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柑桔木虱是传播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华南农学院主编的《农业昆虫学》(1981)中记载:“柑桔木虱在华南柑桔园,全年可见各个虫态。冬季主要以成虫密集在叶背越冬。”笔者于1987年12月—1988年3月对柑桔木虱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广州地区,柑桔木虱越冬情况与文献记载的情况有所不同。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为害是柑桔黄龙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明确了桔园中柑桔木虱扩散规律,就掌握了柑桔黄龙病传播蔓延趋势。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金秀县桐木镇一个具有特殊条件的新建沙糖桔园,开展柑桔木虱种群自然扩散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柑桔木虱传入新果园,先形成"中心虫株",再向外扩散;风是自然条件下影响柑桔木虱种群扩散的主要因子,柑桔木虱扩散与风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扩散趋势与风向基本吻合,呈现以"中心虫株"为头部的慧星状扩散;在无台风异常天气影响下,柑桔木虱种群一年的扩散距离约为105m。  相似文献   

3.
对10%虫螨腈SC进行防治柑桔木虱、潜叶蛾等四种柑桔害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虫螨腈SC对柑桔木虱、潜叶蛾防效好;对柑桔粉虱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差;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效一般,特别是速效性差。  相似文献   

4.
柑桔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国内对该虫生活史的研究颇多,在福建(福州)一年发生8代(黄邦侃,1953),在广东(广州),在全年有嫩梢的情况下,一年发生10~11代(戴月明,1982),在田间为5~7代(陈循渊,1982和黄炳超,1984),在浙江南部为6~7代(谢佩华,1983),在湖南为6代(黄丽华,1983)。在广西,赵学源等(1979)和蒋元晖等(1981)对该虫的分布、传病规律和生活习性等作过研究,广西柑桔研究所植保研究室(未发表资料,1981)对该虫在广西的分布北移情况作过调查。桂林是柑桔木虱分布…  相似文献   

5.
2021年在广西蒙山县蒙山镇甘棠村金秋砂糖桔种植园柑桔木虱若虫发生初盛期,开展了常用杀虫剂螺虫乙酯、噻虫嗪和阿维菌素防治柑桔木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21%噻虫嗪SC 3 360倍液、1.8%阿维菌素EC 1 440~2 000倍液对柑桔木虱若虫防治效果在82%以上,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8%阿维菌素EC 1 440倍液和21%噻虫嗪SC 3 36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对更好,药后15 d时仍然分别可达96.07%和93.91%,两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3种药剂的持效期均可达15 d以上,可在柑桔木虱若虫发生初盛期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柑桔木虱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和科赫法则鉴定证明,该曲霉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是柑桔木虱的病原真菌.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桔木虱成虫体表5 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3.017×106个...  相似文献   

7.
柑桔木虱既是柑桔上的重要害虫,又是柑桔世界性危险病害柑桔黄龙病的传播虫媒。为了帮助桔农以及基层植保人员了解和掌握柑桔木虱和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对目前治理柑桔木虱的技术方法及措施进行了梳理,并且展望了柑桔木虱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柑桔木虱,是芸香科植物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目前已确认的柑桔黄龙病唯一传播虫媒,所以有效灭杀柑桔木虱是防控柑桔黄龙病的前提和关键措施。生产中要控制柑桔黄龙病,必须快速彻底杀死柑桔木虱(成虫和若虫),同时杀卵让其绝育绝代。为了筛选一批有效防控柑桔木虱的化学药剂,安远县脐橙种植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技术人员于2014年6~7月在安远县开展了11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的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柑桔木虱在不同年份发生变化趋势,在杉山点(海拔高271m)和沙梨坪(海拔高207m)5龄椪柑树上进行了柑桔木虱观察试验。结果表明:2011年,杉山点和沙梨萍点的柑桔木虱为害为0;2012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害为0,沙梨坪点的为15头;2013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534头,沙梨坪点的为340头;2014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109头,沙梨坪点的为0。  相似文献   

10.
芦柑是永春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也是永春县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柑桔木虱大量发生.2006年春季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桔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田间传播的惟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木虱一旦获得病原体,能终身传病,及时防治木虱可有效控制黄龙病的田间传播,因此防治木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赣州设防虫网室,人工种植脐橙、酸柚、葡萄柚、枳、九里香、烟草并自然生草(龙葵、铁苋菜、小蓬草和狗尾草),释放柑桔木虱成虫后,观察不同植物上的着虫量;设无水无食、有水无食及龙葵、铁苋菜、狗尾草、小蓬草、烟草及纽荷尔脐橙新叶供食等8种条件,观测柑桔木虱成虫在不同供食条件下的生存力。结果表明,柑桔属植物对柑桔木虱成虫的吸引力最强,其次是烟草,再次是九里香,最后是枳和自然生长的杂草。柑桔木虱成虫取食柑桔新叶时生存力最强,也可通过取食自然生长杂草延续生命,以烟草供食时存活不超过24h。烟草对柑桔木虱成虫有诱杀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闽中粤东不同柑桔木虱虫源与黄龙病“毒”原交叉传病试验许长藩,柯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350003)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各地的研究者进行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研究时,其供试柑桔苗的黄龙病发病率差异较大。1977年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组试验接种211...  相似文献   

13.
概况 1.国外:柑桔上的木虱主要有两种:非洲柑桔木虱[Trioga erytreae(DelQueriio)]和柑桔木虱[DiaphorinaCitri Kuwayama][又称为亚洲柑桔木虱或东方柑桔木虱],前者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后者则主要分布在亚洲,而在留尼理,毛里求斯及圣海伦岛,这两种木虱均有发生;在亚洲次大陆上,木虱亚科的Diaphozina属包括有D.citri Kuw.在内的9个种。  相似文献   

14.
柑桔黄龙病的传毒媒介,国外早已报道有两种,一种是非洲木虱(Trioza erytreae),另一种是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我省的木虱经宋慧英、董俊玙鉴定均属于这两种,并以柑桔木虱占优势。为了有效地防止黄龙病在我省的蔓延,我们以本省宜章县为重点,对柑桔木虱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柑桔木虱与烟草之间的关系,测定了柑桔木虱在烟草上的存活力、柑桔木虱成虫对烟草和默科特桔橙叶片的行为反应及柑桔木虱对健康烟草传毒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在烟草上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36h;对烟草嫩叶的趋性强于默科特桔橙嫩叶;带菌柑桔木虱刺吸烟草后,可把柑桔黄龙病菌传给烟草,但烟草不表现病症。  相似文献   

16.
柑桔木虱危害芸香科6个属的植物,包括枳、九里香、金柑属金桔,柑桔属的枸橼、柠檬、橙类、柚、桔、柑、杂柑等品种,以及花椒属两面针等等,是黄龙病的传病媒介昆虫,危害柑桔嫩梢。以成虫、若虫吸食芽梢汁液而为害新梢、嫩芽,春、夏、秋梢受害均严重,秋梢虫量最多。成虫在嫩芽上吸取汁液和产卵,若虫则群集于嫩梢幼叶新芽上为害。传播柑桔黄龙病,柑桔染病后造成大量落叶和落果,直至枯死,严重的果园全园砍伐。目前市场上防治柑桔木虱的药剂品种繁多,防治效果良莠不齐。该试验对目前常用的防治农药进行了防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边分校的研究人员于2011年12月底首次释放了亚洲柑桔木虱的天敌寄生蜂帮助控制木虱传播。柑桔木虱是一种攻击性的害虫,可能给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价值11亿美元的柑桔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18.
柑桔木虱的习性与黄龙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和防治,是当前华南柑桔生产技术中的主要矛盾。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一种主要媒介昆虫,较全面地认识柑桔木虱的习性特点,对理解木虱和黄龙病的关系,以及预防病害的发生均为重要。 一、柑桔木虱的习性特点 柑桔木虱除寄居于柑桔属的果树外,也寄居于金柑、枳、九里香、黄皮、广东酒饼勒和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前,桂林(这里泛指桂林市及桂林地区所辖各县)除荔浦和永福外,属于无黄龙病区,也没有柑桔木虱发生[2]。八十年代以后,桂林(荔浦和永福除外,下同)发现了柑桔木虱[4],随后又发现了黄龙病[5]。很明显,柑桔木虱是使桂林这个无病区变成病区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桂林柑桔木虱的发生时间,说法很多;对于它传入桂林的途经,更是各持己见,有人说是人为的,甚至有人说柳州的柑桔木虱也是随苗木从桂林带过去的。本文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有关资料记录将桂林柑桔木虱发生情况整理于后,祈望能有助于统一认识,以利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3日至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纬25°以北)遭遇连续39天的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在桂林市东区的4个定点观察区调查显示,有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达到100%,另外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分别为99.89%和99.92%,平均死亡率达到99.93%。残存活虫观察区的种群数量3个月即得到恢复;已达100%死亡率的两个观察区,当年没有调查到柑桔木虱,但在次年6月虫口已达3头/m绿化带和8头/株,这些虫源可能由其他地方迁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