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青杨楔天牛生活史的观察和多处防治试验的总结,从选择适宜的作用林分和作业时间,正确识别有虫虫瘿和确定上剪部位,妥善处理剪下的虫瘿,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周边林等方面阐述了人工剪虫瘿除治青杨天牛技术要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青杨楔天牛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危害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境内对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表明,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alaJ.C.Fisher ex Rabenhorst、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g、冠瘿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and Townserd)和草坪草褐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6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分布,并对危害情况以及发生特点进行了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天牛是一种重要的蛀干性害虫,在全球各地已造成严重危害.介绍了进境木制品携带26种天牛情况,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从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价值、定殖和扩散能力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度等几个方面,对其中8种天牛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北美家天牛、北美墨天牛、桉嗜木天牛、婆罗双沟额天牛具有较高风险,褐梗天牛、白桦楔天牛、暗梗天牛、红翅杉天牛具中度风险.  相似文献   

4.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其中危害主干类的主要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类的主要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四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方法,从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亦称青杨楔天牛、青杨枝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广、食性单一,主要以幼虫蛀食杨树枝干,特别是枝梢部分。此虫在辽宁省新民地区发生为害严重,为寻求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4~1987  相似文献   

7.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Linnaeus)别名杨枝天牛,青杨楔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尤某对苗木和幼树的危害更为严重。五、六十年代曾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由于内地省(区)早年就很重视防治工作,不少省(区)已得到控制。但青杨天牛在我区仍不断扩大蔓延,少  相似文献   

8.
杨树天牛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本方案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比较5%西维因粉剂不同施用量,9种不同药剂,及5%西维因粉剂在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 L.成虫羽化不同时期林间薰杀青杨楔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5%西维因粉剂以10kg/hm2的施药量熏杀青杨楔天牛成虫效果最佳,校正死亡率97.96%;5%西维因粉剂林间熏杀效果最佳,与其他8种药剂差异极显著;青杨楔天牛成虫羽化盛末期次日和羽化盛末期后2天早晨防治,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06%,97.52%,为熏杀防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青杨天牛又名青杨楔天牛、杨枝天牛,山杨天牛。主要危害杨柳科植物。被害后的杨树枝梢干枯或遭风折,造成树干畸形,呈秃头状,影响成材,致使形成小老树或幼树成片死亡,影响绿化进度。  相似文献   

11.
青杨天牛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枝梢害虫之一,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青杨天牛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6HW-50型车载高射程喷雾机防治青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是我国历史性的森林害虫,对杨树具有较强的破坏力。文章报道了使用6hw-50车载高射程喷雾机、采用不同药剂、不同施药量进行青杨天牛防治的对比试验的结果,旨在评估这一新药械的防治青杨天牛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5年3月—2016年6月,每个月定期对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虫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杨叶肖槿栽培过程中害虫种类主要有7种,隶属5目7科。其中棉卷叶野螟(Sylepta derogate)、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和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最常发生且为害最严重。在栽培过程中,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棉卷叶野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产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喷菊酯类杀虫剂;(2)瘤缘蝽的防治应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林边杂草,摘除有卵的叶片,在若虫孵化盛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施药;(3)八点广翅蜡蝉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可悬挂诱虫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4.
青杨楔天牛对杨树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研究青杨楔天牛对白城杨的危害表明:寄生直径小于0.5cm的枝梢,侵入初期92.2%枯萎风折;寄生直径小于1.0cm的枝梢,侵入后期11.5%风折,成虫出孔后87.4%的寄生枝梢干枯风折。青杨楔天牛形成的虫瘿对枝梢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时间长,影响量大。每主梢有1只和2只虫瘿其第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28.3%、16.4%、9.8%和42.0%、28.9%、17.2%。每侧枝上有1只和2只虫瘿其第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21.7%、12.1%、6.3%和34.8%、22.8%、13.8%。  相似文献   

15.
农林业转基因抗虫性育种的研究、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转Bt杀虫蛋白基因棉花和杨树的抗虫性研究、应用及其作用特点,明确了对它们的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云南木蠹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该虫的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和寄主的经济重要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危险性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云南木蠹象在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人工林病虫鼠害的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藏南部主要人工林区的调查表明,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杨干透翅蛾和危险性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桑天牛、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等已经传入该区,多为从其他省份调入苗木所致。苹果绵蚜、梨锈病、藏鼠兔危害逐渐加重。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悬铃木方翅网蝽风险分析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是新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本文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风险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为我国风险中度偏高的有害生物,对其要进行谨慎检疫监理。  相似文献   

19.
青杨楔天牛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不同杨树品种间的抗性、不同林分的被害情况以及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间的被害率存在明显差异,小黑杨、银中杨和小叶杨被害率较低,在青杨楔天牛幼虫期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36%虫杀星乳油涂干或36%虫杀星点涂虫瘿,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15%,47.32%和87.53%。利用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原粉和大力士10倍液涂抹2 a生杨树主干,其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4.59%,78.52%和77.82%。  相似文献   

20.
在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温室盆栽条件下,杨叶肖槿在盐度≤3‰的土壤中可正常生长,土壤盐度≥6‰,将不利于生长;2009年2月寒害调查表明,与其他半红树植物(银叶树、水黄皮和海芒果)相比,杨叶肖槿苗期的抗寒性稍差;种植于高潮滩后,杨叶肖槿苗(0.5年生)的越冬保存率为78.3%,1年生苗均高27.4cm,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杨叶肖槿在珠海淇澳岛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引种栽培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