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黄(♂)×德(♀)、黄(♂)×法(♀)、德(♂)×黄(♀)、德(♂)×法(♀)、法(♂)×黄(♀)、法(♂)×德(♀)六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繁殖性能与纯种比较,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90日龄成活数4指标,黄(♂)×德(♀)组合的优势率分别为17.49%、18.62%、14.31%,杂交效果好,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獭兔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性能指标差异,分别采用了黄(♂)×德(♀)、黄(♂)×法(♀)、德(♂)×黄(♀)、德(♂)×法(♀)、法(♂)×黄(♀)、法(♂)×德(♀)6个杂交组合,试验检测的F1代个体共336只(各组合F1仔兔数见表1、表2),结果表明:初生个体重、90日龄活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4指标,黄(♂)×德(♀)组合优势最高,优势率分别为3.74%、4.83%、6.23%和4.50%,试验组测试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日粮营养水平和品种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夏洛莱羊、无角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为父本,研究了夏洛莱羊(♂)×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小尾寒羊(♀)3个组合的F1饲喂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后75日龄时羔羊的体重。结果表明:3个组合中,F1体型外貌均与其父本相似;饲喂高蛋白水平饲料的羔羊75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饲喂低蛋白水平饲料的羔羊75日龄体重(P<0.01);夏寒杂交羊和陶寒杂交羊的75日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夏寒杂交羊的75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陶寒杂交羊(P<0.01)。品种和饲料对75日龄体重也有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商品肉兔的日增重和成活率,试验采用比利时兔分别与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和齐卡兔组成6个正反交杂交组合,进行品种间杂交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方面的杂交优势较明显,其中比利时兔(♂)×新西兰兔(♀)组与双亲对照组相比在日增重、料重比、28日龄成活率和90日龄成活率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黄(♂)×德(♀)、黄(♂)×法(♀)、德(♂)×黄(♀)、德(♂)×法(♀)、法(♂)×黄(♀)、法(♂)×德(♀)6个杂交组合,杂交后代的毛皮品质与纯种比较,结果表明:被毛密度、被毛细度、生皮厚度和生皮面积4指标,黄(♂)×德(♀)组合的优势率较其他组合分别为10.00%、4.41%、1.17%和1.12%,从降低引种费用的角度考虑,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讨九种交配组合鳢的生长、消化酶等指标,试验选取乌鳢、斑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彼此之间交配繁殖的F1代来研究,其中G1代表斑鳢(♀)×斑鳢(♂)的F1代,G2代表斑鳢(♀)×乌鳢(♂)的F1代,G3代表斑鳢(♀)×杂交鳢(♂)的F1代,G4代表乌鳢(♀)×斑鳢(♂)的F1代,G5代表乌鳢(♀)×乌鳢(♂)的F1代,G6代表乌鳢(♀)×杂交鳢(♂)的F1代,G7代表杂交鳢(♀)×斑鳢(♂)的F1代,G8代表杂交鳢(♀)×乌鳢(♂)的F1代,G9代表杂交鳢(♀)×杂交鳢(♂)的F1代。结果显示:成活率以G1最高,G1、G4和G5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但G5的总增重和特定生长率低于其它组;试验分析了前肠、后肠、胃、肝胰脏和幽门盲囊中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在不同的组织中,淀粉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较高的组均为G1、G2和G5,胃蛋白酶活性较高的为G1、G2和G5。G1、G2和G5在不同的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综上所述,G1、G2和G4在本研究条件下有较大的生长和消化性能优势,可以为确定主养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8.
新西兰、加利福尼亚和哈白三个品种肉兔的杂交组合试验得出,加(♂)×新(♀),新(♂)×哈(♀)和哈(♂)×加(♀)是生产商品肉兔较好的杂交组合。生产的商品肉兔,40日龄断奶重999.75g,90日龄体重为2.54kg,断奶至90日龄的日增重为30.8g,料重比(含青干草)3.46∶1,屠宰率为53.05%,同时,探索了一套适合农户饲养商品肉兔的生产模式,即杂交组合+青粗精料搭配+早期生长优势+综合防疫体系,按此模式生产商品肉兔,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安卡红(麻)为父本,以南宁麻为母本进行杂交,其子代性能测定分3组:即安卡红(♂)×南宁麻(♀)、安卡麻(♂)×南宁麻(♀),对照组南宁麻(♂)×南宁麻(♀),各试验组数量为300只,公母对半,75日龄通过测定:第1组杂交子代羽色为红麻色,屠宰率公鸡90.42%、母鸡90.37%;第2组杂交子代羽色为黄麻色,屠宰率公鸡89.85%、母鸡89.95%;对照组子代公母羽色为黑麻色,屠宰率公鸡89.49%、母鸡89.81%。体尺性能比较,杂交子代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  相似文献   

10.
黄卫平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0):23-23,26
在11个月的试验期内,对加系长白和英系大约克两品种间进行四种选配方式的纯繁和杂交,结果为长白(♂)×约克(♀)的杂交选配方式最优。用长白做父本的组合方式在纯繁和杂交中的繁殖性能及指标都高于约克做父本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杜泊、特克赛尔、无角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1代羔羊及湖羊纯繁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肥育的效果。试验选择杜(♂)×湖(♀)、特(♂)×湖(♀)、陶(♂)×湖(♀)和湖(♂)×湖(♀)F1代2月龄断乳羔羊各30只,分别设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Ⅳ,全部饲喂葵花皮型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育肥60d。结果显示:杜湖杂交羔羊(Ⅰ组)、特湖杂交羔羊(Ⅱ组)和陶湖杂交羔羊(Ⅲ组)的试验末重较湖羊纯繁羔羊(Ⅳ组)分别提高20.44%(P0.01)、9.69%(P0.05)和5.3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2.43%(P0.01)、25.43%(P0.05)和9.70%(P0.05);胴体重分别提高22.66%(P0.05)、6.59%(P0.05)和7.89%(P0.05);纯收入分别增加126.96(P0.01)、42.5(P0.01)和0.12元(P0.05)。各杂交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67.76、206.74、180.83和164.84 g,纯收入分别达到221.46、137.65、94.62和94.50元,日增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用杜波羊和湖羊杂交,其杂交F1代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肉兔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测定,产仔数以新×花组最高,其次为新×比组;断奶窝重以新×比组最高,其次为新×花组;成活率以新×花组最高,其次是新×比组.根据试验结果比较,产仔数、断奶窝重、成活率均以新×花、新×比杂交组为最高,说明这两个杂交组合亲和力好,表现出较高的繁殖性能.因此,商品肉兔场从生产效益出发,宜采用不同品种杂交组合,以有利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为基础育种群体,进行正、反交及其子代杂交。其中选择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公兔各20只,母兔各200只左右;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以其杂种后代美德獭兔(AG系)和德美獭兔(GA系)继续进行杂交试验;并以公兔组建家系,对所有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和后代体重生长性能进行系统测定,优化杂交组合,选择优良家系。美系与德系獭兔正反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均大于德系獭兔亲本(P<0.01),在亲本中,美系獭兔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德系獭兔(P<0.01);在所有杂交组合中,以德美獭兔♂×美德獭兔♀组合的平均产仔数(8.18只)、初生窝重(436.41 g)、断乳活仔数(7.6只)为最高,杂交优势率亦最高。美系獭兔♂×德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的产仔数、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德系獭兔♂×美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仅少数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P<0.05);德美獭兔♂×美德獭兔♀家系间的产仔数、初生窝重、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德美獭兔(GA)♂×美德獭兔(AG)♀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9):58-61
为了研究2个品种杂交F1后代的生产性能,通过引进的国外肉用品种澳洲白绵羊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分2组,分别是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组(寒×寒)和澳洲白羊×小尾寒羊组(澳×寒)。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两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杂交的F1后代公母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澳×寒杂交组合母羊繁殖性能低于寒×寒组,但F1羔羊成活率高于寒×寒组;澳×寒杂交组合F1后代公母羊初生重、3月龄、6月龄体重和胸围、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寒×寒组(P0.01),12月龄屠宰体重、胴体重、骨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寒×寒组(P0.01或P0.05)。因此,可以得知用澳洲白绵羊杂交小尾寒羊后,仍保持较高的产羔率,F1后代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明显提高,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台系、美系杜洛克进行正反交试验,对四个组合的繁殖、肥育等项目进行测定并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杂交组合在配种受胎、产仔、肥育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杂交优势,且台美组合为最优,其正常分娩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的杂交优势率分别为7.2%、21.1%、32.3%、36.4%和40.8%。日培重、耗料增重比的杂交优势率分别为:10.8%、-7.5%。可见,台美组合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可作为生产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繁育体系终端父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尹华贵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7):26-26,28
用川牧土鸡与固始鸡青脚系、乌骨系进行正反杂交,以测定F1代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川牧土鸡(♂)×固始鸡青脚系(♀)杂交组,受精率达93.04%,受精蛋孵化率88.03%,F1代90日龄成活率92.31%,公母均重1790.09g,料肉比3.01∶1,优于其他杂交组。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石歧鸽、白卡奴鸽、欧洲肉鸽三个品种鸽不同二元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寻求最佳二元杂交组合,试验设置XL组合[石歧鸽(X)■×欧洲肉鸽(L)♀]、XY组合[石歧鸽(X)■×白卡奴鸽(Y)♀]、LY组合[欧洲肉鸽(L)■×白卡奴鸽(Y)♀]和LX组合[欧洲肉鸽(L)■×石歧鸽(X)♀],每个组合170对,进行为期1年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统计,比较产蛋间隔、产蛋窝次、年产蛋数、无精蛋数、死胚数、出雏数、出栏乳鸽数、死雏数、受精率、出雏率、成活率、公鸽重、母鸽重、28日龄乳鸽体重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组合的筛选。结果表明:XY组合的产蛋间隔最短(25.50 d),极显著低于LY组合(31.28 d)和LX组合(30.67 d,P<0.01);XY组合的年产蛋数最多(22.69个),极显著高于LY组合(21.28个,P<0.01);LY组合受精率最高为88.96%,极显著高于XY组合(83.51%,P<0.01),显著高于XL组合(84.57%,P<0.05);XY组合出栏乳鸽数最多,为13.57只。产蛋窝次、产蛋数、无精蛋数和...  相似文献   

18.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菌种来源的纤维素酶组合对杜×鲁烟白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对不同菌种来源的纤维素酶进行体外组合评定试验,筛选出最优纤维素酶组合比例。选择120头健康、初始体重(25±1.5)kg的杜×鲁烟白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在5.8%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水平的高纤维日粮中将纤维素组合酶添加水平分别设定为0%、0.05%、0.10%、0.15%、0.20%,饲养试验时间为30 d。结果表明,0.15%酶组能显著提高杜×鲁烟白生长猪的日增重(P<0.01);料重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5)。最优纤维素酶组合比例为3??3??2,其在杜×鲁烟白生长猪5.8%酸性洗涤纤维(ADF)水平的高纤维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杂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在云南大理州弥渡县农区改良西门塔尔与本地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利用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体系奶牛育种与繁殖功能研究室提供的数据,以弗莱维赫牛(Fleckvieh)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对弥渡县苴力镇农户家的西(♂)×本(♀)杂交牛进行改良,测定杂交一代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本(♀)杂交牛的效果要优于国产弗莱维赫牛冻精的改良效果,其后代杂种优势明显,进口和国产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F1公母犊牛的初生、2月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差别较大,差异均极显著(P0.01);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的F1公母犊牛体重大,生长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饲养效益。可以得出,以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本(♀)杂交牛能更大程度地推进农区乳肉兼用牛的育种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