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高产稳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苗  常尚连 《食用菌》2017,(1):42-44
<正>北虫草也叫蛹虫草,俗称不老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上等的滋补佳品,也是珍贵冬虫夏草的理想替代品。随着人们对北虫草的认识与重视,北虫草的开发利用炙手可热。目前一些大型食用菌企业也正在加快进军北虫草工厂化栽培的步伐。然而北虫草对生长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对栽培原料及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以及菌种极易出现退化不出草的现象。为此,笔者对北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及生长环境调控技术进行综合评述,以满足企业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许庆国 《食用菌》2017,(3):57-58
<正>北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同属不同种,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北虫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鉴于北虫草菌种退化快,栽培中经常出现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造成生产极大损失。为此,笔者就北虫草菌种选用方法,科学优化培养基,严格转管传代,精细化栽培条件等环节进行多年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并进行小规模生产,接种3000个以小麦粒为基质罐头瓶栽培种,在30 m~2的恒温栽培室培养,收获北虫草鲜品  相似文献   

3.
北虫草是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食药用真菌,菌种老化衰退是北虫草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极易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不合格,为了避免菌种退化,在生产过程中就要经常对菌种进行提纯复壮,使菌种保持原有的种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北虫草商品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北虫草菌株、5个培养基配方和3种栽培容器进行了北虫草栽培试验研究,并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其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金地一号菌株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可作为今后北方地区室内栽培的当家优良菌株进行推广种植;小麦培养基栽培北虫草,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成本低,故采用小麦培养基更具有优势;塑料瓶栽培北虫草,具有重量轻、利于灭菌、可多次重复使用等特点,可作为今后商品化、规模化、工厂化栽培北虫草之首选容器.  相似文献   

5.
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地,研究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及不同栽培主料栽培蛹虫草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比固体菌种栽培蛹虫草的产量高10%,且产量较稳定;以大米为栽培主料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MAT-alpha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同核体.笔者推测,蛹虫草发生不形成子实体的菌种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核相发生了改变,即异核体变成了同核体.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真菌,其药效与冬虫夏草相似,具有滋肺益气、增精益肾、止血化痰、抑制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目前蛹虫草己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但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螨类和跳虫类.笔者在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蛹虫草栽培过程中易出现的病虫害,并介绍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菌种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所经过多年研究,人工驯化栽培蛹虫草获得成功;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在生产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就是蛹虫草菌种的遗传变异显著,优良性状不能完全稳定遗传。且极易老化或退化。一般来说,从野生蛹虫草菌株中分离的一个较好菌株,幸运的话可能会使用1~2年,保持优质高产。但通常是使用半年左右,甚至是传种几代后菌种就严重退化,表现特征是不长或只长出极少量子实体,而且质量极差,给批量栽培带来极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刘淑琴  宫文超  李凤新 《食用菌》2011,(6):53-53,62
试验通过采用三种容器即广口玻璃瓶、塑料盆和塑料袋栽培北冬虫夏草(以下简称虫草)观察其生长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虫草专用玻璃瓶栽培虫草,生物转化率为77.8%;采用塑料盆栽培虫草,生物转化率为80%;采用平底聚丙烯袋栽培虫草,生物转化率为62%。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野生和栽培蛹虫草菌株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蛹虫草的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菌丝生长速率逐渐下降,菌落颜色逐渐变淡并有角突变出现,产孢量明显减少,子实体形成能力也逐渐减弱甚至不能产生。为防止蛹虫草菌株的退化,应尽量减少在人工培养基上的培养代数。  相似文献   

11.
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菌种退化是蛹虫草栽培的关键问题。本试验采用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分生孢子分离复壮法、蚕蛹回接复壮法、基内菌丝分离复壮法等4种复壮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复壮方法后代菌丝生长速度、转色速度及子实体形成情况,初步判定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和蚕蛹回接复壮法都有明显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栽培菌株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为人工蛹虫草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个栽培菌株人工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所测定的不同栽培菌株人工蛹虫草的腺苷含量为0.1%-0.17%,虫草素含量为0.06%-0.39%,表明蛹虫草不同栽培菌株的虫草素含量变化较大,腺苷含量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宁宝云  薛姗姗  刘慧  刘康  郝继伟 《食用菌》2020,(3):24-26,28
针对蛹虫草生产中菌种退化问题,研究了转接次数对蛹虫草菌种退化的影响;比较组织分离法与活蚕蛹回接法在保持菌种优良性状、延缓菌种退化、退化菌种复壮效果。结果表明,转接3次或更多蛹虫草菌种会逐步表现出退化性状;活蚕蛹回接复壮法对退化菌种的复壮效果明显好于组织分离法;选用出菇后20 d内的子座组织分离,可有效延缓菌种退化,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菌种优良性状;提出了活蚕蛹回接法与组织分离法相结合的蛹虫草菌种综合复壮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蛹虫草菌株W5继代培养(8d转接1代)1~5代菌株(W5-1~W5-5)为研究对象,观察蛹虫草继代培养过程中菌落形态、细胞超微结构和活性氧含量的变化,以期揭示继代培养过程中蛹虫草菌株退化的早期外部识别标志.结果表明:蛹虫草W5菌株退化是个渐变的过程,继代培养至3代菌落形态、菌丝和孢子形态开始出现变化,节律环和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菌种退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具有与冬虫夏草极相似的药理药效,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但其菌株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极易退化导致产量急剧下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对蛹虫草退化菌种形态学、遗传学及子实体变化,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菌种退化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蛹虫草菌株的栽培料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麦粒30 g,蚕蛹粉5 g,硫酸镁0.15%,磷酸二氢钾0.3%,最适料液比为1∶1.5是比较适宜人工栽培的蛹虫草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初步鉴定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退化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采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蛹虫草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的形态特征,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氟硼二吡咯(BODIPY)脂滴染色、荧光定量PCR测定腺苷与虫草素含量、脂质含量、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蛹虫草退化菌株的菌丝体分枝多、畸形,呈弯曲的不规则状;退化菌株的菌丝中腺苷含量比正常菌株的低30.23%,两者发酵液中的腺苷含量无差异,而退化菌株的菌丝和发酵液中均未检测到虫草素;退化菌株的荧光亮度明显低于正常菌株;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13、Atg18、Atg22、Atg22-2表达量在退化菌株中上升,退化菌株比正常菌株分别上升了432.19%、170.45%、336.06%、61.01%;Atg17呈下调表达,退化菌株比正常菌株下调了65.28%,两者Atg28的表达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肇莹  马晓颖  陈珣  肖军 《北方园艺》2021,(8):99-105
以小麦、大米和柞蚕蛹为培养基质的子实体为试材,对比其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并测定漆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滤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以此分析各胞内酶活性与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期为获得高蛋白和高多糖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柞蚕蛹为栽培基质的蛹虫草中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利用双重检验分析发现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的累积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蛹虫草子实体中蛋白质的累积与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干蚕蛹栽培蛹虫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社会 《食用菌》2005,27(6):42-43
蛹虫草Cordyeps militaris(L.ex Fr.)Link的人工栽培,按其培养基一般分为米饭和蚕蛹两种栽培方式。蚕蛹栽培中又有活蛹、毛脚蛹和干蛹之分。基于干蛹来源丰富、耐贮藏、运输方便,栽培也易于成功。同时,蚕蛹又是一味中药,接种虫草菌经培养后,所含虫草素比米饭等培养基高,因此它是栽培蛹虫草的理想原料。现将桑蚕(Bombyr mori Linaeus)干蛹的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蛹虫草人工栽培培养基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国内7个较大型栽培蛹虫草的产业化基地,深入直观地调查了蛹虫草常用培养基的种类、配方成分、制作技术、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收集了不同产业化栽培培养基上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特征,以期在保证蛹虫草品质的前提下,得到最优的产业化栽培蛹虫草的培养基,为进一步扩大蛹虫草产业化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