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应用的重要意义,探讨研究了基于ArcGIS平台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重点探讨了数据源选择、三维遥感影像图的制作等,为推广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探索路子.  相似文献   

2.
2012年,在浙江省永嘉县采用高精度遥感DOM数据加地形矢量DLG数据生成三维影像,结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进行了三维遥感影像辅助林权勘界工作试点并取得成功。文章阐述了三维遥感影像辅助林权勘界的具体数据处理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与常规勘界方法的对比优势。  相似文献   

3.
使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分别从空中和地面拍摄的样地林分影像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并从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样地内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本研究以池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hotoScan Agisoft软件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智能手机近景摄影的样地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齐照片、控制点刺点、对齐优化、建立密集点云等步骤,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符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LiDAR 360软件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单木的树高和胸径参数,将其与实地测量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影像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满足《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的精度要求。通过实测数据和点云数据获取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差值分别为-0.9 m和-0.8 c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4%和7.1%。以实测数据作为自变量x,以点云数据作为因变量y,树高和胸径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809 5和0.918 4。将倾斜摄影和近景摄影的点云模型统一在同一空间参考基准下可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匹配的三维点云模型,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与实地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代...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点,实现了三维遥感影像辅助林权勘界工作.新技术的应用集成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特别是三维的应用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虚拟环境,为林权勘界提供了诸多便利.本文阐述了三维遥感影像辅助林权勘界的数据处理及应用方法,并于常规临山勘界作了对比分析,对三维gis的优势和在林权勘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加完善三维遥感技术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GIS在林业信息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GIS的三维应用在森林资源监测中也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林业数据中三维影像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抚顺市为例,提取该市地形图中的高程点和等高线信息构建DEM,与相应区域的SPOT 5融合影像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进行叠加,制作三维影像,并实现简单的查询、定位、统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IHS变换、Brovey变换、PCA变换、Gram-Schmidt变换、CN变换和小波变换等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松花坝水源区2002年Landsat 7 ETM+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波段进行融合,并结合影像的光谱统计参数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种融合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影像质量,源于同一传感器的不同分辨率影像融合能够有效避免异源传感器影像融合所常见的实相及校正误差,PCA变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对同一区域同一数据源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了分类前比较及分类后处理两种变化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类后处理的变化检测方法在现阶段的森林植被变化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可用于森林动态变化监测、自然灾害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 卫星照片是一种多波段影像。同普通照片一样,也是以底片上的密度差异记录被拍照物的光反射特性,显示被拍物体几何形状的。与普通照片不同的是,它对同一物体以多个(本研究用卫片是4个) 波段的方式进行记录,得到多张底片,每张底片只记录一个特定波段的地物反射特性,因而同一物体在各张底片上密度分布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卫星影像给我们提供了区分各种地物的可能性。本研究是通过卫片的影像密度值来估测森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研究了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制作三维森林景观图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重点探讨了在Google Earth平台提取研究区高程数据、制作DEM、三维森林景观图制作等,为Google Earth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用探索了路子。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雷达遥感技术的土栖白蚁探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一种非破坏性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探测土栖白蚁巢穴.通过对金属管和蚁巢的掩埋模拟探测试验,测定地下目标影像尺寸,建立目标-影像尺寸线性关系模型,构建土栖白蚁蚁巢的二维和三维影像图;通过林地实地探测,获取不同目标反射的影像数据,有代表性地开挖验证,初步获得金属、树根、空洞和蚁巢4类地下主要目标影像特征;蚁巢尺寸的雷达遥感测量数据综合误差率为1.93%.雷达地下遥感探测技术是土栖白蚁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2.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以其快速、准确、自动化的特点,在森林资源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对同一地区同一数据源的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分类,再对分类结果进行变化检测和精度评价,并将检测结果与林地一张图的变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矿业开发强度高和规模大,以及在开矿过程里不注意维护好矿区的生态,目前矿区的生态维护承受着十分庞大的压力。为更好地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首先,本研究介绍矿区修复的基本内容及其效益,通过无人机像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获取的航拍影像图和激光点云数据,阐述航拍影像与点云数据的获取流程和处理方式,将矿区生态修复采集的数据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以矿区待修复区的测量分析和已修复区林地细化调查为案例,在Arc GIS、南方CASS、FAROscene和GEOmagic等软件支持下,得矿区各类专题图和建立三维场景模型,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和成果支撑。应用结果表明,航拍影像与点云数据在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盂县电厂新建工程的测量方案,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等,对成果数据进行内业处理,生成数字化地形图,并运用ArcGIS软件,采用TIN不规则三角网生成算法对其进行了DEM数字高程模型建模;采用商业软件获取区域影像数据,并通过ArcGIS软件对其进行了几何校正和影像裁剪,最终实现了盂县电厂的三维地形可视化,从而为当前盂县电厂精准设计研究提供数字化的电场布局资料,以推动盂县电厂地域范围内三维地形可视化应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传统的野外实测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研究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快速获取大范围三维建筑模型的方法,并据此方法开发了湖南农业大学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包括9个小区的374栋建筑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建筑和景观建模,存在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以期为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形图,论述了矢量化的操作步骤,并介绍了利用ArcGIS9.3软件来构建DEM的方法,结合百果园1∶1万地形图和遥感影像图实现地形三维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rcGIS9.3软件进行地形图数字化的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可快速实现基于遥感图像的地形图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目前流行的高分辨率可见光无人机遥感影像生成树木冠层高度模型,采用分水岭分割算法提取单木树高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位于云南省富民县的天然云南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疆Phantom 4 Pro无人机获取低空可见光遥感影像,利用Pix4D Mapper对无人机影像进行预处理及三维重建,生成三维点云,利用LiDAR360处理三维点云,构建DSM,DEM并生成CHM;采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对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获得的CHM进行单木分割及树高提取,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分水岭分割算法能够准确分割CHM,利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进行单木树高提取是可行的;将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提取的树高值与野外实地调查得到的树高值进行对比,R2为0.893,RMSE为1.23m,估测精度为87.58%;同时,林分郁闭度会对单木树高估测产生影响,根据不同郁闭度条件下提取的3组样木树高与实地测量树高的决定系数(R2)分别是0.857,0.939和0.921,RMSE分别为1.450,1.097,0.896m,在低郁闭度林分内树高估测的精度显著高于高郁闭度林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安徽省东至县梅城林场为研究对象,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运用遥感软件Erdas9.0对2011年同期的LandsatE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形成森林资源类型影像分类图;以ArcGIS9.3为数据加工平台,对林场1∶10000地形图等高线进行矢量化,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在ArcGIS软件环境下,将森林资源类型影像分类图和DEM融合,实现森林资源类型三维地形显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森林资源的分布和海拔因子关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海南热带林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遥感手段进行海南霸王岭林区植被的动态监测 ,使用 3幅不同年份 ,同一季节的TM遥感影像 ,进行多时相遥感图像的光谱分析 ,特征提取 ,植被分类 ,精度检验 ,生成植被分类图和各类型植被的统计数据 ,从而分析植被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树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树冠是预估树木生长量的基本参数之一, 树冠的提取在森林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准确获得树冠的形状和边缘信息比较困难。目前, 国内外树冠提取研究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航空像片、数码相机影像以及雷达等介质, 以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技术为主, 兼有专家分类、三维扫描、BP神经网络等方法。文中介绍了树冠提取技术的主要方法, 总结了树冠提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