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优良的水稻株型是水稻能够获得高产的骨架,塑造理想株型是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水稻株型相关基因的克隆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提供了条件。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水稻新矮源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对分蘖和穗型进行转基因调控的研究也已展开。随着越来越多的株型基因被克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将大有可为,这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理想株型的再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株型育种的发展阶段、理想株型育种的模式,以及株型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如株型育种概念、株型与功能的关系、"源库"理论与株型改良关系、加强动态株型的研究等,是当前水稻株型研究中尚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作者在《水稻理想株型的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再次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水稻理想株型的知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理想株型成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所追求的目标和依据。国内外关于水稻模型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生长模拟或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模型,而将知识模型用于水稻理想株型研究当中的甚少。为此提出了一种水稻理想株型的知识模型,并且论述了该知识模型的设计思想、模型结构及应用范围。该知识模型具有操作灵活、适用性强的特点,为水稻理想株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水稻第三次产量的突破将可能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笔者综述了水稻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株型的相关栽培生理、株型遗传与育种、与植株形态建成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叶厚是重要的叶形因子和株型改良的选择指标,在水稻理想株型和高产育种研究中备受关注。目前,以比叶重(SLW)或比叶面积(SLA)为评价指标已对水稻叶厚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此,综述了叶厚在株型构成、光能利用和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叶厚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和克隆提供参考。同时,分析了目前叶厚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样本非破坏性测定技术在叶厚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稻剑叶角度在农业生产上主要的两种改良途径及利用方式,即构建理想株型、减小水稻剑叶角度.实现水稻剑叶光合效率的最大化,以及增大水稻剑叶角度实现杂交水稻杂种一代种子异交结实率的提高。还综述了控制水稻剑叶角度基因及控制剑叶角度对外源GA3敏感的QTLs的定位的研究进展、剑叶对于水稻理想株型构建的重要意义、剑叶同其邻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水稻剑叶角度的研究及应用做出展望,为未来选育符合不同需要的剑叶角度的高产品种和不育系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演变论高产理想株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江苏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演变论高产理想株型汤玉庚,张兆兰,张美娟(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江苏太湖地区历来栽培粳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水稻品种不断改良,包括品种株型的改良,结合栽培条件的改进,因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提高了水稻...  相似文献   

9.
水稻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连接叶片和叶鞘的叶枕上着生有叶舌、叶耳等结构。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形状和叶夹角是构成水稻株型的关键因素,对水稻叶片发育机制的阐释将有助于水稻株型改良和产量提高,而叶极性建立又与水稻叶片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对水稻叶极性建立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今后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株型遗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第三次产量的突破将可能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本文综述了水稻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株型遗传,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水稻植株形态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回顾了水稻株形育种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茎、蘖、叶、穗、根五大理想株形形态指标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株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株形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黄华占、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等优质稻核心种质衍生系统为主体,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 下,依据核心种质理想株型模式筛选高产抗倒伏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鉴定相结合筛选稻瘟病抗 性基因,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筛选中低直链淀粉材料,采用感官品尝结合米饭食味计分鉴定选择优异食味品质 材料。将传统系谱法、生物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有机综合运用,选育出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通过了 2021 年广 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寒等优良基因的有效累加聚合。 双黄占在不同年度 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稻瘟病抗性好,耐寒性强,米质达部标一级,米饭食 味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占是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广适性优质常规稻品种,在南 方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推广价值。双黄占主要选育创新有稻瘟病鉴定方法创新,稻米食味品质鉴定方 法创新,理想株型选择方法创新。探讨了双黄占品种进一步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利用籼粳亚种拓宽种质资源技术、理想株型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常规育种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土壤培肥技术、钵育壮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井水提温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寒地优质超级稻品种的各种性状得以展现要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合理密植是寒地超级稻建立超高产经济结构的基础,是寒地超级稻株型更为理想、叶片更为直立的高光效的必然,是走以成熟为主的栽培技术路线"促早熟、高产、优质"并举的保证。寒地优质超级稻育成的品种有龙粳14、龙稻5号、松粳9号等。  相似文献   

14.
刍议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现阶段育种和生产现状,提出了两系杂交早稻品质育种目标。针对垩白、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探讨了两系杂交早稻品质改良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加速实用型早熟优质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协调好优质与高产的关系、创建理想株型、针对不育系特点选择父本配组等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15.
超高产水稻育种中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水稻育种实践中株型研究的历史,并从穗、叶、根、株高等方面总结了在超高产水稻育种中理想株型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指出了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实现超高产育种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超级杂交稻高产理论与实践初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水稻产量提高和株型变迁时代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众多水稻株型模式差异的比较,阐述了超级杂交稻“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株型模式的特点。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该模式“有效增源、扩建高库容、高源库水平的协调”、“矮穗层”的抗倒力学及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超级稻超高产实例的分析,率先提出了超级稻实现超高产目标的部分生理指标,重点介绍了适于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的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水稻密穗型品种通过“扩库”使产量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育成和推广在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品种改良及增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分析了密穗型品种的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理生态特性,从群体小气候环境、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产量结构、稻曲病的发生及稻米品质和灌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密穗型水稻的研究作了展望,认为应继续加大形态类型创新和育种基础材料的创新,开展不同类型品种源库关系的研究,以及不同类型品种品质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发展的概况,分析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总体趋势是面积显著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同时,从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育种、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水稻育种概况。  相似文献   

19.
对旱稻新品种"1587"2002、2003年参加全国旱稻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叶型好、熟期早、适应性广、产量高、抗旱性较强、米质优,两年平均产量较巴西陆稻增产33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