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小白菜为受体,依据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对杨梅叶浸提液的化感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GC-MS对其化感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杨梅叶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浸提液浓度为0.1 g/m L时,对小白菜种子的发芽性状有促进作用,随着杨梅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白菜种子发芽性状都受到抑制,当浸提液浓度为0.4 g/m L时,与对照组相比小白菜种子发芽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白菜幼苗生长性状也逐渐受到抑制,各性状受抑制的程度有差异。杨梅叶浸提液中初步鉴定出54种化感物质,主要是烷烃、醚、苯醌、酚、酯、烯、醇、酮、酰胺等,含量最高的是二十一烷,其次是beta-香树脂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探究了芳香族植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白麦207为试验材料,采取室内培养法,分别用浓度为0.5%(5 g/L)、1.0%(10 g/L)、1.5%(15 g/L)、2.0%(20 g/L)、2.5%(25 g/L)的罗勒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培养,测定不同浓度罗勒浸提液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系形态参数等指标。试验表明,低浓度的罗勒浸提液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根系生长,高浓度的罗勒浸提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3.
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采用浸提法对黄芪种子不同部位进行浸提,获得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的浸提液,以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黄芪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20 g/m L时,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率均为0。黄芪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抑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溶性浸提液大于醇溶性浸提液,且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种皮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结论:黄芪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其种仁中含量高于种皮。  相似文献   

4.
天然小麦穗发芽抑制剂—YSR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个不同小麦品种(系)成熟植株颖壳、穗轴、叶片和茎秆以及17种其他植物源小麦穗发芽抑制物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这四种器官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但其抑制作用普遍较小。从其他植物源中筛选出对小麦籽粒发芽抑制效果显著、作用迅速而持久的天然抑制物质YSR。YSR对抑制籽粒发芽的适宜浓度为240g /l,适宜浸提时间为1d,抑制效果不存在与小麦品种间的互作。  相似文献   

5.
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杜康兮  张俊  李立芹 《种子》2012,31(4):49-51,61
通过用空心莲子草根浸提液(4、0.8、0.4、0.08 g/L)处理烟草种子K326,并与蒸馏水对照相比,发现在4、0.8、0.08g/L 3个浓度的处理下烟草种子的萌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尤以0.08 g/L的促进效果最明显.用根状茎浸提液(4、0.8、0.4、0.08g/L)分别处理烟草种子K 326,与对照相比,4g/L浓度根状茎浸提液的处理对烟草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廷缓了种子萌发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而其他3个浓度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在4、0.08 g/L浓度根浸提液处理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在0.08 ~4 g/L浓度范围内,促进效果:根浸提液>根状茎浸提液.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假色槭种子透水性及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初步探讨假色槭种子休眠原因,比较了假色槭完整种子和剪裂种皮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种子各部位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良好,对假色槭种子休眠影响较小。假色槭种子的果皮、种皮、胚浸提液处理后,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但却严重影响了小麦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降低了叶绿素含量、淀粉酶活性,抑制了小麦种子对自身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吸收利用,而且随着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的不断提升,其抑制活性也表现得愈加强烈。在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抑制影响强于种皮和果皮。说明假色槭种子果皮透水性不是其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各部位存在发芽抑制成分,尤其是胚的抑制活性最强可能是其休眠期较长、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比较研究了3种麦田杂草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L.)彼此间的 拮抗作用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杂草浸提液对小麦处理1次到3次的过程,杂草浸提液间的拮抗作用对小麦生长抑制作用累积效应明显;当黄花蒿浸提液浓度为0.3g/mL时,曼陀罗浸提液与反枝苋浸提液之间存在较强的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当曼陀罗浸提液浓度为0.1~0.3g/mL时,黄花蒿浸提液与反枝苋浸提液之间存在较弱的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较弱;当反枝苋浸提液浓度为0.5g/mL时,黄花蒿与曼陀罗之间存在较弱的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
杨敬军 《中国种业》2013,(12):56-58
以培养皿为小区,在实验室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匙叶翼首草种子浸提液对甘青5号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匙叶翼首草种子不同浸提时间的浸提液对青稞的化感作用效果不同,且出现了浸提液对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短时间浸提液促进、长时间浸提液抑制的双重效应。且浸提48h的浸提液对青裸种子发芽抑制作用最大,浸提24h促进作用最大。匙叶翼首草种子不同浸提时间的浸提液对青稞的根系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不同影响同样反映了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同时彼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2014年在江苏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人工气候室内进行水培试验,以中棉所50为材料,设置5个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含量(质量分数1.0%,3.0%,5.0%,7.0%和10.0%),研究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明确小麦秸秆对棉花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随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含量升高,浸提液和腐解液中氮、磷、钾和总酚酸含量持续升高;相同含量下,腐解液中氮和磷含量与浸提液差异不显著,而钾和总酚酸含量高于浸提液。≤7.0%的浸提液和≤5.0%的腐解液只延迟了棉花种子发芽时间,并未影响发芽率;高于此含量时,两者不仅延迟发芽时间,而且降低发芽率。浸提液和腐解液含量高达3.0%后显著抑制棉花主根伸长、缩短侧根发生区、减少侧根数量、降低根系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并随含量增加,抑制和降低作用显著增强。低含量的小麦秸秆浸提液与腐解液显著促进根系呼吸速率和根系活力,当浸提液与腐解液含量高于3.0%时,根呼吸速率与根活力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却随含量提高而显著增加。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中总酚酸和养分含量与其化感效应有关,高含量的浸提液和腐解液抑制棉花种子萌发、根系形态指标建成和根系呼吸,同等浓度下,小麦秸秆腐解液对棉花的化感效应强于浸提液。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秸杆浸提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庆勤  何克勤  张伟 《种子》2007,26(4):11-13
以大豆、小麦、黄瓜3种作物为受体,对皖麦19品种的小麦秸杆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秸杆的浸提物对3种作物的种子萌发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0.10g/ml浓度下的抑制作用显著;0.05g/ml、0.075g/ml两个浓度下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小麦秸杆浸提物对3种受体作物的苗高、根长和干物质积累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小麦、黄瓜为0.05g/ml的秸杆浸提效果最好,大豆以0.075g/m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探索盐碱土中添加最佳玉米秸秆量,以‘农华101’玉米种子、收获期玉米秸秆和通辽地区典型的盐碱土为材料,用盐碱土:蒸馏水(1:5)的土壤浸出液制备0、30、40、50、60 g/L秸秆粉培养液,作为5个处理,水培玉米种子;培养期间测定培养液pH、电导率、微生物数量及玉米幼苗根系内生菌数量,统计种子发芽率,4叶期测定幼苗农艺性状及其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降低pH,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但极显著增加幼苗根长、根数和株高;其中40 g/L处理对根长、根数的增加幅度最大,0 g/L处理2叶期死亡。添加秸秆极显著增加盐碱土细菌数量,除了30 g/L处理,其余处理极显著增加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根内生真菌和放线菌各处理无显著差异,30 g/L与40 g/L根内生细菌数显著大于50 g/L与60 g/L处理。40 g/L处理叶片POD活性极显著大于50、60 g/L处理,分别是它们的2.22倍和3.15倍;叶片MDA含量排序为60 g/L>50 g/L>3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叶片SOD活性和根系活力为40 g/L>50 g/L>60 g/L>3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根系MDA含量排序为60 g/L>30 g/L>5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各处理根系POD活性规律与根系活力一致。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可增加玉米幼苗抗盐碱胁迫能力,其中40 g/L处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三七水提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浓度、不同生长年限的三七水提液化感作用强弱,筛选适宜与三七轮作的植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受体植物,采用正交试验法比较三七水提液对这3种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1)三七各部位水提液对小麦、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2)低浓度的三七水提液可以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时则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的三七水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也有显著差异。各供试因素中,以不同浓度三七水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影响最为显著。玉米是3种受体植物中最适合与三七轮作的植物,这可能与玉米对三七化感作用的耐受性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Cu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芽长、苗高、根长,有丝分裂指数等均呈下降的趋势。低浓度的Cu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高浓度的Cu对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盐培比水培处理对小麦毒害严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降低至对照的33.43%、36.74%、39.25%和39.31%,各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4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酰胺对天津滨海吹填土导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滨海吹填土的导水性能,加速吹填土的淋洗排盐,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PAM)溶液施用对滨海吹填土入渗性能和淋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0.05、0.2、0.3、0.6、1.2、2.4 g/L PAM溶液施用均能有效改善滨海吹填土土壤结构,显著提升吹填土导水性能和淋洗脱盐能力,降低吹填土pH,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淋洗初期,PAM施用浓度越高,吹填土入渗速率越大,随时间的延长,入渗速率降低;出水稳定后,0.6 g/L PAM处理入渗速率最大,达0.059 cm/h,为对照的1.64倍;淋洗267 h后,施用PAM处理土壤含盐量均低于1.0 g/kg,为非盐渍土,0.6 g/L处理最低,仅为0.32 g/kg,而对照处理含盐量为4.82 g/kg,属于重度盐渍土。可得出结论对于天津滨海吹填土,300万分子量的阴离子型PAM最佳施用浓度为0.6 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评价谷子的种子活力,探索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用于谷子种子活力检测的可行性,提供一种快速、无损检测谷子种子活力的新方法。分别以2012、2013、2014、2015年收获,经自然风干后的‘豫谷18’的种子为材料,对谷子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泡,根据浸出液的吸光值评价种子活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随着储藏年份的延长而降低,储藏年份越短,发芽率越高;清水浸泡相同储藏年份的谷子种子,其种子浸出液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OD值增大;不同储藏年份种子,OD值均随储藏年份的延长而增加;在220 nm波长下紫外吸光值与谷子标准发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在种子浸泡8 h后,在220 nm波长下OD值能客观评价谷子种子活力,为谷子种子活力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简便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8—2018年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2008—2018年本区域参试的130个品系(182份样品)的品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评价了该区域小麦品质改良现状。结果表明,2008—2018年130个小麦区试品系的容重为786±16.07 g/L,粗蛋白含量12.79%±0.93%,湿面筋含量26.14%±2.77%,沉降值为34.65±10.43 mL,吸水率为56.62%±3.83%,稳定时间为4.03±2.82 min,最大抗延阻力为289.55±123.01 E.U,延伸性为154.55±19.11 mm,此外,变异系数最高的为稳定时间69.98%、最低的为容重2.04%。年度间比较发现,容重、粗蛋白含量和吸水率起伏较大,湿面筋含量保持平稳,沉降值、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延伸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据国家品质评价体系,2008—2018年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系中,存在较多同一品系各项指标间强、中、弱筋相互交错的现象,达标品系中,强筋、中强筋较少,中筋、弱筋较多。总体而言,长江中下游小麦品质育种趋向中弱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小麦超晚播(11月21日,较适宜播期晚30天左右)条件下,密度、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追肥时期对超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以密度450×104株/hm2、孕穗期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846.5 kg/hm2。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著,每公顷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追氮时期对千粒重影响显著,随追氮时期的推迟而增加。增加密度和推迟追氮时期,旗叶叶片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PSⅡ的活性(Fv/Fo)提高,增大了PSⅡ的潜在活性,有利于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追氮时期的延迟,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推迟追肥至孕穗期可以改善超晚播条件下强筋小麦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叶片提取物(粗提物)用于防治园艺作物病害的可能性,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8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野生茄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大葱菌核病菌未测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抑菌作用增强。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高于8.8%);当供试质量浓度为40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60%。同一浓度提取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强度差异较大。毒力分析表明,提取物对大葱菌核病菌和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均低于10 g/L,分别为5.7577和7.6089 g/L。总体看,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对大葱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A lysimeter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how nitrogen uptake of spring wheat and oats and N leaching losses are differing when either oilseed rape or faba bean are grown as green manure.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1982–1988, and fertilizer applied to the cereals was either farmyard manure, FYM, (6 and 12 g N/m2/year) or mineral fertilizer, MiF, at a rate of 6 g N/m2. On average of the 7 year period faba bean increased N uptake of the cereals fertilized with FYM at harvest by 3–4 g/m2.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pplication rates were negligible. N-leaching losses increased twofold when faba bean was grown instead of oilseed rape. Growing faba bean after cereals supplied with MiF, too, increased N uptake of the cereal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ching lo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