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种植中药材,除草是一项繁重的劳动,不少地方因杂草丛生,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有的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中药材苗和草一起死掉。那么,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如何选用除草剂呢?中药材田除草剂主要分苗前和苗后两种,下面做简要介绍。一、中药材苗前除草剂中药材苗前除草剂分别有种前除草剂和种后苗前除草剂,都是封地作用。1.种前除草剂——氟乐灵。可有效地除掉马唐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  相似文献   

2.
选取9种播后苗前除草剂在谷子播后苗前使用,研究其除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谷友和异氧氟草醚对谷子安全,可用作谷子辅助除草剂;绿麦隆药害严重,不能用作谷田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扑草净药害较轻,但除草效果不佳;异丙隆、二甲戊灵药害较为严重,不建议在谷田中使用,莠去津用作谷田辅助除草,需要掌握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3.
正除草剂除草已经成为玉米田除草的主要方式。以前农民普遍选用的是播后苗前封闭性除草剂除草。但由于苗前封闭性除草剂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而农民往往对除草剂的喷施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除草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玉米苗后除草剂相对于苗前除草剂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相对较安全,而且除草效果较好。近几年玉米苗后除草剂受到农民的欢迎。为了更好地做好使用玉米苗后除草剂除草,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玉米苗后除草剂的种类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金青  高智明  姚永波 《吉林农业》2010,(12):138-138
<正>1技术要点在玉米田化学除草中,按使用时期分为苗前、苗后和生长期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使用的除草剂分别是:苗前封闭性除草剂、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和行间除草剂。1.1封闭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品种主要有乙阿合剂、乙草胺、都阿合剂、阿  相似文献   

5.
小扁豆田除草剂除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扁豆田杂草进行调查,共有17个科48种杂草。其中禾本科杂草种类少,但数量多,占杂草总量的60%。而阔叶杂草种类多。选用不同类型除草剂、不同施药方式进行除草剂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前土壤处理,48%氟乐灵乳油除草效果达95.3%;播后苗前施药,48%拉索乳油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除草效果达88.7%;45%豆草畏乳油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除草效果达86.9%;苗后施药,10%利收乳油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除草效果达79.6%。所用各除草剂对小扁豆均表现安全。小扁豆田化学除草应以播前土壤处理或播后苗前施药为主,苗后施药为辅。  相似文献   

6.
正1、根据播种前后的气象条件,选择杂草防除的类型,也就是选择苗前土壤封闭处理还是苗后茎叶处理。如果土壤墒情好,播种前后有降雨,可以选择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如果是干旱条件,就尽量不用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因为土壤湿度对土壤处理除草剂药效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干旱条件下达不到理想的除草剂效果。2、盐碱土、白浆土、砂壤土等土壤类型的田块不推荐使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封闭除草。3、有计划地选择除草剂种类,如果要进行轮作,也就是后茬要种植其它作物,就不要选择使用长残留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大豆除草剂在一定环境条件与用量范围内能有效的防治杂草,而不伤害大豆。大豆除草剂可分为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二种方式。一、大豆除草剂应用原则高效、安全、经济是大豆除草剂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求选用的除草剂除草药效90%以上;对大豆和后作无药害,早期药害都应恢复生长而不减产;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大豆除草剂使用应根据杂草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群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常接到读者咨询有关中药材除草剂使用的一些问题,现将其有关要点介绍如下。1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中药材专用除草剂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苗前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两大类。中药材苗前专用除草剂可广泛用于桔梗、板蓝根、白术、薄荷、白芍、牡丹、菊花、黄芩、黄芪、白芷、防风、甘草、柴胡、远志、薏苡、瓜蒌、元胡、丹参、玄参、何首乌、荆芥、百合、紫菀、贝母、射干、知母、北沙参、黑芝麻等几十种药材。  相似文献   

9.
<正>夏玉米田化学除草过去常用苗前封杀型除草剂,由于前茬作物小麦秸秆残留量大,且受土壤湿度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造成除草效果不很理想。近年来,部分农户改为苗后用烟嘧磺隆类除草剂,但因使用不当常造成药害,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现将烟嘧磺隆类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农民朋友参考。一、除草特点烟嘧磺隆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通过植物茎叶及根部吸收并迅速在杂草体内传导。在施药后4~5天杂草出现毒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5,(23)
<正>玉米田除草以前大多用苗前除草剂,由于近几年春季播种期常遇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不理想。为了利用苗后除草剂15%硝磺草酮悬浮剂进行科学除草,探讨其除草效果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苗后除草剂防除玉米杂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地为平地壤土,有机质含量1.8%,p H值6.9,玉米栽培形式为露地,垄距57厘米、株距33厘米。前茬作物玉米使用的除草剂为乙草胺加阿特拉津。试验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7,(8)
<正>每年的4、5月间,12316的咨询电话中,很多问题都集中在大田除草方面,除草剂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便会错过一年的收益,要掌握好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首先要了解每种除草剂的特性。本文就玉米田常用的几种除草剂的特性、用量以及药害判断进行梳理,用以帮助玉米种植户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除草剂的特点选择安全的用药剂量,准确判断除草剂药害。1莠去津(阿特拉津)1.1作用特点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田化学除草效果普遍不好,尤其是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使用的除草剂防效差,并且药害时有发生。化学除草的效果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造成农田化学除草效果普遍不好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条件、施药技术、施药器械和杂草群落等。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6-7月降雨数量偏多,致使乙阿合剂等封闭型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且田间出现了一些抗性杂草,部分农民开始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来代替播后苗前的封闭型除草剂。  相似文献   

14.
大豆播后苗前化学除草要点有:一是因地制宜,选药准确。苗前除草剂是选择芽前除草剂, 其作用机理是可通过杂草的幼芽、幼根吸收,并在土壤中流动性较小。目前生产中广灭灵是大豆播后苗前化学除草的良好药剂。另外广灭灵残效期短,对下茬安全。如与乙草胺、豆磺隆、嗪草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在虞城县是第二大农作物,随着玉米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玉米除草剂的正确选择与应用技术也需要大力推广和实施。玉米田化学除草可以采用播前混土、播后苗前、苗后处理等方法施药,每种处理方法要选择不同的除草剂品种。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玉米田除草剂的主要类型(一)酰胺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可用于播前混土或苗前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虞城县使用较多的除草剂是甲草胺,可经杂草幼芽与幼  相似文献   

16.
随着黑龙江玉米“北进东扩”战略的推进,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且玉米种植集中连片,规模大,玉米田化学除草则由于省工、省力、简便、高效,备受农民欢迎。玉米田化学除草根据应用时间和除草原理,分为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玉米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法。一、玉米田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一)玉米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配方玉米田播前、播后苗前化学除草剂主要采用乙草胺、异丙草胺分别同2.4D-丁酯、2.4D-异辛酯、噻吩磺隆、嗪草酮混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苗前除草剂分种前除草剂和种后苗前除草剂两种,都是封地作用。1.种前除草剂一般用氟乐灵。可有效地除掉马唐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藜草等,对一般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都有较强的杀伤力。注意:一般喷药几天后再播种,以免伤害植物胚芽。该药易挥发和分解,喷药后应及时混土。氟乐灵对出土的杂草和多年生宿根杂草无效,  相似文献   

18.
宜良县多年来推广运用的禾草克、盖草能、威霸等茎叶处理除草剂,都是以禾本科杂草为目标的单一性药剂,造成蚕豆田阔叶杂草发生为害十分严重。为探索稻后免耕手工点播种植蚕豆田除草,尤其是阔叶杂草的防除技术,宜良县农业局选用常用的除草剂,在北古城镇进行了不同处理的试验,分蚕豆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蚕豆播前茎叶兼土壤处理防除杂草两组进行,获得了较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苗前除草剂药效差的原因经分析有两个,一是除草剂质量问题;二是使用技术问题。1除草剂质量问题发现除草剂药效不好,首先要查找除草剂质量问题。所使用的除草剂应获得农业部注册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并经过植保站联网试验示范,使用技术成熟,安全性好,除草效果好,对环境和农产品安  相似文献   

20.
几种化学除草剂对甜高粱除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几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方法]以甜高粱杂交种“天青一号”为供试作物,防效和株高为指标,通过苗前、苗后大田药效试验,研究几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甜高梁的安全性。[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除草剂莠去津在播后苗前用药量为6.000kg/hm2时防效较好,而在苗后用药量为10.390kg/hm2时防效为佳,并且苗后比苗前用药的除草效果要好。不同除草剂在苗后同一施药时期防除杂草的效果不同。38%莠去津防效均高于72%乳油2,4.滴丁酯和48%排草丹,总防效达到94.7%,且对杂交甜高粱生长影响最小,苗后1次用药即可取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甜高粱地杂草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