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加快河南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劳务经济是河南的重大战略之一。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政策.加大投入,积微鼓励、支持引导,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4年底.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达1411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28001万的50%多.其中省外输出838万人。全年劳务总收入达613亿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地区近两年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加大引导、培训和服务力度,加之不少先行转移的成功经验强烈的示范作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意愿明显增强,外出务工人数快速上升。2004年外出务工人数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较2000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加2.6万人余人,增长近10倍。2004年全地区劳务总收入达到4674万元,较2000年增加4201万元,增长了8.9倍;人均劳务收入由2000年的27元增加到2004年的25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5%上升到8.8%。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有序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根据河南劳动部门统计,到2004.年底,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达1411万人,较2003年增加101万人,全省劳务总收入达到613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85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4350元。外出打工收入,已经占到全省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7,(4):18-18
2006年,江苏省金湖县戴楼镇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收入达9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1000多元。近年来,戴楼镇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到2006年底.该镇共输出劳务人员9316人。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班8期,共培训瓦木工、计算机应用、电动缝纫工共359人.劳务收入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本刊消息:据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透露,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省促进就业暨农民工就业取得可喜成绩。今年1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2万人,实现劳务输转41.2万人,创劳务收入6.43亿元,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河南吉星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是革命老区新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劳务合作公司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几年来,累计培训输出出阳光工程学员5189人。其中3805人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累计创汇达4400万美元。目前,公司年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稳定在1300人以上,常年在外劳务(研修)人员1.3万人次,创汇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老区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自2004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项目以来,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2007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2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70亿元,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1178元,占人均总收入的28%。今年,全省预计可转移农村劳动力375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10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450元。农村劳务经济已成为我省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文霞 《甘肃农业》2009,(11):F0002-F0002
近年来,我省劳务输转工作大力实施“东稳西进”、“保二增三”、“岗位提升”和“反季节务工”四个调整和四大战略,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位”等专项行动,为务工人员送信息送岗位,截止十月底,全省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77.45万人,完成全年输转计划450万人的106.1%,同比增长12.1%。  相似文献   

9.
徽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富余劳动力5万多人,占农业人口的26.50%,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过去,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识不强,更因长期以来积淀在广大农民心中的“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的陈旧观念,增收空间狭窄。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徽县扬长避短,积极梳理引导,下决心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增加劳务培训投入,拓宽用工信息获取渠道,扩展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增加务工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劳务输转3.60万人(次),占全县富余劳动力的70%以上,其中:有组织输出1.44万人(次),占40%,就地转移0.46万人(次),其它渠道输出1.7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商洛每年大约有50多万人外出打工创业,年创经济收入20亿元以上,劳务人员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业范围涉及20多个行业。在这些劳务大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不仅自己闯出了一番事业,而且影响了一个群体,带动了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精心组织指导下.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快、收入高的“富民强区”工程来抓.建立了以区劳动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为龙头,区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乡镇劳动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为基础.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实现了“外出挣钱一借地换脑一回乡发展”的模式.使农民收入显著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区外出劳动力31874人,外出劳务收入63748万元,全区人均1931.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1.4%。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奈有效途径.但在劳务输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统计.总结出存在的五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万州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采取切实措施推动这一产业加快发展。2004年,全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3万人,转移就业总数达到34.39万人,占农村从业劳动力46.3%。其中区内转移12.8万人,区外市内转移4.4万人,市外国内转移17.18万人.境外转移0.0l万人;各类培训农村劳动力18226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4697人,结业13775人.实现转移就业12250人,就业率达到88.9%;劳务总收入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相似文献   

13.
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全县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6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8.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68%,年劳务收入10亿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但自从2009年10月以来,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为此,下面就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要减少农民,就必须寻找一条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路了。围绕劳务经济这一课题,笔者到齐河县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调研,并对在齐河党校参加培训的13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得了一条重要的结论: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童发 《当代农业》2009,(17):23-23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围绕“出国劳务”做文章.走出一条“出国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庭;出国一批人,启动一方经济”的成功之路。目前全镇4000多人在近20个国家从事国际劳务.每年从海外捧回劳务费近2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国际劳务第一镇”。  相似文献   

16.
郑龙 《福建农业》2009,(10):4-5
近年来,闽侯县农民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逐步增加并趋于稳定,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土地流转进程仍然缓慢。到2008年底,全县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的已达35%以上,外出劳务收入也已占农民年纯收入的30%多.而土地流转的面积仅占全县总承包耕地的13.5%,还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流转不了。本文就此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童发 《农家致富》2009,(17):23-23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围绕“出国劳务”做文章.走出一条“出国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庭;出国一批人,启动一方经济”的成功之路。目前全镇4000多人在近20个国家从事国际劳务.每年从海外捧回劳务费近2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国际劳务第一镇”。  相似文献   

18.
永吉县,作为欠发达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达5万多人。为了提高农民外出就业能力、加大对外劳务输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永吉县加强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03年,该县农民劳务输出34830人,其中境外输出4450人,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达5000多人,取得《职业资  相似文献   

19.
“农”字号企业带富万农户浏阳市有26家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上半年龙头企业实现产值5.4亿元,发放社会工资2000多万元。新邵县陈家坊镇劳务经济助民富近年来,该镇每年在上海、广东、深圳、浙江和贵州等10多个省、市务工或经商的农民达1.2万余人,他们人均年劳务收入十分可观,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1月13日举行的全省劳务统计工作总结表彰会暨全省发展劳务中介机构座谈会上,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认定白银市人力资源市场等57个劳务中介机构为五星级劳务中介机构,其中兰州有5个。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26日,全省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已达15.86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