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为探讨植物源农药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相比,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且对低龄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效较好;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分别对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效高、持效性好,适宜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生物杀虫剂有利于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特别是AA级绿色食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源生物杀虫剂. 除虫菊素除虫菊素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大田作物上的害虫.防治小菜蛾用5%乳油用水稀释成1000倍液;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的幼虫及甲虫,可用5%乳油用水稀释成1500倍液~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蓟马、潜叶蝇等用5%乳油用水稀释成2000倍液~35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3.
8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生产上推广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拒食、驱避、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和环境安全等特点。防治菜青虫可推广应用6%除虫菊素乳油1200倍液、1%血根碱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0.5%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1%烟碱乳油2500倍液和1%苦皮藤素乳油1000倍液。  相似文献   

4.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2种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顺玉  尹健  马俊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27-12729
[目的]研究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2种茶树害虫的药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茶尺蠖低龄幼虫和茶小绿叶蝉高峰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源农药,药后1、3、7、10d调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防治茶尺蠖速效性最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最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均可选择用于防治茶尺蠖;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印楝素乳油、0.3%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均可选择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其中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最好,药后7d防效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植物源农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防治桃桑白蚧的理想常规农药,为当地控制桃桑白蚧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6种杀虫剂,进行9个处理、4次重复的田间药效试验,观察各杀虫剂防治桃桑白蚧的田间药效。[结果]以26%蚧必杀乳油2 000~3 000倍液和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对桃树桑白蚧的防效较为突出,其次为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2.5%蝽虱蚧桑乳油2 000倍液;而当地常用的3%金世纪乳油2 000倍液和48%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的药效显著低于以上杀虫剂。[结论]选用26%蚧必杀乳油2 000~3 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水乳剂2 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蝽虱蚧杀乳油2 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进行交替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桃桑白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飞飞  孙其宝  陆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86-8487,8542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巨峰葡萄病害的药剂。[方法]选择6种植物源农药,以常规化学农药为对照,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500倍液、植物源农药新型A水剂500倍液、20%银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80%蓝代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在套袋和避雨栽培条件下,防治效果均在82%以上。[结论]在江淮地区,可以交替使用以上植物源农药,防治巨峰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乙酰甲胺磷乳油等8种常用农药对甘蓝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5%的溴氰菊酯乳油对甘蓝菜青虫的第1天和第7天防效最高,分别为96.45%和100.00%,显示出了极高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今后甘蓝菜青虫的防治中,可考虑使用溴氰菊酯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以及一些相应的复配制剂。  相似文献   

8.
棉粉虱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其寄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是棉花、蔬菜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生长期的重要害虫。为寻找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2018年在棉花作物上开展了8种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药后1~14 d速效性强、持效性长、防治效果好的农药首选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其次是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药后7~14 d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农药还有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菜青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青虫是黑龙江省柳河地区蔬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呈上升趋势,经常暴发成灾。文章用威克达乳油、农家乐乳油、菜地隆乳油及绿维特水剂等4种无公害药剂在田间对菜青虫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威克达乳油2 000倍液施药1 d后防治效果76.13%,施药后3 d防治效果80.91%,施药后7 d防治效果86.34%。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防治后1、3、7 d,1%威克达防治效果与其他3种药剂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四种常用农药对桑树朱砂叶螨进行防治,观察防治效果以及桑蚕残效期。结果表明:3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和25%甲氰菊酯.辛硫乳油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95%蚧螨灵乳油和30%氧乐果乳油对桑蚕毒残效期最短。建议防治桑树朱砂叶螨时要注意药物选择,即在养蚕生产前选用30%氧化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防治;在早春和非养蚕季节选用25%甲氰菊酯.辛硫乳油5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25%高氯·辛微乳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 5%高氯·辛微乳剂对棉铃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10 0 0~ 150 0倍液防治棉铃虫 ,药后 5d防效和保蕾效果分别达 79%和 74 %以上 ;用 10 0 0~ 2 0 0 0倍液防治菜青虫 ,药后 7d防效达 94 %以上。与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相当 ,优于常规农药辛硫磷。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茎叶中提取其挥发性次生物质,测定了香菜提取物在室内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香菜提取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拒食作用增加,药后72 h,香菜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拒食作用在稀释倍数为50、100、200、400倍时,拒食率均达到100.0%,稀释800倍时对菜青虫拒食作用相对较弱,拒食率为66.7%。  相似文献   

13.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1%甲氨阿维·虫酰肼可湿性粉剂对番茄和白菜地的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番茄地甜菜夜蛾卵孵化期施药,850~2000倍液,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74.92%~94.96%,药后7d已有新的幼虫孵化,防效开始下降;在白菜地甜菜夜蛾不同虫龄混发期施药,药后5d的防效最高,为83.85%~95.52%。对菜青虫有很好的兼治作用,而且对番茄和白菜安全。可以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850~1200倍。  相似文献   

14.
复合剂(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ierisrapae GV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配制的生物制剂。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对菜粉蝶幼虫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用药4 d后,复合剂处理对菜粉蝶3龄、4龄幼虫的防效均在81.0%以上,显著高于单剂Bt处理。田间试验,复合剂以浓度1350ml·hm-2防治时,用药5 d、7 d后,防效均在80.0%以上,显著高于单剂Bt处理。下午4:00喷洒复合剂7 d、12 d后,其防效均在79.3%以上,显著高于上午9:00喷药的防效,具有显著的持效性。应用复合剂防治菜粉蝶有重要的杀虫潜力。  相似文献   

15.
7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7种药剂对菜青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阿维菌素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5%氯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d防效可达81.68%以上;药后7d的防效在84.38%以上,持效期7~10d,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1%高渗苦皮藤素微乳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开书  陈军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78-5579
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秋季甘蓝进行了1%苦皮藤素微乳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室内生测采用药浸法,结果表明:用1%苦皮藤素微乳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980、.39 mg/L;而1%苦皮藤素乳油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811、.01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微乳剂稀释800~1 000倍防效较好,且药效持久,与1%苦皮藤素乳油相比,可减少原药用量的35%~40%。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剂量的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进行甘蓝菜青虫防治试验,验证其防治效果,确定最佳剂量。结果表明,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防治菜青虫低龄期的最佳用药量为有效成分9.4 g/hm2,平均防效在94.6%以上。  相似文献   

18.
5种生物农药对银川地区菜蛾、菜青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塞德醇、强敌可湿性粉剂、绿亨阿维乳油、苦参素水剂、塞福丁等5种生物杀虫剂对银川地区蔬菜常发害虫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和菜青虫(Pierisrapae L.)进行室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强敌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苦参素的防效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19.
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乳油控制菜青虫有效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试结果表明:苦皮藤乳油对菜粉蝶的卵没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卵孵化出的幼虫却有较高的死亡率。对1-5龄不同龄期的菜青虫进行胃毒测试,苦皮藤素LC50分别为24.78mg/kg,72.55mg/kg,124.35mg/kg,321.21mg/kg,1240.42mg/kg。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一次施药50mg/kg和100mg/kg的苦皮藤乳油对菜青虫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保产效果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苦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对荔枝蒂蛀虫卵和成虫有高效触杀作用的药剂,为荔枝蒂蛀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进行不同药剂对荔枝蒂蛀虫卵和成虫的室内毒效测定,筛选出高效药剂后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3.2%甲维盐·氯氰2000倍、44%氯氰·丙溴磷1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48%乐斯本1000倍、52.25%农地乐1000倍、40%丙溴磷1000倍、20%三唑磷1000倍7种药剂处理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12 h触杀死亡率均为100.00%,对卵的触杀效果除40%丙溴磷和20%三唑磷外均为100.00%。田间药效试验所用的7种药剂共13个处理中,防治效果在80.00%以上的有12个,90.00%以上的有8个。【结论】13%高氯·唑磷乳油、22%毒死蜱·氯氰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氯氰菊酯乳油、48%乐斯本乳油、40%毒死蜱乳油6种药剂对荔枝蒂蛀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供生产中大面积防治时使用;3.2%甲维盐·氯氰微乳剂、44%氯氰·丙溴磷乳油、52.25%农地乐乳油亦可作为果园防治的备选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