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统计分析1994~2012年SCI-E收录菠萝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国内外菠萝文献的文献量变化与被引频次、国家或地区分布、主要研究机构、作者、学科类别、期刊分布、语种、基金资助机构等。结果显示:菠萝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其中发文较多的国家为美国、巴西、印度等;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巴西圣保罗大学、夏威夷大学等;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主要来自于美国和印度;其中以食品科学技术、植物学、农学等为主题的研究较多;论文在不同期刊中呈分散分布,但主要以食品工程杂志、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巴西果园杂志等为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期刊;相关文献的出版语言主要以英语为主,占89.88%;基金资助方面,巴西教育基金资助文献最多,其次是巴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位于第三。该文分析了菠萝研究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为菠萝科研工作者及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SCI-Expanded(SCI-E)数据库为基础,对1994~2012年世界油棕被SCI-E收录论文的出版年、被引用情况、国家/地区、文献类型、语种、发文机构、基金资助机构和学科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13年7月8日,1994~2012年SCI-E收录油棕相关文献记录6 851篇,被引频次总计80 161。自2007年文献收录和被引频次均呈快速上升趋势;所收录文献中,以马来西亚发文量最多,占总记录30.93%;学术研究型文献占91.55%;英语语种占96.23%;文献基金资助率为30.27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94~2012年SCI-Expanded(简称SCI-E)收录的世界香蕉主要相关文献的出版年、引文、国家/地区、语种、文献类型、基金资助机构、组织扩展(发文机构)、作者、Web of Science 类别(学科)几个方面的检索、统计与分析,对世界香蕉科研发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番木瓜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热带特色果树,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通过对1994~2012年间SCI-Expanded(简称SCI-E)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番木瓜(Papaya)排名靠前机构的相关文献的出版年、引文、语种、文献类型、基金资助机构、组织扩展(发文机构)、作者、类别(学科)和研究方向等方面内容的检索、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与世界同期的相比较,揭示中国番木瓜主要科研机构科研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了解全球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农业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的确立和发展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7—2022年关于CFD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和文献计量分析法,运用VOSviewer工具深入分析了CFD在农业领域研究的总体研究趋势、国家分布及合作、机构分布及合作、期刊分布、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等情况,并绘制了相应的知识图谱。[结果 ]全球有63个国家、642家机构和181本期刊开展了该领域的研究。中国发文量最多、美国次之;该领域内形成了以中国、西班牙、哥伦比亚、日本为首的四大国家合作集群。首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所的总发文量较多;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所、鲁汶大学、色萨利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较高。《Biosystems Engineering》和《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的总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远高于其他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和《Jo...  相似文献   

6.
准确了解茶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未来茶叶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叶领域近12年(2010-2021年)发表的9444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文献来源、所属学科、基金资助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年度发文量。我国茶叶领域核心期刊近12年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16-2017年发文较为活跃,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发文量的37.65%。其中,2017年发文量最多,达到1816篇,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发文量的19.23%。(2)发文作者。我国茶叶领域核心期刊近12年发文数量排前3的作者是龚自明、林智、刘仲华,发文数量分别为54、54、46篇,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0.57%、0.57%、0.49%;近12年核心期刊发文量在6篇以上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但核心作者发文总量未超过全部论文的50%,尚未形成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3)研究机构。我国茶叶领域近12年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在200篇以上的机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发文数量分别为402、331、239、207篇,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4.26%、3.50%、2.53%、2.19%。(4)文献来源。我国茶叶领域近12年核心期刊发文数量排前3的期刊是《福建茶叶》《茶叶科学》《农业考古》,发文数量分别为2754、633、342篇,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29.16%、6.70%、3.62%。同时食品类期刊发文数量较多。(5)所属学科。我国茶叶领域近12年核心期刊发文所属学科主要是食品、作物、轻工,发文数量分别为3362、1228、963篇,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35.60%、13.00%、10.20%。(6)基金资助。我国茶叶领域近12年核心期刊发文的基金资助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发文数量分别为876、246、201篇,分别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9.28%、2.60%、2.13%。从各省资助数量来看,靠前的省份主要是福建、浙江等。(7)研究热点。根据关键词、主题词统计及共现网络图分析可知,我国茶叶领域近12年核心期刊发文的研究热点是茶叶、茶文化。其中,“茶叶”热点的研究集中在农药残留、包装设计及品质等方面;“茶文化”热点的研究集中在茶叶包装、包装设计及茶等方面。结合以上结论,建议我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应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同时指出应重点关注信息通信等新技术在茶叶育种、加工及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兴科  王洋 《大豆科学》2024,(2):226-236
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0—2022年大豆根部病害相关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Vosviewer软件研究大豆根部病害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0—2022年期间共发表相关文章1 245篇,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文量居于前两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来源于美国,其次是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Plant Disease,其次是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ions和BMC Plant Biology Crop;国际上发文量最高的研究者是Dorrance Anne E.,其次是Mitchum Melissa Goellner,国内的研究者发文量最高的是王源超教授,其次是邢邯教授。关键词分析表明,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物鉴定及其感染大豆植株的机制和大豆抗病相关基因挖掘等方面。近年来关于病害防治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多,对生物防治、田间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有关作物倒伏研究的情况,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源,对2001-2020年8 164篇相关作物倒伏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含文献年度趋势、论文期刊分布、作者发文量及研究机构、主要主题分布、课题资助基金来源情况和主要学科情况等.结果表明:2001-2020年20年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在前10名的期刊以省级期刊为主;前10名高产作者发文量中,有5名作者来自于扬州大学并且前3名全部来自于扬州大学;我国倒伏研究的主要基金资助来源为国家项目基金资助,且有关倒伏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学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4-2012年间SCI-Expanded(简称SCI-E)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番木瓜(Papaya)科研成果的出版年、科研力量(发文机构、作者)和研究学科等方面内容的检索,分析与比较相关数据,揭示中国番木瓜科研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更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对茶小绿叶蝉的研究现状,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茶小绿叶蝉”主题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并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该研究领域发文情况呈上涨趋势;发文作者建立了较稳固的核心作者群,作者间交流较密切;机构之间连线密度较低,主要发文机构的发文占比偏低。通过对茶小绿叶蝉相关文献数据的深入剖析,更加直观地揭示了国内茶小绿叶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热点变化,进一步提高跟踪茶小绿叶蝉科学研究前沿的工作效率,更加有效获得相关的信息,也为日后的茶小绿叶蝉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对《茶叶科学》2003~2012年发文量、引文量、引用期刊、被引期刊、作者发文量、基金项目发文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2008年为双月刊后,引文量急剧上升;施引与被引期刊最多的刊物为《茶叶科学》;所载作者单位主要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金论文比最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客观分析了当前汉麻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国汉麻脱胶领域工作者提供情报,推进中国汉麻脱胶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世界范围内关于汉麻脱胶技术发文数量、类型、高发文国家、期刊、发文机构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麻脱胶技术的研究在21世纪以来出现逐年递...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EXPANDED数据库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国家、研究机构、期刊、研究方向等方面统计分析2004~2013年有关胡椒科技论文被SCI-E的收录情况,其中反映了世界各国胡椒论文数量变化和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旨在把握国际上胡椒研究热点的现状、科研动态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CiteSpace的茶黄素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把握茶黄素研究的进展和热点,客观反映不同国家、作者、研究机构以及期刊在该领域的影响力,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64—2021年被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725篇和被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水稻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1-2010年10年间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水稻相关论文(基于水稻这一关键词),分析了这一领域影响力较高的国家/地区、科研机构、重点期刊、核心作者、发表论文;并根据Web of Science 的ESI数据库,总结水稻研究的前沿(热点)。结果表明,整体上,美国、日本、中国水稻科研居世界领先水平。日本和中国水稻科研机构发文量大,但美国科研机构论文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刊载水稻论文的优秀期刊集中分布在美国、英国、荷兰和德国。排名前20的高被引论文有9篇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各3篇。水稻的研究集中分布在转基因、QTL、基因组、稻瘟病、栽培稻、活性氧、砷、铁、抗旱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茶叶科学》办刊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兴  陈宗懋 《茶叶科学》2014,34(5):417-427
全面回顾了《茶叶科学》办刊50年的基本情况。以积累和搜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稿源、刊发论文、论文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刊发论文的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对《茶叶科学》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低温逆境已成为限制我国小麦稳产丰产与优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为掌握我国小麦低温逆境研究的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79—2020年小麦低温逆境研究论文的发文数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文献来源、被引频次、研究热点及资助基金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自1979年以来,我国小麦低温逆境领域的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以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均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但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有待加强;高被引文献多发表于《作物学报》《麦类作物学报》等优质期刊;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小麦低温逆境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低温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小麦低温逆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国家级基金是小麦低温逆境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来源。未来应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同时加强小麦低温逆境栽培防控技术的研究,从而实现我国小麦生产的抗逆保产与提质减损。  相似文献   

18.
2019年中国玉米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中国玉米生物学研究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出多项重要成果,中国玉米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稳步提升。在81个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玉米生物学研究论文366篇,比2018年增加了84篇。其中,在5年平均影响因子超过5.0的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3篇,比2018年增加了20篇,并突破性的在Science发表论文1篇,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366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玉米基因组学、玉米株型相关性状遗传调控、玉米子粒发育遗传调控、玉米穗部产量性状遗传调控、玉米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养分利用遗传调控、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和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资源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医学科技文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永兴  邓君奇 《茶叶科学》2003,23(2):129-135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最近十多年来茶医学类科技文献1060篇。这些文献发表在399种期刊上,共有来自352个机构的653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类茶医学论文最多的作者是曹进,最多的机构是浙江(农业)大学,最多的期刊是《茶叶科学》。茶叶中具有保健和医疗功能的成分有13种以上,它们具有抗氧化、代谢调节、提供重要营养等7类功效,疗效涉及肝、肾、肺、胃、五官疾病和肿瘤等二十多种疾病。文章还对茶医学类文献的发展规律,作者、机构及载文期刊的构成和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这类文献的生产、作用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