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多年来,虽然茶叶精制加工基本上是立体车间机械化和连续化作业,但是,在现有机械化流水作业的基础上仍然有百分之四左右的头尾茶和落地茶需要手工筛辅助处理,以提高茶叶净度,发挥经济价值和饮用价值。近几年来,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部分精制茶厂忽视了手工筛的作用,手工筛技术  相似文献   

2.
邓松如 《茶叶》1989,(1):37-38
茶叶斗式输送机常作为平面圆筛机、拣梗机、风选机等的提升配套设备,既可使输茶均匀、减少断碎,又可减轻劳动强度,在精制厂已广泛使用。在设计时,其功率可通过计算求得。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茶叶斗式输送机由输送带、输送斗、贮茶斗、转动轮及机架等组成(见图)。电动机的动力经减速后,驱动转动轮,带动输送  相似文献   

3.
绿茶精制加工是对绿毛茶进行干燥、筛分、切轧、风选、拣剔等技术处理,达到整饰外形,划分等级,去掉过多水份,剔除杂物,提高原料经济价值的目的。在绿茶精制加工中最忌碎茶,但精制过程中经过多次筛、切、输送,势必有碎茶产生。如何将碎茶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我们在加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 碎茶产生的原因分析精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碎茶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4.
茶叶加工机械是我国各种农村产品加工机械中品种最多、使用最广的门类。现在,除了一些高档名茶外,量大面广的初精制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基本上都有定型的加工机械。目前,全国拥有各种茶机已近160万台,近70%的茶叶加工实现了机械化,基本上改变了我国茶叶手工加工的局面。近几年来,茶叶加工机械已开始由原机间断做茶向连续化生产发展。浙江、安徽、云南和四川等地研制的炒青连续加工生产线已通过鉴定,红碎茶连续化生产线也即将鉴定。各种原机也正在提高技术水  相似文献   

5.
茶叶精制过程中的碎茶率直接影响质量、制率和标准级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值得研究。就笔者多年实践摸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产生碎条的原因茶叶精制过程中产生碎茶原因有: 1.毛茶碎茶率含量高。 2.毛茶含水量低于7%时,往往采取“熟做”办法,通过切断,碎茶率比“生做”  相似文献   

6.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精制生产在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已逐步实行了机具联装,并正向工艺连续化迈进。加强机具联装,提高工艺连续化水平,是制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机具联装和工艺连续化,是当前制茶工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略谈几点浅见。一、机具联装的形式目前,茶叶精制生产上采用的机具联装有如下几种基本形式: 1.抖——切——抖或分——切——分联装毛茶经过筛分所筛出的头子茶一般都必须经过切轧,切后再过抖筛(或分筛),并需要反复筛切整形。由此组成抖——切——抖或分  相似文献   

8.
一、茶叶切断的要求与性能:茶叶制造中,为适合成品茶的规格,有的在初制过程把青叶切碎,如红碎茶;有的在精制过程把祖大的茶叶切碎,如珠茶。这是一种破碎性作业,工艺要求既要切断变小成条(或成粒),又要避免产生片末碎茶。不适当的切碎机,都要产生大量的片末,在经济上造成极大损失。为了切碎后片末少,提取高级茶,减少低级茶,有改进的必要。我国精制茶厂目前应用的切茶机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9.
眉茶的质量问题是多方面的,现就茶叶精制阶段中反映出来的两个严重问题作如下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外形短碎,片、末茶多炒青目前在外形上,存在着“松、扁、碎”的毛病。在精制时通过筛分,滚、切,  相似文献   

10.
建国四十年,浙江省的茶叶加工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中的茶叶初制,从手工操作发展为机械制茶,城镇的茶叶精制由作坊式以手工为主的加工发展为机械化连续作业的新型工厂,成品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畅销国内外。50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茶叶初制逐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1951年首先推广了手推木质揉捻机,1955~1957年有关部门着手研制绿茶初制机械。获得成功,形  相似文献   

11.
应我国机械工业部邀请在上海机械学院短期讲学的加拿大康克底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林燧博士,5月15日由上海机械学院顾景贤副教授和该院外办人员陪同,专程到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实验茶厂参观访问,林燧博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龙井茶的炒制,应用电磁内热和常规单机初制眉茶以及中、小型绿茶初制连续化设备与茶叶精制机械等,品尝了新炒的龙井茶。林燧博士  相似文献   

12.
输送带是运送物料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目前在茶叶制造作业中多采用风管输送、斗式输送及平带输送等几种方式来运送茶叶。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要求在完成输送量的同时,应保证:碎茶少;回茶、漏茶少;茶叶在被输送的过程中流动畅通。对于斗式输送带来说,碎茶问题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为了避免回茶、漏茶,这里就斗式输送带的几个技术参数值讨论如下: 一、输送带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中的生产能力、送茶小斗的容积、小斗之间的间距及所需动力的大小等均有经验公式可以  相似文献   

13.
茶叶精制工艺是茶厂企业组织生产的准则。工艺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定额的水平,而且也影响生产秩序、作业机的排列、工作场地、生产组织的划分和作业计划的制订。现就精制茶厂工艺管理提点看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茶叶加工机械装备的现状,通过对162台茶机部分技术参数的测试,表明现有初制过程的四种茶机,精制过程的九种作业机情况看,存在:造型欠精巧美观,精密度低,机械噪声大,茶机无密封,茶尘飞扬量大,破碎率高影响经济价值,主轴转速不一,功率偏大,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的品质构成有内质与外形,而外形中的碎茶含量在有关品质检验部门都有明确限制,因为,它的交易价仅有正茶的50%以下,本文重点讨论乌龙茶在精制加工过程断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造成乌龙茶断碎的主要原因有:1外形特征因素乌龙茶鲜叶采摘一般掌握在中小开面三四叶。鲜叶比红、绿茶等茶类粗老,纤维化程度高,初制时不易成条,干毛茶外形松散,极易在加工过程因碰撞、挤压造成断碎,同时流动性差,易勾联使得加工过程不得采取振、挖、捅、压等措施,这些办法也增加了碎茶的产生。2加工机械因素乌龙茶精制加工过程通常要经过筛分、风选…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七十余年来我省乃至全国茶业事业的发展历史,可用三幅内涵丰富的趋势图表述:第一幅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茶叶品质由低到高;第二幅是茶叶初、精制加工由家庭小作坊式的手工作业到半机械、机械化大生产;第三幅是乌龙茶初制做青工艺由“靠天吃饭”到采用现代科学自动控制气候因子,由看青做青到机械化连续作业,规程化程序控制。绘制这三幅壮丽图画的主创师就是我省世纪茶人,茶界泰斗、九十五高龄的张天福老教授。  相似文献   

17.
名优茶加工采用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功效、保证产品质量、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茶叶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余姚名优茶加工全部采用了茶叶机械,瀑布仙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要实现连续化生产则是余姚名优茶加工的瓶颈问题和需要探索的课题。为此,依托良好的惠农政策,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进行名优茶加工连续化机械的研制,大力提高了茶叶机械的科技水平,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8.
王钟音 《茶叶科学》1966,3(1):49-52
1.眉茶色泽的形成,是茶叶对锅壁和鼓壁互相摩擦作用的结果,属于物理现象范畴2.要使眉茶获得优良色泽,茶条表面必须保持一定的干度,水分含量在4.0%以下用茶叶最容易上色,增加茶叶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也易上色。3.在精制技术处理中,第一遍火温度掌握高些,得到的色泽和经济效果都好。但火过高也会导致茶条底色枯褐、色泽灰枯。烘车处理易产生外干内湿现象,产品易退色,一以烘炒车处理为好。4.茶叶现烘、现炒、现车和轻重分开车,可以提高车色效果。5.车色机投入量要适当多些(以一箱为原则),多不但容易上色,而且碎茶也可减少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教导我们:“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制茶机械化,不仅可提高品质,节约燃料,而且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力,解决粮茶劳力的矛盾,促进茶区农业的发展。茶叶初制厂各种机具,设备的合理配套,是实现制茶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充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叶价格的放开,大大小小的茶叶精制厂遍及全省各地。据衡阳、安化、益阳、常德等地反映,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疑难问题难得处理。笔者就自己的经验,谈谈处理方法。风选机回风怎么处理风选时,往往在风力正常情况下,正口茶内常常有小最单片出现。再通过对正口茶的复扇,也有同样反应,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回风”。由于风选机连续使用,茶灰和茶单片堵塞了出风口或地下通风口,进风受到阻碍而产生了“回风”。因此,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