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中浓度电解水对黄瓜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高浓度电解水会抑制种子发芽;适宜浓度电解水浸种可提高种子胚芽生长速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提高黄瓜幼苗素质,而高浓度电解水则产生抑制作用;黄瓜浸种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2.40左右、ORP1150mV左右、有效氯浓度25mg/L左右。  相似文献   

2.
电解水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电解水对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浸种可提高小麦发芽率7.3%~10.3%,而对萝卜、白菜、黄瓜和水稻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强碱性电解水对花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强电解水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发芽率14.7%~20.0%,强碱性电解水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有一定的抑制霉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温度、pH值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值和土壤含水量对蒲公英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影响。蒲公英种子在28℃左右时发芽率最高,为66%;不同pH值处理蒲公英种子,以pH值为7时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5%和48.1;当土壤含水量为40%时,蒲公英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53%和36.0。  相似文献   

4.
对蕹菜IpomoeaaquaticForsk.种子进行了pH1.0、2.0、3.0、4.0、5.0和pH1.4下分别接触2、4、6、8、10d的模拟酸雨实验室内试验,结果如下:种子发芽率、绝对发芽率在模拟酸雨pH值小于2.0时急剧下降;活力指数在模拟酸雨pH值3.0时就开始有明显下降;在pH1.4条件下,种子发芽率、绝对发芽率均随接触模拟酸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发芽种子中异状发芽种子所占百分率随接触模拟酸雨时间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aCl、pH值、TDZ和光照对北美海蓬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海蓬子的种子在150 mmol/L的NaCl浓度时发芽率最高,随NaCl浓度增加发芽率呈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至400 mmol/L(相当于全海水中的NaCl浓度)时,仍有21.67%的发芽率;pH值7.0最适于北美海蓬子的种子发芽,pH值高于7.0时,随pH值升高,发芽率呈下降趋势,海蓬子根系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此外,光照有利于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在光照条件下TDZ对北美海蓬子种子的萌发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黑暗的条件下,可以促进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有机改良剂对园林废弃物堆肥基质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酢液、腐植酸、赤砂糖3种物质为改良材料对园林废弃物堆肥基质进行改良试验,以改良后基质的pH值、EC值、种子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宜固体栽培基质的最优改良剂.结果表明:添加竹酢液、腐植酸、赤砂糖混合改良剂的处理有效降低了基质pH值、EC值,改良效果随时间推移维持稳定;施加改良剂对于基质的种子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p<0.01),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基质pH值、EC值与种子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有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改良剂的效果主要呈现在调节pH值、EC值上;将改良后基质之间各指标进行比较,腐植酸7.0g+竹酢液0.5 mL+赤砂糖5.0g加水配制至1L的复合改良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影响。百脉根种子在24℃左右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0;pH为6时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7;当湿度为40%时,百脉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2%和25.0。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温度、GA3、光照、pH处理,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落新妇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99Lx发芽条件下,5℃、6 w处理的落新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5℃、2 w处理的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最高,发芽天数最短;5℃、4 w、0 mg/L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始发芽粒数最高;5℃、4 w、40%遮光率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5℃、4 w、pH7.8水溶液浸种的发芽势最高.  相似文献   

9.
云木香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光照、pH和贮藏时间对云木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木香种子用冷水浸泡预处理可缩短发芽时间和提高发芽整齐度,最适萌发温度在20~25℃之间;种子萌发对光的敏感性不强,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种子对pH值的适应范围很宽,pH值在5~13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酸雨对不同抗性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及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模拟酸雨对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与小麦种子在pH2.0时不发芽,pH2.5时只有异状发芽,ph≥3.0时,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异状发芽率则降低;吸水值、呼吸速率、贮藏物质消耗率、贮藏物质运转效率也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指数则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酸雨胁迫下,水稻种子各项指标变幅低于小麦的事实表明,水稻抗酸雨胁迫能力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喷施对春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喷施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均可增加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其中以中等浓度电解水作用效果最明显;低中浓度电解水可显著增加果实中Vc含量,而高浓度电解水使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亦增加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酸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番茄喷施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2.35左右、ORP1160mV左右、有效氯浓度30mg/L左右。  相似文献   

12.
酸化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酸化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pH值为3.5~4.0的酸化水浸种,可明显提高水稻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发芽所需浸种天数和破胸时数,秧苗茎基粗壮,根系发达,大大降低了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发病率。三年本田试验结果表明,用pH值3.5~4.0的酸化水浸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水稻子粒产量,增产幅度为6%~9%。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联合微酸电解水清洗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微酸电解水的稳定性及其对微酸电解水处理生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余氯浓度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波对微酸性电解水稳定性的影响;以生菜的菌落总数和质构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波联合微酸电解水处理对生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联合微酸性电解水时,超声波会对微酸性电解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联合使用对生菜的灭菌能力则有很大的提高,且对生菜的品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清洗设备的研发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饮用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对蛋鸡肠道内微生物的影响。选取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104日龄京红父母代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比饮用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常规酸化剂、水质达标自来水对蛋鸡肠道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饮用余氯0.3mg/L微酸性电解水和1mg/L酸化剂与未处理组相比较蛋鸡正常粪便率提高10%;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pH值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以及乳酸菌数量增加;微酸性电解水除具有杀菌作用,还可改变肠道内微环境,微酸性电解水与酸化剂相比更能提高肠道乳酸菌数量,对蛋鸡的健康有积极影响,但添加微酸性电解水对蛋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磁化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玉米、大豆、水稻种子在磁化0、0.5、1.0、2.0h的水浸泡24h后,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率、生长率及淀粉酶活性。[结果]磁化水处理种子后,种子的萌发率明显提高,其中磁化时间为0.5h的磁化水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磁化水处理后大豆发芽率增幅最大,水稻的发芽率增幅最小。磁处理2.0h的水能促大豆明显生长,磁处理1.0h对玉米生长效果较好,水稻则不明显。经磁化水处理后,玉米和大豆种子内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0.5h处理效果最好,水稻种子内淀粉酶活性则有所降低。[结论]低强度磁化水对大豆、玉米、水稻有促进萌发和早期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早熟油菜420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和SNP浸种对早熟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前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明显促进油菜种子萌发,且土壤含水量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指数、50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含水量下,SNP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有差异,土壤含水量低(37%)时,SNP浸种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土壤含水量中等(47%)时,SNP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而加强;土壤含水量较高(57%)时,低浓度SNP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SNP浸种有抑制作用;SNP浓度为50μmol/L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50株干重等指标均最高,分别达到48.00%、83.72%、40.85、7.66%、3.76 cm和0.15 g。因此,在试验所设范围内,50μmol/L SNP促进油菜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破除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inn.)种子硬实的方法、提高望江南种子发芽率,通过浓硫酸浸种、热水浸种和干燥3种不同方式处理其种子.研究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能显著促进望江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别是质量分数98%浓硫酸浸种30min,种子硬实率降为0.0%,发芽率达到79.00%、发芽势为76.00%、发芽指数为99.17,活力指数为9.04,分别是对照组的1.25、1.23、1.51和1.91倍;子叶长、子叶宽和幼苗生物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热水浸种和干燥处理对降低望江南种子硬实率和提高种子发芽率未见明显效果,但一定程度上促进幼苗生长.热水和干燥处理温度过高会抑制望江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黄花乌头种子萌发与水溶性内源抑制物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花乌头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测定该种子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根的影响以及温水和溶剂浸种去除内源抑制物质的效果。[结果]用200μg/ml赤霉素处理时,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为79.6%和52.4%,比对照高40.9%和71.4%。室温0~4℃变温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黄花乌头种子的粗提物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0.28 g/ml时,白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为20.2%,幼根相对长为11.2%。黄花乌头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为15.2%,相对发芽势为6.4%;温水浸种可除去黄花乌头种子中大量内源抑制物质。乙醇浸种时浸泡液的抑制活性最强。[结论]200μg/ml赤霉素变温浸种处理,可提高黄花乌头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种子破皮处理、不同温度浸种以及不同的土壤对比,对南五味子进行了种子育苗观察及苗木的早期生长测量。[结果]南五味子育苗萌发率最高的基质为黑色田园土,其萌发率可达60%,其平均生长速度为0.34 cm/d。种子破皮处理有助于提高萌发率,其萌发率可提高1.36倍。20℃水温浸泡20 min后的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76.67%。[结论]南五味子可采用种子破皮和20℃水温浸泡20 min,并采用黑色田园土作为基质来进行育苗,能提高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