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2004年江苏省泰兴市赤眼鳟批量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2005年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2000m^2(3亩)池塘进行了高产高效混养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共生产鱼虾1548.3kg,其中赤眼鳟1126kg,斑点叉尾鲴90kg,青虾47.3kg,花白鲢285kg。每667m^2产鱼虾516.1kg,纯利达4632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2004年江苏省泰兴市赤眼鳟批量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2005年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2000m2池塘进行了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总共生产鱼虾1548.3kg,其中生产赤眼鳟1126kg.斑点叉尾鲴90kg,青虾473kg,花自鲢285kg,每667m2产鱼虾516.1g,纯利达到4632元,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2004年江苏省泰兴市赤眼鳟批量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2005年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2 000 m2池塘进行了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共生产鱼虾1 548.3 kg,其中赤眼鳟1 126 kg,斑点叉尾(鱼回)90 kg,青虾47.3 kg,花白鲢285 kg每667 m2纯利达到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2004年江苏省泰兴市赤眼鳟批量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2005年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2 000 m~2池塘进行了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总共生产鱼虾1 548.3 kg,其中生产赤眼鳟1 126 kg,斑点叉尾鮰90 kg,青虾47.3 kg,花白鲢285 kg,每667m~2产鱼虾516.1 g,纯利达到4 632元,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2004年江苏省泰兴市赤眼鳟批量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2005年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2000m~2(3亩)池塘进行了高产高效混养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共生产鱼虾1548.3kg,其中赤眼鳟1126kg,斑点叉尾90 kg,青虾47.3 kg,  相似文献   

6.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张建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4):191-192
赤眼鳟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泰兴市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已于2003年取得长江赤眼鳟人工繁殖的成功,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华  张建 《内陆水产》2005,30(6):21-22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其眼的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也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近3年的驯养试验,长江赤眼鳟已于2003年在泰兴市人繁成功。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们利用莱阳市淡水养殖试验场.1、2号2个池塘进行了赤眼鳟成鱼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分别为2000m^2(3亩)和3333m^2(5亩),水深1.5~2m,池底淤泥20cm左右,进排水方便。2007年2月下旬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每667m^2施放经发酵的鸡粪基肥150kg。  相似文献   

9.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赤眼鳟肉质细嫩味美,深受消费者欢迎。2008年兴化市周庄镇养殖户李震进行了赤眼鳟与青虾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钱华  张建 《水产养殖》2005,26(5):21-22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赤眼鳟属,其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俗称“红眼”,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近3年的驯养试验,长江赤眼鳟已于2003年在泰兴市人工繁育成功,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库中用网箱养殖黄颡鱼,以新鲜鱼肉为饵料,搭养少量刮食藻类的细鳞斜颌鲴。经过6个月的饲养,在24m^2网箱中,共产商品鱼627.6kg,其中黄颡鱼590.6kg,净产482kg,单位产量24.6kg/m^2,成活率72%,增重倍数5.4,饵料系数4.0,投入产出比为1:1.93。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说明在水库网箱中养殖黄颡鱼这一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通过3年的赤眼鳟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形成了赤眼鳟成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无公害赤眼鳟养殖中的环境条件,种苗放养,饲料要求和鱼病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与黄颡鱼健康套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武 《水产养殖》2009,30(6):19-20
为提高中华鳖的养殖品质、产量和效益,2007年6月-2008年10月,在一废弃甲鱼场进行了中华鳖与黄颡鱼生态健康套养试验。通过一年多的实施,项目取得了每667m^2产中华鳖753.33kg和黄颡鱼99.33kg,利润11921.33元/667m^2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和养殖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袁合侠 《水产养殖》2009,30(3):32-33
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g左右,最大个体达1kg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笔者总结多年养殖经验,选择面积2×667m^2-5×667m^2,水深1.2—1.8m的养殖池塘,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按“四定”和“四看”原则科学投喂,坚持健康养殖,平均产量达到35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常规鱼主养与特种水产品种混养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扬州市邗江区江天渔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常规鱼主养与特种水产品种混养高效养殖试验,试验面积100×667m^2,养殖周期1年,每667m^2产量1025.4kg,其中常规鱼1013kg,黄颡鱼、翘嘴红鲌、花等特种水产品12.4kg,667m2均纯利润2726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江苏邗江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开展了池塘翘嘴红鱼自高效养殖试验,试验面积2.73hm^2(41亩),养殖周期1年,总产翘嘴红鱼自7553kg,鲢鳙等常规鱼16423kg,每667m^2产量584.8kg,纯利润3049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本地胡子鲶高产、高效、低耗的养殖技术,我们与市郊农户联合,于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在5m。的水泥池进行了高密度单养胡子鲶的试验。全年养殖2造,共收获胡子鲶155kg,产值3720元,纯收入1860元,平均产鱼31kg/m^2,产值744元。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当年经5个月养殖,1号池塘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4倍左右。本人于2002年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当年养成商品的试验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位池地膜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7日—8月7日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耶湾对虾养殖场采用高位池铺地膜进行南美白对虾和鲻鱼混养试验。试验结果: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934kg/667m^2,鲻鱼平均单产40kg/667m^2,平均利润1.68元/667m^2;该养殖模式对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和增产增收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