨雪毒蛾、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种群数量发挥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地区常见的杨扇舟蛾寄主植物108杨、加杨、毛白杨和旱柳,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扇舟蛾体重、发育历期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寄主植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在供试范围内,108杨为最适寄主,加杨次之,旱柳最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转基因杨对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影响,对转基因杨生态安全性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转基因107杨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的调查方法,于2019年对转基因107杨树林与未转基因杨树林(对照)内主要节肢种群数量、种类以及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所获得的节肢动物个体分属于昆虫纲和蛛形纲,共14 299头,分属2纲,11目,105种。主要靶标害虫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银潜叶蛾个体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杨小舟蛾个体数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株系间主要靶标害虫个体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株系个体数量相对较少,表明转基因107杨可有效抑制靶标害虫种群发展;主要非靶标害虫叶蝉sp.、皱大球蚧、大青叶蝉个体数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白杨毛蚜个体数量低于对照(P0.05),各株系间叶蝉sp.个体数量存在一定差异,#3株系个体数量显著低于#1、#9株系(P0.05),各株系间皱大球蚧、白杨毛蚜、大青叶蝉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转基因107杨对主要天敌及中性昆虫未造成显著不利影响,部分株系异色瓢虫、狼蛛sp.、跳蛛sp.与家蝇个体数量相对于对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多;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发生高峰期集中在5-6月、8-9月,杨白潜叶蛾、白杨毛蚜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与10月。  相似文献   

11.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潜叶蜂亚科、粘叶蜂亚科、凹颜叶蜂亚科及平背叶蜂亚科标本总计252号,经鉴定分为22属40种。其中,潜叶蜂亚科3属4种:纹潜叶蜂属2种、枝潜叶蜂属1种、闭潜叶蜂属1种;粘叶蜂亚科3属6种:华波叶蜂属1种、类粘叶蜂属1种、粘叶蜂属4种;凹颜叶蜂亚科1属1种:凹颜叶蜂属1种;平背叶蜂亚科15属29种:原曲叶蜂属1种、斑腹叶蜂属3种、尖唇叶蜂属1种、狭蕨叶蜂属1种、小唇叶蜂属1种、雅叶蜂属1种、曲叶蜂属1种、平背叶蜂属2种、秋叶蜂属1种、大曲叶蜂属1种、亚室叶蜂属1种、金叶蜂属1种、绅元叶蜂属4种、片爪叶蜂属1种、元叶蜂属9种。包括1中国新记录属:纹潜叶蜂属;17科学新种:中华纹潜叶蜂、痕脉纹潜叶蜂、开臀枝潜叶蜂、中华闭潜叶蜂、异类粘叶蜂、长角粘叶蜂、山楂粘叶蜂、长角凹颜叶蜂、李氏斑腹叶蜂、甘肃斑腹叶蜂、李氏狭蕨叶蜂、吕氏平背叶蜂、平唇秋叶蜂、脊盾片爪叶蜂、邹氏元叶蜂、沟顶元叶蜂、丽角元叶蜂;15甘肃新记录种和8已知种。  相似文献   

12.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蔺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02号,经鉴定分为22属32种。其中:敛片叶蜂属1种、真片叶蜂属2种、开片叶蜂属1种、直脉叶蜂属1种、半片叶蜂属1种、巨片叶蜂属1种、儒雅叶蜂属1种、狭唇叶蜂属1种、卜氏叶蜂属1种、多齿叶蜂属2种、宽距叶蜂属6种、窝眶叶蜂属1种、栉齿叶蜂属1种、李叶蜂属1种、小爪叶蜂属2种、线叶蜂属1种、旖蔺叶蜂属1种、纹眶叶蜂属1种、蔺叶蜂属2种、钩鞘叶蜂属2种、剑鞘叶蜂属1种、短角叶蜂属1种。包括1新属:敛片叶蜂属;17科学新种:长柄敛片叶蜂、马氏真片叶蜂、杨氏直脉叶蜂、小黑半片叶蜂、粗角巨片叶蜂、细足狭唇叶蜂、短角卜氏叶蜂、黑足宽距叶蜂、黑鳞李叶蜂、甘肃小爪叶蜂、黑肩旖蔺叶蜂、短脉纹眶叶蜂、皱额蔺叶蜂、显颊蔺叶蜂、黑盾钩鞘叶蜂、辛氏钩鞘叶蜂、白肩剑鞘叶蜂;6甘肃新记录种和9已知种。  相似文献   

13.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实叶蜂亚科、突瓣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81号,经鉴定分为15属31种。其中,实叶蜂亚科6属9种:单室叶蜂属1种、狭脉叶蜂属1种、齿实叶蜂属1种、实叶蜂属1种、简栉叶蜂属2种、拟栉叶蜂属3种;突瓣叶蜂亚科9属22种:中脉叶蜂属2种、消缝叶蜂属1种、槌缘叶蜂属7种、厚爪叶蜂属1种、突瓣叶蜂属6种、蜷叶蜂属1种、枝角叶蜂属1种、瘿叶蜂属2种、吕氏叶蜂属1种。包括2甘肃新记录属:单室叶蜂属、狭脉叶蜂属;建立1新属:齿实叶蜂属;14科学新种:齿实叶蜂、甘肃梨实蜂、甘肃简栉叶蜂、截鞘中脉叶蜂、白唇消缝叶蜂、窄踵槌缘叶蜂、角斑槌缘叶蜂、痕脉槌缘叶蜂、短刺槌缘叶蜂、反刻突瓣叶蜂、白氏突瓣叶蜂、红股突瓣叶蜂、武氏瘿叶蜂、尖鞘瘿叶蜂;8甘肃新记录种和10已知种。  相似文献   

14.
赣东北地区的松毛虫卵寄生蜂有 1 5种 ,其中有 3种是近年发表的新种。调查分析表明 ,赤眼蜂、黑卵蜂和平腹小蜂是主要类群 ;平腹小蜂属的白跗平腹小蜂是优势种。思茅松毛虫的卵寄生率明显高于马尾松毛虫 ,主要是个体大、寄生力强的平腹小蜂和金小蜂的寄生量大。若能造成多种卵寄生蜂及其它天敌增加的趋势 ,控制松毛虫成灾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记述中国平背叶蜂亚科 3 新属 4 新种:黄褐金叶蜂,新属新种 Jinia fulvana gen. et sp. n., 郑氏金叶蜂,新种 Jinia zhengisp. n., 细角奇元叶蜂,新属新种 Thaum atotaxonus tenu icornis W ei, gen . et sp. n., 小眼刘氏叶蜂,新属新种 Yusheng liua m icroculagen. et sp. n.. 编制了Jinia 属已知种和 Allantini族世界已知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记述中国平背叶蜂亚科1 新属7新种:长角绅元叶蜂,新属新种Taxoblenuslongicornisgen. etsp. n., 邹氏绅元叶蜂,新种T. zouisp. n., 美丽绅元叶蜂,新种T. formosussp. n., 黑足绅元叶蜂,新种T. m elanopodussp.n., 红唇绅元叶蜂,新种T. rufoclypeus sp. n., 中华绅元叶蜂,新种T. sinicussp. n., 红足绅元叶蜂,新种T.rufipessp. n.. 建立1 个新组合: Taxoblenuslatus(Jakovlev 1889) com b. n.. 编制了Taxoblenus属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中国简脉茎蜂属6种,含2新种,张茎蜂属1种;藏茎蜂属,1新属新种;总计3属8种.新属和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环境与资源系昆虫标本室.还编制了简脉茎蜂属东亚区已知检索表及哈茎蜂族已知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麦叶蜂亚科、残青叶蜂亚科及基叶蜂亚科标本总计98号,经鉴定分为5属23种。其中,麦叶蜂亚科2属12种:麦叶蜂属11种、凹眼叶蜂属1种;残青叶蜂亚科1属6种:残青叶蜂属6种;基叶蜂亚科2属5种:基叶蜂属3种、异基叶蜂属2种。包括9新种:武氏麦叶蜂、麦积麦叶蜂、长脊麦叶蜂、任氏麦叶蜂、短附麦叶蜂、纹背麦叶蜂、黑唇基叶蜂、黄氏大基叶蜂、白转异基叶蜂;1新亚种:日本残青叶蜂黑胫亚种;6甘肃新记录种和7已知种。  相似文献   

19.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三节叶蜂科标本总计168号,经鉴定分为4属37种。其中,三节叶蜂属29种,刺腹三节叶蜂属2种,脊颜三节叶蜂属5种,近脉三节叶蜂属1种;包括15新种:宽带环腹三节叶蜂、玛氏黑头三节叶蜂、秦氏黑头三节叶蜂、黑瓣黄腹三节叶蜂、沈氏黄腹三节叶蜂、辛氏斑跗三节叶蜂、长角斑跗三节叶蜂、范氏斑跗三节叶蜂、密纹斑跗三节叶蜂、纹胸淡毛三节叶蜂、黄足黄钳三节叶蜂、尖鞘刺腹三节叶蜂、黄足刺腹三节叶蜂、短脉脊颜三节叶蜂、斑胸脊颜三节叶蜂,1中国新记录种:长角黑毛三节叶蜂,13甘肃新记录种和8已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