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996~2002年广西区各地送检的八角(Illicium verum)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八角林地土壤普遍呈酸性,pH值4.5~5.5。土壤氮素含量中等,速效氮100~200mg/kg;土壤严重缺磷,速效磷0.8~1.5mg/kg;钾素含量中上水平,速效钾30~70mg/kg;有机质含量25~55g/kg,中等水平;有效微量元素硼、铜、锌、锰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2.
广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为了弄清广东省东莞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该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果实采收后,选取该地区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采集土壤(0~20 cm)样品,测定分析了各个土壤样品的pH值和有机质、氮、磷、钾、钙、镁、锌、锰、硼、铜等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的土壤pH值为3.42~6.72,有机质含量为8.4~35.7 g/kg;全氮含量为0.33~2.82 g/kg,碱解氮含量为66.25~461.76 mg/kg;全磷含量为0.57~1.81 g/kg,有效磷含量为34.74~282.51 mg/kg;全钾含量为8.55~25.39 g/kg,速效钾含量为115.0~497.5 mg/kg;交换性钙含量为56~589.2 mg/kg;交换性镁含量为6.48~108.24 mg/kg;铁、锌、锰、铜、硼的含量分别为40.1~257.3、1.27~15.43、7.77~62.73、1.11~8.81、0.19~1.63 mg/kg。【结论】东莞地区葡萄园的土壤pH值偏低,有机质含量少,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氮素含量偏低,但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均较高;钙和镁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部分葡萄园的土壤中缺乏硼元素;而磷、钾、铁、锌、铜、锰元素含量均处于高水平。在东莞地区葡萄园的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土壤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合理施肥,注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适量施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澄城县果园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及合理制定施肥方案,以陕西省澄城县86户果农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区,对果园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全氮及速效钾的含量及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城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而速效钾处于丰富状态,有效磷处于中等和丰富状态。各乡镇4种养分含量变异程度为有效磷(44.06%)>速效钾(24.52%)>有机质(16.39%)>全氮(13.63%),除交道镇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寺前镇土壤速效钾的变异系数表现为弱变异外,其余乡镇的4种养分分布均表现为中等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宁县黄甘桃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提出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对照方案分析土壤营养的丰缺状况,为该桃的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调查桃园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建立并求解基于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线性方程组,获得生产优质果品所对应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调查桃园的土壤均呈碱性,除有机质处于缺乏水平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中等或丰富的水平。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是土壤养分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主要受土壤硝态氮、有效Mn和有效B的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Fe的影响,硬度主要受土壤硝态氮、速效钾、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L”值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的影响,“a”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Ca和有效B的影响,“b”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磷和交换性Ca的影响,可滴定酸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硝态氮和有效Mn的影响,固酸比主要受土壤pH值、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以韶关市曲江区国有小坑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为基础,系统研 究了全域范围内不同地点、海拔、坡位和土层的自然含水量、容重、pH 值、土壤有机质、大中微量元素 含量等。结果显示韶关市小坑镇油茶林土整体土壤 pH 值在 4.5~6.5 之间,属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 含量为 12.68 g?kg-1,属于低水平。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全磷含量整体缺乏,有效磷含量极度缺乏, 速效钾含量偏低。该试验区域的交换钙和交换镁都处于极度缺乏的水平,有效硼的含量匮乏,有效铜和 有效锰含量中等,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铁的含量最高。需要补充适量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钙、 镁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硼。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分析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135个土壤样点数据,分析该区域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利用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其土壤呈酸性,p H值为4.39-4.64,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97-39.46g/kg,土壤碱解氮含量为97.18-171.84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性较大,整体含量为26.29-184.98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32-3.09mg/kg。根据区域养分等级划分标准,其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的范围均在中等以上水平,而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为极低。黄冕林场各分场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较为缺乏,在其施肥推荐方案中可适量添加铜、锌与硼等微量元素。研究结果为桉树人工林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科学选择笋用林覆盖发热物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林地浇水后增施发热物质,然后覆盖谷壳的方式覆盖雷竹林,设置9块试验样地,使用新鲜鸡粪、枯饼、麦灰3种发热物质,用量分别为7.50、3.75、45.00 t/hm2,每种发热物质设置3个重复,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安排发热物质,覆盖期内定期采样并分析各试验样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和竹笋营养成分。【结果】雷竹林覆盖期内,土壤pH值及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锌和钙的含量增加,土壤全磷、全钾、水解性氮和镁的含量减少。不同发热物质对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改变量不同,仅土壤铜、铁和钙含量的改变量有显著差异(P <0.05)。鸡粪覆盖处理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量及镁的减少量较多;枯饼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铁含量(P <0.05),全磷、水解性氮和铜的减少量较大;麦灰覆盖处理中,土壤pH值、全氮、有机质、锌和钙的增加量较大,全钾和铁的减少量较大。发热物质对竹笋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小,仅对竹笋中铜含量的影响显著(P <0.05),但对竹笋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大。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与竹笋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存...  相似文献   

8.
2006年底通过对河口橡胶产业分公司各作业区橡胶林地土壤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有70%的土壤缺磷,79%的土壤缺镁,60%的土壤缺锌;钾、锰、硫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也有近30%以上的土样低于临界指标;而钙、铜、铁的含量较丰富;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水平也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86%和122.58mg/kg,都高于临界指标,只有少量缺乏;有部分土样呈现出富钾缺镁的状况。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9.
降香黄檀是海南岛名贵的乡土树种之一,明确其土壤肥力特征对降香黄檀养分管理及指导经营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以海口市龙桥镇3块降香黄檀样地为研究对象,对3块造林样地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含量和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 H均值为6.8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均为1.2%,全氮含量为0.056%、全磷含量为0.182%、全钾含量均为1.58%;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8.5mg/kg、土壤速效钾为46.5mg/kg;土壤微量元素中铜、锰、铁含量丰富,硼含量处于低水平。从土壤养分分级水平来看,该区降香黄檀林下土壤属于中等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省方竹林地土壤主要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省方竹林土壤整体上呈弱酸性,不同养分元素间含量差异较大,有效锌、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土壤pH值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土壤元素有效态含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加,在pH值为7.0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和pH值对各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大小基本一致,有效锌和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最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速效氮和速效钾之间的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采自陕北地区的土壤样本的pH值,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粒度以及铬、铜、锌、砷、镉、铅的含量来了解陕北地区土壤状况。结果显示:土壤质地以中壤土为主,土壤样本的pH值范围在8.09~9.36之间;土壤的铬、铜、锌、砷、镉、铅含量均显著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除速效钾之外,分别有约97%,84%,79%的土壤样本的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处在我国土地质量分级标准的第五级和第六级,属于低或极低的水平。综合数据显示:供试的陕北土壤样本存在盐碱化程度高、养分贫瘠的问题。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因素探讨了导致土壤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土壤状况提出了一些关于土壤整治的想法,以期为该地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检测了川中南北2个区域3种主要食用林产品(核桃、花椒、竹笋)及其产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并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产地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和土壤重金属汞、砷含量南区显著高于北区,而产地土壤重金属铅、铜含量北区显著大于南区;(2)产地土壤镉、汞、砷、铅、铬、铜6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0,但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警戒水平,镉含量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3)北区75%、南区35%以上核桃样品铅超标,花椒样品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未超标,30%竹笋样品铅超标;(4)核桃样品汞与产地土壤汞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椒样品重金属与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竹笋样品砷与产地土壤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核桃、花椒分别检出倍硫磷、马拉硫磷残留,竹笋样品检出百菌清、乐果和毒死蜱残留,农药残留量均不超标。总体来说,川中产区土壤尚清洁,林产品农药残留量在标准限值内,花椒质量安全状况较好,核桃和竹笋有一定的铅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明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在金寨县、霍山县、罗田县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采集土壤样本88个,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分析其含量及变异情况。[结果 ]大别山山核桃林区土壤pH平均值为5.19;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53.11 g·kg-1、0.99 g·kg-1、179.41 mg·kg-1和21.30 mg·kg-1,全氮平均值为1.02 g·kg-1,含量中等,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相对缺乏,均值为8.24 g·kg-1和71.52 mg·kg-1。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均值为0.61,Ⅱ和Ⅲ级土壤均占50.00%。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p H和全钾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大别山山核桃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量高,随土层加深呈高—中—低明显变化。N含量水平高,随土层加深含量下降,但仍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土壤P素十分缺乏,区域内各土层AP大部分处于较缺乏水平,少部分区域极度缺乏。土壤K素较丰富,且随土层加深有升高趋势,可被植物利用的AK仅少部分区域处于丰富水平,大部分处于较缺水平。中量元素中AS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EMg含量较低,ECa十分缺乏。微量元素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或略高。受生物富集过程影响,土壤养分表现出较明显的“表聚性”,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等级为中等肥沃,少数为贫瘠水平,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琯溪蜜柚镁素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蜜柚合理施用镁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平和县采集312个蜜柚园的土壤、叶片样品及29个蜜柚园的土壤剖面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和叶片中的镁含量,分析影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因素及土壤与叶片镁含量的关系。【结果】312个蜜柚园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3.23~272.25 mg·kg~(-1),其平均值为56.59 mg·kg~(-1),蜜柚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属于低量(80 mg·kg~(-1))、适量(80~125 mg·kg~(-1))、高量( 125 mg·kg~(-1))的样品数占312个蜜柚园的比例分别为77.25%、14.42%、8.33%。随着剖面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降低,而其含量属于低量(80 mg·kg~(-1))的样品比例却提高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镁与有效磷含量间的关系因有效磷含量的不同而异,当土壤有效磷含量350 mg·kg~(-1)时,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着有效磷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而当有效磷含量 350 mg·kg~(-1)时,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着有效磷含量的提高而下降。有机质可增加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可以补充土壤镁素。312个蜜柚园的蜜柚树体叶片中的镁含量为0.17%~0.72%,其平均值为0.35%,叶片镁含量属于低量(0.32%)的样品比例为35.90%,叶片镁含量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琯溪蜜柚的镁素营养普遍缺乏,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保肥能力低、养分不平衡是造成土壤镁素缺乏的主要原因,生产上应施用氧化镁、白云石、钙镁磷肥等含镁肥料,重视平衡施肥和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云南河口平地蕉园土壤中各营养元素的含量,采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口平地蕉园的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一般水平,其中有机质、氮和全磷等主要养分含量缺乏,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有效态铜、铁、锰、锌含量均丰富。  相似文献   

17.
山核桃中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标准差变小,变异程度降低;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而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增强,自相关距离增加;海拔、母岩类型、不同乡镇的人为经营对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P0.1),海拔和人为经营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P0.1),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人为经营的影响显著(P0.1);岛石镇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大,p H值则以清凉峰镇和岛石镇降低最多。【结论】2008—2013年,临安市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总体有所下降;今后在山核桃林生产经营中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并通过施用一定量的石灰、林地生草管理和生态化采收等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贵州茶园土壤普遍缺磷,土壤微生物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提高植物磷素养分,对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了6种施磷处理(不施磷,施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150mg/kg KH_2PO_4)对贵州湄潭县4个茶园表层土壤(0-20cm)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pH为4.60,较适宜茶树生长,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在6.86-19.18mg/L、2.25-13.50mg/L之间,茶园土壤趋于有机碳积累;(2)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37-27.44mg/L之间,施农家肥的MT3样点处于丰富、施有机肥的MT2样点处于较丰富、较少施肥的MT1和MT4样点处于很缺乏水平,外源磷添加使得处于磷较丰富、磷缺乏水平的样点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处于磷丰富水平的样点土壤速效磷含量短期内先降后升;(3)施肥和管理模式较好的MT2、MT3样点微生物量碳、氮较高,且不同施磷处理均能增加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4)研究中土壤微生物量磷出现负值,建议提取酸性土壤微生物量磷时延长浸提时间,使熏蒸释放的生物量磷完全水解。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有机碳缺乏,外源磷的添加有利于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并可增加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七坡林场红锥、大叶栎和顶果木幼林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对照造林前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营造3种乡土阔叶树种能大幅提高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树种间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有效B含量、有效Mn含量、有效Fe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2)土壤有效Mn含量变异系数最大(115.60%)、pH值变异系数最小(4.34%);(3)土壤养分之间既有相互协同促进作用也有相互抗拮作用;(4)幼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N含量达到丰富水平,速效P含量和速效K含量则较为贫乏,有效Cu含量和有效Mn含量均处于贫乏或极贫的程度,有效Zn含量和有效B含量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有效Fe含量处于过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海南主要油茶林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海南省油茶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选择临高、文昌、屯昌、琼中、五指山等8市县的主要野生油茶园采集表层土壤(0~40cm),调查海南省主要野生油茶园土壤养分状况。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等12项指标,参照土壤肥力丰缺指标评价了各调查点的肥力水平。结果表明:海南省主要野生油茶园土壤pH值普遍偏低,集中分布于4.15~4.94范围内;土壤中的氮素和微量元素均较为丰富;磷、钾处于缺乏状态,钙和镁则处于极度缺乏状态。琼海的中原、屯昌的坡心和五指山的南圣镇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高,澄迈的中兴和临高的南宝镇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低,建议重视钙镁肥的应用,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产量和茶油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