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亚麻立枯病是苗期的一种常发病,在昭苏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亚麻幼苗感病后,植株生长缓慢或枯死,严重造成田间缺苗,影响亚麻产量和纤维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亚麻顶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补充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在同类型田块上基施和喷施硼砂.研究亚麻顶枯病发生原因及硼砂对亚麻顶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亚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麻顶枯病发生地区.通过基施含硼量11.3%的硼砂20~30kg/hm^2或在亚麻苗期、枞形期、快速生长期、现蕾期各喷施1次浓度为0.2%的硼砂,能有效地控制亚麻顶枯病的发生,基施和喷施硼砂对亚麻顶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9.69%和99.11%,同时通过施硼对亚麻顶枯病控制的效应,使亚麻的产量和品质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亚麻属亚麻科亚麻属,栽培亚麻分为纤维型、油用型、油麻兼用型。这里亚麻指纤维型亚麻。 亚麻属一年生长日照作物,生育期70~150d,株高90~130cm;原茎纤维含量较高可达30%~40%,茎秆光滑,细而均匀,原茎基部不分枝,一般直径在1~1.5mm,……  相似文献   

4.
亚麻枯萎病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Lini(Bolley)Snyder&Hansen]引起的一种亚麻病毒性病害。亚麻枯萎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造成了亚麻的严重减产。目前亚麻枯萎病没有较好的防治手段,培育和利用抗亚麻枯萎病的亚麻品种是综合防治亚麻枯萎病的基础。对亚麻枯萎病的致病机制、症状及分级标准、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展亚麻枯萎病抗性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亚麻白粉病(Oidium Lini Skoric)称亚麻粉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称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制约亚麻原茎和麻籽优质、高产的主要病害。2002年在宾川县和祥云县、永胜县等发生为害严重,给亚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宾川县亚麻生产领导组办公室及时研究综合防治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亚麻是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亚麻枯萎病为主的亚麻苗期病害,使亚麻产量低而不稳。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亚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造成重茬种植,致使亚麻苗期病害严重发生。1985年受害面积10.1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84.4%,其中绝收0.53万hm~2,减产亚麻籽2160万kg。由于亚麻籽和纤维茎秆的减产,严重影响城乡人民的食油供应以及亚麻为原料的工业生产。为此,从1985年开始在搞清亚麻苗期病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1992年又对亚麻苗期病害的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逐步试验总结出一套亚麻抗病增产技术措施,并实行了推广,使亚麻苗期病害得到控制。产量由原来的20kg/667m~2左右,提高  相似文献   

7.
亚麻种子的种皮占种子干重的45%左右,且种皮的55%是胶质,约占干种子的25%左右,这种胶属酸性粘胶,简称亚麻胶。该胶可用水、碱、酸提取,提取量与水解温度和时间有关,胶的酯化度和甲氧基含量与提取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1脱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地域的16个样品.分离脱胶菌148株,其中麻田土获脱胶菌105株,获得率居首位(35%).复选后60h完成亚麻脱胶的有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6.1%;72h完成亚麻脱胶的1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12.8%,5株60h完成脱胶的菌株性能测定表明,它们均不分解纤维素,亚麻沤制后纤维外观性状优良;亚麻纤维中果胶残留量均合要求,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尤为突出,果胶钙含量为4.43%和4.8%,折合果胶酸量为4.07%和4.41%;出麻率以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最高,分别为31.13%和30.92%,故均为微生物脱胶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亚麻象是庄浪县新的重要亚麻害虫。1986-1995年该虫年均发生面积0.55万hm^2,占亚麻播种面积的98.6%,平均蛀茎率65.1%,百茎虫量69.8头。该虫在庄浪县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在亚麻出苗后即行取食幼苗,交尾产卵于茎秆髓部组织中,产卵量每头雌虫约200粒。幼虫在寄主茎秆内生活,并蛀食茎秆组织,是主要为害虫态,老熟幼虫钻入土壤结土化蛹。  相似文献   

10.
亚麻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种子的种皮占种子干重的45%左右,且种皮的55%是胶质,约占干种子的25%左右,这种胶属酸性粘胶,简称亚麻胶,该胶可用水,碱,酸提取,提取量与水解温度和时间有关,胶的酯化度和甲氧基含量与提取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亚麻种子色素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亚麻种子水溶性和酯溶性色素的提取及理性性质的研究公布如下:亚麻(LinumusitatissimumV)(包括胡麻)种子的色素主要存在于亚麻种子的种皮素色层内,亚麻种子的酯溶性色素,只溶于酸化乙醇,NaHCO3,50%乙酸中,呈酱红色,色素结晶呈多棱状,熔点为163℃,最大吸收光谱为(UV)为370nm,并为左旋型,折光率为0.03,酸碱稳定。亚麻种子的水溶性色素,只溶于水,NaOH,NaH  相似文献   

12.
土壤和种子带菌是亚麻炭疽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抑菌试验和盆栽试验对10种杀菌药剂进行了筛选,抑菌试验表明双生、山推、炭疽灵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达到90%:盆栽试验表明双生,炭疽灵防治效果较好,发病率可控制在4.7%以下.有效地降低了亚麻炭疽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亚麻分油用亚麻和纤用亚麻两种。油用亚麻亦称胡麻,其果实亚麻籽作为食品和药物使用已有5000多年的记载,如今对亚麻籽的研究主要是作为功能食品的应用。亚麻籽含油率约40%,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约50%。α-亚麻酸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中国纤雄用亚麻生产的主要基地,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80%以上。亚麻是一年生长日照草本植物,近几年来由于国际市场出现了亚麻热。随之亚麻种植面积的增长,亚麻初加工和纺织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亚麻全身都是宝。从种子到茎秆可以全部加工利用。纤维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为了使亚麻获高产优质.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菟丝子田间防治试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5月,察布查尔县亚麻地受到菟丝子危害.据田间调查,亚麻进入蹲苗期,平均株高5~6厘米左右.菟丝子自种子萌发出苗缠绕亚麻茎杆,每平方米有菟丝子47.3株,亚麻叶片枯黄萎蔫,严重时成团枯死.  相似文献   

16.
亚麻是1年生草本植物,分为纤维用、油用和油纤兼用3种类型,广泛用于纺织、造纸、食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成为提高亚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亚麻重要性状基因研究相对滞后,严重阻碍了亚麻分子育种的发展与创新。加强亚麻基因组研究成为加快亚麻分子育种的关键。本文综述了亚麻的基因组研究进展,并对亚麻农艺、品质、抗(耐)性等重要性状的基因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探讨亚麻基因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亚麻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亚麻按用途可分为油用、油纤兼用、纤维用三种类型。前两种俗称胡麻,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等西北省区。纤维亚麻80%以上产在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8.
亚麻蚜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亚麻蚜于5月初迁入胡麻田繁殖为害7-8代,至6月下旬有翅蚜迁移它地;严重为害年份胡麻损失高达50%,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在亚麻蚜发生初期喷防,防治效果达到87.3%-94.7%。  相似文献   

19.
5%金普施特施用12个月后对几种作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0a在用5%金普施特3个剂量和5%普施特1个剂量处理后12个月的地块上,对种植马铃薯、甜菜、亚麻、白瓜和白菜5种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5%金普施特施用12个月不能种植白菜和甜菜,施1.2L/hm^2的5%金普施特在12个月后可以种马铃薯、亚麻和白瓜。  相似文献   

20.
以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坝亚5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制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亚麻出苗及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指质量含水量,下同)低于8%时,亚麻不出苗;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出苗率逐渐提高;土壤含水量达11%时,亚麻出苗率达最大值;之后随土壤水分增加,出苗率保持平稳且有所下降.苗期单株干物质量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水分对亚麻出苗影响很大,因此应选择土壤含水量在11%左右时进行播种以保证安全成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