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业资源是发展渔业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工作的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渔业生态环境,其影响持久而深远。我市内陆水域面积11.3万hm2(不含鸭绿江流经我市233km2的面积),内陆水域渔业生产是我市渔业经济的重要构成。近几年内陆水域渔业捕捞强度和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的矛盾日渐突出,渔民普遍反映,捕捞产量在急剧下降,渔获物的品种越来越少,个体越来越小,传统的名贵品种很少在渔获物中出现。渔民对渔业资源的恢复感到无望,部分渔政人员对此也失去了信心。因此当前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1现行的渔政机构和渔政管理体制渔业资源的管理主体是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机构,现行的渔政机构和渔政管理体系,都是在各级政府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基础上组建的,依附于地方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运行,在各自的行政辖区内实施管理,这种渔政管理体系与渔业资源的自然分布极不和谐。因为内陆渔业资源是按水系和流域分布,在同一水系和流域范围内,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共生的整体。这种渔政管理体制势必导致在同一资源领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形成管理体制的先天不足。丹东地区在我省内陆水域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2.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张莉珠海市农业局张华大梁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发展很快。但是,近海和内陆水域捕捞强度增长过快,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措施之间缺乏整合与配套,削减和抵消了彼此的效力。为了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迫切需要把各种孤立的措施按照时空特点组合为一个体系,以获取渔业经济的最佳的、持续的效益。1渔业资源保护措施的绩效分析1.1渔业资源保护措施的绩效评价为了保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相继采取了捕捞…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工增殖,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措施,提高水域的初级生产力,或使水域中的饵料生物更充分合理的被渔业生物所利用,以增加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大型水体的水产资源或某一渔业生物种群的数量。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已有较长的历史,主要工作是移植和人工放流。渔业的发展,使一些重要的渔业资源捕捞过渡,  相似文献   

4.
冯广朋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3):11-13,17
介绍了近年来马来西亚永产业发展状况及前景。马来西亚水产业由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组成,以渔业捕捞为主。主要渔业捕捞方式为拖网、围网和流刺网等,近海渔业产量占渔业捕捞产量的主要部分。淡水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矿区蓄水池养殖和围栏养殖等。海水养殖种类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和藻类养殖。马来西亚比较重视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推广。目前可开发的渔业资源集中在沙捞越州和沙巴州,可开发的水域主要是近海、海湾、内陆土地和湖泊水库。  相似文献   

5.
世界渔业总产量达到8,300万吨,在这些总产量中,尽管海洋捕捞的产量占了80%以上,但由于世界各主要渔业国家近海渔业资源普遍存在资源衰退或捕捞过度的问题,相应采取了保护和限制措施。今后产量的继续增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开发利用远洋深海渔业资源,除少数发达国家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财力、物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与此同时,世界人类对蛋白质的需  相似文献   

6.
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9年世界捕捞渔业总产量(包括海洋和内陆水域)为8983.7万t,比2008年的9064.6万t减少0.9%,比2000年最高的9477.1万t减少5.2%。在2009年世界捕捞渔业总产量中,居前10位国家的产量示于表1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09,(6):14-14
根据《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实施了《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并从2003年开始,组织核发了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我国内陆捕捞渔船管理逐步规范。但近年来各地内陆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大幅增长,对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和相关政策实施带来很大冲击。为切实控制内陆捕捞渔船的盲目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贯彻实施《渔业法》和《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2002年农业部令第19号),农业部决定自今年10月1日开展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换证时间自2003年10月1日起,内陆水域捕捞渔船全面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原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自2004年12月31日起作废。换证范围2003年10月1日前依法取得合法有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捕捞渔船。三、 有关要求(一)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是贯彻实施《渔业法》和《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规范内陆捕捞渔船管理,控制内陆捕捞强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域分散,渔业管理相对困难,生产秩序相对混乱。物权法是规范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将“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定位为用益物权,为内陆水域渔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内陆水域渔业用益研究提出了许多课题。笔者试就运用物权法解决内陆渔业管理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养护和合理利用内陆渔业资源,加强内陆捕捞渔船管理,控制捕捞强度,农业部近日下发《农业部关于加强内陆捕捞渔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抓紧制定完善内陆水域捕捞业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和管理办法,对渔船数量和功率数实行总量控制,并根据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及管理状况,逐年压减捕捞渔船数量,将捕捞强度控制到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鲟渔业产量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曾龙 《淡水渔业》1997,27(3):30-31
世界鳄渔业产量在逐年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里海渔业产量下降的缘故。1990年世界鲟渔业产量18,297吨,1991年产量降至15,124吨,1992年产量降至14,386吨,1993年再降至9,603吨。现就各国近年产量情况分述如下。1北美国家1·1加拿大1991年产量51吨,其中内陆水域产量30吨,大西洋西北部水域产量18吨,太平洋东北部水域产量3吨。1992年产量289吨,其中内陆水域产量270吨,大西洋西北部水域产量14吨,太平洋东北部水域产量5吨。ig93年产量444吨,其中内陆水域产量260吨,大西洋西北部水域产量181吨,太平洋东北部水域产量3吨。1.2美国1990年…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渔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有了根本改变,使得作为渔业生产之延续的水产品加工环节也发生相应变化。我省作为渔业资源大省,水产品加工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一、我国渔业资源概况我国作为少数几个对世界水产品有决定性影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渔业发展十分迅猛,总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自从世界主要渔业国相继实行200里经济区之后,海洋渔业捕捞水域发生变化,除向深海发展之外,更主要的是利用近海沿岸和内陆资源大力发展海、淡水  相似文献   

13.
商金发 《海洋渔业》1993,15(3):125-129
<正> 一、舟山海洋捕捞的现状和问题海洋捕捞历来是舟山渔业主体,其产量占渔业总产量97%以上。近年来虽然传统渔业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广大渔民采取跟踪资源变化、调整作业结构等措施,使舟山海洋捕捞生产仍有较大的发展。1991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达到了49.27万吨,捕捞产值13.23亿元,为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14.
建立配额捕捞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额捕捞制度是依据各种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捕量并根据捕捞能力合理分配渔获量份额的一种管理方式,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定有关鱼类捕捞量的上限,并在这个限度内发放捕捞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它是目前世界上的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它变过去渔业资源管理普遍采取的限制渔船数量、设置禁渔区、禁渔期等被动式的非科学管理,为根据渔业资源量来确定捕捞量主动式的科学管理。目前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已实行这种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本国的渔业资源。但是实施配额捕捞制度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较强大的监察、监督执法力…  相似文献   

15.
金枪鱼是太平洋水域的大宗鱼品,整个环太平洋国家都参与了金枪鱼的捕捞。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了推进全球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序的利用,世界渔业组织、美国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日本金枪鱼协会等组织每1~2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研讨会或协作会,共同讨论环太平洋地区渔业诸问题。2006-2007年研究的主要问题将包括捕捞和经济两方面的课题,在捕捞金枪鱼方面主要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斯里兰卡是个多山的国家,国土面积62,705平方公里,内陆水域2018平方公里,全国人口1855万,渔业产量242万吨,其中沿海渔业15.3万吨,远洋渔业6.2万吨,内陆渔业2.7万吨。斯里兰卡渔业产量不够稳定,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跌宕起伏,下滑幅度在有些年份比上年达10%。内陆渔业产量则不断攀升,上升最大幅度达22.5%。沿海渔业的主要品种有Balaya及Paraw,这两种鱼在斯里兰卡的渔业捕捞产量中占很大比重。对虾和龙虾产量变化很大,由于受自然资源的限制,水质条件的恶化,产量下降幅度大。目前斯里兰卡全国…  相似文献   

17.
渔业纵览     
农业部通知10月1日起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 为贯彻实施《渔业法》和《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2002年农业部令第19号),农业部决定自今年10月1日开展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工作。 一、换证时间 自2003年10月1日起,内陆水域捕捞渔船全面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原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  相似文献   

18.
中日合作开发利用淡水渔业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6年7月1日中国颁布渔业法以来,渔业已成为我国农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中国政府调整渔业政策,促使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实现了从捕捞向养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中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淡水渔业资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动物蛋白质新资源,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渔业管理的新观念与福建省应采取的若干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由于人们对世界渔业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捕捞能力过剩,传统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现象。至80年代后期,一些主要传统渔业资源进一步衰退,有些鱼种的退化甚至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与此同时,近海水域污染也日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渔业资源不能再毫无控制地开发和利用,迫切需要采取养护和环境问题的新的渔业管理办法。自1982年《联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力量的盲目、快速增长,造成渔业资源明显衰退,渔业生态变得十分脆弱;同时,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实施及中日、中韩暂定措施水域的划定也对闽东渔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养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评估渔业资源可捕量,研究与渔业资源相适应的最优捕捞结构和最适捕捞力量是首先亟待锯决的课题。鉴此,我部于2000-2003年开展了《闽东渔场渔业资源可捕量和捕捞业管理研究》项目,为今后实施TAC制度和渔获量配额管理做技术储备,为海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据项目调查研究的资料,提出加强对闽东渔场渔业资源管理的看法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