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龙阳高  常兆玉 《种子》2000,(4):68-69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东经 10 7°4 5′~10 9°30′,北纬 2 7°0 7′~ 2 9°10 5′,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区内海拔 10 0 0米以下的占 84 .6 % ;年均气温 15.8~ 18℃ ,最热的七月中下旬~八月上中旬日均气温 2 8~ 32℃ ,无霜期 2 80~30 0天 ,>10℃的有效积温 4 50 0~ 56 0 0℃ ,年降雨量10 0 0~ 150 0 mm,年降雨量的 80 %~ 85%集中在 4~5月份 ,年相对湿度 >75% ,年日照时数 950~ 130 0小时。温暖湿润的气候 ,适宜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发育。全区水田耕地面积 10 .5万公顷 ,常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 1333…  相似文献   

2.
贵州黔南州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 (俗称洋芋 )与小麦、玉米、水稻为全州的四大粮食作物 ,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为此 ,在认真分析黔南州马铃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策略 ,供各地参考。1 现 状1.1 自然条件黔南布依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0 6°12 '~ 10 8°18',北纬 2 5°4 '~ 2 7°2 9',幅员面积 2 .6 2万km2 ,耕地面积 19万hm2 。处云南高原向东南倾斜过度到广西的斜坡上 ,西北部高海拔 10 0 0~ 15 0 0m ;东南部低海拔 4 0 0…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位于东经118°50′—120°15′,北纬40°24′—42°34′。包括朝阳市全部、阜计市一部分和义县。全区总面积为4802万亩,占全省22.1%,其中耕地1,516.2万亩,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31.6%。地貌特点是山地、丘陵、河谷相间分布。属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年降雨量450—500 mm,年平均气温7.2—8.5℃,<10—15℃积温2700—3400℃,无霜期130—17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2981小时。干旱和风沙是该区的主要灾害,风沙也严重困扰着该区的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仅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曾达260万亩,占总土  相似文献   

4.
雷山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的雷公山区 ,位于东经 10 7°5 5′~ 10 8°2 2′,北伟 2 6°0 2′~ 2 6°34′,全县总面积 12 0 8km2 境内最高海拔 2 178m ,最低海拔 480m ,高差 16 98m ,沟谷纵横 ,切割强烈 ,土壤pH值 4 4~ 6 5 ,年降雨量 12 0 0~15 0 0mm ,年均气温 14 6℃ ,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县境内的自然环境条件 ,极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1999年全县种植马铃薯 2 5 5 6hm2 ,总产鲜薯 32 83 5万kg ,单产85 6 4kg/ 6 6 7m2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 ,为雷山县第二粮食作物。雷山县于 1998年由省扶贫…  相似文献   

5.
郑文江 《种子科技》2008,26(2):60-61
新疆兵团农四师垦区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上游河谷盆地,河谷平原年平均气温7.9~9.2℃,无霜期160~180天,河谷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5.4~7.5℃,无霜期110~150天,≥10℃的年积温为2900~3700℃,地表水资源丰富,为典型的灌溉农业,日照时数2500~3500h,全师共有21个农牧团场,150万亩耕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兵团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使我师对外制种业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对外预约制种几百亩发展到近5年的10万亩。  相似文献   

6.
大方县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钭坡地带,位于北纬26°50′02″~27°36′04″,东经105°15′47″~106°08′04″。境内以石灰岩沙页岩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720~2325m,年均温11.8℃≥10℃活动积温4000~4500℃,无霜期325d,年降水量1180.8mm,相对空气湿度为80%以上,年日照时数为1335.5h,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夏天酷暑,冬较寒冷,冬长无夏,雨量丰富,年多阴雨寡照。灾害性天气主要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两寒、两旱”较重。基于大方县绝大…  相似文献   

7.
一、优越的茶叶生态条件皖南旌德县位于黄山山脉东北麓,以中低山地貌为主,丘陵和山间盆地与中低山相间排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气象资料,全县年平均气温15.5℃,年总积温5663℃,年均≥10℃总积温4882℃,年均无霜期231天,年均降水量1395毫米,年相对湿度77%。是茶叶生长适宜区。境内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400~7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茶园出处峰峦叠蟑,茶园成土母质以砂岩、页岩等泥质岩类为主,茶园土壤质地以重壤为主,次为中壤,上层深达100厘米以上,pH4.5~6.0.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在1.66~5.7%之间,平…  相似文献   

8.
安庆市种植业结构现状与调整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市种植业结构现状与调整的策略安叙林(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安庆市地处皖西南,长江北岸,位于北纬29°47′—31°16′,东经115°45′—117°41′,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220~257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4.5—16.6℃,≥0℃积温...  相似文献   

9.
一、福建省农业气候简况本省位于北纬23°46′~28°22′,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6~21℃,全省由北向南≥10℃积温5000~7500℃(其中鹫峰山区为4500℃),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自东南的1100毫米向西北递增至2000毫米,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全省在11—25%,其中厦门以南沿海相对变率最大为20~25%,其它地区为11~18%;从西北到东南年日照时  相似文献   

10.
试验的提出与经过贵州位于北纬24°35′~29°59′和东经104°17′~108°20′的云贵高原东斜面。立体农业特点明显。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型。田少土多,玉米是主要的旱粮。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5℃左右。≥10℃的积温为4000—5500℃,低热地区则在5500~6500℃以上。年雨量为800~1200毫米,而夏季三个月中较多。夏季与初秋的日照时数几占全年的半数,这时又是雨、热、光周期,不仅有利春玉米生育,同时对夏玉米的生育  相似文献   

11.
1自然及社会经济评价1.1自然条件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中山地貌类型。全县地跨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总面积354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59万亩,其中旱地72.19万亩,水田9.4万亩,是典型的以旱作为主的县份。境内海拔最高2325m,最低708.8m,大部分地区在1400-1900m之间。暖湿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突出,年平均日照1335.5小时,气温1.8℃,降雨量1180.8mm,无霜期254—325天,夏短冬长,春秋相近,雨雾偏多…  相似文献   

12.
辛艳 《种子世界》2006,(10):31-32
天津市气候介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之间,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1.0~12.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4℃以下;7月份最热,气温在26℃左右。≥0℃积温4300~4700℃,≥0℃生长季始于3月上旬,终于11月下旬;≥10℃活动积温4000~4300℃,≥10℃初日在4月上旬,终日在10月下旬,多年平均降水量577.8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610~3090h之间,年太阳总辐射在125~135kw/cm^2之间,年无霜期约为180~190d。初霜冻在10月中旬,终霜冻在4月中旬。冬季负积温-270~-400℃。  相似文献   

13.
秦基伟 《科学种养》2010,(10):24-24
<正>襄城县地处豫中,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7℃,全年≥10℃以上活动积温4763.2℃,常年无霜期218天以上,年降雨量744.4毫米左右,是传统蔬菜种植大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近年来,随着传统蔬菜种植效益下降,部分菜农开始尝试露地覆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处北纬 2 4°38′~ 2 6°11′,10 4°35′~ 10 6°32′。境内南北盘江流域 ,海拔 5 0 0m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 ,年平均气温超过 2 0℃ ,≥ 10℃积温 6 5 0 0℃以上 ,具备种植部分热带水果的热量条件。 80年代中期该地区开始引种香蕉 ,获得成功 ,由于香蕉生产期短 ,见效快 ,发展迅速 ,目前种植香蕉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鉴黔西南州香蕉种植区域山坡地多 ,平坝地少 ,香蕉主要是旱坡地种植 ,水、肥、土易流失 ,土壤肥力较低 ,冬春干旱 ,灌溉困…  相似文献   

15.
一、优化、复合、多熟制栽培在我市的发展优势和推广价值我市位于江淮下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农业生产气候较好,年均气温14.86℃,≥10℃积温4638.7℃,年总降水量1046.2毫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劳动力富裕,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85.52万亩,人均耕地1.24亩。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状  相似文献   

16.
我州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海拔350—1600公尺,气候温和,年均温13.6°—19.6℃,年活动积温4042—6443.9℃,年雨量1058.4—1423毫米,无霜期258.9—336.6天,日照时数1149—1509.8小时。旱地面积125.7万亩,占耕地面积43.1%,旱地作物以玉米为主,是粮食的第二大作物,黄豆也占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贵州位于东经103°20′~109°30′、北纬24°4′~29°20′,在祖国的西南,处云贵高原东斜坡,长江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区。境内长江水系的乌江、赤水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丘陵盆地和珠江水系的盘江、红水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丘陵盆地与低山地区,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年均温16.9~21.3℃,最冷月均温7.1~12.1℃,最高月均温25.5~28.7℃,≥10℃的活动积温  相似文献   

18.
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利用1961—2010年潍坊市9个县市区气象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除了≥20℃积温以外,其他各界限温度积温都表现出极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在55.6~77.3℃?d/10 a之间;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并不显著;≥0℃、≥10℃间隔日数及无霜期表现出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分别为4.8 d/10 a、2.6 d/10 a和2.3 d/10 a。≥0℃、≥10℃积温在1994年发生突变,≥5℃、≥15℃、≥20℃积温在1998发生突变;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序列不存在显著的突变点;≥0℃、≥10℃初终日间隔日数及无霜期突变点发生在1991年、1996年、2004年。除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及≥20℃积温外,其他积温普遍存在6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无霜期存在6~8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平均无霜期222d。≥0℃以上积温4871℃,≥10℃以上积温4428℃,年平均日照时数2790.1h,年平均降雨量529,3mm。充足的光热资源为东营市的棉花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栽培多种类型的优质棉花。棉花是东营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田间小气候等综合作用,以增积温为主效应,促作物早熟高产。对热量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促成:一熟改两熟,两熟改多熟;对高山地带的积温不能满足一熟的,实行覆盖意义更大。我县自1983年引进试验,到1988年已累计覆盖玉米5.5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地处鄂西南山区,北纬29°56′~30°25′,东径110°15′~110°25′,海拔从151.2米至2320.3米。农业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垂直差异大。生育积温从低到高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