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试谈中兽医活血化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在《内经》成书前便有记载,马王堆《五十二病方》有活血化瘀法治疗蛊,武威《治病百方》载有活血化瘀药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庶虫)虫。《素向·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至真大要论》说:“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灵柩·痈疽篇》说:“寒邪客于  相似文献   

2.
谈谈胃气在四诊中的意义洪廷范,彭钦,李玉兰,宋云海中兽医诊断疾病,不离四诊八纲及同气的观察。《元亨疗马集·脉色论》说:'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再相其步行,听其喘息,观其肥瘦,察其虚实,穷其喂饮之多寡,究谷料之有无,然后定夺阴阳之病"。指出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3.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凡为医兽者,必须识阴阳,……”出自《元亨疗马集·论马阴阳运气者何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首见于《周易·系辞》,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中医学、中兽医学的阴阳,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运动趋势和状态。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在《内经》成书前便有记载。马王堆《五十二病方》有用“化瘀”法治疗疾病蛊。武威《治病百方》载有活血化瘀药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庶虫)虫.《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灵枢·痈疽篇》“寒邪客  相似文献   

5.
察口色是中兽医诊断家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兽医古籍中对此有不少专论。《元亨疗马集·脉色论》说:“凡察兽病,先以脉色为主”,“口色,验疾之所也”,“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也”。由此可见,察口色对于诊断疾病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古今兽医著作中,对察牛的口色,都缺乏系统的、专门的论述,而往往笼统地将其与马属动物的察色法合并一起予以叙述,因而含混不清。察牛的口色究应察那些部位?与其它家畜的口色有何异同?察牛的口色是否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代”作“软而弱”讲,首见《素问》现在通行全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次注)“脾脉代”之注,《素问直解》(清·高世 )、《内经选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年12月)、《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二版1981年11月)等书也引用了王冰注文,此注是否与“长夏胃微 (同软)弱曰平(《平人气象论篇》)”之义相关,待考。 为什么说“软而弱”是“脾脉濡”的来源呢?这可能起自“濡”即“软”的解释。《脉决汇辩》(清·李延 )…  相似文献   

7.
一、扶阳法概念扶阳法属于补法,用以扶助畜体阳气,消除或改善虚证。中国传统兽医学极其重视“阳气”对畜体的作用,指出阳气是畜体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和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此论点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内经》称阳气为“火”。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相似文献   

8.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这句话出自《素问·痿论篇》。盖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令足痿不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后肢(下肢)痿而不用。然《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与《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相呼应。  相似文献   

9.
药物的刚与柔,古人论述不少,对目前中兽医临床用药仍有指导意义。早在汉代,淳于意(仓公)就已论及这一问题,他说:“中热,即为阴柔石齐治之;中寒,即为阳刚石齐治之”,“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中也说:“气味有阴阳,……阴者柔,阳者刚”。又说:气味主刚柔,……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清代石寿棠在《医原·用药大要论》中说:“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体质有刚柔之别。……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盖以地之刚柔,即天之阴阳所  相似文献   

10.
家畜口色的研究进展严作庭(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察口色是中兽医诊断家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兽医古籍《元亨疗马集》中就有“脉色论”“察色赋”两篇专论,其中“察色赋”提出了37种病理口色。“脉色论”指出:“察病者,非脉色何能知之”...  相似文献   

11.
谈谈中兽医的“治未病”周志刚(驻马店农业学校)中医、中兽医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早有(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相似文献   

12.
下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胡阳应象大论》中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初步把下法分为峻下、轻下、缓下、润下等。南宋《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之》中还提出了寒药、凉药、温药、热药的泻下方药和“急则用汤,缓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甚微,中病即止,不必尽剂,过而生衍”。明朝《元亨疗马集》载有“凡治结症者,消积破气,化草通肠也”。  相似文献   

13.
5、诊脉察口色 诊脉察口色诊法.在耕牛此诊法主要包括切尾脉、别视砚台五色和察舌筋形色,“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也。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然后定夺其阴阳之病,此切病之巧也”、牛病诊脉之部位在尾中动脉,方法是:诊者站于牛体后方,左手将牛尾略上抬.右手食、中、  相似文献   

14.
察口色是中兽医擅用而行之有效的诊察方法。其察色部位,从古至今所沿用的是:舌,唇、排齿(齿龈)、卧蚕(舌下肉阜,左名金关,右名玉户)、口角等处。据《元亨疗马集·脉色论》记载:“舌色应心,唇色应脾,金关应肝,玉户应肺,排齿应肾,口角应于三焦”。临床实践表明,上述察色部位的色泽变化在脏腑应病上并无特异性。例如,舌色赤  相似文献   

15.
“察色按脉,先辩阴阳”,察色诊病是中兽医学的特有经验之一,历代兽医家也极为重视,如“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也”。结合实践,用赋体重点论述了马属动物的正常口色及临证时常见的各种病色,如可治的口色及死症口色,以供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畜禽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动物体的阴阳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否则便易引起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与四时调理,增强动物体的适应能力,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起……。  相似文献   

17.
“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反治法的一种 ,指用通利行滞的药物治疗通泄病证的方法。说明通泄是现象 ,本质是痰、湿、热、食等病邪。临床上“通因通用”之例很多 ,现罗列几例 ,不当之处 ,望同道指正。1 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属风邪外袭、营卫不和之证。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宜用桂枝汤。方中桂枝发汗解表 ,配生姜之辛 ,以祛卫分之风邪 ;白芍味酸能敛阴和营 ,配大枣之甘 ,可滋养营阴之弱 ;甘草和中补虚 ,合而用之 ,有调和营卫、发汗解肌之功。汗出 ,是毛孔通 ,故而用桂枝汤解肌发汗治汗出 ,“通因通用”也。例 1  1997…  相似文献   

18.
一、中医对妊娠机理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妊娠与肾气和冲任二脉有极其密切关系。《内经·素问》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中医  相似文献   

19.
牛百叶干的临床特征是“逐渐慢草、大便秘结、初则粪便干小、后则不通”。传统兽医学把便秘分为寒秘、热秘、实秘、虚秘四种类型。笔者仅以病因“燥”之特性 ,对牛百叶干病机提出一些管见 ,愿与同道一起探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燥”盛则干之说。又《类经》注释中说“内燥多由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病症阴液耗损、或吐泻、大汗、出血过多、或过用发汗、峻泻及湿燥之剂、使津液亏损而引起”。“津液不足的一般表现是口干、鼻镜干燥、甚至龟裂、皮紧毛焦、粪干、尿少”。据上所论 ,笔者认为牛百叶干的病机是以“津伤燥结”所…  相似文献   

20.
药引,乃一帖方药中引导诸药直达病所或调和诸药之药物,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应臣之为使”,俗称药引子,古今医家甚为重视,临床运用亦有其特色。《元亨疗马集》中药篇的使药内容丰富,用途精详,“引药必用”40味,“和药必用”41味,“使用歌方”36首,皆有药引。忆笔者学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