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放养鱼苗前用密眼网将清塘后池中繁生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杂鱼等拉干净。清塘药物的药效消失后方可放鱼苗;一般清塘后7天左右药效基本消失。鱼苗孵出4~5天,鳔充气,能够正常水平游动和摄取外界食物时应立即下塘。过早苗嫩,摄食和活动力差,生命力弱,下池后会沉入水底而死亡,致  相似文献   

2.
主要是由于药物清塘后毒性没有完全消失,就放鱼苗导致死亡。用药物清塘时,可用工具将池塘底泥翻动几遍,使清塘药物加速分解:注水后放鱼前,应取池水放鱼试养2天,待确定安全无事后再放鱼。  相似文献   

3.
张荣芝 《齐鲁渔业》2012,(11):45-45
放鱼苗前,鱼池要消毒,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清塘消毒工作一般选择在鱼苗下塘前7~10天的晴天中午进行,方法有2种:一是干池法,放干或抽干池水,全池均匀撒生石灰,每平方米面积用量75g,曝晒3~4天后再注入新水40~50cm,4~5天待药性完全消失后即可投放鱼苗。二是带水法,每立方米池水用250g生石灰,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投放鱼苗。  相似文献   

4.
3.2.2.4试苗 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苗鱼苗。检查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是:通常在池内放一只小网箱,用数十尾鱼苗放入网箱内,半天后鱼苗依然活动正常,方可放苗。  相似文献   

5.
韩素芹 《淡水渔业》2003,33(6):22-22
一、冬春下塘。常言道 :冬入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至初春时节 ,鱼苗壮、鳞片紧 ,适应力强 ,加之水温低、损伤小 ,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是放苗的黄金时期 ,不但成活率是一年四季中最高的 ,还极有利于来年生产。二、壮苗下塘。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 ,可提高成活率。三、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消 ,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 ,观察一昼夜 ,看鱼苗活动、游动情况有无异常 ,如出现焦燥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现象 ,说明清塘药物还有残留 ,应待其药效完全消失后方…  相似文献   

6.
蟹苗下塘注意如下几点:1.检查清塘药物毒性是否完全消失,可用透明玻璃杯放塘水一杯,如发现水中有浮游动物游动,则说明药物毒性已消失。2.蟹苗喜栖息于水草丛中,可在池中均匀选点,移植些水葫芦、水浮莲、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隐蔽物,供蟹苗栖息。这样,在投放蟹苗时,可以把蟹苗直接分散于隐蔽物附近,防止蟹苗大量投放,相互积压,影响其成活率。3.清塘后到放养蟹苗前,池塘中还可能有蛙卵、用则、水生昆虫等敌害,应用密眼网拉l~2遍清除。4.每个塘要放养同一批的蟹苗,以免弱肉强食,影响其成活率。5.经长途运输的蟹苗,放养…  相似文献   

7.
张效新 《齐鲁渔业》2002,19(1):33-33
一、清塘消毒 1.时间选择 亲鱼培育池一般每年清塘1次。并且要求在繁殖生产结束1个月内完成。有些养鱼户将亲鱼池塘清池时间选择在春季.由于时间紧.石灰药性尚未完全消失就注水放鱼。造成鱼体机械损伤、中毒死亡及水质清瘦等不良后果。苗种池应在苗种下塘前15~2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精养成鱼池则要求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立即进行。 2.生石灰用量 理论上讲,干池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带水清塘每亩用150~200kg。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池水理化性质、池底淤泥与水草状况、养殖鱼类、放养时间等诸多因素。一…  相似文献   

8.
(1)彻底清整鱼池。苗种池每年必须在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尽可能做到干池晒底,挖去淤泥,修建堤埂,清除杂草,并用药物进行清塘,消除病虫害。 (2)适当的肥水下塘。苗种在下塘前,需适当施放基肥,但施放多少,须看池中浮游动物(俗称红虫)的多少来定。池水的肥沃应有限度,过肥,大型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对鱼苗反而有害。因此要掌握适当的肥水下塘,有的称为“半肥水”下塘,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加快生长。 (3)合理的放养密度。鱼苗每亩放养量在10万尾左右,夏花鱼种放养一般在2万尾左右,密度不宜太高。放养密度太高会造成生长慢,成活率下降,而合理的稀放能保证苗种生活空间大,食料多的生长快,体质健  相似文献   

9.
<正>一、鱼种放养放养品种选用从国家原(良)种场引进的黄河鲤鱼苗种,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1.鱼种放养前的准备由于在放鱼前对池塘进行了清塘,放鱼苗前鱼池水中毒性可能还有残留,这样对鱼苗的生存具有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在鱼苗放入池塘之前要进行试水,检查消毒后的池水毒性是否已消失。方法是在放鱼苗的前一天先在一个小网箱或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 2 0 0 0年 4~ 6月取得巴西鲷人工繁殖成功后 ,进行了夏花培育试验 ,获规格 2~ 3cm/尾以上鱼种 1 4 4 5万尾。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鱼苗塘为石砌塘堤 ,沙泥底质 ,水深 0 5~ 1 5m ,面积 2 0 0 0m2 。鱼苗下塘培育前 2周用 2 0 0mg/L漂白粉清塘 ,前 1周施入腐熟的牛粪 60 0kg培肥水质。水源来自大王滩水库 ,进水口处用 80目的筛目过滤。鱼苗下塘时池水以茶褐色或油绿色为宜 ,透明度在 3 0cm左右。1 2 放养放入平均全长 5 99mm、平均体重 0 2 2mg的 0d龄仔鱼 60万尾。1 3 投饵及日常管理鱼苗下塘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材料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所用鱼苗,系由将天然亲鱼及人繁后代池塘培育成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池塘为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0.4~3.5亩,水深0.8~1.2米,分新开挖塘和老鱼塘。试验塘在放养太湖花鱼苗前均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消毒清塘。3.鱼苗放养: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放养均在每年的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每批试验即在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第4~5天放养,放养密度在2.8万~22.2万尾/亩。二、培育方法1.鱼苗下塘:培育试验采用“半…  相似文献   

12.
1.池子大小要适当。一般面积1~2亩,水深1 ~1. 2m。 2.清池要彻底。鱼苗放养前要清整池壁,除敌害去杂草,然后每亩水深1m,用生石灰 125~150kg或含氯30%的漂白粉13~15kg化水全池泼洒。 3.投苗试水。清塘7~10天后,用盆装满池水, 放入鱼苗,7~8小时后若鱼苗无变化,说明药物残 毒已消失,可以投放鱼苗。 4.挑选健壮苗。购苗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 齐、健康无病的鱼苗。鉴别方法是:将鱼苗放在瓷盆 内,剧烈挣扎、头尾弯曲者为壮苗。提高鱼苗成活率四法@一辉  相似文献   

13.
一、冬春下塘 常言道:冬入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至初春时节,鱼苗壮、鳞片紧,适应力强,加之水温低,损伤小,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放苗的黄金时期,不但成活率是1年四季中最高的,还极有利于来年生产。 二、壮苗下塘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方可提高成活率。 三、安全下塘 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观察1昼夜,看鱼苗活动、浮头情况有无异常,如出现  相似文献   

14.
李凯 《内陆水产》2001,26(10):17-17
淇河鲫鱼是一种优质经济鱼类,在池塘饲养条件下,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易繁殖、适应性强、含肉率高,肉味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池塘养殖的良好对象。1池塘条件淇河鲫池塘养殖面积,一般为2000~3300米2,水深要求1.5~2.5米,池底平坦,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水质良好。2清塘施肥鱼苗放养前,要排干池水,彻底清塘,挖去杂物。在鱼苗下塘前7~10天,用150千克/667米2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消毒。然后施足基肥,施腐熟人畜粪肥500~800千克/667米…  相似文献   

15.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16.
<正> 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d施基肥,用发酵后的鸡粪3000~4500kg/hm~2。一般施肥后5~7d,轮虫到达高峰期。2 掌握好下塘时间 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轮虫,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根据各地养鱼苗的先进经验,必须恪守以下十个原则 一、清塘消毒:其方法有二:1.干塘法、放于或抽干塘水,每平方米塘底施用生石灰0.11kg,施后一天灌水;2.带水法,每立方米塘水施用生石灰0.22kg。施用生石灰的方法:将生石灰溶于水化浆趁热全塘均匀泼洒,待生石灰毒性消失后,再放鱼。检查生石灰毒性是否消失,方法有三:1.测验塘水pH值,若pH值降至9以下,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2.观察塘水中有无水蚤,若有水蚤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3.把几十条鱼苗放入塘水中安装好的捆箱内试养,…  相似文献   

18.
鱼苗由于身体纤弱.鱼苗下塘时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失败。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夏花培育是指把鱼苗养成2.6~3.3cm的鱼种,时间在5~6月。提高夏花鱼种出塘率可采取“彻底清塘、培育肥水、密度适中、下塘操作、科学管理、锻炼出塘”的二十四字法。1 彻底清塘 在鱼苗下塘前10d,先将池水排至6.7~10cm,然后选择晴天用生石灰11.4kg/100m~2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1.试验塘面积3400米2,水深1.3米,土质为壤土,塘底泥厚20厘米,昼夜池水中溶氧达3毫克/升以上。2.鱼苗于2001年5月23日投放当年繁殖的水花鱼苗50万尾。3.浮萍培育池1600米2,水深1.0米,塘坎上搭设猪圈,饲养生猪10头,猪粪水经沤粪池发酵自流排注入塘。二、方法1.鱼苗培育池准备在放水花鱼苗的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2.施肥清塘后在鱼苗下塘的前7天,亩施腐熟的鹌鹑粪200千克。3.注水施肥后2~3天注水,水深40厘米左右,以后每隔5~7天加水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