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1年4月~5月,笔者通过塑料薄膜大棚的增温作用强化培育早繁蟹苗,短期内育成合格的幼蟹,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幼蟹池长13.6m,宽7.5m,深1.5m,正常水位1m。池子两端建有进、排水系统,进出水口缚有60目筛绢。2.塑料薄膜大棚呈拱形,毛竹结构,棚顶覆盖聚乙烯薄膜,并用多道绳索缚牢,薄膜四周埋入土中,两端留门,便于管理人员出入和通风换气、棚顶离水面2m。3.池中安装128W小型增氧机一台,接10个气泡石。4.消毒及布放水生植物放苗前7天用生石灰10k…  相似文献   

2.
泗洪县在1994年大眼幼体池塘培育V期幼蟹成功的基础上,1995年又进行了早繁苗塑料大棚培育幼蟹试验取得了成功,其主要技术如下。1 基础设施准备 培育池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土池东南朝向,每个大棚面积50×8(米),竹木结构,穹形边开门,水面至棚顶高2米,棚顶开几  相似文献   

3.
曹闻阳 《淡水渔业》2001,31(1):30-31
近年来,随着水产品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河蟹养殖发展迅速。为缩短河蟹养殖周期,提前上市,以及养殖场家对当年大规格幼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们在1996、1999年两次小试取得成功但成活率不太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于2000年3~5月在扬州郊区城北乡(扬州电厂附近)进行塑料大棚流水大规模培育幼蟹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达487%以上,平均规格在6000~10000只/公斤。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塑料大棚为圆拱形,竹结构,拱形结构间距15m,棚顶用8~10丝厚聚乙稀透明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四周埋入土中,用12#铅丝或聚乙烯绳索固定薄膜。大棚两端各开…  相似文献   

4.
张桂军 《科学养鱼》1997,(6):27-27,40
为挖掘网箱培育幼蟹的潜力,提高幼压的产量,1996年6月~7月,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培育幼蟹试验。结果证明,利用网箱培育幼摄成活率高、生长快,幼蟹规格齐,管理、捕捞方便。一、材料与方法1.地点的选择网箱设在池塘内,面积为2.5亩,水深1.2~1.5米,底为坚硬的沙性土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周围有围墙,是个避风向阳的好地方。在网箱设置前一个月,池水用500ppm的生石灰消毒处理。2.网箱及其设置网箱为全封闭聚乙烯单层网箱,网箱盖网的一边有30cm长的拉链,作观察和投饵用.网箱网目为1mm,网箱规格为1…  相似文献   

5.
幼蟹的早期培育是河蟹养殖的关键环节,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河蟹养殖,周期长,投资大,用工多,效益低。2000~2001年,我们对大棚结构加以改进,通过挖池盖膜,通暖增温,增加水体交换,加强病害防治等技术,利用冬暖大棚培育幼蟹初获成功,现把试验技术加以总结,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冬暖大棚结构冬暖大棚设计为高温拱棚,竹木结构,棚顶用透明聚乙烯半无滴膜覆盖,大棚一端开门,棚膜用压膜竹杆、钢丝、尼龙绳压紧扎实。棚体分北墙和东西两短墙,北墙高2~2.3米,宽1米左右,两短墙最前端高度为0.8~1米,墙体选用胶土与麦穰混合垛墙,棚内土池为东西向,在土…  相似文献   

6.
为了缩短河蟹的养殖周期 ,争取当年的蟹苗当年上市 ,利用早繁苗 (4月 1日之前出池的蟹苗 ) ,经塑料大棚强化培育至五期幼蟹 ,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 ,也提高了河蟹的上市规格。经笔者几年生产实践 ,现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技术作如下总结。1 培育池建造与大棚搭建1 1 培育池建造 一般采用土池 ,选择背风向阳 ,靠近水源 ,水质无污染、土质较好、保水性能强 ,交通方便的地方。池的两端应设进排水系统 ,并用筛绢防逃。池子长方形 ,面积 10 0~ 2 0 0平方米为宜 ,池深 1m ,池边坡比 1∶1 5 ,池底铺 5cm厚的砂子 ,池间距 1~ 1 5…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事幼蟹培育工作已近10年时间,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小的技术和管理环节疏忽或失误,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本文专门归纳一些失败的教训,以供养殖者参考。1.鼠洞挖出51只幼蟹。1991年在土池培育“扣子蟹”,冬季清塘时发现池塘沿水边有许多鼠洞,发动工人挖鼠洞,其中一只鼠洞深一米左右,直径5—10cm,在洞中发现51只排列整齐的无足、无爪幼蟹。俗说“鼠贮三年粮”得到了验证。可见,蟹池防鼠害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加以重视。2.青蛙胃中5只蟹。1995年在水泥池中培育五期幼蟹,在池中捕到一只长5cm,宽3cm的青蛙,…  相似文献   

8.
河蟹养殖一般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再经一年养成商品蟹,养殖周期长、成本高。为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97年4—9月份承担了市水产局等部门下达的水产课题项目──河蟹大眼幼体当年育成商品蟹的试验,现将项目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介绍如下:.一、仔蟹培育1、培育池准备:培育池为我场原有的罗非鱼越冬池,水泥结构,排水便利。每个小池25m2(深1.5米)共用3个小池。池顶为太阳能板覆盖,保温性能良好。大眼幼体投放前,池底垫土25cm,同时栽种水花生约占池面1/3,进水30cm。进苗前一星期用1ppm漂白粉消毒,离地底…  相似文献   

9.
刘勃 《水产养殖》2000,(3):21-22
1暂养问题刚进的幼蟹在新的环境中为适应稻田复合生态环境的需要,会在稻田或沟系中到处乱爬,对刚活保的秧苗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在田间工程设计时进水口处开挖深1.2米(坡度1:2.5)左右的暂养池,占稻田面积的8%-10%,既保证幼蟹对环境的适应,又便于强化培育(特别是当年早繁大眼幼体培育与幼虾培育)提高上市规格与成活率。同时在秧苗活棵后放人稻田,减少秧苗被幼蟹糟塌浮出水面或倒状。2种草问题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为模拟虾蟹天然生态环境,必须在稻田消毒后,及时在环沟、田间沟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  相似文献   

10.
大眼幼体当年养成商品蟹,存在养成规格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特点。为了提高商品蟹规格,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蟹苗三级培育试验,现小结如下。1 试验材料1.1 一级培育池 租用泰兴市水产品珍品养殖场温室大棚,为水泥池,共14只,计248平方米。1.2 二级培育池 地点在珊瑚镇东河下村,为土池,底质为沙土,东西走向,面积0.65亩,池深1米左右。用毛竹条搭成拱型大棚,单层塑料薄膜覆盖。1.3 三级养殖池 即成蟹池。与二级培育池相邻,面积10.5亩,池深1.5米,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1.4 2月18日从如…  相似文献   

11.
<正> 1 塑料大棚培育Ⅴ期幼蟹 1.1 养殖设施及准备工作 1.1.1 池塘条件 培育池应选在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之处;池呈狭长形,面积一般100~300m~2,池底淤泥在10cm以内,进出水口用60目筛绢网孔紧过滤。 1.1.2 配套设施 用毛竹作骨架,上覆塑料薄膜建成塑料大棚,大棚两端均设置小门,以便中午气温过高时通风;距池底5~10cm处  相似文献   

12.
倪崇富 《水产科学》1995,14(6):17-19
塑料薄膜大棚培育早期幼蟹技术倪崇富(江苏省射阳县水产局224300)利用温控技术,河蟹苗早繁已取得成功,长江以北沿海地区最早繁育的大眼幼体,春节前后即可出池,比天然蟹苗提早3个多月。当年繁育的蟹苗,当年就可养成商品蟹上市.其经济效益上分可观。但早繁蟹...  相似文献   

13.
朱振乐 《齐鲁渔业》2002,19(12):28-28
近年,江苏赣榆县幼蟹培育大棚发展到5 360个,面积2800亩,年培育V期幼蟹8.5亿只,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河蟹苗种培育基地,该产业已成为全县渔(农)民致富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 一、大棚建造及准备 1.搭棚建池 土池面积一般0.5~1.0亩,池深0.8~1.2m,水深0.3~0.8m,东西向为宜,池底平坦,池坡比1:1.5左右。塑料大棚钢架或竹木框架,两端开门,薄膜上方用大眼网缚牢,四周埋入土中。棚内中间设置竹排小桥,高出水面30cm,便于管理、观察、投饵等使用。距池底20cm安装冲气管道2根,每隔25cm左右扎上、左、右3个气孔。冬季安装加热锅炉。 2清淤除野 荒旧田块应清除过厚的淤泥并翻晒,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盐都县郭猛镇戚庄村张国华,1996年利用16亩稻田种稻养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亩产稻谷37.5kg,成蟹61.25kg,纯收入3006元,创全县稻田养蟹最高纪录。现将他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1.稻田准备。稻田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较好,田间工程由环沟、田间沟组成,环沟宽3米,深1米,沿田埂内侧约3m处开挖,田间沟宽1~1.5m,深0.6m,开挖占稻田总面积的20%。四周用坚砖砌成防逃墙,内侧用水泥抹面。放种前清除沟中过多淤泥,利用生石灰消毒,以杀灭沟中的黄鳝、泥鳅、螯虾等敌害生物。2.蟹种放养。子5月8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提高鱼种养殖效益和河蟹快速养成技术,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V期幼蟹、青虾、鱼种同油混养”生产性试验,获得了成功,每hm2水面生产鱼种2425kg,青虾92.skg,成蟹187.18kg,总产值9.69万元,毛利润5.15万元,效益是单纯养鱼种的3倍。河蟹当年大眼幼体养成商品蟹,平均规格105g/只,群体增重124.78倍,回捕率59.42%。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技术经验l、材料与方法里.且试验他条件。试验地在江苏省盐都县水产养殖场,面积Zhzn,南、西两端离他埂sin处挖一条宽11.sin、深1.4米的沟,所控上用于加高加固四周圩堤,使滩面可提…  相似文献   

16.
1995年2~4月我们利用电厂冷却余热水进行早繁蟹苗温室培育V期幼蟹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培育池准备 养殖地点在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和盐盛鳗业养殖有限公司,前者为4只靠在一起的新挖土地,每只面积272平方米(34×8×1.2米),上面用竹架塑料薄膜大棚复盖保温,有  相似文献   

17.
早期蟹种的培育,为河蟹养殖开辟了一个崭新局面:“当年育种,当年养成,当年收益。”既节约成本,缩短生产期,又满足了市场需求,还给养殖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盐城市北闸热水河周围的水泥池和土池的培育方法,分述如下:一、池塘条件互.水源充足,紧靠热水河边,注排水方便;2.土池面积1亩左右,水泥池则要小些,一般的养鳗池均可,水深0.8~1.om;3.为便于清捕,在池底铺上聚乙烯网布,加盖10~20cm厚的粘土或沙土;4.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对全池进行消毒;5.盖好大棚塑料薄膜以保温;6.安装罗茨鼓风机,用塑料硬管送气(增…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全椒县杨庄农场,地处海拔6.3米的低洼圩区,耕地面积为1230亩。过去,按传统耕种,一年一季稻,亩产150—250公斤,年年亏损。八六年春利用一口56亩低洼田,用塑料薄膜围拦,投幼蟹186.6公斤,放鱼种1.4496尾,还栽了藕。当年捕蟹1200公斤,捕鱼1750公斤,挖藕3700公斤,还培育出大鱼种200公斤,产值3万元,净收入1.8万元。  相似文献   

19.
刘必美 《科学养鱼》1995,(12):35-36
稻田人工培育幼蟹试验我经过两年的稻田培养幼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其成活率从大眼幼体到一龄幼蟹回捕达率25.8%,试验经过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试验田设在串场河旁,面积0.6亩,其中;0.28亩一个水塘深2米,另三面小环沟深70厘米宽1米,面...  相似文献   

20.
一、蟹种池开挖 1.开挖时间在12月或翌年元月到2月,开挖时用推土机将稻田推成平锅形,深1.8米,略向出水口倾斜,坡比为1:(3~4),整个池底平坦,不留像成蟹养殖的“闷水埂”。在做池坡时最好覆盖一层薄膜,然后在上面加10~20厘米的土夯实。单个塘口面积以1~1.5亩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