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锐劲特拌种处理防治晚稻早期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在福建省晚稻田利用25%锐劲特胶悬剂拌种进行防治晚稻早期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播种后14d,锐劲特40ml/hm^2,100ml/hm^2,200ml/hm^23种剂量拌种处理对稻蓟马的防效均达98.8%以上。药后38d200ml/hm2处理的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好,达87.3%。本田期药后61d锐劲特200ml/hm^2,100mhm^2两种剂量拌种处理对二化螟防铲达61  相似文献   

2.
锐劲特5%拌种剂对杂交晚稻育秧盘稻瘿蚊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锐劲特5%拌种剂对杂交晚稻育秧盘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锐劲特按5~15mL/kg干种拌种,播种后25d,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相当于或优于22.5kg/nm^2 10%益舒宝颗粒剂或3%米乐尔颗粒剂的防效;对秧苗无任何药害作用,对其株高、根长、分蘖等性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RAXILZDS(WS)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无论是干拌或湿拌,按每100kg麦种使用150g该药拌种,防效均在98.1%以上,比生产上常用的拌种双防效提高16.4%、增产5%以上,而且不产生药害,是目前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经济有效的拌种药剂。  相似文献   

4.
锐劲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5%锐劲特SC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5%锐劲特SC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优异防效,杀虫,保苗效果均优于常规杀虫双和甲胺磷混用,建议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秧田施用锐劲特治虫效果及对大田的后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双季晚稻秧田施用 5 %锐劲特浓悬浮剂 45 0~ 75 0ml/hm2 ,对秧田稻飞虱、稻蝗、蓟马、稻纵卷叶螟等主要害虫的防效可达 83 .3 %~ 10 0 % ;对大田前期 (栽后 15天以前 )的稻飞虱、二化螟、稻蝗等害虫的后延防效可达 68.5 %~ 78.2 % ,明显优于常规药剂。同时 ,秧田使用锐劲特对大田前期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出某种对水稻稻瘿蚊的效果不亚于益舒宝,但更经济、安全的杀虫剂。在大田中,以毒土施药法用八种杀虫剂及其混配剂对稻瘿蚊进行了试验。20d对稻瘿蚊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益舒宝1800gai/hm2(下同),和三唑磷1500g,防效高于97%;其次是阿维菌素21.6g及吡虫啉120g,防效达92%;锐劲特45g、乐斯本1440g、灭蝇胺840g的效果84%~90%;杀虫单2700g的效果仅52.5%。“益舒宝900g 三唑磷750g”,“益舒宝600g 三唑磷1050g”,及“益舒宝600g 阿维菌素15.2g”混用的防效可达100%。用三唑磷1500gai/hm2以上剂量,完全可以控制稻瘿蚊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幼虫高峰期每667m^2用10ml、15ml、20ml、25ml锐劲特5%SC分别加8ml、12ml、16ml、20ml阿维菌素1.8%EC混合使用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达85.29%~98.12%,其中以25ml锐劲特5%SC加20ml阿维菌素1.8%EC防效最佳,达98.12%;以15ml锐劲特5%SC加12ml阿维菌素1.8%EC农药成本相对较低,防治效果仍达91.61%,比667m^2用300ml杀虫双18%AC防效显著(P〈0.05)提高28.34%,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除蜗特母粉防治农田蜗牛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除蜗特母粉经室内毒力测定,当每头蜗牛用药量为0.025g时,3天后防效为85.72%,5-9天防效可达100%。运用30%除蜗特母粉防治棉田,大头菜田蜗牛,用量以每亩500g为宜。配成毒饵撒施,药后7天防效可达66-97%。施药前后降雨对药效影响显著,晴天用药比阴天用药蜗牛死亡率高30-50%。  相似文献   

9.
80%锐劲特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80%锐劲特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667m^2用80%锐劲特WG2g,3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与5%锐劲特SC32ml、48ml/667m^2的防效相当,均在96%以上。每667m^2用80%锐劲特WG 1g 8%三唑磷EM 150ml、80%锐劲特WG 2g 2.5%溴氰菊酯EC 20ml或5%锐劲特SC 20ml 8%三唑磷EM 150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都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10.
赵海  王Xun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3):236-237
试验表明,锐劲特5%悬浮剂对甘蓝田中的小菜蛾、菜青虫和造桥虫有显著防效,药后5天,防效达97%以上,10天后的防效仍可保持在95%以上。大田使用剂量为300ml/hm2。  相似文献   

11.
汪明  席春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20-12521
[目的]了解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玉米田蛴螬的效果,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玉米田蟒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结果]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玉米拌种后播种是防治玉米田蛴螬的较好药剂,建议每100kg种子用5%氟虫腈悬浮种表剂2 000 ~3 000 ml进行机械或人工拌种,田间蛴螬常年发生较重田块,100 kg种子可用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4 000 ml进行拌种,拌种时按100 kg种子所用药量用水2L的比例稀释,将药剂和种子拌匀放阴凉通风处稍晾后即可播种.[结论]为玉米田蛴螬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5种供试杀虫剂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防效和棉花苗期的安全性,以获得拌种处理防效优于吡虫啉的替代药剂。【方法】测定棉籽7 d室内发芽势和14 d田间出苗率,评价供试杀虫剂在供试剂量下(4.20 g/kg种子)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安全性。田间拌种处理,评价5种杀虫剂对棉花苗蚜的防控效果和持效期,并与常规药剂喷雾防治棉花苗蚜进行比较,评价2种方法对防控棉花苗蚜的效果。【结果】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均与空白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安全;在棉花播种后至25 d内,各供试杀虫剂均能有效控制棉花苗蚜种群,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播种后32 d各药剂处理防效均开始快速下降,其中50%吡蚜酮WG和20%噻虫胺CF防效最高,但仅为59.43%和55.52%。播种后39d仅20%噻虫胺CF防效为51.09%,其余处理百株蚜量接近或者高于空白对照;5%啶虫脒EC和10%吡虫啉WP对棉花苗蚜喷雾防控作用仅可维持3 d左右,至药后7 d,需继续采用药剂喷雾处理。【结论】与喷雾处理相比,拌种处理可以更长效的保护棉花,以更好的减少苗蚜的危害。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中,20%噻虫胺CF和50%吡蚜酮WG拌种防治棉花苗蚜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麦茎基腐病田间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茎基腐病化学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和富平县进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50%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及70%甲基硫菌灵、20%氰烯·己唑醇田间喷雾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在药效上,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和50%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拌种均能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并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12%苯醚·咯·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也能有效地降低田间白穗率。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越冬期和返青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可大大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喷施20%氰烯·己唑醇的防效好于70%甲基硫菌灵。由此可见,在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上,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这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生产防控中减少用药次数而降低农药污染,同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干粉拌种剂“好年冬”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大田育秧试验、大田简比试验,研究了干粉拌种剂"好年冬"对杂交水稻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表明:正确使用"好年冬"拌种育秧,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还可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对老鼠、鸟类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可降低秧田病毒病的发病丛率。  相似文献   

15.
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测定了2%戊唑醇湿拌种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400~600 g拌种100 kg,防治效果达80.8%~90.4%,增产7.0%~10.1%,且对玉米出苗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腥黑穗病防控寻求新的防治方法,特进行了不同生育期喷雾、药剂拌种、土壤处理、苗期追施等9个处理的施药方式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试验.经过田间试验,发现小麦腥黑穗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药剂拌种和全田土壤处理,防效达100.00%.其次种沟土壤处理,防效为90.40%.苗期追施和生长期茎叶喷雾均无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在辽宁省的3个地区进行了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7%呋喃丹 多菌灵种衣剂以1:50重量比包衣对玉米安全,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平均防效分别达68.91%和71.35%,适宜在辽宁北部地区使用.质量分数为17%克百威 多菌灵 三唑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54.26%,适宜在辽宁中部和南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对小茴香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防治小茴香根腐病的药剂并制订防治方法,选择5种药剂,采用药剂拌种和拌种+喷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25%精甲·咯菌腈和18%吡唑醚菌酯拌种处理对小茴香出苗安全,均能有效防治小茴香根腐病的发生,其中18%吡唑醚菌酯的防治效果优于6.25%精甲·咯菌腈。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分枝抽薹期和开花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其中喷施20%氟酰羟·苯甲唑的防效优于32.5%苯甲·嘧菌酯和80%代森锰锌。由此可见,小茴香根腐病的防治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选用18%吡唑醚菌酯拌种+20%氟酰羟·苯甲唑喷施对小茴香根腐病的综合防效较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分别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6%戊唑醇FS和15%三唑酮WP对‘云大麦2号’进行拌种,研究其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每kg种子用药0.25~0.5 mL防效好,并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无影响;15%三唑酮WP处理大麦种子对大麦条纹病具有一定防效,但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在2007~2008年进行了10.2%福美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药剂1∶40~60拌种,平均防治效果达90.65%~96.2%,增产16.50%~18.10%,且不影响玉米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