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枣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枣园第三代枣瘿蚊(Contarinia datifoliaJiang)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第三代枣瘿蚊的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并在初步明确枣瘿蚊幼虫分布型的前提下,根据Iwao最适抽样公式得出了理论抽样模型:N=(t~2)/(D~2)((1.9629)/m+0.3801),并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理论调查取样数量及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2.
用各种聚集度指标及Iwao平均拥挤度(m)=α+β(X)和Taylor幂法则S2=a(X)b 等方法,对水稻纹枯病空间参数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原因由病害本身习性或环境因子引起.在此基础上利用Iwao法和Taylor法得出了其理论抽样数,并利用Iwao法和Taylor幂法建立了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3.
太白山雅美鹿蹄草和鹿蹄草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PA.I)4种聚集度指标,均匀度法,最近邻体法和Iwao方程对太白山雅美鹿蹄草和鹿蹄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鹿蹄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Iwao方程表明,2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均是个体群,但雅美鹿蹄草种群个体间相互吸引,鹿蹄草种群个体间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4.
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为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aylor幕法则、I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且个体间相互排斥.其种群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根据Iwao最适抽样公式得出了理论抽样模型并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理论调查取样数量及序贯抽样模型.[结论]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桑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对桑园桑粉虱幼虫危害情况进行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d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桑粉虱幼虫在任何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与昆虫本身聚集习性共同引起,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根据Iwao的m*-m回归关系,确定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及序贯抽样公式,建立不同密度下的理论和序贯抽样数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对油桐尺蠖预测预报准确性,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应用I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确定了一套油桐尺蠖幼虫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7.
油菜潜叶蝇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频次分布 X2 检验法;Taylor幂指数法,Iwao回归法以及七种聚集度指标等分析了油菜潜叶蝇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油菜潜叶蝇的田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聚集的原因主要是自身行为的结果;采用Iwao理论抽样数模式,得到该虫的理论抽样数模式和序贯抽样模式.  相似文献   

8.
青花菜田甜菜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青花菜田甜菜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并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符合普通的负二项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9.
木毒蛾空间格局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卵、幼虫、蛹的空间格局。测定结果表明:木毒蛾卵块、幼虫和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幼虫在林内以聚集型扩散。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适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的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斜纹夜蛾在甘薯田的空间分布格局,2010年对斜纹夜蛾不同发生密度的甘薯田块进行了调查,取得了8组样本资料,运用多种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以及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的卵块为均匀型分布;幼虫呈聚集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田间虫口密度高低影响空间分布,虫口密...  相似文献   

11.
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上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虫的卵和幼虫在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提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理论抽样公式,给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不同密度、不同误差要求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2.
对卵圆蝽越冬若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越冬若虫在不同虫口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原因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亦与若虫的聚集行为有关,平均每株2~3头若虫是卵圆蝽若虫聚集机制发生变化的临界值;将样本资料用Iwao的代换公式进行代换,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此外,根据Iwao的方法,给出了卵圆蝽越冬若虫的序贯抽样表和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3.
小麦蚜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检验分布型方法测定了小麦蚜虫和蚜茧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均属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估计田间种群时的最适抽样数并计算了防治指标为5头/株时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4.
西藏砂生槐林地豆荚螟幼虫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的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Iwao法,测定和分析了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豆荚螟幼虫在砂生槐林地和植株内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而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砂生槐植株内的水平方向上,以南向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北向的虫口密度最小,聚集度最低,各方向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砂生槐植株的垂直方向上,以上层的平均虫口密度最大,聚集度最高,各层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频次分布检验法、Taylor幂法则、Iwao的 m -m回归方程及聚集度指标测定和分析了稻象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 ,稻象甲成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普通的负二项分布 )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疏松的个体群 ,个体群面积为 0 .0 98~ 0 .1 6 3m2 ,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引起的。 3种资料代换公式的效果以Iwao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16.
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相似文献   

17.
应用比较频数法 ,结果表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 Neyman分布 ,实测χ2 =8.30 7<χ20 .0 5=9.448.根据各种聚集度指标 ,测定结果为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根据各样地 M* 和 x值作线性回归得 M* =0 .1 931 + 1 .40 37x,说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属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 .将各样地平均密度 x和方差 S2作幂法则得 S2 =1 .5 4 1 6x1.10 98,说明基夜蛾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 ,而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同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8.
中黑盲蝽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昊  黄晓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11-4612
系统调查三叶草草坪,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黑盲蝽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黑盲蝽种群在三叶草坪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中黑盲蝽本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法提出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wao和Lioyd提出的聚集强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 ,且具密度依赖性。根据其在田间的分布参数 ,制定了序贯抽样公式、抽样表和抽样图  相似文献   

20.
冬枣日本龟蜡蚧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日本龟蜡蚧Japanese wax scale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经计算k值为2.2227。其种群聚集主要是由昆虫本身行为和环境因素中任一因子引起。应用Iwao的抽样模型建立了日本龟蜡蚧的田问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1.1218/M 0.2744)。并利用负二项分布零频率与均数的理论曲线公式建立了估计该种群平均密度的零频率模型:X=2.2227(Po^-0.44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