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秋季施药控制虫瘿防治栗瘿蜂栗瘿蜂是为害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其幼虫在板栗芽内蛀食,使花芽膨大形成瘤状虫瘿,不能抽发新梢和开花结果。生产中一般在修剪时剪除瘤瘿枝,消灭虫源。这能很好地控制栗瘿蜂对幼树、中成龄树的为害,但不能控制栗瘿蜂的周期性危害,当栗瘿蜂...  相似文献   

2.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属瘿蜂科,主要危害栗树新梢和叶片,形成虫瘿,严重影响栗实产量和质量,是影响板栗生产的主要害虫,是山东省检疫对象.课题组1988~1989年度对该虫及其寄生天敌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仅就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及其推广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栗瘿蜂生活习性观察与防治经验曹芳琴(商洛地区森防站,陕西商洛726000)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T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栗瘿蜂是我区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栗树的枝芽被害后,该部位可形成瘤状虫瘿,严重影响抽生新梢和开...  相似文献   

4.
栗瘿蜂的研究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我国板栗的主要害虫。此虫在我县普遍发生,严重地为害着栗树的生长和结实。为了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于1980-1983年我们对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四年来试验研究情况整理如下。一、为害情况栗瘿蜂主要为害栗树树冠中下部的发育枝和结果枝的第1-5腋芽,细弱枝受害后不能抽生新梢,枝条当年即枯死;中庸枝和结果枝受害后有的虽能抽生弯曲的枝条,长出细窄的小叶片和雄花序,但由于栗瘿生长,消耗营养  相似文献   

5.
板栗在找省各地都有栽培,是适应性强,收益期长,收益较快的树种,一次种植百年受益。但是,板栗容易遭受栗瘿蜂幼虫的危害,新芽在春季常常不能抽出新梢和开花结实,而形成大小不等的虫瘤,消牦大量养分,使树体衰弱;及至成虫羽化后,虫瘤枯萎,枝条死亡,不仅当年不能结实,且影响以后若干年的产量。所以应该对栗瘿蜂进行认真的防治。经过几年的观察,栗瘿蜂幼虫是在芽内  相似文献   

6.
控制栗瘿蜂形成虫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控制栗瘿蜂形成虫瘿的研究靳杏蕊,田士波,赵淑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0)孙鸿祥(河北省沧州农药化工厂沧州061021)关键词栗瘿蜂,控制,虫瘿形成,高渗久效磷栗瘿蜂是板栗的严重害虫。一年危害,多年影响树势,周期性发生,造成板栗...  相似文献   

7.
<正>1生活形态栗瘿蜂是板栗生产的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兴隆县、迁西县板栗产区;河北省邢台、山东省也有分布。属膜翅目、瘿蜂科,又称栗瘤蜂。以幼虫在栗树  相似文献   

8.
板栗(Castanea mollisima Bl.)是坚果类中经济价值较高,又可供出口的果品,目前供应还难于满足人民需要。板栗病虫害较多,其中之一是栗瘿蜂,或称栗瘤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r.)。此虫在我国南、北各省都有分布,在日本为害更甚。此虫防治技术较难,生产上未完全解决。在春季常见此虫在栗枝上作虫瘿,瘿色由绿变红,发生严重时各枝上普遍分布,栗树生长衰弱,甚至完全不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板栗新害虫栗瘤瘿蜂Calirhytissp.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虫瘿特征、生活史、主要习性及防治办法。还简单介绍了该虫与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su在虫瘿、成虫特征、生活史和主要习性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锥栗瘿蜂在主要锥栗产区的分布、危害特征及天敌种类,比较近缘种栗瘿蜂的形态特征,为控制其危害提供基础。【方法】于福建、浙江及湖南主要锥栗产区采集瘿蜂虫瘿,调查锥栗瘿蜂及其天敌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锥栗瘿蜂虫瘿形态与栗瘿蜂相似,以成虫中胸侧板斜纵刻纹、并胸腹节背板侧隆线等特征可与栗瘿蜂相区分。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多与栗瘿蜂混合发生,混合发生地锥栗瘿蜂羽化成虫的数量比例为0.6%~86.0%。调查地有虫株率100%,锥栗瘿蜂的危害枝率为17.9%~32.9%,每虫瘿内虫室数3个左右。植株的东南西北方位皆可致瘿,于树冠上部形成的虫瘿数显著低于中下部,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调查地锥栗瘿蜂的寄生性天敌种类主要有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其中日本大痣长尾小蜂和栗瘿啮小蜂为其优势天敌,对锥栗瘿蜂种群数量起到了明显的自然控制效果。【结论】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在锥栗林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为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板栗新害虫-栗瘤瘿蜂Callirhytissp.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虫瘿特征、生活史、主要习性及防治办法,还简单介绍了该虫与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 Yasumatsu在虫瘿、成虫特征、生活史和主要习性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板栗主要害虫。栗瘿蜂危害板栗芽体,形成虫瘿时消耗树体养分,导致树势衰弱,甚至造成枝条枯死,新梢不能抽生,不仅当年不能开花结果,而且严重影响翌年乃至数年的产量。关于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及不同品种抗性,国内外有研究报道,而对于栗瘿蜂种群分布规律未见报道。研究其分布规律对于了解种群猖獗原因及扩散特性、制定害虫管理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于1997年8月在河北省遵化市进行了调查,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栗梢瘿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梢瘿象的初步观察张世斐(渭南地区林科所,陕西渭南714000)栗梢瘿象(Balanobiussp.)是新发现的一种板栗枝梢害虫。它主要危害新梢雌花以下部位。受害部位形成虫瘿,有时折断,使受害枝形成只有雄花序的马鞭状,造成栗树严重减产。据调查,该虫在...  相似文献   

14.
栗瘿蜂是危害板栗等的重要害虫之一。本试验通过用内吸性杀虫剂灌根防治栗瘿蜂,结果表明:在栗瘿蜂幼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150倍液每株5公斤灌根,死虫率达66.82%,校正杀虫率为64.82%,同时兼治粟大蚜等害虫。此法优于栗瘿蜂成虫出瘿期喷药防治。  相似文献   

15.
栗瘿蜂危害板栗,茅栗和锥栗的新芽,受害芽春季抽生栗叶时遥渐膨大而形成瘿瘤.有时在瘿瘸上着生有畸形小叶.对栗树的生长、开花和结果都有严重影响。使树势生长衰弱,严重时引起枝条或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16.
用吡虫啉防治板栗瘿蜂并测定其在栗实中的残留物,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替代乐果或乐果与敌敌畏混合液应用于防治栗瘿蜂。在栗瘿蜂幼虫期,用包扎枝干的方法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g/L溶液后,嫁接5年生和12年生板栗树上栗瘿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70%和23.06%。在栗瘿蜂成虫期,用吡虫啉0.5g/L溶液或2.5%鱼藤精乳油2g/L溶液或0.3%印楝素乳油2g/L溶液喷洒树冠,翌年栗树上栗瘿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65%,67.23%和69.71%。施用了吡虫啉栗树的果实中均没有残留物。用人工摘瘿兼挂瘿的方法处理栗树,次年栗树上栗瘿蜂的虫口减退率达85.22%。  相似文献   

17.
板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是丹东地区危害栗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对栗树进行不同强度的修剪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对减少板栗瘿蜂虫口数量,降低危害程度,提高天敌寄生率有显著的影响,能提高栗树自身对板栗瘿蜂的抗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修剪量以总枝量的20%~30%为宜;修剪时间以3月中旬以后到树液流动前最好。通过修剪,当年即可消灭栗瘿蜂50%以上,降低枝被害率(瘤枝率)15%~20%,提高天敌指数2~3倍。  相似文献   

18.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李振兴李海力马才占付朝晖(遵化市林业局064200栗瘿蜂(DryocosmusRuriphilusYa-sumatsu)是危害栗树新梢的主要害虫,1978年至1980年和1988年至1990年曾在遵化市两次大发生,使栗树严重受...  相似文献   

19.
栗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栗树资源十分丰富 ,栗产区主要集中在辽宁东部地区 ,仅丹东市现有栗树资源 8.0 2万hm2 ,约 4 5 0 0万株 ,年产量 2 0 0 0万kg ,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 90 %以上。长期以来 ,栗实象鼻虫、栗瘿蜂、栗实蛾等病虫害一直威胁着全省栗树生产。因此 ,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是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摸清和掌握病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情况 ,是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关键。1 栗实象鼻虫1.1 危害状该虫是遍及全国各栗产区危害严重的果实害虫。幼虫在果肉内蛀食 ,并将粪便排于孔道外 ,在幼虫脱果前从外观上很难鉴别虫果。被害栗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发芽…  相似文献   

20.
栗瘿长尾小蜂(Torymus sp.)属长尾小蜂科、长尾小蜂属,是栗瘿蜂幼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作者在禄劝县板栗生产乡的调查表明,凡是有栗瘿蜂危害的板栗园中,都会找到栗瘿长尾小蜂的踪迹,自然寄生率最高可达80%以上,对栗瘿蜂发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