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栽参土壤的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的主要栽参土壤(暗棕壤人参床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床土的颗粒组成以物理性砂粒为主(55~60%),质地属粉质壤土,且上下均一,较适于人参生长。其他物理性状,如结构、孔度及水分特性等,均好于我省常见的耕地土壤或相同质地的耕地暗棕壤,且人参产量与上述物理性状之间也分别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床土的容重和其他物理性状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建议今后以床土的容重(0.8g/cm~3左右)作为评价床土物理性状好坏(或是否适于人参生长)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土人参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土人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系统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培比,营养液培养的土人参叶片MDA的累积量随着营养液浓度的提高先降后升,以1倍营养液浓度培养的含量最低;同时土人参叶片中SOD、POD、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ASA含量在营养液浓度小于1倍浓度时均有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土人参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性响应。与土培相比,除水培外,处理所用的几种营养浓度都提高了土人参根系活力,且以1倍营养液浓度时活力最大。因此,初步推断营养液在低浓度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土人参生长;高浓度营养液抑制土人参生长;1倍营养液浓度最适宜土人参生长。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参盆栽试验,研究施用鹿粪对栽参黑土团聚体结构及其碱解氮与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对于农田栽参改良土壤的养分供给与蓄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栽参土壤施用鹿粪后,随着人参生长,2~0.25mm大团聚体显著增加7.94%~56.57%;在人参各生育期,施用鹿粪土壤及其各级团聚体中碱解氮含量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人参生长,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至人参生长末期(枯萎越冬期),土壤及其各级团聚体中碱解氮含量仍较对照高25.26%~78.78%,而蛋白酶活性随着季节而变化,在人参结果期升至最高,于人参生长末期下降;不同粒径团聚体之间相比,0.25mm大团聚体中碱解氮和蛋白酶活性最高,且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碱解氮减少。综上,施用鹿粪促进了土壤2~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了土壤及其各级团聚体中碱解氮含量和蛋白酶活性,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既是重要的土壤养分储备库,也是植物所需养分的供给室,0.25~0.053mm微团聚体则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蓄持。  相似文献   

4.
人参菜简介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菜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名土人参,俗称土高丽参、土洋参、菲菠菜、玉参、飞来参等。以采收嫩茎叶或地下膨大肉质根供食用,茎叶柔软多汁,质地细嫩。人参菜原产于热带美洲中部,分布于西非、南美热带和东南亚等地区,在我国南方多处于野生状态,生长在村寨屋前檐后,也常见于生长在屋顶上,群体一般较整齐,栽培驯化容易。  相似文献   

5.
土人参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新型保健蔬菜,它以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风味独特而被美食家认为“土人参补胜似人参”。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土人参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栽培技术以及组织培养等方面,但在营养学、药理学、育种学及加工利用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甚至还存在空白。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加强对土人参进行科学研究,并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笔者介绍了一种新的遗传改良方法即离子束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6.
土壤容重对床土水分特性和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容重处理的田间和微区床土进行了栽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对床土持水性影响很大,改变床土孔性,使有效水和无效水分布发生变化;适当增加床土容重,有助于人参生长,提高人参表观品质,与最低床土容重处理相比,田间试验4年生和5年生人参单株增重率分别为8.3%和46.4%,微区试验3年生人参单株增重率为44%左右。  相似文献   

7.
土人参作为一种新型蔬菜,在嘉兴地区如何进行高效栽培目前未见报导。通过土人参高效安全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人参高效栽培模式为大棚地栽培,冬季采用3层薄膜保温,11月至翌年4月在行间套种其他喜冷凉的蔬菜即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并针对土人参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性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土人参别名假人参、东洋参、台湾野参、土高丽参、人参菜等,因主根粗大如人参故名土人参。嫩茎叶凉拌、炒食、作汤均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滋补强壮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9.
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高丽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农药,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绿色蔬菜和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0.
人参红皮病,亦称“水锈病”,参农俗叫“小红孩”,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日趋严重的病害,轻者为10%~30%,重者可达80%~100%,严重危及人参(西洋参)的产量和质量。人参红皮病的表现特征是参根表皮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褐色并伴有腐烂,人参地上部出现萎蔫,也有的人  相似文献   

11.
栽培人参、西洋参不同年限土壤酸碱度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参、西洋参不同栽培年限土壤的pH和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参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pH先升高后降低,2年生时土壤pH达最高5.94,随后降低;西洋参床土pH先升高,到3年时达最高5.53,随后降低。人参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趋势相同,均是先升高后降低,2年生最高分别是0.371mg/g、1.275mL/g、5.550mL/g。多酚氧化酶变化则是先降低后升高,3年生时降为最低8.328 mg/100g。西洋参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趋势相同,先增后减,3年生达最高分别为0.315 mg/g、1.032 mL/g、5.065 mL/g。多酚氧化酶的变化则是先逐渐降低,3年生降为最低7.121mg/100g,而后升高。人参床土pH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 5、0.811、0.9973,呈正相关,其中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西洋参床土pH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1、0.643 3、0.782 7,亦呈正相关;人参、西洋参pH与多酚氧化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5 4和-0.942 1呈负相关。通过对栽参土壤pH的调控,可直接改变土壤的酶活性,从而可以提供适宜人参生长的土壤状况。  相似文献   

12.
栽培人参对床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主要栽参土壤(暗棕壤、白浆土)栽参前后土壤有机质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栽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降低;盐基饱和度、pH值、交换性Ca、K下降,而交换性H、Al上升;腐殖质趋于胡敏酸相对含量增加,而其芳化度降低。另外,在良好土壤管理条件下,虽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均有提高,但盐基饱和度、交换性Ca、pH值下降,而交换性H、Al上升,土壤仍趋于酸化。故土壤酸化是老参地土壤最主要的本质化学特征。酸化问题是者参地改良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人参发根的诱导及其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发根农杆菌诱导人参发根分子机理。[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感染3年生人参根外植体,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人参发根,并对其进行分子检测,考察rolB和rolC基因是否转化并整合到人参基因组中。[结果]成功获得了人参发根,该发根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得到了很好的继代;从人参发根DNA中检测到rolB和rolC基因,与已发表发根农杆菌质粒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结论]发根农杆菌质粒的rolB和rolC基因已转化并整合到人参基因组中,是人参发根产生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4.
保压蒸锅蒸制红参可行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保压蒸制时间以40 min为宜。在相同药材规格样品条件下,保压蒸制红参在性状上与常压蒸制红参差异不大;产品为棕红色,半透明,色泽稳定。保压蒸制红参可行,条件易控,耗时少,损耗小,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吉林人参和高丽人参中的微量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人参与高丽人参中的锗含量无明显差异。各产地吉林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119×10~(-6)mg~1.400×10~(-6)mg,高丽生晒参中锗的含量为0.260×10~(-6)mg~0.970×10~(-6)mg,吉林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111×10~(-6)mg~0.309×10~(-6)mg,高丽红参中锗的含量为0.060×10~(-6)mg~0.266×10~(-6)mg。2.鲜人参加工成红参后,锗的含量有所降低。3.栽培人参施用锗肥后,其锗含量明显增高(1.400×10~(-6)mg~2.924×10~(-6)mg)。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人参干物质积累和氮磷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人参施N,P,K肥对干物质积累以及对N,P吸收的动态进行了3年田间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四,五,六年生参根增重率分别为5.1%,37.4%,41.1%,对参根N含量分别提高19.8%,15.1%和8.7%,茎中N含量变化与根基本相同,而叶中N含量随参龄增加呈降低趋势。人参各器官中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六年生各生育期根重和N积累变化规律是:母根萌发至收获的根重变化经历了从减重到增重的过  相似文献   

17.
吉林人参名闻遐迩,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参种植出现了狂热的发展势头。种植面积每三年增加一倍,产量自1986年开始也与之同步增长。但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销售情况的分析与预测,1987年人参市场就已超过了供求平衡点呈饱和状态,今后人参将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并使效益下降,次品价格降低,并逐步出现滞销现象。因此应严格控制人参发展速度,提高单产,发展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未来人参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市场环节上。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3种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人参地土壤为材料,比较研究SDS高盐加变性剂法、SDS高盐法和试剂盒法等3种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提取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但每种方法所获得的DNA在颜色、提取量及纯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普通手工方法(SDS)提取的DNA由于纯度不高等原因很难进行后续的PCR扩增,试剂盒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用于PCR扩增的较高纯度的DNA,所以该方法是较好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