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农区种植多花黑麦草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L.),由于其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各种家畜喜食,已成为农区广泛栽培利用的优质牧草。我国农区目前有大量的农闲田及岗坡地、滩涂等土地资源,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种植多花黑麦草不仅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改良土壤、提高后茬作物产量等都有显著的作用。生产实践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种草与养畜相结合,发展多花黑麦草的青贮等将可进一步提高农区种植多花黑麦草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农区在水稻收割后,利用稻田种植多花黑麦草面积达到当年种植多花黑麦草面积的60%以上,优质高产的牧草用于饲养牛羊猪兔鹅等,节粮增效,深受广大养殖场(户)的喜爱。稻田免耕种植多花黑麦草技术,是近年来四川省农区粮草轮作广泛应用的一项种植模  相似文献   

3.
华东农区紫花苜蓿短期栽培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紫花苜蓿在华东农区冬闲田短期栽培利用的可行性,选用秋眠性较弱的紫花苜蓿品种游客与金花菜、多花黑麦草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秋播紫花苜蓿第二年4~5月生长迅速,在种植夏季作物玉米或水稻前可刈割2~3茬。刈割2茬的鲜、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9902.71kg/hm2和12372.18kg/hm2,低于多花黑麦草而显著高于金花菜。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多花黑麦草,与金花菜相差不大,粗蛋白质产量与多花黑麦草相近。由此认为,紫花苜蓿在华东农区具有短期栽培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土壤理化性状是农业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数量及土壤肥力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为解决我国南方农区冬闲田的有效利用,采用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研究稻田冬种多花黑麦草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8.50%,全氮含量增加了8.22%,全磷含量增加了7.58%,全钾含量增加了14.96%;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中细菌菌群数量增加了13.03%,放线菌菌群数量增加了3.22%,真菌菌群数量增加了4.16%。可见在南方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不仅能为农区养殖业提供大量饲草,还能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多花黑麦草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外对多花黑麦草(又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和利用现状,以及国内南方农区水田冬种多花黑麦草的主要生产利用模式。在国外,多花黑麦草除了被广泛应用于肉牛和奶牛的生产以外,还被应用于对磷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在国内,冬种黑麦草技术经过近20年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华南地区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并发展形成了"稻-草-奶牛"、"稻-草-肉鹅"、"稻-草-猪"等一系列的黑麦草利用模式。探讨了生产黑麦草饲养草食畜禽在华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以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浅谈育秧田种植多花黑麦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育秧田种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研究,挖掘农区种草养畜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草地畜牧业,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较为适合四川农区气候条件的牧草种植模式及技术。1 农区种草的几种模式1-1 果草间作 在柑、橘、柚、桃、梨等果树下种植鸭茅、白三叶、红三叶、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等牧草。1-2 水稻田(秧母田)种草 即在水稻进入腊熟期时放干水,将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种子撒入田内或在水稻收割后播种牧草,待水稻收割后,施追肥,冬春收割。也可于水稻收割后,浅耕或划破表土播种多花黑麦草,利用到5月翻耕栽水稻,此法在我省和南方各省区广为采用。1-3 小麦预留行种草 小麦预留行可选…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引进的多花黑麦草7个品种的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YA-97-2多花黑麦草及YA-97-17多花黑麦草关联度最高,综合性状好,适合在四川省洪雅县种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利用饲料地在夏秋季种植玉米、高丹草和甜高粱青饲或调制青贮料,在冬春季单作多花黑麦草或多花黑麦草与毛苕子混作;利用山坡地和林地建立牛鞭草人工草地,于夏季收获牛鞭草,冬季套种多花黑麦草;利用农田多花黑麦草—甘薯藤或玉米轮作方式,冬季青刈多花黑麦草,夏季获得甘薯藤或玉米青秸秆用于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多元化的饲草种植模式,完全能够满足山羊舍饲饲养混合日粮中青饲料的需求,保证青饲料的常年均衡供给。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择 1.1草种选择人工种草适宜选择的草种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光叶紫花苕一年生牧草,以及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牧草。对于水源条件较好的良田,可以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季多花黑麦草,或选用肉羊喜食的高丹草与多花黑麦草轮流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黄土高原高糖黑麦草(Lolium perenne)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指标及产草量与其生长时间、株高、分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结合预测模型的方法,利用生长时间、株高、分蘖对高糖黑麦草在模拟轮牧和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牧草产量及品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收获干草的Aberavon、Aberstar、Premium和Abermagic黑麦草生长时间、株高和分蘖均与各营养指标显著相关(P0.05);模拟轮牧的Aberavon、Aberstar、Premium和Abermagic黑麦草株高与各营养指标均不相关(P0.05),生长时间、分蘖与粗蛋白、粗灰分之外的其它品质指标均显著相关(P0.05)。利用生长时间、株高、分蘖对4个黑麦草品种的产草量和饲用成分建立一元回归预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经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预测结果准确度均较高,可为高糖黑麦草在黄土高原栽培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畜牧业发展,草田耕作制度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发展迅速,我国南方逐步形成柱花草和一年生黑麦草为主的种植模式,我国北方呈现紫花苜蓿、黑麦草及沙打旺为主的种植模式。草田耕作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氮素供给、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和防止土壤侵蚀等作用。草田耕作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田耕作使用地和养地结合,实现由传统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牧草/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过渡,有利于提高光、热、水和土地资源利用,提高系统生产力,达到既提高粮食产量,又提供蛋白质饲料,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两种作物或牧草间作或混作可产生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牧草种植户牧草及粮食作物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计算出2010-2014年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的成本收益基本信息,对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14年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青贮玉米(Zea mays)的纯收益和收益率有所增长;苜蓿的纯收益和收益率要高于黑麦草和青贮玉米;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的经济效益更具优势,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经济效益较差;黑麦草和青贮玉米人工和土地成本更高,苜蓿水电费最高。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粮+经+饲+草"四元种植结构,全面扶持牧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牧草生产资料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张炳武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13,30(2):259-265
本研究综述了我国南方主要牧草种植系统,其中包括粮草轮作系统、高大禾本科牧草种植系统、多年生混播草地种植系统及饲用玉米(Zea may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植系统。针对饲用玉米-黑麦草系统在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畜禽转化及时空配置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并提出了高效牧草种植系统在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牧草膳食纤维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义宝 《草业科学》2008,25(6):62-66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医疗作用,引起世界各国营养学家的极大关注,随着人们对牧草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牧草已成为提取膳食纤维的重要原料.綜述了牧草膳食纤维研究概况,包括牧草膳食纤维的优点、生理功能、分离制备和改性方法等,并对今后牧草膳食纤维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牧草膳食纤维的开发不但可以提高牧草的综合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为牧草的加工开辟了新途径.加大牧草等新膳食纤维资源的研究工作,对于改善人口的膳食结构,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家兔饲料中添加4种优良牧草对肉兔生产应用效果进行了多重比较试验,探索不同牧草在单独和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对肉兔生产能力和饲喂效果的差异性和显著性。试验证明,4种牧草中黑麦草饲喂效果最好,其次为聚合草。牧草混合饲喂的效果好于单独饲喂,其中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用于西南地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用玉米(Zea mays)”轮作系统最佳种植组合,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饲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副因素为不同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测定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及后作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玉米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利用熵权法计算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轮作系统结果表明,前作单播燕麦(Y0),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为78 400株·hm-2(D1)时,后作玉米的总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前作组合为100%多花黑麦草+25%燕麦(M1)和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D1)组合下“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系统总饲草产量最高,可为西南地区的“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轮作系统推广可利用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威宁县适生优良牧草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威宁县人工草地建植及种草治理石漠化对优良牧草的要求,对收集和引进的20份草种的物候期、分蘖(分枝)能力、鲜草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的草种中,适应威宁县种植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有前进、普瑞纳、凤凰多年生黑麦草及鸭茅;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有泰得、杰威、百盛多花黑麦草;豆科牧草有维多利亚紫花苜蓿、佛...  相似文献   

19.
几类美国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引进的5类24个牧草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试验,连续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类品种作为冬季种植产量较高,品质好:多年生黑麦草类和高羊茅类品种耐高温性和再生性强,可作为建植生产周期长的草地品种;鸭茅类品种适应性虽然较强,但在本地条件下产量低;雀麦类品种在冬季有一定的产量,但不耐高温,仅可作冬季栽培利用;在供试品种中,一年生黑麦草Surrey和多年生黑麦草Bison分别是本地冬季一年栽培和多年生栽培利用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20.
几类美国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美国引进的5类24个牧草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试验,连续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类品种作为冬季种植产量较高,品质好;多年生黑麦草类和高羊茅类品种耐高温性和再生性强,可作为建植生产周期长的草地品种;鸭茅类品种适应性虽然较强,在本地条件下产量低;雀麦类品种在冬季有一定的产量,但不耐高温,仅可作冬季栽培利用;在供试验品种中,一年生黑麦草Surrey和多年生黑麦JJ Bison分别是一地冬季一年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