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引起布病的所有布鲁氏菌中,对人和家畜威胁最大的是羊种布鲁氏菌.近年来我国针对布病防控颁布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等相关文件,但布病尤其是羊布病的发生率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论文主要介绍国内常用的羊布病的防控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国外成...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广西主要在猪发生布病[1],人也有被感染的报道.20多年来经过采取以监测、淘汰病畜、免疫和人工授精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广西人、畜间布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甘肃省作为北方布病的主要流行省份,在"十三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控动物布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进一步评估甘肃省动物布病防控工作,在天水地区进行了布病的防控情况调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复核等方式,初步掌握了天水市畜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每年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们对布病的了解日益深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人感染布病的病例和牛羊布病阳性病例每年均有发生,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乃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1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1.1做好检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当前我国畜间和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生疫情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全面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回升势头,近期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一次对东北和华北地区布病疫情情况的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布病疫情形势严峻,人间布病病例持续增加,畜间疫源依然存在,防控布鲁氏菌病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当地的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数上升比较明显,严重危害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全面了解畜间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断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病,尤其是由羊种布鲁氏菌引起的布病,目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报道的布病病例超过500万。布鲁氏菌已经被CDC列为B类病原体,成为潜在的生物武器。布鲁氏菌也是最常见的实验室源性病原体。布病的流行地域在不断变化,每年都有新发地和复发地的报道。除了那些牛布病已经根除的国家,布病仍然在许多国家的人和动物中存在。全世界由于布病给动物产品及公共卫生安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虽然许多有效的疫苗正在用于动物免疫,但是还没有理想的人用疫苗可以使用。动物布病的控制将显著降低人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羊布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归纳,同时提出了坚持自繁自养、加强疫苗免疫预防,定期开展布病全群检测等措施,从而有效防控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与病畜或其污染物直接接触而引起发病.牲畜感染布病可导致不孕、不育和流产、死胎等,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引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否则,就像血吸虫病、sars、禽流感一样,困扰着人类、动物和自然界.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人及家畜的生殖系统,使妊娠母畜流产、不育,公畜发生睾丸炎,人发生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不孕症等.根据部、省有关文件和省畜牧局制定的<布氏菌病疫情监测试点县实施方案>要求,为预防控制家畜布病,我市于1997~1999年对4个疫区县(区)开展了家畜布病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